16/10/2025
【急性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
**前言:
(1)根據研究,約有 20%的人一生中至少有過一次蕁麻疹的經驗
(2)在急診室皮膚科相關的病例中,急性蕁麻疹約佔 6.5-12.4%
(3)較易發生在個人有異位性體質的人
(4)較易發生在家族史有異位性體質的人
(5)急性蕁麻疹最常發生在 5 歲以下的孩童
(6)病兆大部分在接觸到誘發因素的數分鐘到 4-8 小時內出現
(7)可能是全身性過敏反應的部分症狀
(8)蕁麻疹有時會伴隨血管性水腫同時發生
(9)急性蕁麻疹很少會轉變成慢性蕁麻疹,只有約 1%會持續成慢 性蕁麻疹
(10)急性蕁麻疹一般不會留下疤痕
(11)慢性蕁麻疹發生在大人的機率大於小孩;因為荷爾蒙的關係,女性發生的機率高於男性
**臨床表現:
(1)蕁麻疹:在皮膚突然.斷斷續續出現會癢(甚至很癢)的粉紅色或白色,形狀不定,大小不一,界線明顯突起的疹塊伴隨周圍泛紅的皮膚,每個病兆出現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 24 小時;然後,從其他的地方又出現相同的病兆
(2)血管性水腫:皮膚或黏膜突然出現白色水腫樣的突起,可能會痛,不太會癢,比較會發生在眼皮.嘴唇或舌頭處,病兆可能持續數小時到 2-3天
**發生位置:
(1)蕁麻疹:發生在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的表淺位置
(2)血管性水腫:發生在真皮層深處.皮下組織和黏膜下層
**發生關聯性:
(1)約有 60%病人單獨發生蕁麻疹
(2)約有 34%病人同時發生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
(3)約有 4%病人單獨發生血管性水腫
**症狀持續長短
(1)急性:症狀持續時間少於 6 週
(2)慢性:症狀持續時間達到或超過 6 週
**引起原因
(1)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呼吸道感染(如腺病毒,EV 病毒,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水痘病毒).腸胃道感染(輪狀病毒,肝炎病毒.幽門螺旋桿菌).泌尿道感染
A.急性蕁麻疹可能是臨床上病毒感染的病癥之一
B.病毒性的上呼吸道和胃腸道感染是造成大人和孩童發生急性蕁麻疹最常見的原因;在大人約佔 37%,在孩童約佔 57%
(2)食物:牛奶.雞蛋.花生.海鮮(如蝦子).魚.大豆.堅果類.小麥.芝麻
A.牛奶.雞蛋.大豆和小麥過敏主要發生在孩童
B.花生.堅果.海鮮.魚類和芝麻過敏可能發生在孩童和大人
C.下列八類食物佔造成食物過敏九成以上的原因 :牛奶.雞蛋.花生.海鮮.魚.大豆.堅果類.小麥
(3)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生素(如盤林西林.磺胺類).鴨片類.顯影劑.肌肉鬆弛劑.高血壓藥(如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
(4)昆蟲叮咬
(5)疫苗
(6)接觸性:清潔劑.化粧品.洗髮精.香水
(7)乳膠
(8)心理因素:情緒壓力.焦慮.沮喪
**病理機轉:
(1)與免疫機轉(免疫球蛋白 E)作用有關:如某些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生素
(2)與免疫機轉(免疫球蛋白 E)作用無關:如某些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鴨片類藥物.顯影劑.肌肉鬆弛劑
(3)與緩激肽(bradykinin)作用有關:因緩激肽會使血管擴張,增加血管通透性;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可增加緩激肽的量,而造成症狀
**臨床危險症狀(red flag):
如果同時合併其它症狀,可能發生全身性過敏反應,要特別小心
(1)循環系統:低血壓.休克
(2)神經系統:頭暈.頭痛.意識混亂.昏厥
(3)呼吸系統:喉嚨痛.聲音沙啞.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呼吸喘.喘鳴聲 (4)腸胃系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
**非藥物治療:
(1)儘量避開或去除誘發因素
(2)儘量吃新鮮的食物,少喝含酒精的飲料
(3)儘量少吃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
(4)吃益生菌,有些益生菌可以增加組織胺的代謝,減輕症狀發作
**藥物治療:
(1)第一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第一線治療的主要用藥;有第一代抗組織胺和第二代抗組織胺;因為第二代抗組織胺比較不會引起嗜睡,所以,一般比較建議使用第二代抗組織胺來治療
(2)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H2 receptor blocker):與第一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並用,有時可以增加治療效果
(3)在比較嚴重的病例,短期使用全身性類固醇,也許可快速減輕症狀和縮短病程,一般建議不要超過 10 天
(4)在比較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的患者,可能會使用到注射型的腎上腺素
李孟峰小兒科診所
李孟峰醫師整理編輯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