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讚,超好文!難不成我老了,最近常常在想想說這被子太短了,會有點冷,原來是冬天快來了。
【這輩子就這樣了,殺傷力有多強?】
「你這輩子就這樣了」聽起來平平無奇,但若對象剛好是四十歲上下的人,瞬間自帶核彈級威力。
若對二十多歲的人說,他可能回:
「蛤?」「殺洨?」「關你屁事?」
對六七十歲的人說,他大概會笑著回:
「嘿啊」「哇丟撈啊啦」「是又怎樣?」
但如果對四十歲前後的人說,
他可能瞬間破防,一秒被惹怒。
情商高的,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轉身把你列入黑名單。
情緒控管不佳的,可能回罵一句:
「嗆我嗆夠沒?」
為什麼這句話,整句不帶髒字,
卻能對中年人造成這麼強的殺傷力?
因為,我們已經不像剛出社會、滿懷夢想的二十歲小年輕,
也不再是三十歲那種「自信往上爬」的中堅份子。
對多數人來說,四十歲往往是一個「崁」。
工作固定(或是穩定地不穩定)、
薪資天花板看得到底,資產也差不多就那樣。
更糟的是,在經歷殘酷社會的洗禮(與洗臉)後
你覺得社會看起來愈來愈不公平:
搞詐騙的+9賺得缽滿盆滿,
少年股神一天抵你半年薪,
老闆說公司沒賺錢但偷偷換新車,
不屑看的網紅網美,卻能流量變現、粉絲圍繞。
而長輩呢?還是那熟悉的台詞
「啊你怎麼還沒娶?」「你爸媽應該想抱孫欸」
「錢不要亂花,早點買房啊」
「我當年就是努力工作所以買房!」
如果你露出不悅,或忍不住反駁幾句
可能又被說「怎麼這種態度?」「我只是關心你嘛」
畢竟,四十歲,是個被「期待成熟」的年紀。
要懂得應對進退、要當個合格的大人。
長輩的碎念、孩子的不耐煩、主管的冷眼犯蠢,
都得照單全收。
年輕人嫌我們「老了」「跟不上時代」
買幾件潮牌來穿,還被笑說是Young Forty
長輩則唸我們「不夠努力」「比不上那個誰誰誰」
好像在他們眼中,買房成家是天經定義(且不困難)的事情
四十歲上下,不上也不下,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
即使對日常遇到各種f**ked up的人事物
邁入中年,卻只能選擇息事寧人、安份守己
當年勇氣已被磨光,青春熱血早就消逝
正義感?能當飯吃嗎?不小心還會惹禍上身呢。
於是看著前面那台違停的保時捷,
你選擇不按喇叭,雖然嘴巴罵了幾聲。
繞過去時,撇見那年紀似乎比自己小的駕駛,
心裡忍不住想,「我是不是哪裡走錯了呢?」
四十歲的你,是壓抑的。
不公平、不滿、不爽,不能亂發洩。
因為你得是個「成熟的大人」。
覺得自己每天累得像狗一樣,
但那隻坐在推車裡、吐著舌頭的狗彷彿在笑你:
「不是喔,不是這樣子的喔。」
於是我們只能不斷忍耐:
算了,我吞吧。沒辦法,我忍吧。
但心底深處,其實有個更可怕的念頭在浮現:
「我這輩子……會不會就這樣了?」
這句話像是詛咒。
不敢說出口,因為怕一說就會成真。
🌙 那要怎麼辦呢?
如果你是正在(或即將)面對中年危機的大叔/大姐,
但又還不願放棄人生,想用最後的靈壓為自己做點什麼
身為四十代心理師的我,有三點建議與你分享。
放心,我不想說什麼「要相信自己」「努力就有回報」。這種心靈雞湯或許年輕時喝過,但到了這年紀,想必你只覺得是幹話。
① 不急著規劃遠大目標,先把每一天過好。
與其想五十歲要達到什麼成就,
不如先想這週五晚上要幹嘛。
想太遠,只會讓焦慮更大。
② 將目光從別人移回自己。
少看朋友的炫耀文、少滑那些「完美人生」的帳號。
練習數位排毒,
把社群當生活記錄,而不是比較工具。
③ 專注當下,練習覺察。
好好吃早餐、慢慢喝咖啡、
認真看一場電影,或靜靜與伴侶與家人聊天。
在家或外出時,試著一小時不碰手機
你會發現,生活開始變得不一樣。
美好的過去,為什麼漸行漸遠呢?
難道這輩子,我就只能這樣了嗎?
也許是這樣沒錯,但又不是這樣子。
中年又如何?Young Forty so what?
只要你今天還願意起床、出門、再多踏一步
這趟旅程便尚未結束,且新的冒險才正要開始呢。
#這輩子還有下半場 #中年是危機也是轉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