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成長學苑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 為心理助人工作、喜愛自我探索&療癒&成長的朋友,提供專業課程,橫跨心理、身心、心靈等主題內容,從理論到實務,有實體課、線上課、影音課,歡迎來探索~此外,也提供場租服務喔!

 #課程優惠中詳見文末舞蹈治療的介入方式是透過「擷取」,究竟「擷取」是什麼呢?​​📝[小編跟課] 李宗芹《動勢,舞蹈治療新觀點》導讀與練習課 影音課程 第四堂By 白家丞 (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秘書長)● 2025/11/10​第四堂課,有...
13/11/2025

#課程優惠中詳見文末
舞蹈治療的介入方式是透過「擷取」,究竟「擷取」是什麼呢?


📝[小編跟課]
李宗芹《動勢,舞蹈治療新觀點》導讀與練習課 影音課程 第四堂
By 白家丞 (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秘書長)● 2025/11/10

第四堂課,有更多關於動勢介入的方法,讓我思考到何以舞蹈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而不只是身體活動?當事人在過程中產生什麼樣的攝受覺知,以及治療師如何看待眼前的當事人,如何運用身體知識系統來引導與轉化,會是很重要的關鍵點。老師強調舞蹈治療不是要一直跳,而是透過引導讓身體有感受,連結心理素材,才能帶案主到適合的路徑去。

老師以菜園種物比喻,番茄還沒熟透會知道要等待,腦中浮現我退休的父母喜歡在家前種植辣椒、韭菜等等的種物,他們會知道這些植物什麼時候可以摘菜,當下雨了,會挪動他們到安全的位置,出太陽會搬出去曬,平時會觀察這些種植的蔬果需要什麼,他們沒有植物學相關的專業,透過觀察也會這些基本的照顧,就像李老師在課堂所所說的,助人工作者即使不是舞蹈治療師,也可以運用動勢和看身體的概念去幫助人或自我照顧。

李老師將工作幾十年的身體工作方法用淺顯易懂的動勢三面向來讓我們學習看身體,分享了不同人的身心狀態什麼時候可以做介入,以及什麼時候不適合做介入,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提醒與原則。我也透過動勢三面向來反思我與兒童工作的經驗,有時候孩子的情緒強度太高了,他需要的是先安全,並且穩定安頓下來,才有辦法進一步做下一步的介入;這時候不適合治療或輔導,而是看看孩子周圍系統能否幫上忙,運用系統的力量去關照個案。

在介入上,我很喜歡老師提到「擷取是對個案的理解辨識,且擷取是辨識出動作具有發展性」這個概念,我們在觀察動作時,一定會有自己的詮釋或理解,有時候以為擷取到某些動作去做介入,效果可能不是很明顯,有可能對個案的理解不多,就無法擷取到核心。我從動勢理論學到更多的是如何靠近個案這個人,而不僅僅只是他的動作而已。

終於完成了動勢影音四堂課,有許多概念的整理,也有實作體驗和練習,帶來我貼近自己身體的時刻。作為一個身心助人工作者,我也需要努力的拓展自己的動勢光譜,擁有越多身體資源,越能夠貼近每個來到眼前的個案。

👀想更認識「擷取」嗎?不妨看看跟課小編精選的PPT: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omx9WXZJKs



🗝️【心藥🩸心鑰】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即日起~12/12,輸入折扣碼TrueHeart,全站購課享85折優惠,李宗芹《動勢,舞蹈治療新觀點》導讀與練習課四堂 影音課程也適用喔: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dongshi

🔐更多課程優惠請見: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06bI2tdSDT

\  女 生 看 過 來  / 🌟 就 是 這 週 六 囉 🌟🌸 2025/11/15【女英雄的旅程:療癒女性深層的創傷】線上工作坊🔥 踏上自性之旅,邁向陰陽本質的整合!🔗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
12/11/2025

\ 女 生 看 過 來 / 🌟 就 是 這 週 六 囉 🌟
🌸 2025/11/15【女英雄的旅程:療癒女性深層的創傷】線上工作坊
🔥 踏上自性之旅,邁向陰陽本質的整合!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TheHeroinesJourney

✨ 茉琳·莫德克 Maureen Murdock 親自授課 ✨
榮格取向心理治療師、《女英雄的旅程》《父親的乖女兒》作者

〈心靈工坊 25 週年・大師工作坊〉

1949 年,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提出了英雄神話旅程的模型,自此被廣泛用作個人心理—靈性成長的藍本。然而,這個模型並未觸及當代女性所面對的任務——療癒存在於自身與文化深處的女性創傷。

在這個工作坊中,我們將探索由莫琳·莫多克(Maureen Murdock)所發展的 「女英雄的旅程」(The Heroine’s Journey) 階段,她重新定義了女性的英雄探尋之路。這段旅程包含:一開始與女性價值分離,追求在父權文化中的認可與成功,接著經歷靈性乾枯與死亡,並最終向內轉化,重新取回神聖女性的力量與精神。最後的階段,則是承認並整合自身雙重本質的合一力量,以造福全人類。

本工作坊將包括:
・介紹女英雄的旅程模型
・討論與故事分享
・寫作練習

👩‍🏫 講師介紹|茉琳·莫德克 Maureen Murdock 博士
榮格取向心理治療師、作家,著有《女英雄的旅程》《父親的乖女兒》等多本經典著作,曾任 Pacifica Graduate Institute 碩士課程系主任。其著作已譯為 23 種語言。

🗣️ 中文口譯|鄒怡平 Zona
資深翻譯,長年擔任文學、詩歌 藝術、身心靈與能量療法等領域口譯。

📅 課程資訊
・時間:2025/11/15(六)09:30-11:30(2 小時)
・費用:定價 1,800元
​ ​ ​ ​ ​ ​ ​ ​ ​ ​ ​ ​ ​ ​ 舊生、兩人同行 1,500元 /人
📺 回看補課:可觀看至 2026/2/15

👉 立即報名: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TheHeroinesJourney



🌿 ​ 🌿 ​ 🌿
【心藥・心鑰】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 🫶
即日~12/12,輸入折扣碼TrueHeart,全站購課享85折優惠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06bI2tdSDT
🌿 ​ 🌿 ​ 🌿


#女英雄 #女性成長 #自性之旅 #療癒創傷 #陰陽整合
#心理 #靈性 #神話

✨ \  經 典 重 磅 課 程 / ​ 再推出 ✨​🌺 ​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兩系列30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Lacan1🔗 https://psygarden.havpp...
12/11/2025

✨ \ 經 典 重 磅 課 程 / ​ 再推出 ✨

🌺 ​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兩系列30講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Lacan1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Lacan2


💡 拉岡的思想,精神分析運動在二十世紀的重大發展與革新

繼佛洛伊德之後,雅克‧拉岡(Jacques Lacan)的思想代表了精神分析運動在二十世紀的一次重大發展與革新。本課程將透過對拉岡文獻的講述,釐清精神分析論述在當今心靈、知識與真理領域上的重要性。

從早期精神病的研究出發,拉岡試圖以精神分析的構想重新定義人與現實的關係,進而對「自我」的概念提出批判。直到1950年代,拉岡提出了「象徵、想像、真實」(symbolique, imaginaire, réel)的命題,並計畫性地透過「回到佛洛伊德」展現其透過結構語言學重新奠定後設心理學之基礎的企圖。

由此,我們可藉由「想像、象徵與真實」這三個向度,大致將拉岡的精神分析理論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一、拉岡早期的思想從母子之間的想像或鏡像關係出發,進而凸顯慾望的辯證與父親的功能。二、隨著結構語言學的引入,拉岡轉而強調「象徵範疇」,同時參照邏輯學的發展,積極地讓精神分析和學院語言學劃清界線。三、最後在性別分化與愛的問題上遭遇了不可能的真實,拉岡才從集合論與波羅米昂鍊結等書寫去切入無法言說的真實。

本課程共二系列,內容涵蓋拉岡的論文、講稿與二十七個年度的研討班等。



📚【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一】15堂講座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Lacan1

第1堂 拉岡早期的精神病學研究
第2堂 想像與現實
第3堂 對精神分析技術與經典案例的反思
第4堂 話語的分析與自我的分析
第5堂 想像與象徵
第6堂 語言與無意識
第7堂 回到佛洛伊德
第8堂 欠缺的三種狀態與父親的功能
第9堂 話語與無意識的形成物
第10堂 慾望的辯證
第11堂 精神分析的美學─倫理學
第12堂 傳移之愛
第13堂 語言的發展與主體的分裂
第14堂 焦慮與大他者的慾望
第15堂 精神分析的四個基本概念


📚【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二】15堂講座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Lacan2

第1堂 主體的結構與表面拓撲學(一)
第2堂 主體的結構與表面拓撲學(二)
第3堂 幻想的邏輯
第4堂 精神分析的行動
第5堂 主體與大他者
第6堂 精神分析與四個論述
第7堂 書寫與真理
第8堂 沒有性關係與不可能的真實
第9堂 性別分化的邏輯
第10堂 語言與絕爽
第11堂 真實、象徵、想像與波羅米昂結
第12堂 自我與書寫
第13堂 從拓撲學到繩結理論
第14堂 分析的終結與未竟的革命
第15堂 主題:課程總結與討論


📚 講師簡介
🎓 沈志中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基礎精神病理學暨精神分析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著有《瘖啞與傾聽》、《啟蒙光亮下的陰影》、《永夜微光》;譯有《精神分析辭彙》、《幻想與無意識》等書。


🔹 歡迎報名經典課 🔹
購課後享一年觀看期限,複訓享定價五折優惠

🌺 ​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一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r/jHQE5434bGZG

🌺 ​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二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r/RyUYeR0Ttt2C


🌿 🌿 🌿
【心藥・心鑰】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即日~12/12,輸入折扣碼TrueHeart,全站購課享85折優惠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06bI2tdSDT
🌿 🌿 🌿


#精神分析 #拉岡 #沈志中

#小編跟課 #精神分析 #克萊恩 #客體關係 #心理治療 #臨床工作2025/9/13【克萊恩20講】課前公益講座 第二場洪素珍、謝怡【從克萊恩的移情和反移情的技術,探討精神分析的若干原則】https://reurl.cc/vKg2rj​撰...
12/11/2025

#小編跟課 #精神分析 #克萊恩 #客體關係 #心理治療 #臨床工作
2025/9/13【克萊恩20講】課前公益講座 第二場
洪素珍、謝怡【從克萊恩的移情和反移情的技術,探討精神分析的若干原則】
https://reurl.cc/vKg2rj

撰文⊙劉光興 (精神科職能治療師)|編輯⊙林俞君

聽到「移情」一詞,許多心理工作者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退避三舍,因為移情意味著來訪者會將過往的情感經驗投射到我們身上,而我們也可能在不知不覺地在關係相遇的時候引起個人過往的關係故事。更令人不安的是,許多人認為移情是應該避免的,並且被認為是分析過程中的雜音或干擾,更可能是治療倫理的指控。然而,這次的公益講座的對談中,聽到素珍老師說,治療室是一個「過渡性空間」,在這裡,幻想與現實交織,而移情正是這個空間中最珍貴的素材。

移情究竟是什麼?分析的工作真的需要它嗎?素珍老師的解釋讓我豁然開朗:移情是「原本存在心智世界裡面的潛意識幻想引發的愛恨情仇,在一個真實的人身上再度被修飾過來」的過程。克萊恩認為,除了移情詮釋之外沒有其他。這個看似極端的觀點,其實道出了精神分析的核心,即只有在移情關係中,那些被壓抑的、分裂的、無法整合的內在客體關係才能被重新體驗和調整。因此,沒有移情就沒有真正的治療發生。

講座中提到負向移情優先性的討論讓我想到,有時在臨床上會遇到讓自己感到「特別有潛力的來訪者」,並讓治療者躍躍欲試時,恰恰可能潛在來自負向移情正在誘惑我們,滿足某種未知的慾望。謝怡老師指出,當來訪者理想化我們時,我們很容易滑入自戀的滿足,像是當來訪者表現脆弱時,我們又容易陷入救助者的幻想。這樣的誘惑特別危險,因為它往往披著善意的外衣。讓諮詢室變成全好的理想化空間,而外在世界變成全壞,這樣的分裂恰恰阻礙了整合。真正需要優先處理的是負向移情,那些被壓抑的攻擊性、憎恨、嫉羨。只有當這些情感能在治療關係中被涵容和理解,來訪者才能體驗到「攻擊但不被報復」的修正性經驗。

覺察移情的存在是極其不易的工作,更何況移情往往帶來痛苦和不適。完整的移情體驗會讓分析師感到不安,因為它可能觸及我們自身未解決的議題。這需要治療師經過充分的個人分析,才能區分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來訪者的。特別有意思的是,謝怡老師提到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在東方文化中,為來訪者準備茶水是基本禮貌,但西方督導可能認為這破壞了治療邊界;提前12分鐘到達督導處,在東方是禮貌,在西方卻被視為對前一位來訪者的干擾。這些例子提醒我們,覺察和處理移情需要「雙目視角」,既要理解技術的本質,也要考慮文化脈絡。

學習克萊恩的理論與技術,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如同講座中提到的雙導師制帶來的「好的聯合父母形象」,這種多重視角的學習方式能創造更大的思考彈性。若你也對深入理解移情反移情的運作機制感興趣,想要在臨床工作中更有信心地處理這些複雜的動力,或許可以考慮參與完整的系統性學習。畢竟,移情不是要被避免的麻煩,而是通往心靈自由的必經之路,而掌握這條路徑的地圖,需要我們持續的學習與實踐。


*本講座的限時回看已結束,僅保留給報名【克萊恩高階】課程學員觀看。

▍歡迎報名:
🌺 2025/10/15-2026/3/25【克萊恩高階20講:核心理論與技術及臨床案例研討】
阿根廷克萊恩派分析師 María Pistani、Susana Merlo 線上授課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r/oqYCwa9S2cOh

🌿 🌿 🌿
【心藥・心鑰】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即日~12/12,輸入折扣碼TrueHeart,全站購課享85折優惠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06bI2tdSDT
🌿 🌿 🌿

▍延伸推薦:
🦜 11/24-12/15 洪素珍【導讀《走進孩子的內心》系列二】四週講座*zoom授課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HaUqEKc81pmh
🦜 5/05-5/26 洪素珍【導讀《走進孩子的內心》系列一】四週講座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gsRCgIibxyvA
*本系列課程開放報名至12月15日止


▍2025第十八屆臺灣心理治療聯合會
⭐️【對立與極化—如何修補和對話】
報名網址:https://service.tucp.org.tw/

🌿心靈工坊主辦兩場講座 🌿
・12/07 週日 上午09:00~10:30
廖偉翔【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傾向病人的治療之道】
・12/07 週日 上午10:45~12:15
洪素珍【深入心靈的探索者:瑪格麗特·羅斯汀與《走進孩子的內心》】
地點:實踐大學 NB202一般教室


▍ 好友募集中😘
👉立即加入:https://lin.ee/fXdzkjF
🐳每月10日為您推播當月課程,20日向您介紹最新書訊
🍀不定期發佈免費公益講座

▍ 經典影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
歡迎按讚、訂閱、分享,並開啟小鈴鐺🛎

12/11/2025

繪本只能是給孩子們看的書嗎?
來聽聽宗教心理學博士 蔡怡佳老師怎麼說

怡佳老師帶領我們從各個心理學大師及宗教心理學的角度,透過繪本,與我們的內在連結

2025/11/06-11/27 蔡怡佳【宗教心理學 X 繪本的對讀】線上講座

📌課程資訊
📅 時間:2025/11/06–11/27(四)晚上 7:00–9:00(共四堂,8小時)
🖥 方式:Zoom 線上直播+回看
💰 ​ 費用:定價 2,400 元
💖 【心藥・心鑰】全站購課享85折優惠(~12/12),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 課程詳情 & 立即報名: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ReligiousPsychology

📝 第一堂精彩小編完整記錄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5BOIsFMlog
#宗教心理學 #繪本對讀 #心理學 #心靈成長

🫶【心藥・心鑰】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11/11~12/12,輸入折扣碼TrueHeart,全站購課享85折優惠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06bI2tdSDT​✨ 學生8折、敬老7折、身...
11/11/2025

🫶【心藥・心鑰】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
11/11~12/12,輸入折扣碼TrueHeart,全站購課享85折優惠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06bI2tdSDT

✨ 學生8折、敬老7折、身心障礙&低收入5折優惠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jtHxfNbKrf

🌿 🌿 🌿

有時候,我們的心靈需要的
只是聽聞有人是如何跨越恐懼,活出生命的喜悅與感動
那會協助我們通往屬於自己的靈魂旅程

而身為女性,找到自性的旅程,往往和男性的英雄之旅很不同
這需要看到社會文化如何框限我們
透過意識轉化來走出心靈深處的創傷

至於助人工作者,不只要照顧好自己
還需要許多藥方與通往案主心靈的鑰匙
不僅要熟練許多實務技巧,更需要一顆回返真誠助人的初心

願 在這快速轉化一年的尾聲
心靈工坊 成長學苑 陪你一起經過

🌿 🌿 🌿


▍ 💫 ​ 近期線上課

✨ 11/15 茉琳·莫德克 Maureen Murdock【女英雄的旅程:療癒女性深層的創傷】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TheHeroinesJourney

✨ 11/24-12/15 洪素珍【導讀《走進孩子的內心》系列二】四週講座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HaUqEKc81pmh

✨ 1/15- 2/05 陳玫孜【靈魂旅程:四部曲 — 啟程・試煉・轉化・歸返】四週講座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SoulJourney



▍🌕 已開課:可購課報名

🦜 11/07-28 廖偉翔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傾向病人的治療之道》深度導讀四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FlirtingwithDeath
報名至2025/11/28,可觀看至2026/2/28

🦜 11/06-11/27 蔡怡佳【宗教心理學與繪本的對讀】四週講座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ReligiousPsychology
報名至2025/11/27,可觀看至2026/2/28

🦜 10/15-2026/3/25【克萊恩高階20講:核心理論與技術及臨床案例研討】
María Pistani、Susana Merlo 線上授課(一渡心理主辦)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Klein20
報名至2026/3/25,可觀看至2026/6/25

🦜 7/12-11/29 樊雪梅【嬰兒觀察:從現象場理解重要的英國精神分析概念及其發展觀】十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8kSGD69WN6eQ
報名至2025/11/29,可觀看至2026/2/10


▍ 🎓 經典課:好評再推出,購課後享一年觀看期限

🌺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一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r/jHQE5434bGZG

🌺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二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r/RyUYeR0Ttt2C


▍ 🌈 影音課:口碑好課&審修後製,購課後享一年觀看期限
1年期滿後為贈送服務,可持續觀看直至本平台服務結束為止

🐳 李宗芹《動勢,舞蹈治療新觀點》導讀與練習課四堂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dongshi

🐳 蔡怡佳《紅書》深度導讀八講・榮格 最重要的著作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PJckAxWI3AJg

🐳 曹中瑋《懂得的陪伴》深度導讀五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5AVtYsxgiiey

🐳 翁士恆【溫尼考特六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j3ZpB2w4ZkFU

🐳 洪素珍【導讀《創傷與靈魂》系列一】四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TBCXCCrsimGe

🐳 洪素珍【導讀《創傷與靈魂》系列二】四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Bt2XRRjXKGM1

🐳 魏與晟【精神分析×後現代:關係取向精神分析】四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Tf1pyRQCR0om


▍⏳ 回看可購

🍀 5/05-5/26 洪素珍【導讀《走進孩子的內心》系列一】四週講座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gsRCgIibxyvA
*本系列課程開放報名至12月15日止
*影片回看:系列一單報可觀看至11月26日止,加購系列二可觀看至2026年6月15日止

🍀 6/12-7/31 魏宏晉《分析心理學二論》深度導讀八週講座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8dn0wU3ZuV4p
報名至12/31,可觀看至2026/1/31

🍀 6/17-8/05 宋文里【導讀佛洛伊德|系列三:《我與它 the Ego and the Id 》】深度導讀八週講座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6WxWRiEjsO0q
報名至2026/1/10,可觀看至2026/2/10

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心藥・心鑰】 2025/11/11~12/12 輸入折扣碼:TrueHeart 全站購課不限次數享85折優惠 (恕不與其他優惠並行使用) 學生8折、敬老7折、身心障礙&低收入5折優惠 & &(按此看特殊優惠索取折扣碼說明) & 有.....

神聖,總在親密之中發生。​起初,我們仰望光、崇敬光——卻在靠近的過程裡,漸漸發現自己就是光本身。​2025/11/06-11/27 蔡怡佳【宗教心理學 X 繪本的對讀】線上講座第1堂 人與神的相遇​撰稿⊙ 玄享|編輯⊙J小編(怡如)​聽怡佳...
11/11/2025

神聖,總在親密之中發生。

起初,我們仰望光、崇敬光——卻在靠近的過程裡,漸漸發現自己就是光本身。

2025/11/06-11/27 蔡怡佳【宗教心理學 X 繪本的對讀】線上講座
第1堂 人與神的相遇

撰稿⊙ 玄享|編輯⊙J小編(怡如)

聽怡佳老師談《小男人與神》,就像踏上了一條溫柔神祕的旅程。繪本的蝴蝶頁,彷彿一張在個人生活與宗教心理學知識之間,溫柔展開的地圖。它邀請我們跟隨內在的孩子,走進故事的森林,在心靈的未知疆域冒險。

小男人,是尚未找到自身力量的孩子;神,則是散發金光的陌生存在。初次見面,小男人心中滿是好奇與悸動。
他們沿著湖畔散步、交談,分享自己的興趣,暢談那些截然不同又互相共鳴的生活方式,彷彿一對多年未見的父子。

故事的最後,小男人回到家裡,心滿意足地洗碗,回想著充實的一天,身邊不知不覺已經環繞著神的金光。而神也回家和妻子女神團聚,像普通人家一樣吃著晚餐。
就這樣,神聖與世俗完成了一場彼此造訪的交換——世界的創造者來到人間,而人重新發現自己的神性。祂告訴小男人,自己不是那唯一的神,而是眾多的神之一。

📝 精彩小編完整記錄,請見👉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article/5BOIsFMlog

📌課程資訊
📅 時間:2025/11/06–11/27(四)晚上 7:00–9:00(共四堂,8小時)
🖥 方式:Zoom 線上直播+回看
💰 ​ 費用:定價 2,400 元
💖 【心藥・心鑰】全站購課享85折優惠(~12/12),陪你一起回返生命的初心

👉 課程詳情 & 立即報名: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ReligiousPsychology

▍ 好友募集中😘
👉立即加入:https://lin.ee/fXdzkjF
🐳每月10日為您推播當月課程,20日向您介紹最新書訊
🍀不定期發佈免費公益講座

#小編跟課 #宗教心理學 #繪本對讀 #心理學 #心靈成長

05/11/2025

🌿 用亞歷山大技巧生活,會有多不一樣呢?
時隔一年見到老師,她說小編看起來和去年很不同了呢😁✨
整個人變明亮,也鬆弛很多...原來用亞技生活能帶來這麼大的改變

📆2025/10/25-10/26
張郁婷【呼吸、覺知與放鬆:亞歷山大身心教育】實作課程 兩日工作坊 by J小編

🧾每一期都是「量身設計」,看著白板上滿滿的許願內容就知道,學員們都能帶著如何正確使用身體的答案回家~

#身心覺察活動🧘‍♂️
我們生來就這樣的用起身體來,常常不自覺,或卡卡、緊繃,甚至不小心受傷,而亞歷山大技巧就是最好的人體使用說明書📘

👣老師帶我們從骨骼結構開始,慢慢認識自己的身體:
🦴頭骨在哪裡?
🧍‍♂️ 脊椎在哪裡?
🖐👣 手和腳與身體如何連結?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不同的版本🤔

在活動中探索自己身體、或與同學一起探索討論,
都是讓自己重新與身體連結對話的開始…🤝🌿

#緊張而不緊繃
在老師帶領下,大家體會到: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著長久的使用慣性,
如何不依著慣性行動,而是讓「意念」🧠來搖控,
才能正確引導使用身體

行走坐臥到呼吸…
亞歷山大技巧,不只在教室裡,也能深深應用在我們的生活裡🌱
超級精彩又實用的兩日工作坊,實非文字得以描述,必須由您親身來體會呢🌱

✨ 編按:今年課程已結束,年年反應熱烈邀請明年老師再次舉辦,預計會在2026年夏季末,歡迎關注粉轉或加入LINE官方,才不會錯過開課資訊喔~

💃 相關課程:
李宗芹《動勢,舞蹈治療新觀點》導讀與練習課
由華人舞蹈治療開拓者李宗芹老師設計的課程,是一場跨越語言,深入感官、情緒與記憶的探索之旅。
結合心理實務經驗與西方舞蹈治療並融合華人身體經驗,發展出「動勢」的技巧與概念,幫助人們從身體出發,重拾身心完整。

📢課程早鳥優惠中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dongshi

📢 歡迎加入LINE官方,每個月會有最新課程或活動介紹喔~~~
好友募集中😘
👉立即加入:https://lin.ee/fXdzkjF
🐳每月10日為您推播當月課程,20日向您介紹最新書訊
🍀不定期發佈免費公益講座

 #協辦分享[榮格心理學會下半年的工作坊,歡迎報名與轉寄]從榮格心理學的視角看心理治療中的失落、哀悼與時間11/22 週六上午9:30~11:00Dialectic of Loss 失落的辯證法|Yasuhiro Tanaka尋求心理治療的...
04/11/2025

#協辦分享
[榮格心理學會下半年的工作坊,歡迎報名與轉寄]

從榮格心理學的視角看
心理治療中的失落、哀悼與時間

11/22 週六上午
9:30~11:00
Dialectic of Loss 失落的辯證法|Yasuhiro Tanaka
尋求心理治療的當事人常常面臨各種形式的失落——重要他人的離世、個人挫折或失敗、心理或身體機能的惡化或感知衰退,或是死亡即將來臨的威脅。每個人都在努力找回失去的東西。然而,失去的東西不會以原來的形式回歸。在這次講座中,田中康裕教授將會探討心理治療中失落的概念——不是通過傳統的哀悼工作框架,而是從辯證的,具體來說是榮格的角度出發。

11:15~12:30
Toshio Kawai 回應與綜合討論
翻譯|朱惠英

11/23 週日上午
9:30~11:00
Psychotherapy and the time of psyche 心理治療與心理時間|Toshio Kawai
心理治療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的,但正因為是有限的,同時也矛盾地顯得無限。此外,雖然創傷的概念強調過去,但拉岡對無意識的理解則與欲望和未來有關。
相較之下,對「此時此地」的關注以及榮格對意象的處理可以說是以現在為中心。
這次的演講,河合俊雄教授將探討心理的時間,包括心理治療中時間的病理,並以個案研究與兒童文學為指引。

11:15~12:30
Yasuhiro Tanaka 回應與綜合討論
翻譯|陳育涵

報名資格|對榮格分析與榮格取向心理治療有興趣之相關領域工作者
使用語言|講師以英文講授,即時逐段英文翻譯

回看|提供錄影回看(字幕將為 AI 翻譯,中英文並列),回看期限兩個月。

參與方式|線上與實體同時進行
線上將以 zoom 為參與媒介,並於課程前兩天 email 線上參與連結。
兩日的下午14:00~17:00 為臨床討論會
僅有實體參與,限限學會會員以及領有臺灣心理治療相關證照的專業人員(需資格審核,資格不符者將於以退費)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 11 月 19 日止
報名方式
會員|請從學會官網 https://tsap.info 登入會員報名
非會員|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6AYpnxnvmQuXqoFNA

Address

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Taipei
10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