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2025
#瑜珈老師如何面對教學中常見的挑戰?
#遲到或早退的學生
世事難料:塞車、家庭瑣事、工作、小孩、鬧鐘……遲到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同瑜珈館的規定也各不相同。有些瑜珈館會在課程開始15分鐘後鎖門。有些瑜珈館,如健身房的團課,則實行開放式管理。
我們來設想幾個場景:你正在帶領大家進行冥想練習。所有人都閉上眼睛,房間裡一片靜謐。這時,一位遲到的學生背著瑜珈墊、一個大包,神情慌亂地走了進來。通常情況下,遲到的學生意識不到自己會幹擾課堂,他們會大聲地扔下包,走到空位,然後重重地把瑜伽墊摔在地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你可以悄悄地走到他們身邊,示意他們把包包放在門口,這樣你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噪音。引導他們到房間裡的空位,輕輕地接過他們的瑜珈墊,放在地板上。請他們安靜地坐下,等到開始練習時再展開墊子。提前考慮到這類遲到者的狀況,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干擾,並為大家樹立一個帶著覺知進入練習空間的榜樣。
另一個例子:課程開始二十分鐘後,教室門鎖著。你正在示範拜日式,所有學生都在認真觀看。這時,一個遲到的學生來了,他試著開門,但門打不開,於是他開始用力敲門。儘管被打斷了,你仍然要繼續授課。你正在引導學生並調整節奏。此時,如果你停止教學,打開門,引導學生進入教室,就等於優先考慮了遲到的學生,而忽略了正在上課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是保持門鎖著,繼續教課。如果你的瑜珈館有鎖門的規定,為了避免後續麻煩,最好貼一張告示,說明上課開始幾分鐘後門會鎖上。總是在規定的時間鎖門,尊重課程安排和練習空間的隱私,能夠培養學生的守時和責任感。反之,如果門沒鎖,遲到的學生就可以直接進來,幾乎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意就加入練習。在這種情況下,繼續進行教學,盡量不要讓遲到者引起大家的關注。
另一方面,學生也可能突然收拾東西,在課程結束前離開。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但通常情況下,學生如果需要提前離開,會提前告知老師。通常,這類學生會坐在門口,等待離開。鼓勵學生在離開前坐下來,進行五次緩慢的呼吸,以便更好地結束練習。提前離開的最佳時間是在體位法練習之後,呼吸控制法和冥想之前。避免學生在攤屍式練習期間離開。此時的任何干擾都會令人不安。如果你之前遇到過這種情況,可以告知全班學生,如果需要離開,請在關燈之前離開。這可以為以後的提前離開樹立一個標準。
#尋求關注的學生
有些學生在課堂上需要你更多的關注。新手可能需要額外的指導,受傷的學生可能需要額外的動作調整,錯位的姿勢也需要糾正。這些情況在任何課堂上都很常見,也反映了你作為老師的實力。然而,有些學生總是會刻意吸引你的注意力。辨識出那些尋求關注的學生或高需求學生,將有助於你節省精力,並保持課堂的專注度。
有些學生的行為很容易辨識。例如,有的學生會在課堂上說話,無論是跟老師還是跟其他同學。回應這類學生會助長課堂上的對話。讓學生在課堂上交談會分散其他同學的注意力。對此,你可以引導全班同學“深呼吸”,或者委婉地提醒愛說話的學生專注於他們的呼吸。還有的學生會誇張地表演他們的體位法增加額外的動作或炫耀技巧來吸引其他同學的注意。身為老師,不要在意他們的個人空間。吸引你注意力的事物也會吸引其他同學的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與這類學生建立關係,並在他們對你信任加深的情況下,幫助他們改善姿勢。還有一些學生會透過表達不適來尋求關注。這可能表現為他們在做自己不喜歡的體式時發出呻吟或嘆息。再次引導全班同學用鼻子吸氣和吐氣。
最後,對於在攤屍式中感到煩躁不安或咳嗽的學生,你可以指導他們如何使用毯子或抱枕支撐身體,抬高胸部,以獲得更舒適的體驗。有時,一個小小的、個人化的指導就足以讓學生感到被重視,從而減少他們尋求更多關注的需求。
身為老師,我的原則是平等對待所有學生,不偏袒任何一位學生。我會意識到,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幫助可能比其他學生多。接下來,我會評估這種額外關注是否是我主動給予的,還是學生主動要求的。例如,如果在課堂上多次調整某位學生,而其他學生卻完全沒有得到調整,就會造成學生之間的不平衡。得到調整的學生可能會感到被區別對待,而其他學生則可能會感到被忽視。反之,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可能會覺得自己理應得到個人化的關注,如果你在課堂上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他們甚至會在課後留下來向你提問。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你可以藉此機會建議他們參加一對一私人課。這樣,你既可以維護自身的專業操守,又能讓這位尋求關注的學生從一對一的指導中受益。
最終,身為老師,你決定了課堂的重點。如果有什麼事情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你的學生也會分心。如果你能從容應對突發狀況,你的學生也會如此。如果學生放屁時你笑了,你的學生也會跟著笑。如果你若無其事地繼續上課,就不會有人察覺。事實上,瑜珈課不是老師的舞台,也不應該只專注在某個學生身上。瑜珈教學的本質在於分享瑜珈練習,而與學員的個人狀況無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路徑,而我們身為老師,只是引導他們進行純粹而持續的練習。身為老師,我們維護練習空間的完整性,讓學生盡可能不受干擾地練習。課堂上會出現各種挑戰,而每一次挑戰都會提供你反思、成長和提升教學技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