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老人家喝水,用『杯子』比較好,還是『吸管』比較好?
這是食食樂時常收到的問題
也有很多家屬會問:「長輩吞嚥不好,是不是一定不能用吸管?」
答案其實不一定!
吸管或杯子哪一種比較安全,要看長輩的「口腔能力」、「吞嚥啟動反應」以及「喝水時的 姿勢」,
以下分享使用吸管和杯子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優缺點
⸻
🥤 用「吸管喝水」需要的能力?
長輩要有足夠的 #唇部閉合力 來包住吸管並產生吸力,也需要 #舌頭的推送能力,把水順利送進喉嚨。
同時要能協調好 ,
避免一次吸太多、太快而嗆咳。
吸管的好處是:
✅ 幫助控制每一口水量,喝得慢一點。
✅ 不需要仰頭,頭部可維持中立或微微前傾,姿勢較安全。
#什麼樣的吸管較好呢?
👉 可以使用「固定式吸管杯」(如圖片)
• 吸管不會滑動,可減少長輩用力將吸管外推的動作。
• 防漏杯蓋能避免灑出與嗆咳風險。
• 大握把方便雙手或單手握持,穩定性高。
• 透明杯身可讓照顧者觀察飲水量與速度。
這些設計能幫助長輩穩定握杯、不必仰頭、慢慢喝水。
⸻
🥃用「杯子喝水」需要的能力?
長輩要能讓 #嘴唇貼住杯緣 防止漏水,
也要有 #舌頭接水與推送的能力,並控制每一口水量。
但許多長輩習慣 仰頭喝水(尤其是用一般保溫杯時),這樣會讓氣道打開,水還沒吞下就可能流入氣道造成嗆咳喔!
#什麼款式的杯子比較好呢?
👉 臨床上我們觀察到,寬口、淺杯子最佳,可以幫助長輩嘴唇有效貼合,又不會因為杯子太高太深而需要仰頭,例如淺口咖啡杯、花茶杯,有把手更好!(如圖片)
⸻
🌍 國際研究怎麼說?
📘 Veiga et al., 2012
老年人使用吸管與杯子喝水的比較結果顯示:
• 杯子喝得快、量較多,但更容易外溢。
• 吸管喝得慢、控制力較好,水能穩定留在口腔內。
📘 Lawless et al., 2003
指出吸管與杯子的差別在「每一口的量與速度」:
杯子一口量大、速度快;吸管可幫助控量、緩速,
對吞嚥安全有幫助。
📘 Pang et al., 2020
針對吞嚥困難者的研究發現:
吸管與杯子在誤吸風險上相近,
關鍵在於個別能力與正確姿勢。
⸻
⚠️ 更重要的是,別忽略那些「平常的嗆咳」
很多人覺得長輩偶爾嗆一下沒關係,
但這些「小嗆咳」可能是 吞嚥退化的早期警訊。
若液體或食物長期少量進入氣道,就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
👉 每一次嗆咳都值得被了解與關注,但也不要過度恐慌,找到對的專業,吞嚥專長的語言治療師幫忙評估指導,讓喝水更安心!
⸻
✅ 小提醒
吸管和杯子沒有誰一定比較好,
重點是——哪一種最符合長輩的能力與習慣。
吞嚥問題非常「個別化」,沒有絕對的答案。
若不確定該怎麼選,建議諮詢語言治療師,
透過專業評估,找出最適合、最安心、
也最讓長輩「喜歡」的喝水方式喔 💧
⸻
👂想聽聽大家的經驗:
你家的長輩喜歡用杯子喝水,還是吸管呢?
歡迎留言分享照顧時的小觀察,
一起討論怎麼讓長輩喝得更安全、安心。
—
食食樂語言治療所
陪長輩一起,好好吃、好好喝
#老人吞嚥困難 #吞嚥照護 #吸管喝水 #杯子喝水 #語言治療師
#吞嚥姿勢 #安全進食 #口腔能力 #食食樂語言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