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中醫師.黃才珊

養心中醫師.黃才珊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養心中醫師.黃才珊, Medical and health, Taipei.

26/10/2025

[為什麼是養心]

也許這個名稱容易讓人以為我專精於心臟疾病或精神疾病,也或者是個內科醫師。

其實並不是,

第一個是來自於《聖經》,
箴言四章23 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我始終記得在我學醫的最初,老師期許我當個快樂的醫師。

行醫至今,這真的是個很大的命題。

第二個是來自於《金匱要略》,
大學的時候,在金匱要略的第一篇(往往是最重要的一篇)談治未病,「若人能養慎⋯⋯」,老師提到要養真心。

「真心是什麼?」「真心要怎麼養?」這是大學課堂上沒有延續下去的追問。

真誠地對待自己,對自己誠實,回應自己內在的聲音,不論是愛、善意、還是勇氣。

所以放在粉專,「心」,初衷也好、真心也好,須持續長養❣️

【便秘和腰痛有關係】有位30+歲男子來診,主訴腰痛,前幾日硬舉閃到腰。在處理腰臀部肌肉時,想到這位患者的多年便秘,其便秘難解已二十餘年,四五日一行。再把腹部的肌肉放鬆,腰部不適已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首先介紹  #內核心,橫膈膜、腹橫肌、...
17/10/2025

【便秘和腰痛有關係】

有位30+歲男子來診,主訴腰痛,前幾日硬舉閃到腰。在處理腰臀部肌肉時,想到這位患者的多年便秘,其便秘難解已二十餘年,四五日一行。再把腹部的肌肉放鬆,腰部不適已無。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介紹 #內核心,橫膈膜、腹橫肌、多裂肌、骨盆底肌,他們就像易開罐一樣位在軀幹。

#橫膈膜 在頂部,和呼吸有關。
#骨盆底肌 在底部,像吊床一樣撐著臟器。
#腹橫肌 是天然的腰帶,整圈環繞。
#多裂肌 從頸椎延伸至腰椎,整段脊柱都有。

有趣的是,這個易開罐也真的是個密封容器,隨著呼吸橫膈膜收縮下降、放鬆上升,腹部會改變形狀。核心肌群能創造的壓力空間,也就是 腹內壓, #腹內壓 可以支撐軀幹並維持脊椎的穩定。



中醫的經筋有類似的結構嗎?
脾經的經筋在軀幹是一個特殊的 #簍子結構。「上腹結於臍,循腹裏,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前面會結於肚臍,循著腹部的裡層向上走,後面會連結並附著在脊柱內側面上。

像是很有名的主治寒濕腰痛的腎著湯,茯苓、乾薑、炒白朮、炙甘草,用的全部都是脾胃藥。



回到這個患者,當宿便累積在腸道中,會使腹內壓增加。從腹部肌群乃至環繞一圈到後面的腰部肌群,都在承受這件事。

這位患者的職業是健身教練,核心練習不用說,力量訓練或多或少也會帶到核心肌群的發力。

在全身性動作開始前,腹橫肌發力支撐中段和脊椎,圓柱的頂部與底部也需要發力。透過核心肌群創造腹內壓,對穩定軀幹和脊椎來說非常重要。

以瑜珈練習舉例,在做核心動作、手倒立等高難度動作,甚至只是平衡姿勢,都可能提高腹內壓。在練習的修復姿勢,可能體驗到非常低的腹內壓,例如坐姿前彎式或攤屍式。



這個患者呢,除了把腰痛解決,還要提醒他運動後的收操伸展別忘了腹部肌肉的放鬆。

便秘也是需要處理的,恢復腸道的蠕動,還給身體正常的腹內壓。

前陣子夯不啷噹地完成了   什麼什麼解剖課的上肢解剖營,對於中醫師來說,重要的是和臨床有連結,對診療有想法!接下來下肢解剖營要開跑啦!會在這裡留下蹦出的新滋味哦❣️【阿基里斯腱】▋ 大家有聽過阿基里斯腱的故事嗎?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基里斯(A...
14/10/2025

前陣子夯不啷噹地完成了 什麼什麼解剖課的上肢解剖營,對於中醫師來說,重要的是和臨床有連結,對診療有想法!

接下來下肢解剖營要開跑啦!
會在這裡留下蹦出的新滋味哦❣️

【阿基里斯腱】

▋ 大家有聽過阿基里斯腱的故事嗎?

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他的母親為了使他刀槍不入,將他浸泡於冥河中,但因為抓著腳踝沒有泡到水,所以那裡就成為致命的弱點。在特洛伊戰成為其致命弱點,阿基里斯被敵人射中腳踝而死。後來,Achilles' heel就引申為最大的弱點。

✏英文小教室來囉!
例句:
His Achilles' heel is his pride.
他最大的弱點就是驕傲
Maths has always been my Achilles' heel.
數學一直以來都是我的致命傷

▋ 肌腱螺旋化
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往下形成跟腱,在附著到跟骨之前會發生一個旋轉,稱為 #肌腱螺旋化。

🔑螺旋化是這樣開始的:
比目魚肌的肌腱向上延伸成一條深層的中央腱,腓腸肌的內側頭和外側頭分別有自己的腱膜,這三條腱在小腿下段逐漸靠攏、 #交纏扭轉,從這裡開始產生「螺旋化」。 到了小腿遠端時,三束完全融合成一條阿基里斯腱,最終插入跟骨。

📍 臨床意義上這也很重要喔!因為螺旋化區段是跟腱最容易受傷的地方。那裡血流最少、機械應變最大,所以臨床上常見的中段性阿基里斯腱炎(mid-portion tendinopathy)其實就發生在這個「肌腱開始螺旋化的區域」!

▋ Why Why

螺旋結構為什麼可以增加跟腱的強度呢?

🔹分散應力 stress distribution:螺旋結構讓拉力不會集中在單一平面,而是沿著扭轉方向分散。

🔹增加能量吸收與儲存能力 energy storage & release:像彈簧一樣,能更平順地儲存、釋放力量。

🔹提升抗旋轉穩定性 torsional stiffness:在跑跳或變向時,跟腱要承受踝關節的旋轉力矩;螺旋排列能抵抗這種扭力,減少纖維撕裂風險。

「螺旋化」在旋轉動作時有更多的力量、扭力,提升整體結構的 #能量緩衝與抗扭能力。

▋ 董氏奇穴的正筋、正宗、正士

董氏的正筋、正宗、正士,恰好在阿基里斯腱發生肌腱螺旋的位置。
這個穴組主治腰痛、頸項筋肉攣急,透過阿基里斯腱調整足太陽膀胱經或是解剖列車的淺背線的整體張力結構。

《靈樞.經筋》:「足太陽之筋……上挾脊上項,結於枕骨。」「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病膕攣,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以膀胱經在下之穴治在上之疾。

▋ 崑崙與太谿
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內側頭和外側頭在下段逐漸交叉扭轉,因此比目魚肌纖維在跟腱內側,而腓腸肌纖維在跟腱外側,臨床上也常利用這個關係來放鬆。

經絡直覺讓我想到了膀胱經的太谿穴和腎經的崑崙穴,膀胱經的經筋「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腎經的經筋「結於踵(足跟), #與太陽之筋合」,是不是就是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呢?比目魚肌和腓腸肌也符合陰經走在較深層而陽經走在較淺表的特性。

難道古人也發現了肌腱螺旋化嗎?!雖然古人究竟發現了什麼不得而知,但和我們現在發現的事情對照起來,真是蠻酷的!

【有傷就有疤,疤痕要處理】有位患者男性女乳症術後,疤痕周圍有牽扯感,乳房也有刺痛。針灸處理後乳房刺痛已無,疤痕軟化,觸碰疤痕時的不適感也減少。疤痕需要處理嗎?傷口癒合之後就好了吧?▋  傷口癒合是受傷之後的自然生理反應,但這並不是件簡單的工...
11/10/2025

【有傷就有疤,疤痕要處理】

有位患者男性女乳症術後,疤痕周圍有牽扯感,乳房也有刺痛。針灸處理後乳房刺痛已無,疤痕軟化,觸碰疤痕時的不適感也減少。

疤痕需要處理嗎?
傷口癒合之後就好了吧?



傷口癒合是受傷之後的自然生理反應,但這並不是件簡單的工程,涉及多種細胞類型、細胞因子cytokines、介質mediators,還有血液循環系統的交互作用。

傷口癒合分為三個階段



#發炎期 Inflammation(一週內)

受傷的第一步要先止血,再啟動發炎反應,去除壞死的組織,免疫細胞也會來抵抗外來的細菌入侵。

血管破裂後,會產生一系列的凝血反應,血小板會聚集堵住受傷的血管,Fibrinogen會變成Fibrin提供支架加強血小板的聚集,比較大的動脈血管會收縮來減少出血量。

除了止血之外,各種發炎細胞也會湧入。最早出現的是嗜中性球Neutrophil,有免疫功能防止細菌入侵,以吞噬作用去除壞死組織。再來是巨噬細胞,進行吞噬作用和釋放生長因子。



#增生期 Proliferation(一到三週)

傷口會逐漸長出新的微血管,帶來更多的膠原組織填補傷口。肉芽組織增生,傷口開始收口。

在上一個階段中原本有一堆東西把傷口填塞住,在這一個階段,肉芽組織就會慢慢長進來把那些東西取代掉。

纖維母細胞會開始增殖,合成膠原蛋白以形成肉芽組織,同時也會形成新生血管,輸送氧氣和養分幫助傷口修復。



#重塑期 Remodeling(三週以後)

傷口收口癒合後,多餘的微血管會退化萎縮。膠原組織拉長並且排列整齊,疤痕變得平且淡。

這是疤痕成熟的階段,也是傷口癒合強度、密度最大的時期。

重塑期是疤痕形成的時期,膠原纖維會在這個時期排列,若排列不平整就有可能成為肥厚性疤痕。

這個階段從受傷後三個星期開始,可能到三個月、一年或更久才結束,平均九個月疤痕才會成熟。

一開始受傷的疤痕紅紅的,稍微突出,摸起來硬硬的,而到了這個時期疤痕會變軟變淡。新生的微血管和肉芽組織凋零是進入重塑階段的關鍵,這些細胞凋零後傷口才會癒合。

重塑階段會經過兩個過程:
1. 傷口收縮:主要是 myofibroblast 的作用,含有細胞間肌動微蛋白絲的纖維母細胞可使傷口類似肌肉收縮那樣向中間收縮。

2. 膠原蛋白重塑:第三型的膠原蛋白會變成第一型,膠原蛋白的排列也會越來越整齊,連結越來越緻密,使傷口強度持續增加,最後大概回復到受傷前的 70%~80%。



值得注意的是,受傷後長出來的大多是疤痕組織,少部份才是原本正常的組織。我們看重的是 #疤痕的影響,疤痕在形成的過程中,傷口會往中間收縮,膠原蛋白也會重新排列,疤痕會和下方的組織沾黏, #影響層和層之間的滑移,也會進而影響筋膜的張力傳遞。

我們要做的是也是降低疤痕的影響,減少層和層之間的牽扯。

就像人生,雖然有傷會有疤,疤痕癒合好,層跟層之間的滑移順暢,我們就可以再往前走了吧!

【感冒與蕁麻疹】有位30+歲男性近來調理慢性蕁麻疹,兩週前感冒,在感冒快好時紅疹較多,病灶也持續較久,從晚上到隔天早上還看得到紅疹,同時伴有難出的痰和鼻涕。處方以麻桂各半湯加減。回診,鼻涕痰已無。蕁麻疹的發作頻率減為二日一作,病灶色白不紅,...
07/10/2025

【感冒與蕁麻疹】

有位30+歲男性近來調理慢性蕁麻疹,兩週前感冒,在感冒快好時紅疹較多,病灶也持續較久,從晚上到隔天早上還看得到紅疹,同時伴有難出的痰和鼻涕。

處方以麻桂各半湯加減。

回診,鼻涕痰已無。蕁麻疹的發作頻率減為二日一作,病灶色白不紅,浮腫不癢。繼續處理腠理間津氣不利的微循環障礙。

▋ 麻桂各半湯

麻桂各半湯是有名的處理皮膚病的方子,出自於《傷寒論》:「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這有幾個重點

1. 「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沒有裏證的問題,上述的醫案也是僅停在肌表的正邪交爭。

2.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體表的腠理是閉住的,汗發不出來,呼應了上述醫案病人的脈緊。

這個病人外感還沒好全呀。

▋ 風邪與蕁麻疹的發病關係

蕁麻疹與風邪密切相關,如由外感風邪鬱於腠理,欲出,表氣閉鬱而門戶不暢,欲進,裡氣尚未大衰而道路不通。邪氣進退無路則鬱於膜腠,外不得疏,內不得泄,影響氣血津液運行,以致氣滯、血鬱、濕阻。攻於皮膚,與衛氣相搏,即成癮疹。(宋興:《陳潮祖臨證精華》)

麻桂各半湯的蕁麻疹肌表狀態是一個衛表又有點莫名強奮的,但若要修整也沒力氣的狀態,同時可能因為鬱而有程度不同的熱,臨床的處理又有所不同。

▋ 從現代醫學病生理機轉探討蕁麻疹的病因病機

蕁麻疹是典型的皮膚第一型過敏反應,IgE與過敏原結合,引發肥胖細胞mast cells的活化,釋放細胞中的組織胺。這些組織胺的釋放會使得血管擴張與組織腫脹,也會引起厲害的癢感。

《素問.評熱病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過敏原是否過敏因人而異,與體質有關。IgE與過敏原結合,引發肥胖細胞的活化,可視為「風客腠理」的過程。

組織胺造成局部病灶內的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使得血管內液能夠滲漏到周遭的組織,形成臨床上病人的紅色皮膚隆起與癢感。

以中醫的觀點,在病灶局部,氣無法發揮推動的作用,水津隨之停滯而津氣不利,造成微循環障礙而膜腠攣急。

要重新改善微循環的障礙,趁著感冒,把體表的微循環處理好。感冒是一個正邪對抗的狀態,衛氣會作用,像是趁著這波打仗,把一些發懶的士兵和過度警覺的士兵作一個整頓。

前天佐佐木朗希季後賽初登板,穩定地投出三上三下順利關門,Roberts教練很開心XD 山本由伸也是,不用問天了~今年是佐佐木朗希挑戰大聯盟的第一年,起初有些顛簸,出賽8場就因為右肩的肩夾擠症候群進入傷兵名單,直到8月才在小聯盟3A復出,但先...
04/10/2025

前天佐佐木朗希季後賽初登板,穩定地投出三上三下順利關門,Roberts教練很開心XD 山本由伸也是,不用問天了~

今年是佐佐木朗希挑戰大聯盟的第一年,起初有些顛簸,出賽8場就因為右肩的肩夾擠症候群進入傷兵名單,直到8月才在小聯盟3A復出,但先發的表現並不理想,9月中轉任救援投手重返大聯盟。

前天在國聯外卡系列賽G2第9局迎來季後賽初登板,用了招牌指叉球飆出2次三振,舉手投足都是自信。

看來道奇找到佐佐木朗希的使用說明書了✨

至於我最關心的大谷翔平
佐佐木朗希被問到隊友大谷翔平是否給他鼓勵?
他笑說:「大谷さんからはそんなに声かけてもらってないんですけど、『早く投げんかい』って感じで言われていますね」

「大谷學長其實沒有跟我說太多話,只是對我說了一句『快點給我投球啊。』」

有這樣強大穩定正向的前輩在,真好!

那是道奇和朗希 和大谷翔平
那你 或我呢?
找到自己的使用說明書了嗎?
那個可以自在自信自適的的方式、環境
會獲得勇氣、力量,還是競爭和貶低呢?

使用說明書,是一個淺則日常,深則人生的叩問。

乾針處理上斜方肌時會把上斜方肌提起來針刺,不擔心!上斜方肌肌腹的任何肌纖維中都可能出現激痛點,此部位的激痛點會單側往上沿頸部後外側到乳突,源自上斜方肌的激痛點引傳痛常是  #緊張性頭痛 的主因。除了上斜方肌之外,中下斜方肌是金字塔的地基,當...
03/10/2025

乾針處理上斜方肌時會把上斜方肌提起來針刺,不擔心!

上斜方肌肌腹的任何肌纖維中都可能出現激痛點,此部位的激痛點會單側往上沿頸部後外側到乳突,源自上斜方肌的激痛點引傳痛常是 #緊張性頭痛 的主因。

除了上斜方肌之外,中下斜方肌是金字塔的地基,當中下斜方肌乾癟無力,上斜方肌需要更努力地工作。因此中下斜方肌的處理也是我們在意的,拱背斜刺施針,有肋骨像百葉窗一樣保護,也不擔心唷!

長期的不良姿勢造成肩頸不正常牽張張力,引起慢性反覆發作的頭頸部疼痛,肩頸上背需要一起處理,把頭擺在適當的位置,讓脖子輕鬆一點。

#乾針治療
#肌筋膜脈學針法

【肩井穴有多深?讓超音波來告訴你!】
針灸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是氣胸,其中又以肩井穴最常發生。
為了探討肩井穴的安全深度,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陳曉能醫師使用超音波測量了 102 位患者。
➡️結果發現:男性的平均深度為 17.4 mm,女性為 14.6 mm。
與教科書建議的「半寸」(約 12mm) 相符
➡️但是最淺的患者,只有 10.1 mm 就到肺尖了。蔡德祥醫師也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過曾透過超音波發現約 10mm 的患者。
因此面對較瘦的女性,即使針「半寸」也可能有風險。
➡️ 怎麼減少風險?
針灸肩井穴時,最好是提起斜方肌,並且斜刺,以減少氣胸風險。
--
Chen HN, Chang CY, Chen LZ, Chang YJ, Lin JG. Using Ultrasonography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Depth of the GB 21 Acupoint to Prevent Pneumothorax. J Acupunct Meridian Stud. 2018;11(6):355-360. doi:10.1016/j.jams.2018.06.004

【乾針治療改善偏頭痛】有位40歲女性來診,主訴右側頭痛,還會有像血管搏動的感覺,同時伴隨一點噁心。針刺陽陵泉、風池、顳肌、上斜方肌、胸鎖乳突肌後,當下即症無。有許多頭痛的人會說自已有「偏頭痛」,通常指的是頭的一側在痛。其實,並不是頭痛一邊就...
26/09/2025

【乾針治療改善偏頭痛】

有位40歲女性來診,主訴右側頭痛,還會有像血管搏動的感覺,同時伴隨一點噁心。針刺陽陵泉、風池、顳肌、上斜方肌、胸鎖乳突肌後,當下即症無。

有許多頭痛的人會說自已有「偏頭痛」,通常指的是頭的一側在痛。其實,並不是頭痛一邊就叫偏頭痛,醫學上指的「偏頭痛」(migraine)是一種很特殊的症狀,它具有許多的特徵,而單側頭痛只是其特徵之一。

▋ 什麼是偏頭痛?🤯

偏頭痛常是一種「搏動性」的頭痛,也就是說會有像血管搏動的規律性。雖然通常痛在頭的一邊,但疼痛也常出現在前額、兩側、頭頂、後頭部及眼眶後方。

經常會伴隨有噁心、嘔吐的現象,並且可能會怕動、怕光、怕吵。

「偏頭痛」也可能伴隨著許多神經系統的症狀,像在頭痛前會出現一些視覺的症狀,例如單眼或雙眼的視力模糊、視野缺損、閃爍的光點或線條、及物體的形狀會改變等等。

在臺灣15歲以上的成年人約有180萬人受偏頭痛困擾,女性是男性的三倍,好發於25-45歲。偏頭痛被權威醫學期刊《頭痛與疼痛》列為全年齡層引起失能疾病的第二位,更是50歲以下年輕族群失能原因的第一名,對生活品質影響很大!⚠️

▋ 偏頭痛的診斷標準📍

🔸A: (1)單側 (2)脈動性(如同心臟搏動) (3)中至重度疼痛(1-10疼痛指數,得分>6分) (4)運動或走路會加劇。

🔸B: (1)噁心或嘔吐 (2)怕光及怕吵。

🔸C: 沒有其他診斷可以更好地解釋這個頭痛。

符合A(至少2項)、B(至少1項)和C的頭痛發作≧5次,持續時間介於4-72小時,則可確定診斷為偏頭痛。

▋ 為什麼會偏頭痛?🔎

當外在因素(氣候、壓力、溫度、食物),或內在因子(月經週期、睡眠、緊張、焦慮)誘發,刺激血管局部發炎、收縮、上傳至大腦而產生頭痛,是偏頭痛可能的原因。

激痛點也是引發偏頭痛的因素,目前可能的機轉為三叉神經血管系統活化,這可能是由於周圍觸痛物質釋放所引起的。活性激痛點使周圍的觸痛物質釋放,活化三叉神經頸部核或三叉血管系統。因此位於神經所支配的任何肌肉中的激痛點就像是潛伏移不去的刺,可誘發、持續或加重偏頭痛。

▋ 激痛點去活化可以減輕偏頭痛🔑

在單側和雙側偏頭痛患者的頸肩頭的一些肌肉中都發現了激痛點,在單側偏頭痛中與無症狀側相比,活性激痛點位於偏頭痛發作的同側。

偏頭痛患者在有症狀那側的肌肉活性激痛點比例,枕下肌有25%,上斜方肌有30%,顳肌有40%,胸鎖乳突肌更高達45%。

好消息是,研究已經證實激痛點去活化可以減輕偏頭痛。✨

激痛點去活化是個有效緩和方法,且激痛點可能是過度活躍的週圍疼痛機制之一。激痛點去活性可降低周圍痛覺受器的興奮性,有助於改善偏頭痛。

▋ 激痛點是什麼?

肌肉太緊繃而揪在一起,造成肌肉內血液循環代謝不良,出力按壓時會產生特別的痛感,除了按壓的部位有酸緊痛麻的感覺以外,也會擴散引發遠端的疼痛(referred pain),同時按壓的肌肉可能會引發不自主的收縮抽動(local twitch response)。

為什麼會產生激痛點呢?
大家有抱過小寶寶嗎?👶軟軟綿綿的,小寶寶有激痛點嗎?小寶寶沒有激痛點,大概4歲開始會有latent muscle trigger points。由於周邊神經損傷刺激,造成NMJ的乙醯膽鹼釋放增加,這樣反覆的刺激進到大腦裡形成記憶,當軟組織受傷會讓疼痛反應產生。

簡單來說,就是有個疼痛的捷徑被記住了,遇到類似的情況很容易把那個捷徑叫出來。肌肉過度使用與長時間姿勢不良,都很容易生成激痛點。

這正是乾針治療的最佳適應症!🍎
治療激痛點產生的疼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激痛點的活性!

▋ 為什麼針到肌肉肌肉會跳?一定要跳嗎?

那是激痛點的特色,也是針到激痛點的反應。

早在1994年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的一篇研究即討論了local twitch response的重要性。

研究中比較對上斜方肌的激痛點注射局部麻醉劑和進行乾針治療的效果,結果顯示無論是注射局部麻醉劑還是進行乾針治療,有誘發局部抽搐反應的組別,他的疼痛程度、頸椎活動度都有顯著改善,而沒有誘發局部抽搐反應的組別,疼痛改善的差異並不大。

誘發local twitch response對於獲得即時理想療效至關重要。⭐️

▋ 乾針是什麼?和針灸一樣嗎?

乾針的治療位置,是以身體的表面解剖定位肌肉,觸診找到激痛點。
乾針治療的主要適應症是軟組織疼痛,特別是肌筋膜疼痛症。

中醫針灸以經脈為地圖,以穴性糾偏,以「經之所過,病之所治」循經取穴,如《內經》所謂「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

簡單來說,乾針是在針特定肌肉裡的激痛點,針灸是在針穴位;乾針的目標是把激痛點針掉,降低激痛點的活性。針灸的目標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 「我不知道要乾針治療還是針灸治療?」

上述的醫案起手針是陽陵泉,偏頭痛病灶在側頭,正是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所過,而陽陵泉是少陽膽經的合穴,且筋會陽陵泉,符合病性和病位。顳肌、上斜方肌也是少陽經走的路。肌肉也好,穴道也好,在腦子裡有著一層一層圖層,這就是會運用乾針的中醫師的強項。

現代中醫師很幸福,有現代醫學解剖的濾鏡,也有經絡穴道的視野。能在這樣醫療背景被照顧,更是民眾之福。🍊

【衛氣-人體體表的衛兵】門診常常提到衛氣,衛氣是什麼?能吃嗎?衛氣不能吃,但他跟「吃」很有關係。感冒、畏風、吹風咳嗽、多汗症、血管運動性鼻炎、皮膚病(痤瘡、蕁麻疹等),常常需要考慮到衛氣。治皮膚病不能不知道衛氣,要照顧自己的皮膚也要認識一下...
02/09/2025

【衛氣-人體體表的衛兵】

門診常常提到衛氣,衛氣是什麼?能吃嗎?
衛氣不能吃,但他跟「吃」很有關係。

感冒、畏風、吹風咳嗽、多汗症、血管運動性鼻炎、皮膚病(痤瘡、蕁麻疹等),常常需要考慮到衛氣。治皮膚病不能不知道衛氣,要照顧自己的皮膚也要認識一下衛氣啦!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 「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 (《靈樞‧本藏》)

衛氣可以「 #充皮膚」、「 #肥腠理」,「充」有充滿、充飽、充實的意思,就像氣球我們把氣灌進去,他就充起來;充東西進去,那個型態就會出來,他就會出現他該有的狀態,不然他就是扁掉的。「肥」這個字當動詞用就是使什麼東西肥沃,或者是給那個東西養分,「肥腠理」,衛氣可以滋養腠理。

以現代醫學來說,健康年輕的皮膚裡有充足的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s與膠原蛋白collagen,彈性纖維讓皮膚看起來有彈性,膠原蛋白可以提供皮膚支撐力,有點像是皮膚的鋼筋架構,能夠讓皮膚看起來澎潤緊緻。

就中醫而言,皮膚是有彈性的還是僵硬的,是潤的還是澀的,是有光滑的、有神的、有光澤的,還是乾癟的、看起來沒有生命力的,這其中有部分靠的是衛氣的充盈。


衛氣的生成出於下焦,充實於中焦,宣發於上焦。
衛氣本於下焦,也就是先天之本,下焦的腎陰、腎陽、腎精,提供生命基礎,身體的所有功能都有下焦先天之本在裡面協助運作。

除了先天之本之外,還需要充實於中焦,也就是後天之本,吃喝下去的飲食透過後天腸胃的受納運化,產生的水穀精微,不斷地補充。

中焦脾胃化生的水穀精氣,又必須透過肺氣的宣發。像是經脈別論提到的,食氣入胃、飲入於胃之後,透過肺的朝百脈、通條水道的功能,再送到皮毛、四布到五經。

這個過程,從脾胃透過肺送到皮膚,就是為什麼可以透過腸胃治療皮膚病的原因,而這在現代醫學也可以透過腸道微生物群、腸皮膚軸得到解釋。


現代醫學提出了「腸道–皮膚軸線(Gut–Skin Axis)」的概念,說明腸道與皮膚之間存在雙向的聯繫:

🔹腸道和皮膚都和外界直接接觸,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腸道菌群(也就是住在我們腸道裡的好菌與壞菌)不但影響消化、免疫,也會間接影響皮膚的健康。
🔹當腸道菌群失衡,腸道屏障受損,就可能導致皮膚發炎、過敏、乾癬、青春痘等問題。

The Gut Microbiome as a Major Regulator of the Gut-Skin Axis 這篇發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指出:
🔸腸道菌群會影響皮膚的免疫調節能力。
🔸某些好菌及其代謝物(如短鏈脂肪酸)有助於減少皮膚發炎,增強皮膚屏障功能。
🔸當腸道健康出問題,這些細菌的代謝產物可能進入血液,積聚在皮膚,引發慢性發炎或皮膚病。

想要皮膚透亮有彈性,可以從飲食、睡眠、運動、情緒等日常生活開始,支持中焦脾胃的運作、調和肺氣的宣發、滋養下焦的腎氣,讓衛氣充盈,守好這道皮膚的防線。

皮膚是健康的鏡子,而衛氣,就是那位忠實的守護者。

【蹼】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哪隻神奇寶貝,我最喜歡大蔥鴨XD 覺得一隻鴨拿著一支蔥實在有夠可愛,是準備隨時被餅包起來嗎鴨子有蹼,我也有蹼,我的蹼不能划水,但可以做很多家事。「掌腱膜」(palmar aponeurosis)是位在手掌中心的筋膜結締...
06/08/2025

【蹼】

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哪隻神奇寶貝,我最喜歡大蔥鴨XD 覺得一隻鴨拿著一支蔥實在有夠可愛,是準備隨時被餅包起來嗎

鴨子有蹼,我也有蹼,我的蹼不能划水,但可以做很多家事。

「掌腱膜」(palmar aponeurosis)是位在手掌中心的筋膜結締組織,功能是負責手部抓握的功能,掌腱膜深層與骨間肌筋膜相連。
另外,在手部還有手內在肌,魚際肌群、小魚際肌群、內收拇指肌、蚓狀肌和骨間肌,對於手指的細微控制很重要。

可能是寒主收引導致的筋膜緊張,或是暑熱傷筋導致的筋膜缺水,沿著頸項延伸到最後的手掌腱膜,看看解剖列車的淺前手臂線,就是這條路徑,最後這條路徑上的肩、肘、臂會有不適,所以我們說骨間肌和蚓狀肌是六淫外邪的歸宿。

董氏奇穴有個 #三叉三穴,他正是從掌指關節之間沿著掌骨刺入,從十二正經的角度來看,便是液門透中渚。

中渚穴是三焦經的俞穴, #俞主體重節痛,常用治各種疼痛,肩背肘臂痠痛,或是可能因為勞務造成掌腱膜過緊而五指不能伸屈。

除此之外,《通玄指要赋》:「脊間心後痛,針中渚立痊。」「脊間心後」是什麼位置呢?
上胸椎至肩胛骨內緣的那一橫段,相當於大菱形肌分佈的部位。看看我們的手背,從中渚進去會到心包經,而脊間心後往內也是心臟的位置,人體很奧秘竟有這樣的對應,上帝的設計別出心裁,我們還能發現多少。

三叉三除了從液門透中渚,再往內會透到勞宮,是心包經的火穴。心氣虛、心脈瘀,在膏肓處會有反映。常見 #長時間坐辦公桌用電腦的族群,一方面勞心燒腦,另一方面這個姿勢造成菱形肌的牽拉,出現膏肓痛、脊膂痛、心痛徹背,所以會說三叉三是針灸的保利達P。

另外,做事做得很多,常需使用剪刀的髮型師、常需揉按的美容師,或是 #手機重度使用者,需要持續性地夾捏抓握,屈肌相對緊繃。在瑜珈練習者身上,也會出現手掌不能貼地的狀況。在幫吾兒剪碎食物的時候,我也覺得我的手部肌肉好緊。

我們可以做 #骨間肌牽拉伸展運動,把手指分開,只有指腹互相接觸,讓雙臂對掌施力,拉伸手掌的屈肌。除了這個運動,也可以把橡皮筋套在手指末端,讓手指像小花一樣打開來,訓練伸乩童時拮抗放鬆屈肌。

【刻苦耐勞的咬肌】有位後頭覺得怪怪的緊緊的上班族來診,診察發現顳肌和咬肌都有明顯的隆起,同行伴侶說道在睡著時有磨牙的狀況,經過處理後原本的不適感輕鬆了許多。咬肌是一條快肌非常明顯的肌肉,很容易疲乏,一旦長時間疲乏缺血,就會開始肌肥大,我們可...
25/07/2025

【刻苦耐勞的咬肌】

有位後頭覺得怪怪的緊緊的上班族來診,診察發現顳肌和咬肌都有明顯的隆起,同行伴侶說道在睡著時有磨牙的狀況,經過處理後原本的不適感輕鬆了許多。

咬肌是一條快肌非常明顯的肌肉,很容易疲乏,一旦長時間疲乏缺血,就會開始肌肥大,我們可以看到明顯的肌肉隆起,觸之也能感受到肌肉的壯實。

咬肌有什麼經絡所過呢?
咬肌上有個穴道,頰車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道。另外,手陽明大腸經經脈「貫頰」,經筋「上頰」,胃經和大腸經也可以透過同為陽明經而相通。

有趣的是,咬肌在用力做咬合動作時,頭夾肌、頸夾肌、提肩胛骨肌、胸鎖乳突肌會共同收縮,而手陽明大腸經正可以呼應這件事。

大腸經的經筋,也就是大腸經所濡養的肌肉,「結於肩髃」之後,有兩條分支,一條「繞肩胛,挾脊」,另一條「從肩髃上頸」。這些部位包括斜方肌、胸鎖乳突肌、提肩胛肌等肩頸部位容易搞事的肌肉,習慣咬牙的人可能會循著大腸經而 #肩頸痠痛。

臨床上會透過針刺手三里來處理大腸經經筋,手三里是個肌肉很豐厚的位置,意味著它能調動的氣血也是相對多的。

情緒和壓力、焦慮可能會導致 #下頷緊咬或磨牙,這個現象,背後也許是身體想把某些潛能激發出來。像是我一個人開車載著小朋友跑親子教室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狀態。

還有個運動可以練習, #阻抗式的下頷骨張開運動。把拳頭放在下巴下,對著拳頭張開嘴巴維持5秒鐘,重複幾次。有助於咀嚼肌的交互抑制作用,減少這塊肌肉過度活化。

22/07/2025

【家喻戶曉的足三里】

「小兒若要安,三里莫要乾」,前幾天在貼三伏貼,隨口講起古人替小兒艾灸足三里來養生的故事。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大學時參加甲午針灸研習營,今年是乙巳年,已經是十多年前。

關於足三里的Slogan有許多,像是四總穴的「肚腹三里留」,還有「土中真土 真五行」。足三里是土中真土,土經的土穴,調理脾胃作用極強,能夠促進腸胃消化吸收。

在董氏奇穴裡,足三里附近董公設了四花上穴,貼在脛骨旁。在身形消瘦的消化不良個案中,常常可見貼著脛骨緣的脛前肌乾癟萎弱。沿著胃經、脛前肌觸診,把腫脹處針開,乾癟處修復讓它澎起來,再加上引氣至病所,腹直肌的修理,針灸過程可以聽到腸鳴聲,原本的脹氣消了,也有了食慾。

難道要照三餐針嗎~~肌筋膜的修復、經絡的活化是打破惡性循環的手段之一,用藥把臟腑功能恢復及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更是長久之計。

最近的天氣,暑天、午後雷陣雨、颱風交加,對於體溫的調節是個挑戰,而首當其衝的便是腸胃系統與陽明經。

有次和友人去爬抹茶山,沒有運動習慣的我們各憑身體的底子當作踩點爬了上去。到了山上,友人冒冷汗、噁心、想吐,深針足三里稍作休息,利用足三里調氣和補氣之功,才把突然過於消耗而紊亂的氣血恢復。

「司外揣內」是中醫的診斷方式,除了診斷也能由外治內治療。關於腸胃疾病用藥之外,還可以搭配針灸,讓療效更上一層✨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Address

Taipei
110

Opening Hours

Tuesday 13:00 - 16:30
17:30 - 21:00
Wednesday 13:00 - 16:30
Friday 17:30 - 21:00
Saturday 13:00 - 16:3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養心中醫師.黃才珊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