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8/2024
大家對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應該不陌生,他的「人類大歷史」系列作品已是許多國、高中的指定讀物。
哈拉瑞曾於書中寫到,人們問說他提出了許多人類社會發展的觀察與問題,那麼他有沒有甚麼解方?讓孩子未來有個方向?他說沒有,但有一個建議,就是靜心。他在書中描述自己在求學時期接觸內觀(Vipassana)的經驗,以及他現在維持每天靜坐兩個小時的習慣。
他說時局變化迅速,大部分人很難預測未來發展會如何,因此最好的準備(以及教養孩子的方式)就是靜心(meditation);他認為靜心是練習對當下的一切保持覺知,無論外在如何變化,人若學習讓自己處在當下,會慢慢有一種知曉,能做出對此時此刻來說最恰當的決定。而未來,不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當下所構築的?
前一陣子哈拉瑞接受一場訪談(出處見留言1),近尾聲時主持人問他,「我聽說你早上起來靜坐一小時,一天工作結束後又靜坐一小時,為什麼你要這麼討人厭?」(主持人假裝嘲諷的幽默口吻引來全場笑)
哈拉瑞也笑著回答,一般人很注重吃下去的食物,但在現今的社會還需要留意自己吸收著甚麼樣的資訊。資訊太多太繁雜了,真假難辨,立場對立,似是而非……。他視自己為一位公共知識份子,因此需要保養自己的心智頭腦,注意所接收的資訊,然後仔細斟酌即將說出的話語;因為他所表達的任何看法可能會植入某個人的腦海,對此他必須謹慎。
當然,AI這個主題是一定會談到的。他提到,過去人類獨有的特質──說故事的能力、想像與創造的潛能,現在失去優勢了,AI在這方面已超越人類,並截奪了人與人之間對話、溝通的可能。對許多人來說這樣的未來是憂喜參半的。
我們無法預知將來「AI—人類」的世界會如何發展,面對這樣的境況我們能做的或許是跟哈拉瑞一樣,透過靜心保養自己的心智頭腦。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靜心方式,有些人是散步,有些人烹飪,有些人是慢慢練一場瑜伽或跳一場舞,只要過程中保持對當下的觀照,我們便可以說是在修習靜心。
頭薦骨共振療程也是一種靜心。我們練習在當下覺知身體的變化,情緒的起伏,想法的生滅,以及偶爾親證的神性體驗。往往在療程結束後,一個人像是重新開機一樣,特別能看清關於自己與環境的情態變化。
AI是靠著海量的資訊在餵哺著,而靜心就是在波濤洶湧的資訊海中暫時地急流勇退,餵自己一段覺察身心的時光。資訊很重要,而透過覺察所生的知曉則是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