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復健x楊昀霖職能治療師

吱吱復健x楊昀霖職能治療師 我是職能治療師,也是「吱吱復健」部落格版主,著有《中風復健這樣做》。
目前在台北提供中風後一對一功能指導(自費),並經營社團「中風復健交流」「失智照護交流」。
同時為愛長照、元氣網,關注長照、復健、輔具、中風與失智議題。

職能治療|愛迪樂治療所 OT
吱吱復健|部落格版主
臉書社團|
腦中風復健照護交流
失智症照護互助交流
專欄作家|
愛長照/元氣網/104銀髮銀行
原水出版|
《中風復健這樣做》
長照/復健/輔具/復能/中風/失智

14/09/2025

🧠【中風復健|用「想」的也能復健?】

很多人聽過「用想的也能復健」,
第一反應常是:
「這很簡單啊,我每天都想好幾次自己會走路!」

但過一陣子卻發現沒效果,
最後只能覺得,這方法根本沒用。

──────⊱⁜⊰──────

▍白日夢 vs. 心像練習

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把心像練習,
做成了「白日夢」。

白日夢,就像在「看電影」:
你是旁觀者,用第三人稱,看著某個人走路。
畫面模糊,感覺不到腳踩地板、肌肉出力、重心轉移。
對大腦來說,幾乎沒有刺激。

真正有效的心像練習,
更像是在玩「VR 遊戲」:
你是主角,從自己的眼睛看出去。
你能「感覺」到細節!

從肩膀準備出力的緊繃、手臂抬起的重量、
甚至皮膚摩擦空氣的感覺。

而且必須專注。
練完腦袋會覺得有點累,
這才表示大腦真的在動工。

──────⊱⁜⊰──────

▍心像練習怎麼做?(給病友 )

➊ 選一個想改善的小動作。
例如抬手、拿杯子、刷牙。

➋ 用第一人稱去看。
就像透過自己的眼睛,而不是看「一個人」在動。

➌ 加入感官細節。
手臂重量、肌肉緊繃、杯子冰涼或溫熱。

➍ 短而清晰。
一次 20–30 秒,做 3–5 輪。

➎ 「想」和「做」交替。
腦中模擬一輪,再實際做一次,效果更好。

💬 實例分享
有病人想像「喝水」,腦中練習抬手、張手、抓杯,
再搭配真的動作去感受重量和溫度。

另一位病人,每天睡前想像走路,
甚至觀察別人的步態,幫助自己更清楚。

──────⊱⁜⊰──────

▍為什麼有些人覺得沒效?

✅ 只是空想,沒有實際動作配合。
✅ 想像順序錯了,動作「藍圖」本來就不對。
✅ 畫面模糊、不夠生動,缺少肌肉與感覺細節。

所以,心像練習不是白日夢,
而是一場「大腦內部的動作預演」。

──────⊱⁜⊰──────

▍心像治療怎麼升級?(給治療師 )

➊ 先評估:
專注力、理解力、動機。
能否跟三步口令?能專注 10 分鐘?

➋ 建立認知:
讓病人知道「這是輔助,不是取代實作」。

➌ 教技巧:
先確認動作藍圖,再加上感官細節。

➍ 嵌入日常:
安排在治療外的時段練習,並用日誌追蹤。

➎ 自我生成:
當一個動作熟練,再帶病人套用到新任務。

──────⊱⁜⊰──────

▍心像練習的真正任務

心像練習的核心,不是「想」,
而是「想得像真的一樣」。

它的目的,就是幫大腦先打開「真實動作的開關」,
再透過日常練習,把「會動」變成「能用」。

很多病友問我:
「心像練習要怎麼跟生活結合?」
「張力、肩痛、手麻的狀況下,還能練嗎?」

這些問題,都需要有人帶著你,一步步練。

──────⊱⁜⊰──────
▍9/21 台南現場
這次,我會帶大家:

✅ 怎麼把日常動作拆開來練,讓患側手能參與
✅ 張力緊、肩痛、手麻,到底怎麼調整
✅ 從「不會動」到「能用手」,一步一步練起來
✅ 讓你不只聽懂,還能回家照著做

👉【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gBaMJmkGF3wQA9UF9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Address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吱吱復健x楊昀霖職能治療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吱吱復健x楊昀霖職能治療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