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健康

練健康 練健康是一個由物理治療、運動科學、體育、營養學、資料科學、經濟、生物力學、文學和設計背景的成員所組成的團隊。
我們致力於推廣銀髮族、術後族群、特殊族群、專業運動員的肌力、體能、功能性訓練。

18/11/2025

【扁平足鞋墊,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當我們足部過度內翻時候,就會帶動小腿內轉,
甚至進一步延伸到骨盆、上半身都會被影響?!

這時候就需要有適合的矯正方式🫵
快傳給有扁平足的朋友看👀

主持|肥老闆 、北投流暢哥
製作|宗倫 _yee
文案|維庭
總編|文編

#練健康 #健康是練出來的 #足踝 #扁平足 #生物力學

17/11/2025

【68歲阿嬤舉起五十公斤!持續訓練後肩膀不卡抱孫更有力!】

68歲的廖玉雲阿嬤在高齡博覽會拉起50公斤!
她分享自從訓練後肩膀卡卡狀況改善,走路也更穩更有精神!
與女兒一同訓練如約會般甜蜜,還能輕鬆抱孫!!

👀快把影片分享給身邊想抱孫的長輩吧~
🎅聖誕老人硬舉大賽周邊商品已開放預購,歡迎至首頁連結選購喔~

製作|蔡木
文案|宗倫、 束柔
總編|文編

#練健康 #健康是練出來的 #聖誕老人硬舉大賽 #肌力訓練

「爬兩層樓就喘到講不出話」不是老化的必然現象,很可能是肺功能正在下降!來看看該怎麼調適?【🫁 走路、爬樓梯就呼吸喘?肺功能低下者的運動處方與生活調適】💨 為什麼走一下就喘?走快一點就呼吸急促、爬兩層樓就胸口發緊?這不是「年紀大」的問題,而是...
17/11/2025

「爬兩層樓就喘到講不出話」不是老化的必然現象,很可能是肺功能正在下降!來看看該怎麼調適?
【🫁 走路、爬樓梯就呼吸喘?肺功能低下者的運動處方與生活調適】

💨 為什麼走一下就喘?

走快一點就呼吸急促、爬兩層樓就胸口發緊?
這不是「年紀大」的問題,而是 肺功能下降 的警訊。

當肺部氣體交換效率變差,
就算只是走路、提東西、講話快一點,
都可能讓你感覺「氣不夠用」。
但好消息是,即使肺功能下降,也能靠運動改善呼吸能力與生活品質!

🧬 什麼是「肺功能」?

肺功能指的是肺部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
它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

🚬 吸菸或二手菸
🦠 呼吸道感染(如 COVID-19)
🏭 長期粉塵、化學物質暴露
👵 年齡增長導致肺泡彈性下降

肺功能低下不只是「會喘」,
還會讓心臟更辛苦、體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變差。

⚠️ 高風險族群注意

✅ 長期吸菸或暴露在汙染環境者
✅ COPD、氣喘、肺纖維化病患
✅ 曾感染新冠肺炎者
✅ 銀髮族、行動量不足者

如果你在走路或上下樓時經常覺得「喘不過氣」,
就該開始調整生活與運動方式。

🏃‍♂️ 運動,能讓肺變強?

沒錯!運動雖然不會讓肺變大,
但能讓心肺耐力提升、呼吸肌更有力,
讓你「喘得更有效率」。

✅ 有氧運動建議

每週 3–5 次,每次 20–30 分鐘
強度維持在「稍微喘、還能講話」
可選:快走 🚶‍♀️、騎腳踏車 🚴‍♂️、游泳 🏊‍♀️
若需要,可使用氧氣輔助運動(建議醫師評估)

🩺 小提醒:
運動時可用指氧儀監測血氧,保持在 88% 以上。
避免在空氣汙染、氣溫過高或過低的環境運動。

💪 阻力訓練建議

每週 2–3 次
每次 30–45 分鐘
採「低負荷、高重複」方式(最大負荷的 30–40%)
著重下肢訓練,如腿部推舉、深蹲等
避免憋氣、屏氣用力(可導致血壓飆高)
💡 重點: 強化腿部肌群能有效提升走路耐力、減少喘息。

🌿 日常生活調整小技巧

✨ 1. 練習呼吸節奏:
試著用「鼻吸、嘴吐」,吐氣時間比吸氣長,有助減少氣喘。
✨ 2. 分段活動:
上樓或走遠路時可中途休息,讓身體逐漸適應。
✨ 3. 避免空汙與煙害:
外出戴口罩、室內保持通風。
✨ 4. 維持穩定運動習慣:
與其一次運動太多,不如每天一點點、長期持續。

❤️ 讓呼吸重新變得輕鬆

呼吸喘不是「體力差」的問題,
而是身體在提醒你:該重新訓練心肺了。
別讓「喘」限制你的日常,
從今天開始,練回順暢呼吸的力量。 💨💪

✍️ 撰文/吳貫宇(練健康教練|呼吸治療師)
🩺 審訂/蕭彥嶸(練健康教練|運動傷害防護員)
🧠 編輯/魏琪芳(大衛編)
還想知道哪些主題的文章?
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更多運科、訓練知識,歡迎搜尋「練健康」官網
#練健康 #健康是練出來的 #中高齡訓練

14/11/2025

【用運動健檢,找到身體卡卡的真正原因!】

這次體驗運動健檢,只用3分鐘,
就把宇劭 身體所有「壞習慣」抓出來😅

如果你也常覺得「身體痠痛、緊、卡」,
可以體驗一次運動健檢,
找出身體緊繃的點和需要加強的部位,
用更精準的方式變健康、變強壯💪

本次感謝:
安民診所 安民家醫

#安民診所 #練健康 #運動健檢 #運動表現提升 #預防受傷 #身體痠痛 #健康是練出來的

製作|品均、維庭
文案|維庭
總編|隔壁太太

體重卡關?月經不來?狂長痘痘?是「荷爾蒙在抗議!」【💫 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苦?這 5 個生活與運動習慣,幫妳重新掌握荷爾蒙節奏!】🌿 「月經不來、痘痘爆發、體重難降」?這些不只是壓力大——也可能是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在作祟...
14/11/2025

體重卡關?月經不來?狂長痘痘?是「荷爾蒙在抗議!」
【💫 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苦?
這 5 個生活與運動習慣,幫妳重新掌握荷爾蒙節奏!】

🌿 「月經不來、痘痘爆發、體重難降」?

這些不只是壓力大——也可能是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在作祟。

PCOS 是一種與荷爾蒙與代謝相關的慢性疾病,全球約有 5~15% 的育齡女性受到影響。
除了讓月經週期不規律,它還可能造成:
⚠️ 雄性激素過高(痘痘、多毛、落髮)
⚠️ 胰島素阻抗、體重增加
⚠️ 焦慮、情緒不穩與自信下降

但好消息是—運動,正是最實用、最能長期維持的「非藥物療法」之一。🏋️‍♀️

💡 PCOS 的診斷依據(三擇二即可)

根據「鹿特丹診斷標準(Rotterdam Criteria)」:
✅ 月經不規律或無排卵(兩三個月才來一次)
✅ 雄性激素過多(多毛、痘痘、落髮)
✅ 卵巢有多顆未成熟卵泡(超音波可見)

這不只是月經的問題,而是全身性代謝與荷爾蒙的失衡。
長期未改善,會增加高血脂、高血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 運動對 PCOS 的五大正向影響

1️⃣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與血糖控制
規律有氧與阻力訓練能讓身體更「聽得懂」胰島素指令,降低糖尿病風險。
2️⃣ 協助體重管理、降低內臟脂肪
不必瘦很多,只要減少腹部脂肪,就能讓荷爾蒙更穩定。
3️⃣ 調節月經週期與促進排卵
當代謝改善、BMI 下降,月經會逐漸規律,排卵機會提升。
4️⃣ 降低雄性激素相關症狀
運動可間接降低體內游離睪固酮,改善痘痘、多毛與落髮。
5️⃣ 改善心理健康與壓力管理
運動會釋放腦內啡與血清素,讓妳更放鬆、更穩定。🧘‍♀️

🌸 從生活出發,打造「支持 PCOS」的日常

💡 1. 找到妳喜歡的活動方式
不一定要跑步!跳舞、散步、游泳都可以,只要讓身體動起來。
💡 2. 建立可持續的節奏
與其每天勉強運動一小時,不如每週三次、每次 30 分鐘。
💡 3. 重視恢復與睡眠
充分睡眠能穩定內分泌,是運動成效的關鍵!

💬 專業小叮嚀

每位 PCOS 女性的狀況不同。
若有嚴重經期不規律、代謝異常或肥胖,
請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或物理治療師,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 運動,讓妳重新掌控身體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雖無法根治,
但透過正確資訊 × 飲食管理 × 規律運動,
妳可以和它和平共處,甚至逆轉部分症狀。

在「練健康」,我們結合運動科學與個別化訓練,
陪妳建立專屬的健康節奏,
讓妳不只是恢復週期,更能找回自信與活力。🌷

✍️ 文/左蓉
還想知道哪些主題的文章?
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更多運科、訓練知識,歡迎搜尋「練健康」官網
#練健康 #健康是練出來的 #中高齡訓練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14/11/2025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EP9】徒手深蹲|基礎訓練動作|動作教學|肌動學|關節運動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來了!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動作模式,我們接下來將分享基礎肌動學動作及訓練動作
希望大家在學習動作過程中,有個可以來回查找複習的地方~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基礎訓練動作-徒手深蹲吧!

【徒手深蹲】
徒手深蹲是下肢訓練最基本的膝主導動作之一。在動作過程中,主要使用到股四頭肌、臀大肌等肌群,協助完成下蹲與起立;同時,髖、膝、踝三關節的協調彎曲與伸展可強化下肢力量、穩定性與關節活動度。日常生活中,徒手深蹲的動作模式廣泛存在於坐下、起身、撿東西、上下樓梯等情境,是維持功能性活動與動作能力的重要基礎。
👉將影片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們吧!
👉你還想看什麼主題或教學,下面留言和我們分享!

製作|妙儀
文案|妙儀
總編|隔壁太太

14/11/2025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EP9】徒手深蹲|基礎訓練動作|動作教學|肌動學|關節運動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來了!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動作模式,我們接下來將分享基礎肌動學動作及訓練動作
希望大家在學習動作過程中,有個可以來回查找複習的地方~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基礎訓練動作-徒手深蹲吧!

【徒手深蹲】
徒手深蹲是下肢訓練最基本的膝主導動作之一。在動作過程中,主要使用到股四頭肌、臀大肌等肌群,協助完成下蹲與起立;同時,髖、膝、踝三關節的協調彎曲與伸展可強化下肢力量、穩定性與關節活動度。日常生活中,徒手深蹲的動作模式廣泛存在於坐下、起身、撿東西、上下樓梯等情境,是維持功能性活動與動作能力的重要基礎。
👉將影片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們吧!
👉你還想看什麼主題或教學,下面留言和我們分享!

製作|妙儀
文案|妙儀
總編|隔壁太太

13/11/2025

【88歲寶鶴阿嬤不畏挑戰🙌🏻 憑訓練改善膝痛免開刀!】

88 歲的寶鶴阿嬤選擇靠自己的力量及為了能用自己的雙腳走得穩、走得更長久,
用勇氣踏上了訓練之路,在教練的細心陪伴與搭配專屬的訓練計畫下,
寶鶴阿嬤更在今年高齡博覽會上硬舉成功舉起了30公斤!

🫵🏼大家都要聽阿嬤說的話喔👂
😍快把這支影片分享給還嘗試過運動的長輩與朋友吧🤩
製作|大衛、束柔、維庭
文案|束柔
總編|文編

#練健康 #健康是練出來的 #膝蓋痛 #肌力訓練 #高齡博覽會 #六角槓硬舉 #硬舉 #聖誕老人硬舉大賽

12/11/2025

【76歲阿嬤力抗帕金森,訓練後走路更穩健!】
76歲的紀顏金玉阿嬤拉起53公斤!
她分享自從訓練後睡眠變更好,都不太需要吃安眠藥了,而且走路也更穩更有力氣!

👀把影片分享給身邊的長輩吧~
🎅聖誕老人硬舉大賽周邊商品已開放預購,歡迎至首頁連結選購喔~

製作|林旻、宗倫
文案|宗倫
總編|文編

#練健康 #健康是練出來的 #聖誕老人硬舉大賽 #肌力訓練 #一對一教練課 #帕金森 #跌倒

睡個好覺就可以抗老!怎麼樣才能獲得高品質的睡眠呢?【😴 睡不好會老得快?肌力訓練讓你助眠又抗老!】你也常常「睡不著、睡不深、睡不飽」嗎?清晨醒來,身體僵硬、精神渙散,不只是睡太少,而是身體在提醒你—「修復機制出問題了!」睡眠品質不佳不只讓人...
12/11/2025

睡個好覺就可以抗老!怎麼樣才能獲得高品質的睡眠呢?
【😴 睡不好會老得快?肌力訓練讓你助眠又抗老!】
你也常常「睡不著、睡不深、睡不飽」嗎?

清晨醒來,身體僵硬、精神渙散,
不只是睡太少,而是身體在提醒你—「修復機制出問題了!」

睡眠品質不佳不只讓人疲倦,
還會讓身體在慢性發炎與高壓中加速老化。
幸運的是,只要透過規律運動與肌力訓練,
就能同時 改善睡眠、延緩老化、強化修復力。

🧬 睡不好,真的會讓人「老得快」?

長期睡眠不足與多種疾病相關:
⚠️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
⚠️ 憂鬱症、心血管疾病、中風

這些慢性病會讓身體長期處於壓力與發炎狀態,
削弱免疫力、干擾代謝與神經調節,
使細胞老化速度加快。

🧠 深層睡眠,是身體進行修復的黃金時段——
生長激素分泌、組織修補、腦部清理都在這時進行。
若睡眠不足,這些「抗老程序」就會被中斷。

💡 換句話說,睡好覺,就是在做最強的抗老保養!

🏃‍♀️ 規律運動=更好睡、更年輕

你一定聽過:「白天動得少,晚上就不好睡。」
這句話,其實有紮實的科學根據👇

📚 美國研究指出:
早上或下午運動能提升褪黑激素濃度、
增加「慢波睡眠」(深層睡眠)比例,
讓人更快入睡、夜醒次數減少、睡醒更清醒(Pobocik et al., 2020)。

其他研究也發現:
🌀 有氧運動能改善失眠中年女性的睡眠品質(Kashefi et al., 2014)
🏋️‍♀️ 結合阻力訓練的運動能提升 40 歲以上成人的睡眠品質(Yang et al., 2012)

規律運動能讓你的 生理時鐘更穩定、褪黑激素分泌更規律,
也讓大腦知道——「該睡了」。

💪 肌力訓練:助眠 × 抗老的完美組合

很多人以為肌力訓練只是「練肌肉變壯」,
但它其實是刺激身體啟動「自我修復」機制的關鍵!

💥 肌力訓練能促進:
生長激素與睪固酮分泌、肌肉修復與骨質維持

能量代謝與抗老化功能

研究指出:
定期肌力訓練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促進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分泌,
有助於抗失智與維持認知功能(Arazi et al., 2021; Kullmann et al., 2022)。

👉 想延緩老化、睡得更好、精神更穩定?
把肌力訓練加入你的日常計畫吧!

🔄 打造「睡好 × 抗老」的健康循環

記住這四個原則👇
1️⃣ 運動頻率:每週至少 3 次,包含 1~2 次肌力訓練
2️⃣ 運動時間:白天或傍晚最佳,避免臨睡前 1 小時內運動
3️⃣ 訓練強度:從自重、彈力帶開始,循序漸進
4️⃣ 睡前儀式:固定睡覺時間、關藍光、做伸展放鬆

在「練健康」,我們結合運動科學與個別化訓練,
幫助學員建立 屬於自己的健康節奏。
不論你是剛開始運動,或想透過訓練改善睡眠、延緩老化,
教練團隊都能陪你找到安全、有效又能持之以恆的方式。

🌙 靠肌力訓練,打造「不失眠體質」

你不是天生難睡,
只是身體的節奏需要重新被「調頻」。

💪 肌力訓練與規律運動,
能讓你白天更有精神、晚上更好入睡,
也讓你在年齡增長中,依然保持力量與自信。

🩶 與其仰賴補品或藥物,
不如從今天開始——
給自己一點時間流汗,
讓運動成為你對抗失眠與老化的最佳盟友!

✍️ 文/左蓉
還想知道哪些主題的文章?
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更多運科、訓練知識,歡迎搜尋「練健康」官網
#練健康 #健康是練出來的 #中高齡訓練

10/11/2025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EP8】骨盆動作大全|人體基本動作|肌動學|骨骼運動|關節運動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來了!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動作模式,我們接下來將分享基礎肌動學動作及訓練動作
希望大家在學習動作過程中,有個可以來回查找複習的地方~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人體基本動作-骨盆所有動作吧!

【骨盆動作解釋】
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是骨盆前緣向下方旋轉、後緣向上方抬起的動作,常見走路或跑步時,推進產生的動作。

骨盆後傾:
骨盆後傾是骨盆前緣向上方旋轉、後緣向下方移動的動作,常出現在駝背坐姿及走路時把腳往前跨。另外也出現在捲腹或彎腰動作中。

骨盆左/右下沉:
指一側骨盆下降、另一側相對上升的動作。在走路過程中,身體會主動控制此動作的幅度,以維持步態穩定。

骨盆左/右側上抬:
與下沉相反,指一側骨盆上提、另一側相對下降的動作,常登階及跨步或舞蹈動作中出現,用以協調下肢力量與平衡。

骨盆左/右轉:
骨盆繞垂直軸向左/右旋轉,常見於走路、跑步、揮棒、轉身、開門或丟球時,有助於帶動軀幹與下肢協同發力。

幾乎所有走、跑、坐、轉、提、蹲的動作都同時涉及骨盆多方向的微小傾斜與旋轉,用以維持平衡與提升動作效率。
👉將影片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們吧!
👉你還想看什麼主題或教學,下面留言和我們分享!

製作|妙儀
文案|妙儀
總編|文編

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有時候同樣的訓練,這週輕鬆完成、下週卻全身痠痛?【💪 女性荷爾蒙影響肌肉修復?調整訓練節奏,聰明運動!】在運動與健康的世界裡,肌肉修復是一門被低估的科學。對女性而言,這門科學不只關乎拉筋放鬆或補蛋白質,更深層地與「荷...
10/11/2025

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有時候同樣的訓練,這週輕鬆完成、下週卻全身痠痛?
【💪 女性荷爾蒙影響肌肉修復?調整訓練節奏,聰明運動!】

在運動與健康的世界裡,肌肉修復是一門被低估的科學。
對女性而言,這門科學不只關乎拉筋放鬆或補蛋白質,
更深層地與「荷爾蒙變化」息息相關。

🧠 女性的肌肉修復,和男性不一樣嗎?

多數訓練理論其實來自男性的研究數據,
但女性的身體不只構造不同,還有「週期性的變化」。

月經週期中的雌激素(Estrogen)與黃體素(Progesterone)
會影響:肌肉蛋白質合、發炎反應、葡萄糖代謝、神經調節

這些都是肌肉修復的關鍵!
理解這些變化,能幫你更聰明地安排訓練與恢復、
提升表現,也避免過度訓練。

💖 雌激素的「肌肉守護力」

雌激素不只是生殖荷爾蒙,它還是肌肉的保護者。

研究發現:
📉 在雌激素高峰時期,運動後肌肉損傷指標(CK)上升幅度較低。
🛡 它能抑制發炎、提升抗氧化能力,
縮短恢復期、減少肌肉痠痛(Enns & Tiidus, 2010)。

➡️ 換句話說:雌激素讓你更快「修好」肌肉。

🔄 黃體素的「穩定挑戰」

相比之下,黃體素的角色更複雜。
在黃體期(Luteal Phase)濃度升高時,身體會出現:
🌡 體溫升高 → 降溫效率下降,耐力略減
💤 肌肉放鬆傾向 → 力量輸出可能稍受影響
⚖️ 拮抗雌激素 → 修復力下降、疲勞感增加

所以這段期間,可以適度調整訓練強度,
給自己多一點恢復空間。

📊 荷爾蒙波動與肌肉修復

Hackney 等人(2019)研究指出:
在「月經期」(雌激素、黃體素都低的時期),
女性運動後的 CK 與 IL-6(發炎指標)顯著上升。

👉 代表這時候肌肉更容易受損、修復變慢。
適當休息與補充營養,能幫助你穩定恢復。

💬 訓練不是機械,是理解

懂得觀察雌激素與黃體素的變化,
不代表你要「被週期綁架」,
而是學會與身體合作。

當你在疲勞、情緒波動時懂得放慢,
那不是懶惰,而是聆聽身體智慧的開始。

🌸 讓身體成為你的教練

女性的身體有自己的節奏,
學會紀錄、觀察、調整,
你就能讓訓練更科學、更溫柔。

最好的訓練計畫,不是抄來的,
而是聽見自己身體的聲音。💫

✍️ 文/左蓉
還想知道哪些主題的文章?
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更多運科、訓練知識,歡迎搜尋「練健康」官網
#練健康 #健康是練出來的 #中高齡訓練

Address

南京東路三段29號B 1
Taipei
10491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2:00
Tuesday 10:00 - 22:00
Wednesday 10:00 - 22:00
Thursday 13:30 - 22:00
Friday 13:30 - 22:00
Saturday 10:00 - 22:00
Sunday 10:00 - 18:00

Telephone

+88622507419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練健康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為什麼叫練健康?

品牌理念 為了健康而訓練,為了生活而訓練,將訓練融入生活,這是我們的理念 在安全與健康的基礎下,我們才能享有一定的生活品質,活出自己的理想人生

品牌目標 #新手友善 降低民眾對於重量訓練的門檻與恐懼,能確實享受到重訓所帶來的好處與快樂 #銀髮族友善 針對老年特殊族群有專門的教練與訓練法,讓高齡者能重回健康狀態,活得有尊嚴,掌握身體自主權 #科普轉譯 將複雜與日新又新的知識與資訊,即時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民眾了解新知,學習門檻降低,學習不再有多餘負擔 #運動推廣 與各大健身房與各種專項運動員合作,不讓運動員在成為弱勢,也不再有一日球迷的產生,大家一起關心關注運動選手與產業 #醫學合作 密切與醫療領與合作,讓教練能將學員的身體以及相關資訊蒐集完善,幫助醫療人員提供給學員適合的處置

品牌故事 說真的,練健康這個名字,一剛開始只是跟朋友間互開玩笑嘲諷用,什麼意思呢?常跑健身房的人一定知道,最常被問的問題,除了你今天練什麼之外,大概就是,你是練什麼的?但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得有非常大的勇氣,因為對方會依照你舉的重量跟你的身型去做判定,稍稍一答錯,就會落到批判之谷永不得翻身,當然以上只是玩笑話。通常懶得解釋就會說我是練健康的,這就是為什麼要叫練健康的最初發想由來,很好笑對吧?

後來決定會用這個名字,是因為在當教練的時候,詢問很多第一次來健身房的客人,如果有上前攀談(賣課),通常問對方想要達成什麼樣子的目標,90%的人都會回答,健康,但很顯然的,一般人也只知道健康跟運動有關,那接下來要怎麼動?怎麼吃?怎麼樣達到?怎麼變健康?就會陷入沉思,在知識的汪洋中失去方向。況且,教練們本身對於健康的定義也是百百種,練健力的就要你三項要有個目標,練健美的就要你(肌肉量/脂肪量)能無窮大就無窮大,練三鐵的,就要你的三項總和時間越低越好。其實,大家都沒有錯,只是在於這個選擇,並不是最”適合”這個消費者的,身為教練能做的,應該是要以客戶的目標為最終目標,自己的能力跟知識是限制式,看要如何運用去達到消費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