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y老師VV媽

Winny老師VV媽 透過瑜珈安定內在,從容擁抱育兒生活
🌿身心瑜珈 • 正向教養 • 日常分享
📍來上課:台北芝山捷運站 / 中和Yoga Kafe
💌合作邀約:winnylittleyoga@gmail.com RYT200 • RPYT85 • 正向教養講師

❊ Birthlight 英國生之光嬰兒瑜珈國際認證老師
❊ IAIM 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師資培訓結業
❊ Yoga Zoo 兒童瑜珈師資培訓結業
❊ NHE 唐睿謙老師兒童瑜伽初階師資培訓結業
❊ PRYT85 孕婦瑜珈師資 Yoga & OM Factory
❊ RYT200 瑜珈師資 Mindon
❊ PDA 美國正向教養認證講師

【用生命靈數,看到我和孩子的差異】我知道我跟孩子很不一樣,最近好奇去看了一下生命靈數,直接被再度提醒一次:喔~原來我們是走兩個極端的那種!我很常覺得孩子是在故意挑戰我、踩我底線,後來才慢慢接受我們的天性真的不一樣。我是那種怕吵、怕尷尬、怕被...
11/11/2025

【用生命靈數,看到我和孩子的差異】

我知道我跟孩子很不一樣,
最近好奇去看了一下生命靈數,
直接被再度提醒一次:
喔~原來我們是走兩個極端的那種!

我很常覺得孩子是在故意挑戰我、踩我底線,
後來才慢慢接受我們的天性真的不一樣。
我是那種怕吵、怕尷尬、怕被看見的人,
出門希望安安靜靜、守規矩,不惹人注意。
但我家孩子完全相反:
大剌剌、外放、自在、做自己,不顧眼光。

我用生命靈數看了才發現 -
不是誰對誰錯,就是天生特質不同。

我是 4號:
穩定、重秩序、有責任感,
也容易完美主義、想控制,一不小心就緊繃。

而我先生 + 兩個孩子竟然都是 8號:
行動派、有企圖心、有主見、渴望被尊重,
不喜歡被控制,天生想掌握局面。

我不是迷信數字,
而是透過這個角度,我鬆了一口氣。
不是我太要求,也不是孩子太有個性,
是我們本質就不一樣。

正向教養說:
孩子的行為背後,有需求、有性格。
教養不是改變孩子、不是讓他變乖,
而是先理解,再一起協調差異。

我練習走出舒適圈一點點,
孩子也在學習尊重社會規範。
不是我退讓,也不是他妥協,
而是我們一起長出新的相處方式。

你有算過生命靈數嗎?
留言你和孩子的號碼,
我分享你們的相處密碼✨

若想更深入學怎麼帶不同特質的孩子,
留言【教養】我把 11 月線上免費的教養講座資訊傳給你。

【⑪⑫月|正向教養課程】 一轉眼一年要又要過了,孩子又大了一些。如果你希望和孩子的關係更親近、減少彼此生氣,邀请你一起用正向教養,為親子關係帶來新的開始。11月,會有兩場  #免費線上講座,帶你認識什麼是正向教養、用具體好理解的方式,讓你更...
06/11/2025

【⑪⑫月|正向教養課程】

一轉眼一年要又要過了,孩子又大了一些。如果你希望和孩子的關係更親近、減少彼此生氣,邀请你一起用正向教養,為親子關係帶來新的開始。

11月,會有兩場 #免費線上講座,帶你認識什麼是正向教養、用具體好理解的方式,讓你更理解孩子。

而在12/11,我將舉辦一整天的 #正向教養一日課,陪你深入感受、練習、實作,帶回家就能用的技巧,讓你身為父母的心,重新穩下來。

你可以先從線上講座的開始,感受這份力量,若有共鳴、想更深入,12月的一日課會是你的下一步。當然也可以直接報名一日課程(名額有限)。

如果你覺得是時候為自己、為孩子做些改變,歡迎加入我們。留言「我要」,我把報名資訊傳給你✨

📍正向教養一日課 日期:12/11 週四10:00-4:00 地點:台北市近芝山捷運站 費用:$2800/人,雙人同行優惠$5000


#正向教養 #用愛與陪伴和孩子一同成長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光 💫】這次參加路跑,是弟弟說想「拿獎牌」開始的。因為姊姊有不少獎狀、獎牌,他也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平常他最愛玩鬼抓人,跑個不停而且在家是要我跟他玩,超累⋯某天他玩到一直繞著餐桌跑,我突發奇想:那我們來參加一次路跑,就能...
19/10/2025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光 💫】

這次參加路跑,是弟弟說想「拿獎牌」開始的。
因為姊姊有不少獎狀、獎牌,
他也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

平常他最愛玩鬼抓人,跑個不停
而且在家是要我跟他玩,超累⋯
某天他玩到一直繞著餐桌跑,我突發奇想:
那我們來參加一次路跑,就能拿獎牌了!

上網查了適合親子的賽事,
剛好近期寶礦力水得 Pocari Sweatat 路跑,
獎牌還能客製化,我們為了要刻什麼字,討論好久😆

決定報名後,我們只練跑過一次,
那次跑1K他就喊累,之後也沒再跑。
弟弟的個性有點容易放棄,
還好這面獎牌讓他沒有棄賽。

比賽當天一開始他很認真跑,但跑沒多久就累了。
還跟我說:我不想慢慢跑,我要跑快一點,才不會累
(跟我一樣是衝刺型選手?🤔)
後來我們一路是慢慢走,把4K走完。

到終點時他說腳好累,要休息,不想拍照。
但當他拿到獎牌的那一刻,眼神整個發光,
那個笑容,比陽光還亮 ☀️
照片裡拿著獎牌的他,滿滿都是自信與帥氣😎

有些成就,不一定是要拿第一。
路跑前一天我提醒他,不要衝太快,
不是跟別人比速度,重要的是完成就好。
沒想到他回答:「我知道啊,馬拉松是跟自己比的比賽。」
我一聽愣住了,原來這是他從《豬探長推理故事》聽來的。

在學校,弟弟可能不會有太多成績上的成就感,
但在生活中,他還是有很多表現的機會。
幫孩子找到他能成功的舞台,
累積這份「我做得到」的力量 💪🏻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光!


後記:本來是全家要一起參加,結果爸爸臨時出差,姊姊又不想早起,我也不想勉強(不然會一路給我臭臉😅),最後就變成我和弟弟兩人同行。

早上5:20起床、6:00到現場、6:30起跑,花了50分鐘完賽。結束後先去7-11吃早餐再回家,車上他小睡了20分鐘,沒想到晚上8:00才願意上床睡(體力真好)


#2025寶礦力路跑 #汗我一起跑 #親子路跑 #正向教養

16/10/2025

我曾經每天都被孩子的情緒影響,
覺得自己脾氣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像原本的自己。

後來我透過正向教養,
學會用不同的角度看孩子,也重新調整自己的節奏。
慢慢地,我和孩子的關係變得更融洽,
自己也覺得更自在、舒服。

這次,我想把這份改變的力量分享給更多爸爸媽媽。
如果你也想讓親子關係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連結,
邀請你一起來聽這堂免費的線上直播 -
「認識正向教養,從理解開始」🌿

💌 留言【改變】我把報名表單傳給你。

【當規範變多,我們的同理心是否也會變少】- 還是,只要沒被規定,就不用做到?—今天搭了最近吵得很兇的寧靜高鐵⋯好像是從今天開始,不再舉安靜宣導牌了。去程時,前方兩位外國人士一路討論工作,回程時,附近有親子家庭,也有乘客交談,大家都用自然、不...
14/10/2025

【當規範變多,我們的同理心是否也會變少】
- 還是,只要沒被規定,就不用做到?


今天搭了最近吵得很兇的寧靜高鐵⋯
好像是從今天開始,不再舉安靜宣導牌了。

去程時,前方兩位外國人士一路討論工作,
回程時,附近有親子家庭,也有乘客交談,
大家都用自然、不打擾他人的音量說話
整節車廂的氛圍,其實很和諧。

忽然覺得,寧靜本來就不是不出聲
而是懂得互相尊重。
*拿著告示宣導牌似乎就是只能安靜🤫


最近高鐵推出了寧靜車廂。
一開始我以為只是幾節車廂需要大家保持安靜,
後來才發現整列車都標註為「寧靜」,
這應該要叫「寧靜列車」吧!

我理解這個概念的出發點,
是希望大家使用 3C、講電話時注意音量,
讓乘客能夠放鬆休息,不被打擾。
但身為父母,看到「寧靜」這兩個字,心裡真的會有壓力。


我們家姊姊十個月大時有餅乾和奶粉就順利飛到美國。
長大一些靠著貼紙書、畫畫就能靜靜的在餐廳聚餐、
甚至可以陪我去理髮院洗頭剪髮都不哭鬧。

但弟弟十個月大第一次坐飛機,一綁上安全帶就崩潰大哭,
我整趟抱著他在機艙後方走來走去直到降落。
落地那刻,隔壁乘客還跟我一起呼一口氣,同理我的辛苦。
預定好的下一趟飛行旅行真的就沒帶弟弟出國,接著遇到了疫情⋯

生了二寶後,我真的可以理解有時候不是誰沒教好,
也不是誰不盡責,只是每個孩子的個性和需求都不一樣。
帶孩子真的不是外人想的那麼容易,
而且孩子當吵鬧,家長比其他人更想讓孩子冷靜啊!


高鐵我覺得是家庭出遊、返鄉、上班族出差共同使用,
快速方便的交通工具。
出遊時輕聲說討論事情、陪孩子說話、
聊聊窗外風景,不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嗎?

如果真的需要絕對安靜的空間,
或許可以規劃一些「寧靜車廂」,而不是整列車。
當然那也不代表非寧靜車廂就能大聲喧嘩吧。

其實我也不是很愛「親子車廂」的概念,
因為我不想成為那個被質疑
「為什麼有孩子不去買親子車廂票」的媽媽。
但如果有,絕對是會讓很多爸媽喘口氣的空間。

孩子是社會的一份子,
他們需要學習如何在公共空間中尊重他人,
也需要被其他人理解和看見。

孩子大聲吵鬧時,我會主動選擇帶孩子離開現場。
但寧靜這個詞容易讓大家對於孩子的聲音更敏感,
讓家長產生很多無形的壓力和焦慮
好像孩子一點聲音都會打擾到其他人。


有時候規範變多,也讓有些人覺得:
「只要沒寫不能,就可以啊。」
但社會的溫度,不該全靠規範或告示牌維持。
當每個人都願意從自己開始、帶著一點理解、一點善意,
這個社會自然就會多一點溫柔的寧靜。

在被尊重和被理解長大的孩子有一天
也會成爲懂得尊重與溫柔對待他人的大人。


帶孩子出門本來就不容易,
但每一次出門,都是我們和孩子一起練習社會、
生活、團體和成長的機會。

如果你也懂這種心情,
留個「懂」或一個💛
也謝謝你閱讀完這篇長文。

08/10/2025

【基隆八斗子|親子一日遊】

假日不想跑太遠?帶孩子來基隆
就能享受海風、放鬆又好玩 🌊
先把這篇存起來!

上週帶孩子去玩,真的超放電又好玩!

📍第一站:潮境智能海洋館|互動體驗、海洋生物
📍第二站:潮境公園|大草坪+大片海景
📍第三站:大坪海岸|像秘境般的海邊景點

想要景點清單 👉🏻 留言「基隆」就傳給你✨
也分享tag你想一起出遊的朋友吧👭


#親子景點 #基隆一日遊

【小學生瑜珈課|第五堂】這週走進學校前,才剛到校門外,就看到二樓走廊一排小孩的頭探出來,揮手大喊:「老師~~~~!」 這份熱情讓我會心一笑,開心的踏入學校😃·因為課程是和另一位老師輪流帶兩班,隔了兩週才再見到這班。我拿著點名板再確認名單時,...
03/10/2025

【小學生瑜珈課|第五堂】

這週走進學校前,才剛到校門外,就看到二樓走廊一排小孩的頭探出來,揮手大喊:「老師~~~~!」 這份熱情讓我會心一笑,開心的踏入學校😃

·
因為課程是和另一位老師輪流帶兩班,隔了兩週才再見到這班。我拿著點名板再確認名單時,有孩子看著我說:「老師,你該不會忘了我們吧!」我趕緊回應:怎麼會,只是需要再確認一下(心裡趕快默背名字)。能感受到,他們很希望被記得。

上課中有一段繪畫時間,邊著色邊跟孩子們聊幾句,我好奇問:「你們平常最喜歡的課是什麼?」 沒想到幾個孩子立刻回答:「瑜珈課啊!老師,我最喜歡你的課!」聽到這句,心都要融化了🥹



這週重點是複習前幾週的體位法,我設計了一個小活動:用學過的 6 個動作編一個故事來演出。一開始他們有點困惑,不知道怎麼把動作跟故事連起來。我敘說了一個範例後,他們立刻興奮的分組開始討論。

最後兩組的呈現真的很棒!一組把樹、狗和兔子串成一場森林冒險;另一組則演出有趣的救援故事。他們分配角色、要求彩排時間、地板鋪上墊子展現場景,最後大方在教室前方演出,還鞠躬謝幕。看著孩子們在合作中發揮想像力,勇敢展現自己,真的像一場小小舞台劇🌲🐰🐶🐱🐍

瑜珈課,從來都不只是動作的練習。
在這裡,我們還有合作、溝通和嘗試。

當然,依然有很多孩子嘰嘰喳喳、或是讓我內心深吸很多口氣的時候。選擇記錄下這些美好的小片刻,練習正向聚焦😌


#小學生瑜珈 #兒童瑜珈

📚 開學一個月,小一新生們都好嗎?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轉折。有的孩子變得更獨立,覺得自己長大了,整理書包、開始寫功課;但也有孩子,在新鮮感退去後,面對更多規矩與更長的課程,開始覺得有些辛苦。我們家弟弟這陣子最認真的事...
02/10/2025

📚 開學一個月,小一新生們都好嗎?

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轉折。有的孩子變得更獨立,覺得自己長大了,整理書包、開始寫功課;但也有孩子,在新鮮感退去後,面對更多規矩與更長的課程,開始覺得有些辛苦。

我們家弟弟這陣子最認真的事,是「整理鉛筆盒」😂 寫 5 分鐘的作業,先花 20 分鐘在換鉛筆、擺鉛筆盒,彷彿那是一種「儀式感」。真正開始寫,不到 5 分鐘就收尾了⋯

回想以前姊姊念小一時,幾乎不用我操心,作業自己完成,還會主動複習。弟弟就截然不同,會拖拖拉拉但又會擔心功課沒寫、專注力有限、容易分心。這一個月看著聯絡簿、各種科目、作業、每週小考試的過程,才真的感受到私立小學的進度和速度真的很快⋯🫠 所以對弟弟,我和爸爸自己的提醒是:持續看到他的進步,做到就好,先不必完美。

把這段時間的心得整理成 5 個小提醒,
給正在陪伴小一孩子的爸媽參考:



✨ 提醒 1:挑重要的事先做
作業、考試、明天必須帶的東西先完成。學會「輕重緩急」,就不會被一堆雜事卡住,忘東忘西。爸媽可以協助排序,但讓孩子仍保有選擇。

✨ 提醒 2:多些鼓勵,少些壓力
小一孩子的學習動力,來自「被肯定的喜悅」。完成了、努力了,就先給鼓勵👏🏻 太多壓力或糾正容易磨掉他們原本的好奇心與熱情。

✨ 提醒 3:保留遊戲與放鬆的時間
功課之外,讓孩子到公園跑跑、畫畫、發呆都好。一整天在教室裡,身心都需要出口來釋放壓力。

✨ 提醒 4:關心孩子的感受
用簡單的問句引導:「下課跟誰玩呢?」「今天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讓孩子從有趣的事情開始分享。偶爾我也會問,今天有沒有同學讓老師生氣?他做了什麼?那老師怎麼生氣的?

✨ 提醒 5:放下焦慮
孩子的班導常說:「孩子在學校都過得很好的。」爸媽不用擔心孩子忘了帶水壺會不會整天沒辦法喝水、會不會沒有去廁所,沒帶課本怎麼辦。這些小狀況,是孩子學著解決問題的機會。相信孩子,也相信老師。



小一的路上,爸媽請放寬心,孩子在適應中,我們也在調適中。姊姊的小一導師曾提醒:一年紀請家長不要急著完全放手,先陪孩子把習慣、作息養好,之後再慢慢放手。

我很幸運,弟弟的老師很好心,開學前兩週都會在家長群組分享上課的側拍,她說因為自己也當過一年級家長,可以理解看到孩子照片的安心感😌

進入小學階段,生活作息跟幼兒園不同,會需要時間適應。讓我們陪著孩子一起走,慢慢走出自己的節奏,長出自信💪🏻

🎒你們家的小一生都適應了嗎?
🍎幼兒園的媽媽們需要幼兒園提醒版本嗎?

{ 好書分享|四季有花 }上週我參加了一場「讀花會」,這個活動是從《四季有花》一書延伸而來,由作家 柯采岑Audrey 與花藝老師 木艸艸Enzo 一起帶領「閱讀花」的活動。在過程中,我們把花當作一位對象去觀察,再將對花的感受放回自身。當我...
30/09/2025

{ 好書分享|四季有花 }

上週我參加了一場「讀花會」,這個活動是從《四季有花》一書延伸而來,由作家 柯采岑Audrey 與花藝老師 木艸艸Enzo 一起帶領「閱讀花」的活動。

在過程中,我們把花當作一位對象去觀察,再將對花的感受放回自身。當我比對自己寫下的筆記與 Enzo 的花藝介紹,再搭配 Audrey 的引導,也聽見其他參與者的分享,才驚覺:每個人喜好真的都不一樣。即便是同一朵花放在眼前,也會引發完全不同的想法及感受。

我對花的心情,如 Audrey 在書中所寫,其實我沒有那麼喜歡花,總覺得它的保存期太短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有花的日子,家裡確實更賞心悅目。

兩小時的活動很快就結束了,但我的內在被現場一朵朵各自綻放的美,持續共振了許久。回家閱讀了這本書,讓我對花有了更多的欣賞。

就像書名標題所說:「生命或許就應該是一座野生的花園。」 花開與凋謝,都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美,不該只有一個定義,更不會只有一種樣貌。

若你喜歡花,或想在生活中多一份調劑與點綴,很推薦這本書,以及木艸艸的花藝課🌿


#好書分享
▫️四季有花:生命或許就應該是一座野生的花園
▫️作者:柯采岑
▫️出版社:重版文化


#四季有花 #身心練習

【兔麻老師  l  8感潛力親子講座 & 皮紋檢測】由兔麻老師分享她帶著兔仔特殊生一路追趕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透過生活中的繪本與遊戲提升孩子的潛能。🔸講座大綱 兔仔特殊生翻轉新生命 認識孩子潛力 繪本與遊戲啟動8感潛力 從生活引導建立超能力...
23/09/2025

【兔麻老師  l  8感潛力親子講座 & 皮紋檢測】

由兔麻老師分享她帶著兔仔特殊生一路追趕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透過生活中的繪本與遊戲提升孩子的潛能。

🔸講座大綱 兔仔特殊生翻轉新生命 認識孩子潛力 繪本與遊戲啟動8感潛力 從生活引導建立超能力 Q&A

🔸 0-6歲開發8感潛力親子講座
▫️10/26 週日下午2:00-3:00
▫️地點:近芝山捷運站
▫️費用:$450/1大人,夫妻同行$850
▫️可帶孩子同行,會有一位助教老師在旁陪伴孩子
▫️若有聯合評估報告,也可先提供給兔麻老師參考



🔹皮紋檢測|全人0-100歲適性發展測評

皮紋檢測是什麼?
指紋看的是孩子與大人的天性,在媽咪肚子裡16週就已成形了十隻手指頭對應五大腦區,我們可以了解每個人先天性格是哪種類型,也能了解他的先天感官學習是用耳朵,肢體,還是視覺去學習。

▫️多元智慧評量/皮紋檢測:了解大人與孩子先天的特質、優勢智能。含客製化17頁報告書📖

▫️採皮紋&解說流程
採集皮紋約15-20分鐘,以孩子配合度為主。採集完成20-30天,會寄送紙本報告,並約時間進行線上說明。

▫️10/26可預約時段
A. 3:15-3:30
B. 3:30-3:45
C. 3:45-4:00
D. 4:00-4:15
E. 4:15-4:30

▫️費用:$3000/人
▫️地點:近芝山捷運站


💌 報名、詢問:可留言、私訊粉絲專頁或加入老師LINE官方帳號:winnylittleyoga(要加@在前面喔)

Address

芝山捷運站
Taipei
111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Winny老師VV媽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Winny老師VV媽: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