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瑜珈

心瑜珈 正位、矯正、修復、復原瑜珈
身心體察
身體工作室

最近的一些生活心得1.前天晚上上課時,突然感到喉嚨有一點痛,那是標準的輕微發炎反應,回家立刻泡濃濃的鹽水,認真的漱口,鹽水漱深一點到咽喉,早上起來再做一次,喉嚨就不痛了。每天說話張開嘴都會有細菌病毒從口入,鹽可以消炎,輕微喉嚨痛可以試試。2...
14/11/2025

最近的一些生活心得

1.前天晚上上課時,突然感到喉嚨有一點痛,那是標準的輕微發炎反應,回家立刻泡濃濃的鹽水,認真的漱口,鹽水漱深一點到咽喉,早上起來再做一次,喉嚨就不痛了。
每天說話張開嘴都會有細菌病毒從口入,鹽可以消炎,輕微喉嚨痛可以試試。

2.昨天因為一些原因吃的少,明顯的肚子上那一圈變小,晚餐早點吃腹部脂肪也會變少,

吃完不可一直坐著或躺著,消化不完全肚子裡就堆滿消化一半的食物,消化道會酸臭。酸臭的消化道是養壞細胞最好的地方。

3.教室隔壁搬來新租戶,不斷的對我們說話音量,包裹放地上一下,雨衣掛門上多所投訴,前幾週至昨天我簡直氣炸了,好像他們都沒有在上班,一直在注意我們。

昨天我很早下班,也幸運的可以上到喜歡的舞蹈課,跳了三小時,下課後就不氣了,我如此熱愛我的生活,有我想做的事,沒有要花時間在不重要的人上。

找出你熱愛的事,就不會在不重要的人說的話上糾結。

善良客氣禮貌,只要用在善良客氣禮貌的人身上。

4.出去曬太陽。沒有陽光人就心情不好。

昨天有學生發問:「這週試著讓身心放鬆,看身體的僵硬是不是可以減輕。但還是沒有太明顯的感受。心想自己真的有放鬆嗎?什麼才是真放鬆?要如何在練習時能專注又不緊繃呢?」人每天都要靠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輪流指揮,完成一天從醒來到睡覺的過程。當我...
13/11/2025

昨天有學生發問:
「這週試著讓身心放鬆,看身體的僵硬是不是可以減輕。但還是沒有太明顯的感受。

心想自己真的有放鬆嗎?什麼才是真放鬆?
要如何在練習時能專注又不緊繃呢?」

人每天都要靠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輪流指揮,完成一天從醒來到睡覺的過程。

當我們開始認真思考,交感神經系統(負責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務)就已經開始運作了。這時候身體需要在時間內完成工作,因此需要高度專注,避免出錯。

交感神經在工作時,是不會去想到也不會感受身體放鬆的。因為交感神經是為了讓我完成工作。

副交感神經負責讓人(暫時)休息,何時副交感神經會主導工作呢?完成一件事鬆一口氣,泡溫泉時,看到一片很美的景色,當我們自然的出現綿長的吐氣時,就是副交感神經當家了。

想,思考,是交感神經負責的,
停,等,是副交感神經負責的。

沒有時間限制,不是像救護車救人般十萬火急的事,可以慢一點,等一下,就可以讓副交感神經出場,不神經緊繃。

現代人長期從起床睜開眼睛就開始趕,一整天都叫交感神經全速工作,時間久了系統切換當機,於是失眠,消化不良,上廁所上不出來,心浮氣躁,這些都是因為副交感神經長期沒有出來指揮,交感過抗導致的。

所以究竟要如何放鬆呢?就是

不要叫自己放鬆!

越叫是越不能放鬆的,跟越要早睡越睡不著,用叫的小孩依然在原地一樣,

無法放鬆時,離開一下位子,站起來伸展一下,喝口水,改變姿勢,換個環境,讓身體不是總是處在工作狀態。

瑜珈課在最後的5分鐘大休息,很容易入睡,入睡是因為身體鬆綁,家裡幾萬塊的床反而翻來覆去睡不著的,那就是欠缺運動了。

每天試著讓自己在空檔時做長吐氣,像抽菸的人把菸吐出去那樣,吸吐時感受一下身體的起伏,這時副交感神經就出現了,放鬆不是靠大腦想來的,是自然出現的。

昨天兒子是音樂班的媽媽跟我聊起兒子要申請*大正在準備面試,目前想法是先在台灣念一年,加強語言後看看有無機會申請國外的學校。兒:「那我就說我想要念一年加強英文,再看看之後能不能申請出國」母(大驚)「不行不行你不能提出國的事」母:「那如果面試官...
12/11/2025

昨天兒子是音樂班的媽媽跟我聊起兒子要申請*大正在準備面試,目前想法是先在台灣念一年,加強語言後看看有無機會申請國外的學校。

兒:「那我就說我想要念一年加強英文,再看看之後能不能申請出國」

母(大驚)「不行不行你不能提出國的事」

母:「那如果面試官問為什麼選這裡而不選北藝大呢?」

兒:「因為這裡離家近,我可以去補英文。」

母(又大驚)「不行不行你只能說*大是我的唯一選擇」

據說萬一有人面試上不報到,面試老師會被檢討(?)沒有看出來學生並不是真心(?)要來。

於是我們從這裡就不允許孩子說真話,

從未成年就要開始教孩子說大人喜歡(?)的話,

有位很在乎廉恥的老師不知道會對這樣的教育情況說什麼。

昨天聽了這些滿感嘆的,難怪大家都說學校教的跟出社會不一樣。

要學會在黑與白兩面間遊走,人到底該怎麼做?

還是做瑜珈時能坦誠面對自己,
經歷自己的所有掙扎,缺點,軟弱,鼓起勇氣…

這些真實的時刻,最表裡一致,最珍貴。

最近開始接觸易經,發現居然我的教法裡有這麼多相合的地方。早上上課時,一位學生媽媽最近遭遇家人衝突的問題,做動作很常抽筋,今天同樣的動作沒抽了,我問說「家人和好了是嗎」,她說對,接著順口說了句人生真苦。「人生如果真苦妳不會能在這個時間來做瑜珈...
11/11/2025

最近開始接觸易經,發現居然我的教法裡有這麼多相合的地方。

早上上課時,一位學生媽媽最近遭遇家人衝突的問題,做動作很常抽筋,今天同樣的動作沒抽了,我問說「家人和好了是嗎」,她說對,接著順口說了句人生真苦。

「人生如果真苦妳不會能在這個時間來做瑜珈」

「小心許願,我們真的會心想事成的,你怎麼想人生劇本就會朝著你想的方向去。」

易經裡的概念,事情的吉凶不完全由外在,吉凶有30%是自己決定。一件事內心沒準備好或該做的沒有做好,它就是凶。同樣ㄧ件事若你把該做的功課做好,它就會往吉的方向。

吉凶通常是雙面的,順風順水的人生勝利組,被視為吉,然而沒有經歷過考驗的人生遇到挫折時,沒有應對的能力,就無法處理問題。

每個人的生命裡,以至於每天我們都會遇到自己想要的或不想要的人事物,想要的是吉,但是每個人認為的晴雨不同,有人喜歡陰天涼爽,有人喜歡出太陽,當不按照我們的心意發生時,

態度才是關鍵。

你認為是吉,考驗也是吉。
你認為是凶,再好的牌也是凶。

凶與吉在我們的認知裡,由你決定。

天氣,大環境,他人,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自己是我可以控制的,自己決定自己要怎麼樣想,自己決定要怎麼樣面對,自己有自己的方式。

瑜珈的觀(察)與呼吸,不只在瑜珈墊上,放在人生裡用,是最好的。

雨過天會晴。

一位7年級的青少年跟著媽媽來運動,3個月後脊椎側彎改善了,X光片照出來後媽媽開心的撒花,從2025/07/25(-21.44度)2025/10/24(-16.07度)另一位學生練習了超過一年,角度完全變正常。骨骼的事情,就是肌肉的事情。再打...
09/11/2025

一位7年級的青少年跟著媽媽來運動,3個月後脊椎側彎改善了,

X光片照出來後媽媽開心的撒花,從

2025/07/25(-21.44度)
2025/10/24(-16.07度)

另一位學生練習了超過一年,角度完全變正常。

骨骼的事情,就是肌肉的事情。

再打針,再多名目的治療,都還是要回歸根本的肌力+關節動作,釋出潤滑液,比任何藥都好。

我們的教學包含身體協調、靈活度訓練、扭轉、平衡等,透過丟、接、後彎、滾翻、倒立提升身體重心的覺察與控制,並啟動深層肌群。

#心瑜珈 #大安站 #功能訓練 #肌力訓練

從大學畢業教課到現在已經超過20年,身體訓練項目的轉換從有氧,舞蹈,瑜珈,重訓,到現在的功能整合,轉換的原因不是因為年紀,是因為我發現只有單ㄧ運動是不夠的,就像你吃超級營養的食物如洋蔥深色蔬菜,你還是需要其他食物提供完整的營養,給心臟,給皮...
07/11/2025

從大學畢業教課到現在已經超過20年,身體訓練項目的轉換從有氧,舞蹈,瑜珈,重訓,到現在的功能整合,轉換的原因不是因為年紀,是因為我發現只有單ㄧ運動是不夠的,

就像你吃超級營養的食物如洋蔥深色蔬菜,你還是需要其他食物提供完整的營養,給心臟,給皮膚臉蛋,給器官,給肌肉。

學生很常問老師到底要怎麼跟別人說我們在上什麼課,

就是身體活動。

喚醒你身體記得幼年時怎麼翻身起身,怎麼從坐到站,怎麼跳,怎麼讓身體恢復記憶靈活的像小孩。

我們的課程包含瑜珈,體操,重訓,核心,關節訓練,彈性筋膜延展。

讓你動的更好,不需要輪椅拐杖外勞,有尊嚴充滿生命力的活著。

#大安站 #瑜珈重訓功能整合關節復健 #心瑜珈
#團課週一三晚 #個人教練課程

媽媽的一位朋友,兒子是獸醫師女兒是牙醫,在外人眼裡看來人生勝利,然而獸醫兒賺了幾間房,孫兒女要老媽照顧造成媽媽身體狀況直線下降,非不得以無法出門因關節全身疼痛。牙醫女兒對媽媽金錢給予十分大方,然而精神時有不穩,婚姻也考驗多多。學生的媽媽已在...
05/11/2025

媽媽的一位朋友,兒子是獸醫師女兒是牙醫,在外人眼裡看來人生勝利,然而獸醫兒賺了幾間房,孫兒女要老媽照顧造成媽媽身體狀況直線下降,非不得以無法出門因關節全身疼痛。牙醫女兒對媽媽金錢給予十分大方,然而精神時有不穩,婚姻也考驗多多。

學生的媽媽已在想清福的年紀,手上有錢,然而兒子對她的管教到「虎兒」程度,週週月月安排看醫生健檢,不容異議,要求媽媽與他們(已成家有小孩)同住以便就近管理,媽媽的化妝品,吃宵夜,刮痧也不可以全都要管,媽媽辛苦了一輩子照顧婆婆與家,直至現在還無法有自己過生活的方式。

外人看不到生活裡的真實發生,找外表條件高帥有錢工作好以為可以一輩子安穩,是對無常的無知。學生裡不乏會去算流年的都知道,每一年的運勢都不同,如陰晴圓缺,變動才是永遠不變的。

心定是因為接受變動。

#不用羨慕別人
眼睛看到的都只有一面

身體練習也絕對不會一直進步,進進退退為常,沒有人能永遠站在高點甚至連大谷翔平都不能。

在低潮的時候鍛鍊心智,在順遂的時候心懷感激,自信要怎麼產生呢?把自己打理好,辛勤工作,腳踏實地,找到有熱忱的事物。

不要放縱懶散,放縱有人幫你付錢,
那會失去自我價值,不能自立自強的人什麼都沒有。

#別看外表 #運動強身又強心 #心瑜珈 #重訓 #功能訓練 #教身體動不是塞進動作裡

下週就立冬了。天氣在變,濕度,睡眠,情緒,新聞等人人都難逃環境心傷舊傷的影響,有學生說我「只是」在跑步機上走走,就傷到腰了,我通常先問有沒有熱身,10個中有10個都說沒有,就像突然單側手在痛,問10個10個都側睡,痛的都是壓的那一邊。我們已...
02/11/2025

下週就立冬了。

天氣在變,濕度,睡眠,情緒,新聞等人人都難逃環境心傷舊傷的影響,

有學生說我「只是」在跑步機上走走,就傷到腰了,

我通常先問有沒有熱身,
10個中有10個都說沒有,
就像突然單側手在痛,
問10個10個都側睡,
痛的都是壓的那一邊。

我們已經到一定要熱身的年紀了,
這不是因為老了,

是長期睡眠不足,壓力與責任讓我們的身體總是僵硬緊縮。

#姿勢問題不是一朝一夕是從年輕時候就開始的

身體問題,身體解決,90%的身體問題均衡的動到全身關節就可以解決。

最後10%的解決方式在情緒,這也是無論怎麼看醫生都看不好的。腦袋不斷的執著相同的想法,腦袋不動,身體就卡住。再厲害的醫師,再厲害的按摩師都幫不了。

#最重要的幫助是自己

早上起床伸展一下,跨大步弓箭步拉開脊椎各個方向溫和轉轉,腳踝壓一下轉一轉,確認身體溫度升高再開始更大的動作。

心病要靠心藥,找出自己的慣性做跟慣性相反的,通常就是你需要的。太勤奮導致怨懟的,請放鬆去休假,太怠惰導致看任何事不順眼的去當義工,不要在突然身邊人要離開了,才後悔我沒有好好聽他
講話,好好表達自己。

保命防跌65歲以上的族群中,「跌倒」是導致受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研究指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機率約 27%。 因為跌倒後帶來手術、感染、肌肉流失、血栓、肺炎……這些像骨牌效應,推垮了原本的身體。老了,為什麼容易跌?跌倒從來不是因為不小心,是...
29/10/2025

保命防跌

65歲以上的族群中,「跌倒」是導致受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研究指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機率約 27%。

因為跌倒後帶來手術、感染、肌肉流失、血栓、肺炎……這些像骨牌效應,推垮了原本的身體。

老了,為什麼容易跌?

跌倒從來不是因為不小心,是身體反應不及。

肌肉在30歲後就開始流失,五十歲以後,每十年平均會減少8%。

尤其是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
肌肉與平衡感的退化速度,未補強就如斷崖。

再加上老花眼,神經反應變慢,
以及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安眠藥、抗憂鬱藥、降血壓藥,都會讓人頭暈、腳軟。

一旦跌倒過一次,
恐懼就會住進身體裡,害怕再跌,埋下嚴重退化的憂患。

#防跌的最好方法,不是拐杖是肌肉

每天10分鐘的肌力和平衡訓練,
就能大幅降低跌倒風險。

一項研究針對100名社區女性(大於65歲,過去一年內跌倒3次以上)參與 肌力訓練,
每週1小時團體課+家練,為期九個月。

結果:
-肌力提高 7-45%
-爆發力提高約 18%
-神經反應時間縮短
- 肌力好
- 平衡佳
- 行動反應快
- 功能起身快
- 靜態平衡改善56%

開始運動,肌力增加信心就增加,
你想做的都能做到!

#大安站
#心瑜珈
#重訓
#舞蹈

「老師我喜歡團體課,也喜歡個人課」「老師你的重訓和瑜珈和外面的都不一樣,外面都在教器材和動作,妳是在教身體」教室的學生越來越多選擇每週一堂團課加一堂私課,團課時跟同伴一起努力哎哎叫(?釋放壓力,私課時找出自己緊痛或反覆受傷的原因,更多的是希...
22/10/2025

「老師我喜歡團體課,也喜歡個人課」
「老師你的重訓和瑜珈和外面的都不一樣,外面都在教器材和動作,妳是在教身體」

教室的學生越來越多選擇每週一堂團課加一堂私課,

團課時跟同伴一起努力哎哎叫(?
釋放壓力,

私課時找出自己緊痛或反覆受傷的原因,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不用面對肌少或骨鬆、關節活動僵硬帶來的健康問題,

你習慣的生活姿勢很可能就是身體的盲點,
問題不大,
就是要有肌力,
撐起身體,

許多疼痛會在上完課消除,是因為身體的張力均衡了,

找出慣性施力,降低蠻力,
聰明用身體,

才能不提早損耗,越老越年輕。

歡迎你來心瑜珈,體驗高品質的私人課。

#台北 #大安站 #瑜珈 #重訓

經常運動的人,一天的心跳比久坐不動的人少了超過10000-20000次。你沒有看錯,不做運動一天心臟就要多跳10000-20000下。一年是乘365,10000*365十年乘上3650,10000*3650你的心臟怎麼不會累?運動時心跳變快...
22/10/2025

經常運動的人,一天的心跳比久坐不動的人少了超過10000-20000次。

你沒有看錯,

不做運動一天心臟就要多跳10000-20000下。

一年是乘365,10000*365
十年乘上3650,10000*3650

你的心臟怎麼不會累?

運動時心跳變快,
運動也讓心臟變得更強壯有效率。

當一個人有應當強度的運動習慣,心臟肌肉變厚有力,每一次收縮都能把更多血液送到全身。

心臟不用跳那麼快也能完成工作,
心臟是一塊肌肉就不會太快疲勞。

長期久坐少運動的人,心臟就像一顆老舊的幫浦,加快速度卻輸血量少,久了就容易衰竭。

運動者的平均心跳每分鐘65次,
久坐的人約76次,
運動的人一天心臟能少跳15000次。
不運動的人一天心多跳15000次。
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的差別會是多少?

心臟跳得少,負擔減輕,血管壁受到的壓力也下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降低。

開始運動,讓你的人生省力,不疲勞🔥

#大安站
#心瑜珈
#最安心的運動場

21/10/2025

📚你的平衡感其實是大腦的三重計算:眼睛、內耳、足底

-

🛑平衡,不是靠腿硬撐
很多人以為「平衡」只是腿力或核心夠不夠,實際上,平衡感來自於 大腦整合三種感覺訊息:

🔸視覺(Visual):眼睛提供空間與方向的線索
🔸前庭覺(Vestibular):內耳感受頭部加速度、旋轉與位置
🔸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足底與關節回饋身體與地面的互動

這三者共同輸入,經由大腦處理,才決定「身體現在該怎麼調整」。
換句話說:平衡不是某個肌肉強,而是大腦在做三重計算。

-

🛑為什麼閉眼深蹲會變難?

當你閉上眼睛,視覺線索消失,大腦必須更依賴前庭與本體感覺。

📌常見狀況:
🔸閉眼單腳站立 → 明顯搖晃,顯示對足底與髖的感覺統合不足
🔸閉眼深蹲 → 動作不穩定,下背或膝蓋容易亂跑,暴露出核心與下肢的代償

這不是肌力瞬間消失,而是大腦少了一個感覺來源,整合能力不足。

-

🛑赤腳訓練揭露的真相

鞋子提供了緩衝與穩定,但也隔絕了大量足底回饋。
當你赤腳平衡或深蹲時,大腦能直接接收到足底壓力分布,這會暴露出真正的控制缺陷。如果足弓塌陷、踝關節僵硬、或髖無法穩定,赤腳練習馬上就能顯現問題。

所以,赤腳練習不是「為了酷炫」,而是回到最原始的感覺輸入,迫使大腦學會更精準整合。

-

🛑三重感覺的交互作用

🔸視覺主導
大部分人過度依賴眼睛,眼睛閉上就慌。
但運動中(衝撞、快速轉身),視覺線索常常不足,若沒有其他感覺補足,就會失衡。

🔸前庭主導
前庭在動作加速、旋轉時特別重要。
如果前庭感覺異常,常見症狀是容易頭暈、方向感差。

🔸本體感覺主導
來自足底與關節的壓力回饋。
缺乏本體感覺時,動作會僵硬、難以協調,就算肌力足夠也不穩定。
真正的穩定來自於:三者的平衡分工,而非單一來源過度主導。

-

🛑如何透過練習提升「感覺統合」?

🔸 赤腳動作
赤腳深蹲、單腳硬舉
增加足底壓力回饋,提升下肢本體感覺

🔸 頭部動態挑戰
單腳站立時左右轉頭
增加前庭刺激,模擬運動中快速轉動頭部的情境

🔸 多感覺組合訓練
例如:單腳站立,同時手接拋球
同時挑戰前庭、本體感覺,並訓練大腦快速整合訊號

-

🛑實際應用情境

🔸運動員:籃球、足球等運動,需要在高速下迅速轉頭、改變方向,感覺統合不佳會導致動作失衡。

🔸一般健身者:動作穩定不足,會表現為「一邊深蹲比較晃」、「單腳硬舉一側特別不穩」。

🔸銀髮族:跌倒風險與感覺統合能力高度相關,單純練腿力不足以防跌,必須結合平衡訓練。

-

🧑🏻‍💻結論
平衡感不是單純「核心強或不強」,而是大腦在處理視覺、前庭、本體感覺的三重計算結果。

🔸過度依賴眼睛的人,閉眼就會暴露出缺陷
🔸忽略足底的人,赤腳就會顯現控制問題
🔸缺乏前庭刺激的人,一旦快速轉頭就會不穩

要提升動作穩定,不只是練肌肉,而是要練「大腦的整合能力」。

👉 下次訓練,不妨試著不要靠鏡子、赤腳站立,再加上頭部動作。
你會發現:真正的平衡,是全身神經系統的團隊合作。

Address

信義路四段6號16樓(大安捷運站樓上)
Taipei
106

Opening Hours

Monday 09:30 - 21:00
Tuesday 09:30 - 19:00
Wednesday 12:00 - 21:00
Thursday 09:30 - 21:00
Friday 09:30 - 21:00
Saturday 09:30 - 17:00
Sunday 09:30 - 17: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心瑜珈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心瑜珈: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