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臺北榮總

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臺北榮總 為提供失智症患者全人、全家、全程的照顧,維持良好的照護品質

🤩住在附近的家屬有福囉
12/11/2025

🤩住在附近的家屬有福囉

很高興台北市又開張一家新的失智據點---朱崙萃智學堂
歡迎附近長輩前往了解~

關於近期大家很想了解的新藥資訊~
08/11/2025

關於近期大家很想了解的新藥資訊~

開始類澱粉單株抗體治療前, 要先做哪些檢查?
(由台北榮總林詠萱醫師主筆,由 秒懂家醫科 製作資訊圖表)

醫師與病人都希望
類澱粉單株抗體治療安全有效,
因此在啟動治療前
會先進行一系列評估與檢查:

首先,
類澱粉單株抗體治療
適用於早期阿茲海默症,
醫師會安排由臨床心理師
以標準認知功能評估工具
(如MMSE或CDR等)
來確認失智症且屬於輕度/早期。

然後
檢查腦中是否確實有類澱粉蛋白沉積,
檢驗方式可以參考前文(1),
包括類澱粉PET及腦脊隨液檢查,
前者費用較高、有輻射、侵入性低,
後者費用較低、無輻射、侵入性高。

接著
排除發生副作用(ARIA)的高風險群,
除了病史評估等,
也要進行腦部MRI
確認有無高風險影像證據如
☑ 腦出血 >1 公分
☑ 微出血 >4 處
☑ 表層鐵質沉積
☑ 嚴重白質病變

以及 APOE基因檢測,
有兩條ε4基因者
用藥後出現副作用機會高,
不建議治療。

(1) 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記物
(https://tinyurl.com/2bhyu4m6)

大家~ 天氣變冷了,有沒有穿保暖😄昨天有沒有跟身邊的職能治療老師說職能治療師節快樂呢🫶來不及說的話明天也還來得及說唷小編常常會在據點看到職能老師帶著大家做出漂亮的手工藝品🙌真的都很有耐心愛心 小編這個火柴人手都能畫出漂亮的畫作或是做出好看的...
28/10/2025

大家~ 天氣變冷了,有沒有穿保暖😄
昨天有沒有跟身邊的職能治療老師說職能治療師節快樂呢🫶
來不及說的話明天也還來得及說唷
小編常常會在據點看到職能老師帶著大家做出漂亮的手工藝品🙌
真的都很有耐心愛心
小編這個火柴人手都能畫出漂亮的畫作或是做出好看的作品🤣
謝謝所有堅守在崗位的職能治療師🌸

復能,藏在生活的每一個動作裡✨
 
為了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維持身體功能、重拾自信,老五老日照導入職能治療師服務,從個別評估到環境調整,量身打造最貼近生活的照顧方式。
 
像是手部退化的阿嬤,透過反覆練習摺毛巾、串珠、揉麵糰等活動,提升手眼協調與肌力;平衡力較弱的阿公,則在治療師引導下進行坐立練習與桌上拋接球訓練,現在能自己穩穩站起拿水杯。
 
職能治療師也協助照顧老師調整環境安全、設計活動流程,讓日照中心的每個角落都成為安心生活的場域。
 
今天是 #職能治療師節,感謝所有用專業與愛陪伴長輩的治療師們💛

小編活動報報🥰-很多家屬期待的失智者語言與聽力篩檢體驗活動來啦👏👏👏臺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和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合作,針對社區裡失智者與中高齡者辦語言與聽力篩檢體驗活動時間: 114/11/15 (六) 下午2-5點報...
21/10/2025

小編活動報報🥰
-
很多家屬期待的失智者語言與聽力篩檢體驗活動來啦👏👏👏

臺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和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合作,針對社區裡失智者與中高齡者辦語言與聽力篩檢體驗活動

時間: 114/11/15 (六) 下午2-5點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vLrL8a

名額有限,請大家珍惜這次的機會唷🥳

114年度 臺北榮民總醫院 失智公共識能座談會失智照護課程-高齡/失智者語言與聽力篩檢體驗活動一、 主辦單位:臺北榮民總醫院 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台北市北投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

小編活動分享🙌|今天下雨,大家有記得帶傘嗎?機會難得~有時間得趕快來參加🏂
20/10/2025

小編活動分享🙌|今天下雨,大家有記得帶傘嗎?

機會難得~有時間得趕快來參加🏂

@追蹤者

歡迎報名喔!

小編報報🫰-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除了在關渡共照可以取書以外,網站下方還有其他地點可以領取書籍唷🥰
17/10/2025

小編報報🫰
-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除了在關渡共照可以取書以外,網站下方還有其他地點可以領取書籍唷🥰

取書活動持續中,歡迎失智患者照顧者家屬來11樓共照中心領取,並到網站分享照顧心情。

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alongwithyou-189

07/10/2025

你知道嗎?
有一半的失智是可以避免的!
(由台北榮總林詠萱醫師撰文
由 秒懂家醫科製作資訊圖表)

國際重量級學術期刊
《刺胳針》失智症委員會
2024 年更新報告,
提供了失智症的新希望。

證據越來越多,
且比以往更強烈,
證明解決多項風險因素
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另外有兩項因素
新增了確鑿證據:
未經治療的視力喪失
和壞膽固醇*高。

所有可改善的風險因素中,
影響最大的是兩項:
壞膽固醇高以及聽力缺損,
各佔了7%的失智症風險。

風險依生命週期可以分成
早年 (18歲以前)、中年 (18~65歲)、
以及晚年 (65歲以後),
以及分別貢獻的比例

早年
1. 教育不足 (5%)

中年
2. 壞膽固醇高 (7%)
3. 聽力缺損 (7%)
4. 憂鬱症 (3%)
5. 腦外傷 (3%)
6. 缺乏運動 (2%)
7. 糖尿病 (2%)
8. 吸菸 (2%)
9. 高血壓 (2%)
10. 肥胖 (1%)
11. 過量飲酒 (1%)

晚年
12. 社交孤立 (5%)
13. 空氣汙染 (3%)
14. 視力缺損 (2%)

提醒大家!
避免失智的方法並不神奇,
每個人都可以做!
最重要的是
聽力缺損或高血脂莫輕忽!
多運動、健康飲食、
控制好血壓、血糖及體重,
戒菸減酒,
維持社交互動,
視力缺損/看不清楚應該處理,
都能大幅降低失智風險。

* 壞膽固醇是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小編偷偷的先去展場玩過一輪了~除了失智症主題以外,還有其他很有趣的主題值得去了解😝-我們明天見😍小編很期待聽到大家的經驗分享與討論!!
26/09/2025

小編偷偷的先去展場玩過一輪了~
除了失智症主題以外,還有其他很有趣的主題值得去了解😝
-
我們明天見😍
小編很期待聽到大家的經驗分享與討論!!

小編大會報告 🥳🥳🥳-Cares EXPO-2025 第六屆臺北國際照顧博覽會將於 9/25–27 於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登場 👏本中心將在 9/27(六)14:00–17:00 諮詢時段:歡迎大家來進行諮詢與意見交流💪14:35–15:05...
24/09/2025

小編大會報告 🥳🥳🥳
-
Cares EXPO-2025 第六屆臺北國際照顧博覽會將於 9/25–27 於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登場 👏

本中心將在 9/27(六)
14:00–17:00 諮詢時段:歡迎大家來進行諮詢與意見交流💪

14:35–15:05 本中心傅中玲主任會進行專題短講 :
陪伴,不只是幫忙—與失智長輩溝通的小技巧

👉 地點:南港展覽館一館4F,攤位號:N0201

大家上網登記就可以免費進場🫶
歡迎大家來現場參觀一起分享照顧相關經驗🥰

小編好文分享😜-🧠 失智症 vs 阿茲海默症臺北榮總 林詠萱醫師 撰文:失智症是一組症狀,阿茲海默症只是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很重要!-台灣神經學學會IG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tns_neu...
23/09/2025

小編好文分享😜
-
🧠 失智症 vs 阿茲海默症

臺北榮總 林詠萱醫師 撰文:
失智症是一組症狀,阿茲海默症只是其中最常見的原因。
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很重要!
-
台灣神經學學會IG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tns_neuro/
也歡迎大家分享與追蹤~🥰

失智症 vs 阿茲海默症
(主要撰文者: 台北榮總 林詠萱 醫師,圖卡製作 by 秒懂家醫科)

新聞上曾報導:
布魯斯威利因「失語症」淡出演藝圈;
羅賓威廉斯生前出現「幻覺、情緒低落」;
美國前總統雷根卸任後,宣布罹患阿茲海默症,
接下來的 10 年逐漸失去記憶,並伴隨語言與情緒障礙。
這些看似相似的症狀,究竟是同一種疾病嗎?答案是——不一定。

•失智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組症狀的總稱,包括記憶、判斷、語言、行為等能力的退化。
•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失智症原因,約占 60–80%。其他原因還有額顳葉變性、路易氏體病、血管性失智等。
•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而是腦細胞受損造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醫師如何診斷失智症
診斷失智症須符合以下條件:
1. 認知功能明顯退步(如注意力、記憶、語言、判斷、空間感等),並可從本人、家人或測驗中確認。
2. 影響日常生活獨立性(例如需要別人幫忙處理金錢、用藥、交通)。
3. 不是一時的混亂(譫妄)或其他精神疾病造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智症十大警訊(早期常見症狀)
1. 記憶力改變影響生活
2. 解決問題或規劃困難
3. 完成熟悉工作有困難
4. 對時間、地點混淆
5. 理解影像或空間感困難
6. 說話或書寫障礙
7. 物品放錯地方且找不到
8. 判斷力下降
9. 退出工作或社交
10. 情緒、個性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提醒:
出現這些症狀不一定是失智症,
但若已影響生活,應盡早就醫檢查,找出原因並及時處理。
除了記憶力以外,語言、判斷力、空間感、個性改變也可能是表現。
早期發現有助於分辨不同類型的失智症,並制定合適的治療。

就在明天!! 大家有空的話不妨去看看唷😘
09/09/2025

就在明天!! 大家有空的話不妨去看看唷😘

Address

201, Sec 2, Shi Pai Road , Beitou District
Taipei
11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臺北榮總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臺北榮總: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台北榮總失智及治療中心

簡介

為提供失智症患者全人、全家、全程的照顧,維持良好的照護品質,『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將整合相關部科,並持續失智症基礎及臨床研究,應用在失智症的照護。

成立動機

(一) 自107年起臺灣將進入『高齡社會』,至115年即可能達到WHO所定義老年人口數超過20%之『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的照護需求也明顯上升,然而,失智症患者在早期診斷不易,隨病程進展,所需的醫療和照護都有所不同,但患者經常只能獲得片段、不完整的長期照護。失智症的醫療服務除了講求醫療專業外,以患者及家屬為中心的長照需求同樣重要。傳統的分科制度已逐漸無法滿足當今的醫學發展與病人服務需求。在落實病人照顧、跨部科的醫療合作、發展與引進新的醫療科技、基礎與臨床研究的結合等,都需要跨部科與跨領域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