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傾聽each來

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傾聽each來 提供心理健康促進相關資訊/活動訊息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方粉絲團「傾聽您的心」主要為市政活動訊息公告之用,粉絲們發言時,請遵守本粉絲團發言規範原則。

嚴禁刊登含有以下內容之訊息:

 ◎商業或營利性、政治性、宗教性宣傳以及違反其他相關法令規定者。
 ◎妨礙公序良俗、歪曲事實、虛偽宣傳或影響市政形象者。
 ◎公布或傳送任何誹謗、侮辱、具威脅性、攻擊性、不雅、猥褻、不實、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或其他不法之文字、圖片或任何形式的檔案。
 ◎侵害他人名譽、隱私權、營業秘密、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其他

若違反以上規定之內容,粉絲團將主動予以刪除,若履勸不聽,將針對不當帳號進行封鎖管制;若有未詳盡之規定,本粉絲團保有最終解釋權。

※提醒您,本粉絲團僅提供心理健康/衛教等相關活動資訊諮詢,不提供線上心理諮商、治療等服務。若您有此類心情或談話相關需要,請來電本中心(02)3393-6779 #11,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__^。

 #故事專欄你的爸媽也是這樣嗎?訊息一條接一條、家族群組永遠在跳通知,如果稍晚一點回覆,就會被「提醒」要記得回訊息,甚至父母可能會難過的說:你是不是不愛我們了?……—  #吳俊毅 諮商心理師《當我們一起面對變老:02 當父母「太關心」時,我...
07/11/2025

#故事專欄
你的爸媽也是這樣嗎?訊息一條接一條、家族群組永遠在跳通知,如果稍晚一點回覆,就會被「提醒」要記得回訊息,甚至父母可能會難過的說:你是不是不愛我們了?……— #吳俊毅 諮商心理師《當我們一起面對變老:02 當父母「太關心」時,我該怎麼回應?》
✅官網閱讀點這裡: https://reurl.cc/QV70ep
----------
  別緊張,這不是你家的特例,而是一種「愛太多、出口太少」的現象。這篇文章想陪你一起拆解爸媽的行為密碼,幫你找到既能讓他們安心、又能保有空間的相處方式。

為什麼爸媽這麼「用力」?
🔸️空巢期的空虛
  退休後的爸媽,突然從「每天忙到爆」變成「不知道該忙什麼」,以前他們是公司的資深員工、家的守門人,現在角色退場,只剩手機裡的你還能讓他們覺得「有被需要」。
  所以他們傳訊息不是要管你,而是想確認自己還在你的人生名單裡。

🔸️難戒的照顧習慣
  養育孩子二十幾年,照顧你早已成了父母的反射動作。看到孩子加班、吃泡麵,他們的內心戲立刻上線:「他是不是沒好好照顧自己?」
  這不是控制,是戒不掉的母(父)愛職業病。

🔸️被遺忘的恐懼
  隨著你有了伴侶、朋友、事業,爸媽的角色自然退居幕後,於是他們會更主動刷存在感:轉貼健康文章、問你天氣冷了沒、突然打來聊鄰居阿姨的貓。
  他們要的只是你回一句:「我有看到喔~」

🔸️愛的頻率不同步
  他們的愛是「碎念型」,你的愛是「低電量省話型」。結果雙方都覺得被忽視,其實只是頻道沒對上。

當爸媽的「 #求關注」來襲時
情境一: #小病不斷醫院當咖啡廳
爸媽頻繁提病痛,有時不只是身體問題,而是情緒孤單。
怎麼辦?
▪️先別急著懷疑或敷衍,真心聽他們說完。
▪️能陪診就陪診,若無法陪同可以打電話問候。
▪️鼓勵他們去上課、運動、交朋友,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
▪️陪伴他們一起挑選課程或活動也很棒。

情境二: #情緒勒索進行式
  有些爸媽會說:「你都不理我,我乾脆死一死算了。」,這句話非常需要被重視,但你也不能被綁架。
怎麼辦?
▪️保持冷靜,先安撫、再行動。
▪️若有危險言語或行為,立即尋求專業協助(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或醫院)。
▪️溫柔但堅定地表達:「我愛你,但這樣的話讓我很難過,我們一起找人幫忙好嗎?」
▪️記住:關心爸媽不等於犧牲自己。

#子女的升級任務: #學會設界線但不失愛
1️⃣從「被動接球」變「主動溝通」
  別等情緒爆炸再吵架,找個氣氛好的時候,聊聊彼此的需求。
  你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們關心我,但有時訊息太多我會壓力大,我們可不可以一週固定通個電話?」
  這不是拒絕,而是重新定義「關心」的節奏。

2️⃣建立「大人對大人」的關係
  爸媽不是永遠的長官,你也不再是被管的小孩。
▪️適度分享自己的生活,讓他們了解你的世界。
▪️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圈子與興趣,從「以你為中心」變成「以生活為中心」。
▪️別忘了肯定他們:「你們最近氣色很好耶!」,這句話比安眠藥還有效。

3️⃣練習「有彈性的距離」
  親情不是靠密度維繫,而是靠品質維持。有時適當的距離,反而能讓關係更長久——就像花要留空氣,愛也要留空間。

結語: #愛要流動, #也要呼吸
  爸媽的愛雖然有時「太滿」,但那是他們唯一會的表達方式,當他們過度「用力」時,你不一定要對抗,也不必一味忍耐,用理解取代指責,用幽默化解壓力,用界線維護平衡。

  記住「刷存在感」不是爸媽的錯,而是他們還在學習如何適應沒有你的生活,而你能做的,是幫他們慢慢學會——愛人,也要給人自由。

  願你在與父母的互動裡,既能溫柔相愛,也能自在呼吸。

 #廣播 心情鬱悶,除了喝酒麻痺自己,還能做什麼?酒精真的有舒緩情緒的效果嗎?為什麼有人醉了開心亢奮、有人崩潰大哭?靠喝酒舒壓有什麼健康危害、又為什麼這麼難控制?本周四(11/06)下午17:00 心衛中心及警察廣播電台 「下班有事嗎」🎧合...
05/11/2025

#廣播
心情鬱悶,除了喝酒麻痺自己,還能做什麼?酒精真的有舒緩情緒的效果嗎?為什麼有人醉了開心亢奮、有人崩潰大哭?靠喝酒舒壓有什麼健康危害、又為什麼這麼難控制?
本周四(11/06)下午17:00 心衛中心及警察廣播電台 「下班有事嗎」🎧合作的「心靈能量棒👍」環節,邀請到 # 黃名琪 院長 🎀 來談談借酒澆愁真的有用嗎!
🔸🔹🔸🔹🔸🔹🔸🔹🔸🔹
🐵收聽方式:
🌸網路收聽–點進「警察廣播電台 http://www.pbs.gov.tw/live/pbs.html
🌸電台收聽─調頻至「FM104.9」收聽即可🎵
🌸想收聽之前的節目,點這裡:https://reurl.cc/r5gaVO

 #心理師專欄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他什麼都好,可惜就是愛喝酒。」最初還找得到他喝酒的根源,或許是吵了一場架、工作壓力太大;也可能是飲酒助興、應酬拚酒等。然而隨著飲酒的日子增多,愈來愈看不懂他為什麼喝……【節錄自✏️  #游心慈 心理...
04/11/2025

#心理師專欄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他什麼都好,可惜就是愛喝酒。」最初還找得到他喝酒的根源,或許是吵了一場架、工作壓力太大;也可能是飲酒助興、應酬拚酒等。然而隨著飲酒的日子增多,愈來愈看不懂他為什麼喝……【節錄自✏️ #游心慈 心理師:我的伴侶被酒精搶走了,怎麼辦?】
⭐️全文詳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方網站如留言網站

 #數位性暴力  #親職講座  #心理健康【數位教養進化論-談數位性暴力與網遊成癮】當科技成為日常,孩子面臨的風險也悄悄轉變。從網路交友、性騷擾、裸照勒索,到遊戲成癮與沉迷,我們該如何陪孩子安全又自在地生活在數位世界?▎「杜絕數位性暴力~建...
03/11/2025

#數位性暴力 #親職講座 #心理健康

【數位教養進化論-談數位性暴力與網遊成癮】
當科技成為日常,孩子面臨的風險也悄悄轉變。
從網路交友、性騷擾、裸照勒索,到遊戲成癮與沉迷,
我們該如何陪孩子安全又自在地生活在數位世界?

▎「杜絕數位性暴力~建立孩子身體界線及自我保護的能力 」
心理師帶您認識「數位性暴力」的新型態風險,
學習如何與孩子談性與界線,建立有效的保護與應對策略。
⌚時間:114年11月7日(五) 9:00-12:00
👩‍⚕️講師:芸光心理諮商所 簡苑玲心理師

▎「網遊電玩大解密:從遊戲設計者的製作視角,拆解網遊成癮的危機」
第二場,遊戲製作人揭開「讓人上癮的遊戲機制」,
帶您理解孩子沉迷背後的心理設計,掌握更好的陪伴方式。
讓我們一起看見風險、理解機制,
在數位時代,成為孩子最強而溫柔的防護網。
⌚時間:114年11月14日(五) 13:00-16:00
👩‍⚕️講師:宇峻奧汀科技公司 遊戲製作人 葉嘉惠製作人

💻課程形式:線上講座(使用webex系統,講座連結另寄)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心衛中心官網報名 (報名至課前一天為止)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W8dMeZ
👤參加對象:認輔志工、家長或是對此議題有興趣的民眾 (優先錄取第一次參與本中心活動者)
📞聯絡人電話:王小姐,(02)3393-6779 #69

 #故事專欄印象中的爸媽總是充滿活力,平日忙碌工作,假日還會帶我到處玩。原以為他們退休後能好好享受生活──去旅遊、培養興趣、和朋友聚會,讓人生更豐富。但實際上,他們的活力似乎消失了,生活變得單調,父母也顯得慵懶、沒精神,甚至讓人懷疑他們是否...
31/10/2025

#故事專欄
印象中的爸媽總是充滿活力,平日忙碌工作,假日還會帶我到處玩。原以為他們退休後能好好享受生活──去旅遊、培養興趣、和朋友聚會,讓人生更豐富。但實際上,他們的活力似乎消失了,生活變得單調,父母也顯得慵懶、沒精神,甚至讓人懷疑他們是否快樂,偶爾還會擔心他們有些憂鬱……— #吳俊毅 諮商心理師《當我們一起面對變老:01 父母退休後變成超I人怎麼辦?》
✅官網閱讀點這裡: https://reurl.cc/KOkk4j
----------

  退休是一場巨大的生命轉變。過去,父母作為工作者被需要;作為照顧者被依賴;同時作為子女,也有自己的父母要關心。但退休後,除了時間變多,還可能伴隨孤獨、空虛,以及「自己不再重要」的低落。另一個挑戰是對身體變化的感受:工作時專注於職責,或許忽略了健康狀態,退休後放慢腳步,反而更容易察覺各種不適與情緒波動,這些都可能影響父母的心理狀態。

➡️角色轉換的失落感:長年在職場努力的父母習慣被需要、被詢問;或長期照顧家庭的母親,也以「家人依靠」自居。一旦退休,這些角色突然消失,他們可能覺得自己不再重要,生活失去方向。沒有新的身份填補空缺時,留在家中比面對陌生世界更安全。

➡️社交圈變化:職場是穩定的人際網絡來源,但退休意味著離開這個舞台。舊同事各自忙碌,朋友生活步調不同,熟悉的群體逐漸減少。重建人脈需要勇氣與時間,因此有些父母選擇先退回舒適圈。

➡️年齡與健康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體力、視力、聽力下降,甚至出現慢性病或小病痛。對外出環境的適應力降低,使出門變得費力或有壓力。有些人擔心跟不上話題、交通不便或跌倒受傷,因此選擇待在家中以確保安全。

➡️自我保護心態: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父母可能覺得自己跟不上年輕世代,害怕顯得笨拙或落伍。與其冒著尷尬或被拒絕的風險,他們寧可減少互動,用安靜保護自尊。

  子女可以溫和且耐心地幫助父母重新找到生活重心。首先,引導父母探索新的角色,如參與志工或社區課程,讓他們開始建立新的人際關係與價值感。其次,提供低壓的社交選擇,例如讀書會、烘焙班、手作課或運動團,避免大型聚會帶來壓力。如果能陪同參加,除了增進互動,也能觀察課程是否合適、安全,並創造更多共同話題。社區大學與各種樂齡課程都是很好的起點。善用科技維持連結,教父母使用簡單的通訊軟體與舊友保持聯繫,或加入適合的線上群組,減少孤單感。最後,不要忽略心理健康警訊:若長期情緒低落、失眠或對興趣失去熱情,建議陪同尋求心理師或專業協助。子女的理解與陪伴,是父母重建安全感的重要力量。

  而我們身為子女,也要記得先好好照顧自己。父母的改變往往需要時間去適應和調整,我們並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拯救」父母。子女能做的,是在理解與同理中提供支持與陪伴,但不必將父母的幸福全都扛在自己肩上。如果因為擔心而把自己推向「拯救者」的角色,可能會感到疲憊、焦慮,甚至失去原本想要給予的溫暖與耐心。

  學會設定合適的界線,是維持健康親子關係的重要方式。可以與父母約定固定的陪伴時間──例如週末一起吃飯、散步或參加某項活動──而不是隨時待命、犧牲自己的生活與休息。這並不是冷漠,而是一種平衡:既表達關心,也保留自己的空間,讓支持成為長期而穩定的力量。

  同時,也可以尋求其他資源來分擔壓力。若有兄弟姊妹,可以共同討論並分工;或與其他親友交流觀察與感受,獲得情感支持。如果仍覺得難以面對,也能諮詢心理師或其他專業人員,尋求適合的建議與協助。當子女先穩定自己的情緒與生活,才能有餘力用溫柔、持久的方式陪伴父母面對人生的新階段。

  最重要的是,理解父母的變化並不是退縮或生病,更多時候只是探索新的人生樣貌。最好的支持是「尊重 + 陪伴 + 提供安全的探索空間」:

1️⃣尊重他們的選擇,不批評或強迫,用討論提供資訊的方式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2️⃣需要時給予陪伴,成為穩定的後盾,有耐心的教導父母使用網路科技,陪同參與和成為一個穩定的傾聽者。
3️⃣創造安全環境,協助父母辨認網路詐騙、挑選適合的機構,一起找到最安心的生活方式。

  退休是一個重要轉折,也是重新定義自我價值的起點。當子女用理解與耐心取代焦慮和批評,父母就能更自在地走出舒適圈,慢慢建立新的生活重心,迎接人生下半場的自由與可能。

【2025心理健康月|情緒穩定,不等於沒情緒】你也曾以為「情緒穩定」就是不會生氣、不會難過、不會焦慮嗎?其實「情緒穩定」不是讓情緒消失,而是學會與情緒共處、不被它控制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情緒穩定的人?可以從幾個特質看看👇✔ 能察覺自己的感受,並...
30/10/2025

【2025心理健康月|情緒穩定,不等於沒情緒】
你也曾以為「情緒穩定」就是不會生氣、不會難過、不會焦慮嗎?
其實「情緒穩定」不是讓情緒消失,而是學會與情緒共處、不被它控制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情緒穩定的人?可以從幾個特質看看👇
✔ 能察覺自己的感受,並理解情緒從哪裡來
✔ 懂得用適當的方式消化情緒,而非壓抑
✔ 不讓情緒主導行為,先冷靜思考再回應
✔ 面對挫折能自我成長,而非自我否定

如果想讓自己更穩定,可以從日常的小練習開始:
🌿 每天花幾分鐘察覺當下的情緒
🌿 建立健康調節方式,找到自己的情緒出口
🌿 改變內在對話,用溫柔代替批評
🌿 維持規律作息與休息

💡最後機會登陸《溫柔星球》,快來體驗兩款超療癒的線上互動遊戲
• 《口袋裡的金句卡》抽卡遊戲 👉 https://lihi.cc/cJWpx
• 《心裡有話》互動遊戲 👉 https://lihi.cc/5uReg

資料來源:
《你腦中的「腦筋急轉彎」 #4 情緒穩定,是能夠不被情緒左右》 https://reurl.cc/VWyj6Y
#2025心理健康月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溫柔星球 #心裡有話 #口袋裡的金句卡 #遊戲 #情緒穩定

 #廣播 身體各種不舒服、心情起伏不定很擔心?沒來由的身心不適,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警訊,身體在告訴你該注意保健啦!除了改善生活作息外,有沒有什麼日常方便的保健品可以補身體又補心理呢?本周四(10/30)下午17:00 心衛中心及警察廣播電...
29/10/2025

#廣播
身體各種不舒服、心情起伏不定很擔心?沒來由的身心不適,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警訊,身體在告訴你該注意保健啦!除了改善生活作息外,有沒有什麼日常方便的保健品可以補身體又補心理呢?
本周四(10/30)下午17:00 心衛中心及警察廣播電台 「下班有事嗎」🎧合作的「心靈能量棒👍」環節,邀請到 #陳豪杰 藥師 🎀 來談談自律神經與身心保健!
🔸🔹🔸🔹🔸🔹🔸🔹🔸🔹
🐵收聽方式:
🌸網路收聽–點進「警察廣播電台 http://www.pbs.gov.tw/live/pbs.html
🌸電台收聽─調頻至「FM104.9」收聽即可🎵
🌸想收聽之前的節目,點這裡:https://reurl.cc/r5gaVO

 #心理師專欄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手指無法停止地在手機螢幕上滑動,從朋友的動態,一路滑到國際戰事、天災人禍,最後再配上幾則社會悲劇新聞。明明越看越沉重,手指卻停不下來,直到心裡感到空虛時,才驚覺已經滑到深夜……【節錄自✏️  #魏子翔...
28/10/2025

#心理師專欄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手指無法停止地在手機螢幕上滑動,從朋友的動態,一路滑到國際戰事、天災人禍,最後再配上幾則社會悲劇新聞。明明越看越沉重,手指卻停不下來,直到心裡感到空虛時,才驚覺已經滑到深夜……【節錄自✏️ #魏子翔 心理師:總是無法停止關心壞消息?「末日滾動」讓你滑手機越滑越疲累】
⭐️全文詳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方網站如留言網站

【🌏2025心理健康月|線下活動精彩大合集】10月是屬於臺北的心理健康月,今年攜手六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出為期一週的拍貼機體驗與聯名提袋發放活動 📸💚這一週,我們蒐集了許多民眾在鏡頭前的燦爛笑容與創意造型 ,也讓數百位朋友帶著限量提袋,滿...
27/10/2025

【🌏2025心理健康月|線下活動精彩大合集】
10月是屬於臺北的心理健康月,今年攜手六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出為期一週的拍貼機體驗與聯名提袋發放活動 📸💚

這一週,我們蒐集了許多民眾在鏡頭前的燦爛笑容與創意造型 ,也讓數百位朋友帶著限量提袋,滿載溫暖的回家 💫

這次活動感受到大家的「溫柔包容」,感謝每一位參與的你 💖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曾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留下的美好回憶喔 🫶

💡沒能參加線下活動也別遺憾 ,還有機會登陸《溫柔星球》,體驗兩款超療癒的線上互動遊戲
• 《口袋裡的金句卡》抽卡遊戲 👉 https://lihi.cc/cJWpx
• 《心裡有話》互動遊戲 👉 https://lihi.cc/5uReg
#2025心理健康月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溫柔星球 #心裡有話 #口袋裡的金句卡 #遊戲 #拍貼機 #聯名提袋 #線下活動

   #心理健康🧡「我真的有在努力,只是跑得太快了!」看見不同節奏的孩子——理解與陪伴 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課程報名➡️ https://reurl.cc/VWykjR有些孩子動得快、想得多、專注難。這不是不聽話,而是大腦在高速切換頻...
25/10/2025

#心理健康

🧡「我真的有在努力,只是跑得太快了!」

看見不同節奏的孩子——理解與陪伴 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課程報名➡️ https://reurl.cc/VWykjR

有些孩子動得快、想得多、專注難。
這不是不聽話,而是大腦在高速切換頻道!
讓我們一起學會用幽默與穩定陪伴,
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光。🌻

🌟 課程亮點
💡 理解篇: 孩子不是不專心,是腦袋太精彩!
📘 教養篇: 早上像戰場、功課像談判?一起練習「降階+正向強化」。
🌿 陪伴篇: 爸媽別忘了照顧自己,合作比對抗更有效。

👨‍⚕️ 講師: 李嵩濤醫師(三軍總醫院 精神醫學部)
🗓 時間: 114年11月5日(二)14:00–16:30
📍 地點: 臺北市立圖書館(本館)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 對象: 國小至高中職特殊兒照顧者
📣 主辦單位: 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 洽詢窗口: 心輔員 內山知美
☎️ (02)8661-5387 分機7914

【2025心理健康月抽獎活動|中獎名單出爐🎁】溫柔星球帶著滿滿驚喜來啦~✨快來看看誰是溫柔小夜燈和超商禮券的幸運得主吧! 除了抽獎活動,2025心理健康月《溫柔星球》還有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底下連結來和我們一起玩遊戲,獲取所有活動資訊吧!《口...
23/10/2025

【2025心理健康月抽獎活動|中獎名單出爐🎁】
溫柔星球帶著滿滿驚喜來啦~✨
快來看看誰是溫柔小夜燈和超商禮券的幸運得主吧!

除了抽獎活動,2025心理健康月《溫柔星球》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點擊底下連結來和我們一起玩遊戲,獲取所有活動資訊吧!
《口袋裡的金句卡》抽卡遊戲 https://lihi.cc/cJWpx
《心裡有話》互動遊戲 https://lihi.cc/5uReg

#提醒正取得獎者
①活動小組有隨時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且保有活動最終解釋權

#2025心理健康月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溫柔星球 #抽獎 #中獎公布

 #廣播 忙碌難以喘息的三明治世代,除了親友支援之外,還有哪些政府或民間資源可使用?好不容易有空閒時間,結果都拿來滑手機!能量太低導致什麼休閒都做不到,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心理能量補給?本周四(10/23)下午17:00 心衛中心及警察廣播電台...
22/10/2025

#廣播
忙碌難以喘息的三明治世代,除了親友支援之外,還有哪些政府或民間資源可使用?好不容易有空閒時間,結果都拿來滑手機!能量太低導致什麼休閒都做不到,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心理能量補給?
本周四(10/23)下午17:00 心衛中心及警察廣播電台 「下班有事嗎」🎧合作的「心靈能量棒👍」環節,邀請到 #廖怡玲 心理師 🎀 來談談三明治世代的休息心法!
🔸🔹🔸🔹🔸🔹🔸🔹🔸🔹
🐵收聽方式:
🌸網路收聽–點進「警察廣播電台 http://www.pbs.gov.tw/live/pbs.html
🌸電台收聽─調頻至「FM104.9」收聽即可🎵
🌸想收聽之前的節目,點這裡:https://reurl.cc/r5gaVO

Address

臺北市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5號
Taipei
100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2:00
Tuesday 09:00 - 22:00
Wednesday 09:00 - 22:00
Thursday 09:00 - 22:00
Friday 09:00 - 22: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傾聽each來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