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在心理健康促進方面一直進行初級預防的推動,憂鬱症預防宣導工作做為主軸,提醒民眾正視「憂鬱症」

和爸媽的相處,能不能有「不要」以外的空間?💬】「好煩喔!一回家爸媽就一直唸!」這句話,是不是很耳熟?其實,爸媽的碎唸往往是關心,只是方式不太討喜;而孩子的反彈,也常藏著「沒人懂我」的無力。葉雅馨主任分享了幾個有趣又實用的方法,讓親子之間找到...
14/11/2025

和爸媽的相處,能不能有「不要」以外的空間?💬】
「好煩喔!一回家爸媽就一直唸!」這句話,是不是很耳熟?
其實,爸媽的碎唸往往是關心,只是方式不太討喜;而孩子的反彈,也常藏著「沒人懂我」的無力。

葉雅馨主任分享了幾個有趣又實用的方法,讓親子之間找到更好的溝通空間:

1️⃣ 把爸媽卡通化:唐老鴨模式啟動,心情立刻輕鬆一些。
2️⃣ 握拳鬆拳 10 秒法:讓衝動降溫,語氣自然平和。
3️⃣ 對爸媽日行一善:理解他們也有情緒,是成熟的開始。
4️⃣ E化溝通:用訊息或mail表達,反而更清楚彼此想法。

當孩子不急著說「不要」,爸媽也願意放慢腳步,家裡就能多出一塊柔軟的相處空間。更多創意溝通技巧,請看👇

「不要」以外的空間

在父母親的眼裡,我們就像永遠長不大的小孩,「碎碎唸」似乎是他們最容易表達關心的方式。

👉壓力調適能力是抓住快樂的關鍵一起來看看薛長興工業的學員們,如何透過講師引導學習辨識客觀的壓力源與主觀的壓力,同時藉由正念呼吸與伸展練習,幫助自己有效管理壓力,時時觀心,日日舒心🙂20250923企業紓壓日 -薛長興工業~觀心,抓住快樂秘訣
13/11/2025

👉壓力調適能力是抓住快樂的關鍵

一起來看看薛長興工業的學員們,如何透過講師引導學習辨識客觀的壓力源與主觀的壓力,同時藉由正念呼吸與伸展練習,幫助自己有效管理壓力,時時觀心,日日舒心🙂

20250923企業紓壓日 -薛長興工業~觀心,抓住快樂秘訣

20250923企業紓壓日 -薛長興工業~觀心,抓住快樂秘訣

「親師同心,看見孩子的情緒」教師培訓台中場,於日前順利完成囉🙂課程中,講師除了提醒情緒篩檢的重要性,也強調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平時關係的建立很重要,需要養成積極主動的溝通模式,才能一起守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活動中也邀請老師們實際體驗《鏡中自我...
12/11/2025

「親師同心,看見孩子的情緒」教師培訓台中場,於日前順利完成囉🙂

課程中,講師除了提醒情緒篩檢的重要性,也強調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平時關係的建立很重要,需要養成積極主動的溝通模式,才能一起守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活動中也邀請老師們實際體驗《鏡中自我 Guess!!》桌遊,學習運用教材希望能強化其親師溝通與輔導策略之運用,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自己的優點。

一起來看看精彩的花絮吧👇
「親師同心,看見孩子的情緒」教師培訓台中場

20251022 【親師同心,看見孩子的情緒】教師培訓課程(台中) 發布日期:2025-11-10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一、時間:2025年10月22日 上午09:00~16:20二、合作單位:台中市曉明女中三、參與人數:76位教師四、講師:李筱.....

【舉手之勞,也能讓大腦更年輕!🧠💪】84歲的玉萍老師,因助人而走出喪子的悲傷。她說:「只要有機會就要多助人、奉獻自己。」這份陪伴與付出,成了她保持身心健康的力量。葉雅馨主任分享,一項針對三萬名長者、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經常幫助他人者,大腦...
10/11/2025

【舉手之勞,也能讓大腦更年輕!🧠💪】
84歲的玉萍老師,因助人而走出喪子的悲傷。她說:「只要有機會就要多助人、奉獻自己。」這份陪伴與付出,成了她保持身心健康的力量。

葉雅馨主任分享,一項針對三萬名長者、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經常幫助他人者,大腦退化速度比未助人者慢15%至20%。

📌只要每週付出2~4小時,不論是幫忙買東西、陪朋友就醫,或照顧孫子,都能啟動「助人=助己」的腦保養力✨

從今天開始,用舉手之勞讓心更暖、大腦更靈活。

點擊了解全文👇
舉手之勞,讓大腦不老

從生活裡的一點一滴做起,將助人視為舉手之勞的習慣,就能為自己保養身心健康。

07/11/2025

【忘齡無憂】紓壓工作坊汐止場✨ 精彩實況!
上次,我們在台南場透過「口訣」與「大笑」找回活力;
這一次,我們用「簡單朗讀」,溫柔訴說熟齡的挑戰 🔹 用「放鬆引導」,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 🔹 用「療癒歌曲」,練習保持身心平衡

本活動由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主辦,
也特別感謝 汐止區農會 熱情合辦💛

噹噹噹,開獎囉憂鬱檢測APP推出的新功能-正念減壓,你是否下載與體驗過了呢?感謝近千位的使用者下載體驗與熱情留言,希望大家能藉由正念減壓的練習,培養專注與穩定覺察的能力,從而減少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原抽獎文網址:https://www.f...
06/11/2025

噹噹噹,開獎囉
憂鬱檢測APP推出的新功能-正念減壓,你是否下載與體驗過了呢?
感謝近千位的使用者下載體驗與熱情留言,希望大家能藉由正念減壓的練習,培養專注與穩定覺察的能力,從而減少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原抽獎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S7dCoJHh/
APP下載連結:https://reurl.cc/koWkKK

本次抽獎活動,本會已於11月5日抽出各獎項者
得獎名單如下

首獎:【現金禮券500元】 ×2名
得獎者:吳O滿、Ying Zong Liu

二獎:【公益快樂購折扣碼500元】 ×5名
得獎者:沈O軒、岑 O、簡O廷、Katie TU、小O豆

三獎:【放輕鬆 CD 有聲書】 ×5名
得獎者:陳O伃、Penny Peng、陳O語、閰O、Yunji Lee

四獎:【HAPPY娃娃紓壓球】 ×10名
得獎者:Jay Jay、楊O思、楊O茹、洪O慧、Peggy Shih、Karen Chen、王O、劉O語、Jr Yi Shie、呈O博

📌恭喜以上得獎者,煩請得獎者觀看下列領獎說明

1.煩請得獎者於11月14日(五)中午12:00前,主動私訊小編,告知您的相關資訊(姓名、憂鬱檢測APP內註冊會員的EMAIL、手機、收件地址),並且於本文留言區,留言”已私訊小編”,以利資訊彙整與獎項寄送。如逾時回覆,則視同放棄,且不進行遞補。

2.首獎現金禮券500元得獎者,另需協助簽妥簽單與提供身分證件影本,以利完成稅務手續,否則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3.本次獎項寄送,除二獎500元折扣碼,將以電子郵件方式提供外,剩餘獎項將待所有得獎者資訊提供完成後一併寄出,敬請耐心等候。

📱 孩子想要手機,什麼時候才是「對的時機」?根據發表於《人類發展與能力期刊》,針對超過十萬名年輕人的研究指出,孩子在13歲前擁有手機,未來出現情緒困擾、自我價值低落、自傷意念的比例明顯較高。那麼,身為家長該怎麼因應拿捏給予孩子手機的時間,能...
05/11/2025

📱 孩子想要手機,什麼時候才是「對的時機」?

根據發表於《人類發展與能力期刊》,針對超過十萬名年輕人的研究指出,孩子在13歲前擁有手機,未來出現情緒困擾、自我價值低落、自傷意念的比例明顯較高。

那麼,身為家長該怎麼因應拿捏給予孩子手機的時間,能幫助孩子善用智慧型手機,又不會形成緊張的親子關係?

葉雅馨主任提供3個實用方法給父母參考:
1️⃣ 和孩子一起討論「幾歲能擁有手機」,訂下清楚規則與期待。
2️⃣ 陪孩子練習面對同儕壓力,當別人都有手機時,怎麼說不尷尬。
3️⃣ 父母以身作則,放下手機,留時間真正陪孩子。

更多溝通技巧與心理觀點,請看👇
孩子想要手機,甚麼時候給?

現今的兒童青少年是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環境中成長,對他們來說,手機已是「生活必需品」,父母當好守門人,孩子就能享受科技的便利,也能守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精彩豐富的「親師同心,看見孩子的情緒」教師培訓台北場,於日前順利完成囉🙂課程中,除了講師結合自身實務經驗,深入剖析親師溝通的核心關鍵,提出輔導策略與實務建議;也邀請參與的老師們實際體驗《鏡中自我 Guess!!》桌遊,學習運用教材引導學生自...
03/11/2025

精彩豐富的「親師同心,看見孩子的情緒」教師培訓台北場,於日前順利完成囉🙂

課程中,除了講師結合自身實務經驗,深入剖析親師溝通的核心關鍵,提出輔導策略與實務建議;也邀請參與的老師們實際體驗《鏡中自我 Guess!!》桌遊,學習運用教材引導學生自我覺察,希望能強化其親師溝通與輔導策略之運用,為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實務基礎。

一起來看看精彩的花絮吧👇

20251002「親師同心,看見孩子的情緒」 教師培訓課程(台北)

20251002「親師同心,看見孩子的情緒」 教師培訓課程(台北)

【當生命走向盡頭,我們能怎麼陪?】💬「最讓人痛苦的是,我根本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安慰的話。臨走前,我還是祝他早日康復,但我們都心知肚明,這應該是我們這輩子最後一次見面了。」韓德彥心理師分享了六個實用建議:1️⃣ 用簡單問候開啟對話:「我來看看你...
31/10/2025

【當生命走向盡頭,我們能怎麼陪?】💬

「最讓人痛苦的是,我根本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安慰的話。臨走前,我還是祝他早日康復,但我們都心知肚明,這應該是我們這輩子最後一次見面了。」

韓德彥心理師分享了六個實用建議:
1️⃣ 用簡單問候開啟對話:「我來看看你!」
2️⃣ 從身體關心帶出心理感受
3️⃣ 順著情緒傾聽,讓對方訴說
4️⃣ 沉默無妨,也能用回憶連結彼此
5️⃣ 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6️⃣ 給予最終祝福,避免過度鼓勵或否認現實

陪伴末期親友,不僅是對生命的祝福,也是一場與自我對話的練習。❤️

想了解更詳細內容,請看👇
與死亡對話-談如何陪伴末期親友

探視末期親友,的確容易讓人感到尷尬,不知該說些什麼。這是一個極為敏感,又深具人性關懷的情境。面對病重的親友,語言往往顯得笨拙,甚至令人不知所措。提供以下溫柔建議,可讓床邊探視發揮實質效益,並且對彼此有...

【董氏基金會協辦活動資訊分享📣】👉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202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今年主題為「建立心理安全的職場環境」,會終將聚焦於職場心理健康及憂鬱防治議題,並探討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與介入策略,期能提供第一線醫事人員、心理健康工作者及相關...
30/10/2025

【董氏基金會協辦活動資訊分享📣】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202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今年主題為「建立心理安全的職場環境」,會終將聚焦於職場心理健康及憂鬱防治議題,並探討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與介入策略,期能提供第一線醫事人員、心理健康工作者及相關專業人士充足的資訊與應對知能,建立更完善的心理健康防護網。

📌時 間:2025年11月23日(星期日)09:00-16:30
📌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1樓102講堂(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號
📌議 程:https://reurl.cc/K9GWg9
📌報 名:https://forms.gle/YbPymBHEpUy7Topr7 
     (報名至11/07(五) 12:00或報名額滿)
📌費用:全免,會員享有優先報名權
📌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西醫師、護理師/士 、專科護理師、精神醫學專科、青少年醫學專科、家庭醫學專科、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會工作師、職能治療師、公務人員、物理治療師、藥師/藥劑生

Address

復興北路57號12樓/3
Taipei
105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17:30
Tuesday 08:30 - 17:30
Wednesday 08:30 - 17:30
Thursday 08:30 - 17:30
Friday 08:30 - 17:30

Telephone

+88622776613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關於我們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一直進行初級預防的推動工作,自八十八年九月起,更以憂鬱及憂鬱症為主題,進行系列研究、演講、各項比賽等活動,並拍攝正視憂鬱症公益影片及錄製廣播帶、製作各式宣導手冊、教案等。並於民國八十九年創立憂鬱症篩檢日,積極推動憂鬱症的預防宣導工作。

從民國九十年起,本會特別擬定與各相關心理衛生單位合作,建立完整的聯繫網絡,讓民眾在有心理衛生困擾時,能立即尋求適宜且需要的協助。

近年除持續原來的預防宣導系列,更朝向正向思考觀念的建立與促進著手,檢視自我情緒與壓力外,自民國九十八年起,推動運動紓壓系列活動,邀請各界領導者共同帶領響應與呼籲,也從中、小學著手,讓運動紓壓觀念從小紮根養成習慣,維持身心的健康。一零五年起因應高齡社會的老年憂鬱問題,加入老年憂鬱防治宣導議題,提升民眾對老年憂鬱症防治認知,及建構老年憂鬱症防治支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