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2025
太愛你,愛到失去自己。
—共依存關係(Codependency)
有一種親密關係表面上體貼、包容,
動力卻源自焦慮、罪惡感、失落感。
Melody Beattie是這方面的專家,她形容共依存者是:
「一個過度專注於他人問題,而忽略自己需求的人」。
【共依存的互動模式】
共依存,很可能不是單方面的行為,而是
「被依賴者與依賴者彼此強化了對方的角色。」
例如:
●小明一直在救援:替對方解決問題、照顧需求。
●小美一直需要被救:逃避責任、依附他人。
導致:
●小明用「被需要」獲得價值感。
●小美用「被照顧」來逃避成長。
【共依存者的常見特徵】
#過度負責:替對方處理情緒、問題、決定。
#害怕衝突與被拋棄:不敢表達真實感受。
#依賴他人評價:被愛時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內在劇本:認為只要對你好,你就不會離開我。
多數共依附者因為早期的依附經驗,
讓他們學到「只要乖,就會被喜歡。」
但當此觀念過於強烈時,會容易產生:
壓抑需求以維持關係、害怕讓別人失望的心聲。
【如何走出共依存?】
最重要的是「覺察自己的行為動機」,
思考這樣做,是出自於愛,還是害怕失去?
習慣覺察後,能透過以下方法調整互動模式:
🔸練習說不:誠實拒絕,保護兩人空間。
🔸建立界線:不為對方的情緒負責,分清責任。
🔸培養自我價值:透過個人興趣、工作,建立價值。
【共依存的盡頭,是找回自我】
當開始看見並回應自己的需求,
你就不再只是「被需要」的人。
成熟的愛,不是拯救對方,
而是各自成長時,仍願意肩並肩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