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2025
耳鳴 會導致 耳聾?!
不會,不會,不會。
但是耳鳴的人很有可能耳聾,耳聾的人可能只聽得到耳鳴。
這是怎麼回事?
造成內耳傷害的原因,如自律神經失調、病毒感染、血管堵塞、耳中風、自體免疫疾病、腫瘤等等,可能同時導致耳鳴以及聽力下降。
而且,往往溝通音頻的聽力出問題以前,耳鳴或是潛藏性聽力受損早已悄悄開始了。
題外話;我本來就主張定期做常規聽力檢查。半年洗一次牙,一年檢查一次視力,為什麼不用定期做一次聽力檢查?
現在連手機都可以做一定準確度的聽力檢查了,更是應該每三個月定期自我測驗。手機聽力檢查使用方法很簡單,上網查就有。
即便沒有耳鳴,發現聽力圖不是水平一條線,建議就醫評估。耳鳴的治療,不應該始於耳鳴發生之後。治已病,事倍功半。
耳鳴是內耳受傷時發出的早期身體警訊,就如口臭可能是口腔腸胃菌相失衡的警訊一樣。
大部分耳聾耳中風的人回想,都曾有短暫耳鳴的經驗,但是過幾秒鐘又好了,就不當一回事。我就問,一定要到耳鳴不會好了才要處理嗎?
小中風臉歪嘴斜半邊癱瘓也是24小時內自己好,好了可以當沒事嗎?
所以,耳鳴「鳴久必聾」並不完全是危言聳聽。耳鳴的原因沒有去除,耳聾的風險自然升高。耳中風的人,腦中風風險也升高。雖然不是每個耳鳴都會變耳聾,但長期忽視潛藏問題,風險的確會增加。
老年感音性聽力受損有四種病理型態,不全然是神經老化,早期診斷治療非常重要。「耳鳴」正是身體按下的早期警鐘。
圖:潛藏性聽力損傷。與人溝通使用的音頻受損以前,可能高音頻已受損,發出陣陣悲鳴。早期診斷治療至關重要。人都會老,但是有延緩退化的可能,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