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2025
⭐️轉轉學院│兒童心理治療/早期療育⭐️
【不只育兒,也育己 - 從自我照顧到親子共好】
謝謝私立三民幼兒園10/28的親職講座邀約,演講中林雨璇臨床心理師分享了家長自我照顧的重要性和許多自我照顧小技巧,在這邊也分享給大家喔~~
🍀 🍀 🍀 🍀 🍀 🍀 🍀 🍀
研究證實,基於大腦鏡像神經系統,孩⼦與其照顧者的互動關係與溝通模式,對其⼼智發展有深遠且直接的影響。
教養的關鍵不只專注在每次親子交流,如何回應孩子,同時需要覺察我們在互動時自身的狀態。
因此當我們把自我照顧好,就能更有餘裕的接納與引導孩子。「育⼰」正是「育兒」最好的起點。
🔹親子互動當下,被孩子誘發情緒時,我們如何安定自己的狀態🔹
❶首先,我們可用「接地策略」先將注意力從孩子身上轉移,轉向注意其他環境的線索,讓自己的狀態「暫停」,以此覺察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❷其次,可運用不同的放鬆策略(例如:深呼吸、暫離場景喝口水等),讓自己的緊繃緩和。
❸在依據當下孩子的情況,選擇給予適當的回應與引導策略。
🔸平常時刻如何自我照護🔸
可參考Dr. Kristen Neff ⾃我關懷 (self-compassion) 三要素:
❶善待⾃⼰:在痛苦或失敗時善待並理解⾃⼰,⽽非嚴厲地⾃我批評。
❷共通⼈性:將⾃⾝經歷視為⼈類群體經驗的⼀部分,⽽非孤立。
❸正念(活在當下):接納⾃⾝痛苦的想法和感受,但不過度放⼤它們
🔹自動導航的親子互動方式,可能來自內隱記憶尚未釐清與安放的成長經驗。🔹
紀錄練習:
❶引起你情緒波動的情境/孩⼦的⾏為(壓⼒指標)。
❷回想影響你當下回應⽅式的深層原因。
❸分析你與當下互動的經驗,是否源⾃於過往你與孩⼦互動的經驗,或是與⾃⼰家長的互動經。
孩⼦需要的是「完整」,⽽非「完美」的家長。研究指出,家長的『反思能⼒』與孩⼦建立穩定的親⼦關係最相關,因此當個「足夠好」的家長就好!
#轉轉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 #心理治療 #早期療育 #學習障礙 #親職諮詢 #中風 #腦傷 #神經心理復健
*********************
轉轉心理治療所
官方Line ID:
官網:Google搜尋轉轉心理治療所就可以找到我們囉~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50號9樓之6 (捷運台北小巨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