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ura yoga 孔雀瑜珈

Mayura yoga 孔雀瑜珈 課程諮詢 Line:

在Kaṭha奧義書中,有篇關於男孩小納(Nachiketas)和死神(Yama)對話的故事。 小納的父親是一個非常重視祭祀儀軌的人,相信必須完全遵守規矩,奉獻一切才能潔淨自身的靈魂。不過小納知道,父親看似虔誠,奉獻的卻總是那些已經虛弱得無法...
28/10/2025

在Kaṭha奧義書中,有篇關於男孩小納(Nachiketas)和死神(Yama)對話的故事。

小納的父親是一個非常重視祭祀儀軌的人,相信必須完全遵守規矩,奉獻一切才能潔淨自身的靈魂。不過小納知道,父親看似虔誠,奉獻的卻總是那些已經虛弱得無法再擠出奶的牛隻。所以小納故意提問:「爸爸,那你要把我奉獻給誰呢?」因為沒得到回應,所以他又問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後惱怒的父親一氣之下便說:「我會把你送給死神!」

他當真了,他不是一般的小孩,他知道每個人都有離開肉身的一天——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所以小納決定為了父親而犧牲自己。

結果小納來到死神家時,死神卻不在,堅持等了三天三夜之後,死神終於回來了。看到這孩子在門口等了這麼久,實在有失待客之道,死神決定給男孩三個禮物——三個願望。

第一個願望是,小納希望可以和父親和解,希望爸爸從憤怒中解脫。死神答應了,說當他們重逢時,父親會接納他。

第二個願望,小納希望死神教他關於火祭的知識。死神答應了,詳細地描述火祭的作法。

第三個願望,小納希望死神告訴他,「離開肉身後,會發生什麼事?」請教導關於死亡的知識。

死神說:「不要問這個,選別的願望吧!這個連許多資深的天神都不了解。我可以給你多子多孫多福氣,給你名車美女豪宅,如果你想要,也可以讓你長命百歲,更讓你成為世界第一富豪。別管死亡了,選別的願望吧!」

小納說:「可是,你講的這些東西都是轉眼即逝的啊,像一支舞,一首歌一樣短暫。我想知道的是那個,隱含在所有無常之下的,神秘不朽的東西。其他的我都沒興趣。」

最終,死神看男孩如此堅持,便告訴了他關於死亡的知識。



這個故事有非常多的面向可以分享,因為上次談到了意圖的重要性,我感覺很多時候,意圖來自於心中的困惑。許多科學家、發明家或創業家的成功,都源於渴望解開某個心中的疑惑,就像小納最終通過了死神老師的測試,或當年的悉達多,也是因為心中的疑惑帶他走出王宮。

在瑜伽練習的路上,我們帶著疑惑到處求教,獲得各種建議和指導,體驗不同的方法,重新檢視,再重新檢視;大概沒有某個人能給出完全正確的答案,而是那個「想知道」帶我們走出屬於自己的修行道路(Dharma)。

至於死神的教導,就給有興趣的人自己去翻翻書了。

||

🍂十一月課表🍂台北大雨下了要整整一週了,第二天開始家裡窗戶邊開始滲水進來😱 於是——Nāḍī(詳情見留言影片)誕生了🤣多虧這根管子,晚上可以安穩地睡場好覺!梵文中Nāḍī字面上的意思是「通道」、「小河」。這個概念來自農業灌溉,農夫挖溝渠引水...
26/10/2025

🍂十一月課表🍂

台北大雨下了要整整一週了,第二天開始家裡窗戶邊開始滲水進來😱 於是——Nāḍī(詳情見留言影片)誕生了🤣多虧這根管子,晚上可以安穩地睡場好覺!

梵文中Nāḍī字面上的意思是「通道」、「小河」。這個概念來自農業灌溉,農夫挖溝渠引水進田,這些溝渠就是Nāḍī。對應到瑜伽練習裡,Nāḍī是我們內在形式中最深層的結構之一,從現代角度來看,大概類似於神經和循環系統。

而Bandha(鎖印),則是農夫在引水灌溉時,會在特定位置設置的引水小壩,讓水能流向特定方向。所以bandha本質上是用來改變我們覺知流動方向的技術。
比如練習Nāḍī śodhana左右鼻孔交替呼吸時,透過一側鼻孔(Nāḍī)吸氣,止息中設置Bandha作為切換通道,吐氣時氣息便往另一側流動了。

✨十一月主題基礎|前側經 The Pūrva Sutra✨
身體前側多半是大片柔軟的肌肉,背側骨頭比例較多。前側經與背側經平衡時可以使身體保持中立,我們會感受那股既敞開又靜定的狀態。
這個月將逐步解開前側經,感受軀幹多層次的穩定。透過前彎、後彎及扭轉的練習,當我們有意識地引導能量流經身體前側這些Nāḍī,在特定位置啟動Bandha(如腹部穩定),便能更深刻地體會前側經的開展與能量的流動。——

💌 課程諮詢 & 報名
* Line官方帳號:
* 首次體驗報名表單:https://reurl.cc/RL7Gjx

整個九月擠不出半個字,今天中午在教室躺下來小睡時,突然想到兩件事分享一下。|去年到德國當助教時,某天靜坐後中午放飯,大夥兒馬上衝出去享受德國夏天的暖陽,但有位同學卻像洩了氣一樣坐在墊上默默流淚,我抬頭剛好Mary也抬頭看我,老師對我搖搖頭,...
04/10/2025

整個九月擠不出半個字,今天中午在教室躺下來小睡時,突然想到兩件事分享一下。

|

去年到德國當助教時,某天靜坐後中午放飯,大夥兒馬上衝出去享受德國夏天的暖陽,但有位同學卻像洩了氣一樣坐在墊上默默流淚,我抬頭剛好Mary也抬頭看我,老師對我搖搖頭,意思是先別過去打擾。

另外一件事是,偶爾有同學會在下課後問我,為什麼你常常都說別太用力,放鬆一點,在那樣的體式裡要怎麼放鬆?

|

在許多優秀教學者的分享下,最近愈來愈常看見大家在談論練習「意圖」(Intention)的重要性。假如意圖是一切的起點,那要怎麼做才能知道或調整自己真正的、由衷的意圖?

很多時候,我看到愛吃的東西會被吸引,看到不順眼的事起反感,看見社群上無盡的資訊而懷疑自己。十次有九次就直接受影響了,少數有那麼幾次,我來得及在起波瀾前閉上眼睛,舌尖輕靠上顎、舌根放軟——仔細感受眼球的背面,口腔與鼻腔連通的空間——我們透過這些器官向外抓取,但它是工具,也可以向內直接感受它本身。

這個瞬間的調整通常讓能我重新感受到內在的柔軟,在我自己的經驗中,那個柔軟的內在就是重新校準意圖的空間。因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已被其他某種意圖創造出來的產物。

|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āmāyaṇa)的意思是「Rāma的旅程」,我感覺如果它一開始能被翻成「羅摩的冒險旅程」之類,可能比較不那麼有距離感(我會認真學習梵文的,希望有一天能在不失真的前提下,重述或是聊聊這些有趣的故事)。總之,在故事中,主角Rāma常常稱呼他的太太Sītā為「擁有蓮花一般雙眼的你」(padma-locanā,the lotus-eyed),那是什麼樣的眼睛?大概是不向外抓取(aparigraha)的眼睛,像剛出生的貝比、剛出生的小狗小貓眼睛。試著想像這樣的一對眼睛與你四目相對,那就是內在柔軟的感覺。

對我來說,知識常讓頭腦變硬,故事卻能軟化內心,這個世界大概不需要更多聰明人,但需要很多很多善良的心。在瑜伽練習中,讀經典,學哲學,是為了觸動我們內心深處共同擁有的柔軟與善良。

|

祝福大家中秋佳節平安愉快。

||

🌕十月課表🌕🦢10/6(一)中秋節、10/18(六)教室休息兩日🦢10/19(日)上午Mysore停課,下午瑜伽基礎照常上課在《歌者奧義書》(Chāndogya Upaniṣad 6.8.2)中,以一個很有畫面的比喻來形容呼吸和心識的關係:...
25/09/2025

🌕十月課表🌕

🦢10/6(一)中秋節、10/18(六)教室休息兩日
🦢10/19(日)上午Mysore停課,下午瑜伽基礎照常上課

在《歌者奧義書》(Chāndogya Upaniṣad 6.8.2)中,以一個很有畫面的比喻來形容呼吸和心識的關係:
一隻繫著繩索的小鳥,向四面八方飛去,飛累了想休息時,總會回到枝條棲息。
繩索是呼吸,小鳥是心識——兩者彼此相繫。

在練習裡,我們常先從直覺的對應開始:吸氣向上、吐氣向下;吸氣時軀幹擴張,吐氣時安定放鬆。這些具體的意象,讓我們更容易感知,也為練習打下踏實的基礎。

隨著經驗累積,我們開始嘗試同時呈現兩種品質:吸氣時骨盆與雙腿維持穩定,感受扎根;吐氣時依然保持胸口的寬敞與上提。這些探索往往帶來新的體驗,甚至更能貼近自己當下的狀態。

框架是好的起點,但若只停在「記得規則」,就太可惜了。真正有意思的是,記得主要公式的同時,很可能在某些時候必須帶入完全相反的調整——看清時時變動的現狀,試著保持平衡,便是回到當下的練習。

✨十月主題基礎|後背經✨
「後背經」(Paschima Sutra)是指串起身體背側的筋膜線,支撐我們能屈能伸。這個月,我們會理解薦椎的前後傾,觀察膕旁肌如何影響骨盆與小腿,並感受膝蓋與重心的關係。當我們慢慢認識這些背後的連結,再透過實際去體驗它們,就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真正合適的後背經運作方式。——Vivian

💌 課程諮詢 & 報名
* Line官方帳號:
* 首次體驗報名表單:https://reurl.cc/RL7Gjx

「願眾生幸福」लोकाः समस्ताः सुखिनो भवन्तुLokāḥ Samastāḥ Sukhino Bhavantu這是我們每堂課收尾梵唱的最後一句頌詞。每個人都渴望幸福,可幸福是什麼?我們長著朝著外面的兩隻眼、兩隻耳、一張嘴...
29/08/2025

「願眾生幸福」
लोकाः समस्ताः सुखिनो भवन्तु
Lokāḥ Samastāḥ Sukhino Bhavantu

這是我們每堂課收尾梵唱的最後一句頌詞。每個人都渴望幸福,可幸福是什麼?我們長著朝著外面的兩隻眼、兩隻耳、一張嘴,最容易的傾向就是向外尋找,例如容貌、銀行帳號裡的數字——一個尊重認同的眼神——可惜這些外在事物總是在變化,滿意的時效短的嚇人,當我們把自我認同投射在這些無常的事物上,獲得幸福幾乎不允許鬆懈。

所以當我的老師教我靜默、靜坐時,我後來懂了,這是把外在的變因降到最少,試著看看另一邊如何。

就像宋代那位瑜伽老師說的:「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練習向內看,我們就能發現,喔,童話故事說的沒錯,確實大家都一樣,追求幸福,不喜歡受苦。因此當有人的行為自私到令人難以想像時,我們慢慢可以理解,他們只是往外看太久了,只看見彼此的差異,誤把外面的事物當成自己。

我很幸運,在我困惑還不算太久的時候,就有人指引我,練習其實不是追求誰的方法更對、學生比較多、誰解讀經文更準確,或誰能做到更高階的禪定。

持續練習,或許只是為了在這不斷變化的外在景色中,時時提醒自己向內看,別忘了大家都是一樣的——慈悲心的發芽處。然後將這個訊息傳遞給下一個人,哪怕教了一輩子瑜伽,只有一個人接收到訊息也就夠了,或應該說,如果有一個人能接收到訊息,就是我這輩子的幸運!

身為一個瑜伽練習和教學者,至少對目前的我而言,靜坐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進修。

(圖片是Yoga Nidra的身體掃瞄練習,出自於喜馬拉雅學派Swima Rama的著作《Enlightenment without god》。)Pin Hsieh

🌳🌳九月主題:根基與力量 🌳🌳上個月底《哈利波特》繁體中文電子書上市,我也跟著重溫了一遍。鄧不利多總會明著暗著提醒:「選擇比能力更重要。」讓我很有共鳴。每次參加培訓時,老師也會不斷提到:「意圖是所有練習的關鍵。」 巫師施展魔法需要咒語和動作...
25/08/2025

🌳🌳九月主題:根基與力量 🌳🌳

上個月底《哈利波特》繁體中文電子書上市,我也跟著重溫了一遍。鄧不利多總會明著暗著提醒:「選擇比能力更重要。」讓我很有共鳴。每次參加培訓時,老師也會不斷提到:「意圖是所有練習的關鍵。」

巫師施展魔法需要咒語和動作,但真正驅動的,是背後的意圖。能掌握這一點的人,能無聲施咒——甚至不靠魔杖,就像熟練某個體位法後,身體自然完成一樣。

我也很喜歡護法咒這個設定!只有心中浮現快樂、幸福的記憶,才能召喚出護法。這卻是非常高深的魔法,很多人都做不到。像是生活中,很多事要嘗試好幾次,不見得都成功,但經驗會累積成力量。雜訊或衝擊出現時,那份力量就像守護牆般跳出來保護我們。
鄧不利多一路引導哈利,培養他的選擇能力,也讓他真正體會「愛」的力量。最終能戰勝黑魔王,靠的不是技巧,而是內在的意圖。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那種突然冒出:「啊!原來是這樣啊!」的時刻?說不定那就是某種魔力的展現,哪天真的會收到霍格華茲的入學通知單(?)😂

🩵九月練習重點🩵
這個月會安排較多靠牆的練習,幫助深化對骨盆與雙腿的感知,在穩定中找到力量,在力量中保持放鬆。

我也要繼續回到我的魔法世界啦!⚡️
——Vivian

💌 課程諮詢 & 報名
* Line官方帳號:
* 首次體驗報名表單:https://reurl.cc/RL7Gjx

8/27(三)~8/29(五)教室休息三天🍍八月主題基礎|呼吸與扭轉🍍最近發現自己社群成癮慢慢回來了,每次都說「再看五分鐘」,結果半小時就又過去了⋯⋯在我們身上所累積的這些習慣,瑜伽哲學中稱為「印記」(saṃskāra)。就像我們心裡有塊田...
26/07/2025

8/27(三)~8/29(五)
教室休息三天

🍍八月主題基礎|呼吸與扭轉🍍

最近發現自己社群成癮慢慢回來了,每次都說「再看五分鐘」,結果半小時就又過去了⋯⋯

在我們身上所累積的這些習慣,瑜伽哲學中稱為「印記」(saṃskāra)。就像我們心裡有塊田,每天的行為、想法都像撒在上面的種子。

有些種子長出來是好東西——比如和朋友聚會時那種溫暖的感覺、做自己喜歡的事時的充實感,或是深呼吸後突然覺得世界都安靜下來的那一刻;也有些種子,明知道不怎麼好卻還是一次次掉進同樣的模式,各種「知道但做不到」的小毛病,這些就需要我們溫柔又堅定地重新導向。

這個月想和大家在調息法上多做探索,透過更細緻的呼吸練習來培養覺察力,好好照顧那些美好的種子。體位法練習中,我特別喜歡扭轉動作——每次練完都覺得原本容易塌陷的部位彷彿重新充氣,整個人輕盈平衡許多,很適合用來打破身體的慣性模式。

也許透過這樣的練習,我們都能更有意識地關照這些心田裡的種子——既珍惜那些值得保留的美好,也溫柔地轉化那些需要重新引導的部分。 ——Vivian

💌 課程諮詢 & 報名
* Line官方帳號:
* 首次體驗報名表單:https://reurl.cc/RL7Gjx

練習頭倒立時,我常請同學試著讓視線看向遠方的天空或天花板,當然,動了眼球會牽引某些頸部肌肉,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它能為我帶來更寬敞的空間感;就像在看漫畫時,偶爾會看到某一格分鏡,獨特的視角,似乎讓身為我的整體獲得某個體驗,而不只是頭腦補獲資...
23/07/2025

練習頭倒立時,我常請同學試著讓視線看向遠方的天空或天花板,當然,動了眼球會牽引某些頸部肌肉,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它能為我帶來更寬敞的空間感;就像在看漫畫時,偶爾會看到某一格分鏡,獨特的視角,似乎讓身為我的整體獲得某個體驗,而不只是頭腦補獲資訊。

近三年來,在每堂課練習前後,我幾乎都會帶同學做一點梵唱,除了將發散的心稍微收回,也能看見大家梵唱後臉部肌肉放鬆,表情柔和,那就是內在的空間出現了,無論皮肉骨骼如何擺放使用,保持內在的柔軟與寬敞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在幾個相對熟練的的課堂上,我們練習了關於三眼神與香瓜的梵唱;這裡的三眼神指的是濕婆,整首梵唱的意思大概是:「我們崇敬的三眼神呀,你是個散發出芬芳(德行優良)的農夫(栽培滋養者),如同香瓜成熟時,好農夫會將果實從藤蔓上摘下分離,也請將我們從對於死亡的恐懼中分離,留下永恆。」

這是非常有名的一首梵唱,它被稱為「Mahāmṛtyunjāya Mantra」意思是「戰勝死亡的偉大咒語」,感覺很嚴肅,但講得卻是農夫與香瓜,好喜歡這種反差和故事感;將這首梵唱保留到後面才教是因為,初學時,通常我挑選歌詞裡沒有神出現,相對沒有信仰色彩的梵唱——當然,漸漸我們能理解,所有神與各種角色的出現,其實都可以只是某個象徵或隱喻的表達。

香瓜其實不太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成熟,只是吸收營養,試著碰到些好運然後長大;我想我們都是香瓜,我們只能練習、修行,或許在某個時機成熟時,哪個好農夫會帶著我們解脫。

提起香瓜時,要不我們會想起「香瓜」這兩個字,或說「melon」——如果喜歡講英文的話——要不我們會從已然逝去的印象中想起某個形狀、顏色、滋味;但究竟哪一個品質才能代表香瓜?

我想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香瓜」這個名字或某種已然逝去的經驗,或許也可以在身為香瓜的同時,試著改變視角,創造空間,用好農夫或三眼神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名字(標籤)和型態(特質),用類似的視角練習體式,以及活在這個世間。

有興趣的話,這首梵唱的錄音連結在下方留言處。Pin Hsiehh

Address

台北市內湖區金湖路366號2樓
Taipei
11492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1:00
Tuesday 10:00 - 21:00
Wednesday 10:00 - 21:00
Thursday 10:00 - 21:00
Friday 10:00 - 15:30
Saturday 10:00 - 21:00
Sunday 10:00 - 13:30

Telephone

+88622630969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Mayura yoga 孔雀瑜珈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Mayura yoga 孔雀瑜珈: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