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中醫

北醫中醫 跟大家分享我們北醫中醫師群為大家提供的中醫資訊

濕冷天氣腸胃開始不舒服?中醫談「濕多成五泄」。郭博元醫師分享🌧️近日天氣多變,陰雨綿綿,許多患者都提到腸胃有些不舒服。在中醫觀點中,腸胃的健康與「脾」的運化功能緊密相關。脾主運化水濕,當環境中的水濕過多(例如梅雨季、山區),就會讓脾臟功能下...
13/11/2025

濕冷天氣腸胃開始不舒服?中醫談「濕多成五泄」。郭博元醫師分享

🌧️近日天氣多變,陰雨綿綿,許多患者都提到腸胃有些不舒服。在中醫觀點中,腸胃的健康與「脾」的運化功能緊密相關。脾主運化水濕,當環境中的水濕過多(例如梅雨季、山區),就會讓脾臟功能下降產生瀉泄等問題。常見症狀有:
- 排便異常:「濕多成五泄」:濕氣過重,損傷脾胃,導致各樣的腹瀉。或者大便黏稠不爽。
- 消化異常:食慾下降、消化不良、脹氣等。
- 其他如:疲倦、嗜睡、身體沉重、舌苔厚膩等。

🦠 環境濕度對腸胃的雙重衝擊:
研究指出,高濕度環境不僅容易滋生細菌、病毒,增加感染與傳染病的風險外,對腸道及腸內菌叢也有直接影響:
- 屏障受損: 高濕度會損害腸道屏障的完整性,讓腸道這個「門戶」的防禦力下降。
- 菌群失衡: 濕熱環境有利於微生物生長,可能破壞腸道菌叢的平衡,進一步誘發症狀。

🍎 日常保健,健脾利濕是關鍵
想在濕冷季節顧好腸胃,重點在於「健脾」和「利濕」:
- 🍽️ 飲食調整: 避免生冷、油膩、甜膩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產生內濕。
- 🍲 推薦食療: 可以適量食用具有健脾利濕功效的食物,例如:
- 四神湯: 溫和健脾利濕,是經典的食療方。
- 薑片、紫蘇: 煮湯或煮茶時加入,有助於溫中散寒,化解寒濕。
- 🧘 生活習慣: 保持居住環境的乾燥,適度運動(讓身體微微出汗),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濕氣。

#腸胃保健 #濕 #中醫生活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一名上班族,最近為專案忙到常加班,常一邊忙手邊工作一邊吃晚餐,到了半夜還會吃消夜。結果晚上肚子悶脹、打嗝,睡不安穩、夢多、易醒,白天精神差、專注力下降、提不起勁。經中醫辨證後發現,是胃氣不和、肝氣鬱結型失眠,治療以和胃疏肝、安神助眠為主,搭...
08/11/2025

一名上班族,最近為專案忙到常加班,常一邊忙手邊工作一邊吃晚餐,到了半夜還會吃消夜。

結果晚上肚子悶脹、打嗝,睡不安穩、夢多、易醒,白天精神差、專注力下降、提不起勁。

經中醫辨證後發現,是胃氣不和、肝氣鬱結型失眠,治療以和胃疏肝、安神助眠為主,搭配飲食與作息調整,睡眠獲得明顯改善。

#胃不和則臥不安 #失眠 #睡眠品質提升
#脾胃調理 #中醫 #中藥 #針灸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明日立冬!氣溫驟降❄️ 郭博元醫師分享明天(11月7 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象徵著冬天正式拉開序幕!最近兩三週,大家應該都有明顯感覺到溫度下降了🥶。​​⎯⎯◌◍◌◍◌◍◌⎯⎯🌡️警覺虛寒病症,「保暖」 和 「調養身體」 是現階段最重要...
06/11/2025

明日立冬!氣溫驟降❄️ 郭博元醫師分享

明天(11月7 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象徵著冬天正式拉開序幕!最近兩三週,大家應該都有明顯感覺到溫度下降了🥶。
​​⎯⎯◌◍◌◍◌◍◌⎯⎯
🌡️警覺虛寒病症,「保暖」 和 「調養身體」 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功課!
氣溫下降,身體若沒辦法很好適應,會開始出現一些症狀,例如:
- 半夜抽筋:寒氣收引,肌肉容易痙攣。
- 鼻過敏:接觸冷空氣,鼻水流不停,噴嚏連連。
- 手腳冰冷:末梢循環變差,體溫難以送達四肢。
- 關節痠痛:尤其是有舊傷或退化的關節,對寒冷特別敏感。
面對這些虛寒症狀,除了做好身體保暖外,建議搭配適度運動和熱敷來促進全身循環。
​​⎯⎯◌◍◌◍◌◍◌⎯⎯
🍲 進補暖身,避免「補過頭」!
- 天冷總讓人想吃些暖呼呼的食物,像是麻辣鍋、薑母鴨、羊肉爐等,用來 「補冬」 犒賞身體。不過,進補並非多多益善。
- 過度燥熱的食材(如老薑、酒、辣、辛香料)如果吃太多,反而容易出現 「補過頭」 的現象,讓體質變成熱性,可能伴隨口乾舌燥、失眠、便秘、長痘痘等症狀。
​​⎯⎯◌◍◌◍◌◍◌⎯⎯
飲食則建議:
- 溫和進補:可適量選擇較平和的溫補食材,如四神湯、紅棗、枸杞、生薑,若有虛寒體質再酌加桂枝、當歸、八角、胡椒等材料。
- 減少生冷:冰飲、生菜、瓜果等生冷的食材,在天冷後要盡量減少食用,避免傷害脾胃陽氣。
✨ 進補是 「適度調養」,讓身體溫暖但不燥熱,才能順利迎接嚴冬!

#立冬養生 #冬日保暖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別人穿薄外套就很暖,你卻連厚外套加暖暖包都還覺得冷坐辦公室冷氣一吹就打哆嗦,電暖器只能隨侍在側中醫強調「陽氣是身體的暖爐」,想不怕冷,就要從脾腎著手,讓身體自己熱起來。 #怕冷  #體寒  #暖身  #手腳冰冷  #冬季養生  #中醫  #...
01/11/2025

別人穿薄外套就很暖,你卻連厚外套加暖暖包都還覺得冷
坐辦公室冷氣一吹就打哆嗦,電暖器只能隨侍在側

中醫強調「陽氣是身體的暖爐」,想不怕冷,就要從脾腎著手,讓身體自己熱起來。

#怕冷 #體寒 #暖身 #手腳冰冷 #冬季養生
#中醫 #中藥 #薰臍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了解男性尿失禁的常見原因與中醫處理💧 郭博元醫師分享尿失禁(不自主漏尿)嚴重影響社交與生活品質。男女尿失禁的原因較有不同,👴🏻男性尿失禁的因素常見有:- 攝護腺肥大:  增生的攝護腺可能造成膀胱出口阻塞,長期會讓膀胱肌肉功能異常。- 前列腺...
30/10/2025

了解男性尿失禁的常見原因與中醫處理💧 郭博元醫師分享

尿失禁(不自主漏尿)嚴重影響社交與生活品質。男女尿失禁的原因較有不同,👴🏻男性尿失禁的因素常見有:
- 攝護腺肥大: 增生的攝護腺可能造成膀胱出口阻塞,長期會讓膀胱肌肉功能異常。
- 前列腺手術後遺症: 攝護腺切除術可能導致尿道括約肌功能、神經受損,導致小便異常。
- 神經因素: 中風、糖尿病、脊髓損傷或骨盆腔手術影響到神經調控,都可能影響控制排尿。
- 膀胱過動症: 膀胱過度活躍,會有突發強烈的尿急感,無法忍住尿液,引發急迫性尿失禁。

🌿中醫觀點:問題在脾腎虛不固
中醫認為尿失禁多因脾腎不足,使得膀胱功能失常失去固攝的能力。也有可能是肝氣不舒或下焦濕熱造成。常用中藥治療來改善脾腎氣肌、使骨盆腔肌肉、神經括約肌恢復常態。

🗝️此外也常用針灸治療:
- 骨盆區:針刺薦尾椎的膀胱經的八髎穴、白環俞膀胱俞等。
- 下肢:常選用太谿、三陰交等穴,以調度氣血、益腎水,達到收斂固澀之效。
- 若搭配電針的治療可進一步刺激控制泌尿生殖系統的陰部神經,強化外括約肌張力與骨盆底肌肉。

💡 若有相關症狀應儘早就醫診治,搭配按壓太谿、復溜等穴位有輔助的效果。

#男性尿失禁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30多歲上班族,長時間坐著用電腦,明明有控制飲食、規律運動,體重卻一直卡住,且腹圍增加、午後水腫、精神也不佳。中醫認為,關鍵在於「中焦」,這個身體的代謝樞紐。當中焦氣機不暢、脾胃虛弱時,代謝能力下降,水分與濕氣就會排不出去,因此調理方向是要...
24/10/2025

30多歲上班族,長時間坐著用電腦,明明有控制飲食、規律運動,體重卻一直卡住,且腹圍增加、午後水腫、精神也不佳。

中醫認為,關鍵在於「中焦」,這個身體的代謝樞紐。
當中焦氣機不暢、脾胃虛弱時,代謝能力下降,水分與濕氣就會排不出去,因此調理方向是要「讓中焦動起來」。

#中醫減重 #健康瘦身 #中焦失調 #脾胃調理
#改善代謝 #中藥 #針灸 #北醫傳統醫學科 ​
#蘇柏璇醫師

林小姐,每天對著電腦工作超過8小時,常覺得眼睛乾澀、酸痛、發脹,下班後滑手機放鬆,不知不覺養成晚睡習慣,症狀變得更加明顯,連頭痛、肩頸僵硬都找上門。 #用眼過度  #眼睛乾澀   #晚睡  #電腦族保健  #護眼養肝  #中醫  #針灸  ...
18/10/2025

林小姐,每天對著電腦工作超過8小時,常覺得眼睛乾澀、酸痛、發脹,下班後滑手機放鬆,不知不覺養成晚睡習慣,症狀變得更加明顯,連頭痛、肩頸僵硬都找上門。

#用眼過度 #眼睛乾澀 #晚睡 #電腦族保健
#護眼養肝 #中醫 #針灸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中秋佳節團圓時刻,讓人不自覺大快朵頤,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脾胃負擔、消化不良,因此飲食應掌握「三不、三好」原則,才能享受美食之餘,也守護健康。 #中秋節  #烤肉  #月餅  #消化不良  #中醫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03/10/2025

中秋佳節團圓時刻,讓人不自覺大快朵頤,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脾胃負擔、消化不良,因此飲食應掌握「三不、三好」原則,才能享受美食之餘,也守護健康。

#中秋節 #烤肉 #月餅 #消化不良 #中醫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中秋烤肉「火上加燥」!🔥 郭博元醫師分享烤肉已經是台灣中秋的傳統之一,不過秋季🍂天氣較乾燥,再加上炭火烤肉🔥的火熱特性時,就容易出現體內陰液耗傷、造成身體不適。🚨 炭火烤肉雖然誘人,卻隱藏著健康風險:1. 火熱燥烈傷陰: 炭火燒烤的火熱燥烈...
02/10/2025

中秋烤肉「火上加燥」!🔥 郭博元醫師分享

烤肉已經是台灣中秋的傳統之一,不過秋季🍂天氣較乾燥,再加上炭火烤肉🔥的火熱特性時,就容易出現體內陰液耗傷、造成身體不適。

🚨 炭火烤肉雖然誘人,卻隱藏著健康風險:
1. 火熱燥烈傷陰: 炭火燒烤的火熱燥烈,食後易讓身體的津液耗損。食材一旦烤得過焦、或是添加許多辛香燥辣的香料與調味品,更容易化為「熱毒」,讓身體燥熱加重。最常見的不適就是口乾舌燥、喉嚨痛、口破,以及便祕、失眠、煩躁等。
2. 油膩重口助濕生痰: 除了烹飪方式外,烤肉常用的食材如的香腸、五花肉,以及搭配的吐司、棉花糖等,大多是高油脂、高糖的「肥甘厚味」,這些助濕生痰之品容易讓人感到腹脹倦怠、痰多、喉嚨腫痛,甚至痘痘叢生或誘發固有皮膚病。

💡 中醫「清熱降火」實用三招!
想烤得盡興又不傷身,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原則,就能將對健康的影響盡量降低:
1. 控制火力:避免烤焦、少醬調味 🧂
- 避免烤焦: 避免讓食材直接接觸炭火烤到焦黑,控制火力是避免「火毒」產生的關鍵。
- 清爽調味: 減少使用辣椒、孜然、厚重烤肉醬等熱性調味料,減少食物的熱性。
1. 調整食材:少加工、多原型 🥬
- 避開濕痰元兇: 減少香腸、五花肉、培根等高油膩、多加工的食品,這些是助長「濕痰」的主因。
- 多搭原型清爽食材:搭配的原型、新鮮、清爽食材,如菇類、玉米筍、絲瓜等,有助於解任潤燥、降低腸胃負擔。

今年中秋,烤肉享受氛圍的同時,別忘了從烤法到食材都多點巧思,健康圓滿過佳節!

#中秋烤肉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中秋連假團圓相聚,享受烤肉、月餅大餐,如何同時保「腸胃平安」! 趕快點進來,學起來! #中秋節  #烤肉  #月餅  #消脹氣  #顧脾胃  #中醫養生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27/09/2025

中秋連假團圓相聚,享受烤肉、月餅大餐,如何同時保「腸胃平安」! 趕快點進來,學起來!

#中秋節 #烤肉 #月餅 #消脹氣 #顧脾胃
#中醫養生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Address

吳興街252號
Taipei
11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北醫中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