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佑銓醫師

沈佑銓醫師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風濕免疫科 專任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內科學科 專任助理教授

2010《走過世界的盡頭》
2017《此心安處是故鄉》

13/11/2025

周一下診的時候,被朋友抓去吃宵夜。

也許是擔心我,或者希望我去體驗我沒有經歷過的人生,他給了我一些建議並且希望我開始實踐。但我說我太累了,我只想要休息就好。人到中年,有太多無可解決的問題,跟沒有辦法看清的迷茫,打算先照顧好自己,喘息過後,再看未來。

他說:「你就是把事情都看得太清楚,如果笨一點就好了。太聰明,反而讓自己很辛苦。」我沒辦法反駁。

我跟他說,高敏感的人可能就是這樣子,何況我應該落在三個標準差以外。學生無心跟診,百無聊賴地在後面抖腳,我眼角餘光看得到。學生嫌診間冷,在後面偷偷地搓腳,我聽得到。我其實覺得很煩,那動作之大、聲音之大,就像是有人在我前面搖旗吶喊一樣吵。

高敏人的感官就像是蟑螂的兩根長鬚一樣,越高敏,長鬚越長,沒事就在那邊瞎晃,搖得我都眼花了,我自己都很想要剪斷一了百了。偏偏這樣的感官之敏銳,不是我能想關閉就關閉的,我只能盡量躲在家裡,然後狀況比較好,或者非不得已要出門的時候才出門。

患者不想吃藥,卻硬跟我說自己有吃。看到數據變差,臉上沒有困惑也沒有驚訝,我沒有拆穿也懶得加藥,我說那你就繼續吃三個月看看。

學生問我說,為什麼病人病況明明變差了卻不加藥?「因為她根本沒吃藥,我加藥幹嘛?」學生說,那怎麼知道病人沒有吃藥?「普通人看到自己數據變差,都會緊張害怕。她一臉心虛,只想快快回家,我怎麼有辦法不知道她沒有按時吃藥。」

讀心已經夠累了,還要跟人解釋為什麼自己讀得到,更累。這種技能越練,越想要自廢武功,不知道無知無覺的人是不是會活得比我快樂。每當我走在路上,能夠同步感受到所有人的心事,對我來說真的很痛苦。可能源自於職業訓練,也成為了一種職業傷害吧。

這樣的天賦不是每個人都有。

以前看到某些老師特別厲害,能給出很厲害的用藥方式,簡直是諸葛孔明再世,妖術師作法,向著滿天星辰指點銀河。明明是同樣的狀況,卻給出不同建議的處方,究竟是看到了什麼而做了不同的判斷。所以刻意地學習讀心,從人的表情回應跟肢體語言,去理解對方心裡面真實的想法,而今我已經不想再知道了。

正如昨天夜裡一個皮肌炎的患者回診,數據明顯惡化了,但已經用了兩種免疫調節劑無效,我說妳得要吃類固醇了。她斬釘截鐵說她不要吃類固醇,打算靠飲食改善。

我說這個想法非常愚蠢,我真的不敢相信妳等了這麼久,居然來到診間不是要聽我的建議,而是為了跟我說這句話。連藥都不能改善的疾病,妳要單靠飲食改善,我覺得是天方夜譚。妳如果想要否認就否認,要逃避就逃避,妳不要期待我認同,我沒有辦法認同妳荒謬的言論。

妳不想吃類固醇就不要吃,我從來就不逼患者吃藥,也不會逼妳。我從不情勒,妳不用擔心我情勒。我只是基於專業告訴妳,妳的免疫系統已經開始攻擊肌肉,以妳現在的狀況很快就要掉肌肉,行走困難,無法維持站立。

基於我已看到妳的未來,我會認為妳現在不吃類固醇很愚蠢。等妳再過一段時間,連站都站不起來的時候,妳才開始後悔沒有早一點吃類固醇的時候,慌慌張張來看診加掛說妳站不起來,我也問心無愧,因為我該講的都講了。

所以妳也不要再跟我講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我常常聽這些,不想再聽了。妳要講就回家去講,跟妳的親朋好友講,找那些可以給妳情緒支持妳但實際上毫無用處的人講,不要來跟我說。我該說的都說了,妳的因果都由妳自己去承受。

有時候在帶學生查房的時候,為了盡到教學的義務,我還是會客觀評價別的醫生開立的藥物。「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別的醫生的藥開得很奇怪,類固醇一顆,奎寧一顆,但其他毒性較大的免疫調節劑卻開到兩顆,這不合理。」

除非是那個醫生的獨門用法就是這樣,不然我不覺得以我認識的那個醫生會這樣開藥。或許唯一的理由是,病人不願意多吃類固醇,所以才會有這種弊多於利的開法。

所以真正的狀況,不是那個醫生藥開得怪,而是病人不願意接受類固醇。但遇到這種狀況,我一定會在病歷上面記載,一來代表我已經告知了,是病人自己不吃的;二來是我也跟別的醫師溝通,不是我亂開,是病人不願意吃。

整天應付這些心裡不乾淨的人,真的很累。

對於疾病無知,卻把自己一廂情願的認知放在前面,來看診不是為了聽醫生的建議,而是要醫生認同他自己的見解。總是在回答同樣的問題,應付我那些不想聽見但無法不聽見的心事,讓我覺得人生可笑又可悲。

我私底下是什麼樣的人另當別論,但在診間我從沒有打算要作一個溫暖的人,我也不是溫暖的醫生。那些仁心仁術、視病猶親的期待,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最好遠離我。

在這醫療崩壞的時代裡,有人能夠給你正確的診斷,給你專業的建議跟治療,就已經很難得了。至於那些嫌號碼太後面的就自己掛,嫌等太久的可以找別人,不想面對真相的人就盡管在同溫層中,尋求溫暖跟自我安慰。

#人生就是一場大型智力測驗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8/11/2025

「冬天真正的任務不是修復,而是整理。」
「執著不是愛,而是恐懼。抓取不是因為值得,而是由於不甘心。」

「深刻不代表永遠,結束也不代表辜負。」
「冬天不是關係的毀滅,而是投射的瓦解。」

#好文拜讀

 #這輩子就這樣了
05/11/2025

#這輩子就這樣了

坎大哈市集 / 阿富汗 #完全沒有鏡頭感的人們
31/10/2025

坎大哈市集 / 阿富汗

#完全沒有鏡頭感的人們

29/10/2025

夜診看到一半,有病友跟我說,坣娜走了。

我看到新聞才知道,原來她是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難怪有種高貴優雅的氣質,的確是風濕免疫科的病人。

#真的是美到人生最後一刻

28/10/2025

「如果你因為前一段關係受到的傷害,而對往後的人產生防備,這樣對新來的人不公平。」

「因為最不值得你用心的人,得到了你最好的態度,而初次見面的人卻遇到你最差的態度。我知道你是保護自己,但如果這是開店的話,這店一定倒。」

有一位作家這樣說,我曾經覺得有道理。

但我最近覺得公平其實是一個假議題,人生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公平的。對於從今往後的人來說,不管他是誰,一律都用最差的態度,那對所有的人都很公平。

我根本不在乎之前的人跟現在的人,所得到的東西是否是一樣的。在受到傷害的那一刻開始,現在的我跟從前的我,早就不是同一個人。

再說一間店的生意好或不好,其實跟公平友好與否沒有絕對關係的。再公平友好的店,也不見得做得起來。相反地,不公平、不友善、甚至生意不好的店也不見得會倒,因為它賣的東西是獨門生意,別間店無法取代。

只要人們有需求,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就算這間店的態度再差,它都不會倒。它的存續與否,不是看它是否門庭若市,而是看它是否不可取代。

「人生在世,其實也沒有必要一直開店。」

如果一間問心無愧的店會倒,或許適合開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就接受它過去。又或者我這個人就是不適合開店,那就不要再開店了。我可以問問自己,開店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養家活口?為了回饋社會?還是為了自我實現?如果開店的原因消失,這間店就不用繼續開下去。

認為自己要公平地對待所有人,本來就是一種誤區,是對自己的情緒勒索。你擺明受過傷,卻還要硬逼自己好起來,我覺得不用這樣子,任何人都不需要這樣子。人生多難,你不需要成為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你就做你隨心的事,成為你隨心的自己就可以了。

如果你不想做,你就不要做。如果你不想要好起來,沒有任何人可以勉強你自己好起來。店關了就關了,不要緊。別人討厭你就討厭你,不要緊。一直開店也很辛苦的,不是嗎?

你可以有選擇,選擇關店,選擇不往來,選擇不去聽那些刺耳的批評。沒有任何人一定要開店的,也沒有任何一間店需要永遠地營業下去。江山代有才人出,成功不必在我。能不能遇到好醫生,都是別人的緣分,旦夕禍福也都是他人的因果。

我曾經立志:「要活在緣分中,不要活在關係裡。」但我最近覺得,這件事是無法立志的。立志的意思是:我有目標,然後我努力了,我有機會做到。但真相是,關係來自於緣分的聚散,我們本來就沒有選擇,我們都只能活在緣分中。

只跟投契的人相處,就會感覺幸運。反之則感到不幸。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致投訴家屬:如果你看得到的話,我想跟你說:「如果你覺得這個醫生不好,就不要回來看這個醫生。」不要一邊嫌這個醫生不好,又堅持要回來看這個醫生,這樣會讓人分不清你是在狀況外,還是沒有邏輯。你可以離開,選擇更好的醫生,不要委屈自己跟自己的家人。祝...
22/10/2025

致投訴家屬:

如果你看得到的話,我想跟你說:「如果你覺得這個醫生不好,就不要回來看這個醫生。」

不要一邊嫌這個醫生不好,又堅持要回來看這個醫生,這樣會讓人分不清你是在狀況外,還是沒有邏輯。

你可以離開,選擇更好的醫生,不要委屈自己跟自己的家人。

祝你一切順心

沈佑銓 醫師

20/10/2025

今天夜診來了一個老病人,他退休以前是中華電信的高管,一輩子叱吒風雲。沒想到上次錯過了下午看診,掛了好久掛不進來,剛好掛到今天晚上的診才過來看,希望我下次幫他掛回下午的診。

我說如果錯過回診,掛不進來很正常。一是我剛從阿富汗回來,所以過去三周本來就沒有看診;二是我老病人都看不完了,無力再看更多新病人,所以每個診都有限號;三是覺得人到中年了,沒有人愛你了,所以一定得要先愛自己,行有餘力再助人,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力氣耗盡。任何人、任何事都應該排在自己的後面,沒有人值得我犧牲。

我說我滿守信約的,所以我答應的事情都會盡量做到,反之也是,別人答應我的事情,我也希望盡量做到。我說我跟你一樣,已經是半退休狀態了,做健康的,一切依隨我的心意。我覺得對的事情、舒服的事情,我才做;如果不開心的事情,我就不要了。

他問我,你還這麼年輕,怎麼就要退休了。

一來年輕與否跟財富自由沒有什麼關係,不婚不生快樂一生,我一人飽全家飽,我比其他有家累的人更早達到財富自由;二來我物欲很低,不管賺多少錢,其實我也是吃一樣的東西、穿一樣的衣服、過一樣的生活,所以我覺得更有錢,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麼區別;三來現在醫療業就是當牛,台語有一句俗諺說,你願意做牛的話,不怕沒田地幹活。

現在台灣的醫療已經正式崩壞,五大皆空,六神無主,沒有原廠藥可以用,沒有護理師願意待醫院,沒有病床可以收治病人,台灣少子化還高齡化,醫療進步平均餘命延長,病人都是救得活、死不了,我還真不相信內科醫師會失業。

再說,新冠疫情之後免疫疾病大增,癌症的免疫療法的時代正要開始,這些因為感染擾動免疫系統而產生免疫疾病的人,因為免疫治療從癌症中存活下來的人,往後免疫疾病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而且免疫本來就是變動的,你這段時間穩定了,隔一段時間又不穩定了,所以我不怕沒飯吃。我打算就吃幾年,休息幾年,再賺幾年,我想是餓不死的。要是餓死了也就死了,沒關係,人生在世也最多百年,早走晚走差不多。花開花落自有時,我想選擇安樂死,我連怎麼安樂死的方法都有了,我想再過十幾二十年應該會通過的。

他還是試圖勸我:「那你這樣沒有結婚太可惜了,人生就是來體驗的,你要體驗有結婚的人生。」我說:「對,人生就是來體驗的,我想要體驗沒有結婚的人生。」

尤其在這周末兩天的教師研習集中營之後,我真的受夠妥協跟聽愚蠢的人講話的困擾,晚上還得聽到隔壁房間嬰兒無法預測的哭聲。我只能說為人父母真辛苦,我就是想要一直體驗這樣自由的人生。

他開始幫我介紹對象,我說我有過很嚴重的創傷,是非常典型且嚴重的迴避型人格。我被糾纏得很煩了,而且最近有很多奇怪的人來糾纏我,我真的很不喜歡。我真心覺得自由最高,我很需要大量獨處的時間,真的沒辦法妥協。

那你沒有小孩不會很可惜嗎?我說滿多優秀的人都是絕種的,例子很多,我就不逐一列舉了。他建議我發展興趣,不然退休之後會很無聊。我想的確是,所以這也是我目前還沒有退休的原因,我真的怕無聊。但我每一項興趣也都已經發展到極致了,攝影、音樂、文學、旅行、健身、咖啡、廚藝,好像就是那個樣子。雖然我很喜歡旅行,不過這次去阿富汗真的累壞了,也是我第一次回國途中沒有開始規劃下一次出國旅行。

我原本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我有興趣的事情都會做到極致,但真的把每一項都摸透了,也還是覺得生活很無聊的。

「那你可能太聰明了,」他停頓了一會,淡淡地說:「原來聰明的人也是很痛苦的。」鏖戰了許久,他第一次說出我沒有辦法反駁的話。我想起蘇軾的育兒指南:「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其實到了將相公卿又如何呢?人生百年,榮華富貴是一生,平淡知足是一生。不要被詐騙的話,人一生賺的錢應該是花不完的吧。既然富貴無用,還是能夠隨心而為、逍遙自在的人生,比較難能可貴一點。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7/10/2025

阿富汗瓦罕走廊 / 2025年的第一場雪

Address

興隆路三段111號
Taipei
116

Opening Hours

Monday 13:30 - 21:00
Wednesday 13:30 - 21:00

Telephone

+8862293079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沈佑銓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沈佑銓醫師


  • 現職:臺北萬芳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 經歷:臺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桃園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 執照: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風濕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過敏免疫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