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院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和信醫院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和信醫院於1990年3月創設,1997年8月遷至關渡現址。創院迄今,提供全人、全家、全程、全方位團隊整合的癌症醫療及健康促進服務。在和信,「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是全院上下、全體同仁的首要掛念。

【十一月肺癌關注月|分清期別,才能看見治療方向】肺癌的治療策略取決於疾病的「分期」;了解分期,能幫助病友與家屬掌握病情全貌,理解不同階段的治療差異。TNM系統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期方式,依三項要素評估:✅T(腫瘤):腫瘤大小與侵犯範圍✅N(淋巴...
10/11/2025

【十一月肺癌關注月|分清期別,才能看見治療方向】

肺癌的治療策略取決於疾病的「分期」;了解分期,能幫助病友與家屬掌握病情全貌,理解不同階段的治療差異。

TNM系統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期方式,依三項要素評估:

✅T(腫瘤):腫瘤大小與侵犯範圍
✅N(淋巴結):是否擴散至鄰近淋巴結
✅M(轉移):是否轉移至遠處器官

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早期以手術為主要治療;局部晚期多需同步化學放射治療,並接續免疫治療以降低復發;若癌細胞已擴散至遠處,標靶與免疫治療將成為控制病情、維持生活品質的關鍵。

小細胞肺癌(SCLC)則分為侷限期與擴散期,治療以化學放射治療為主,並可能進行腦部預防性放射以降低轉移風險。

分期不只是醫療體系的專業語言,也是治療藍圖的擬定基礎。透過精準診斷與多專業合作,才能為病友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向。

👉閱讀完整內容:
https://www.kfsyscc.org/cancer_knowledge_detail/lungesophageal/121

#和信醫院
#以病人為中心
#肺癌關注月
#肺癌治療藍圖
#精準醫療
#肺癌

【婦科照護|子宮肌瘤手術獲《康健》特色醫院肯定】在 康健雜誌 首度舉辦的「特色醫院」評選中,和信以穩健的手術成果與完善的照護流程,入選2025年「子宮肌瘤手術」特色醫院。評選依據住院天數、術後併發症與再入院率等客觀指標,綜合健保資料與品質認...
10/11/2025

【婦科照護|子宮肌瘤手術獲《康健》特色醫院肯定】

在 康健雜誌 首度舉辦的「特色醫院」評選中,和信以穩健的手術成果與完善的照護流程,入選2025年「子宮肌瘤手術」特色醫院。評選依據住院天數、術後併發症與再入院率等客觀指標,綜合健保資料與品質認證,選出全台表現前20%的醫院,肯定團隊長年在臨床品質與病人安全上的努力。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治療方式會依肌瘤大小、位置與病人狀況而定,從開腹、微創到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皆可採行。和信婦癌及婦科照護團隊以安全為首要目標,在精準診斷與縝密照護間取得平衡,讓病友在治療與恢復過程中都能感受到安心與信任。

#和信醫院
#特色醫院
#子宮肌瘤手術
#婦科照護
#以病人為中心

07/11/2025

【伸出你溫暖的手,生命會更有意義】

主講者:盧俊義牧師

05/11/2025

【和信癌百科.乳癌篇 EP22|化療後癌症就不會復發或轉移嗎?】

結束化學治療,並不代表癌症從此「畫下句點」。復發與轉移的風險雖難以完全避免,但醫療團隊會透過多種治療策略,盡力把風險降到最低。

陳智文醫師指出,腫瘤大小、淋巴結侵犯數量,以及癌症分型(例如三陰性或荷爾蒙強陽性乳癌),都與復發機率有關。臨床上因此會依病情安排前導性化學治療、術後輔助化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或免疫治療等方式,降低癌細胞再次活化的機會。

根據長期研究觀察:

✅50歲以下病友若能接受完善治療,十年內的復發風險可降低約三成
✅50至70歲族群,整體風險也可降低約兩成

陳醫師提醒,若醫師判定存在特定風險因子,仍建議積極配合後續治療安排。唯有持續治療、完整追蹤,才能讓復發與轉移的可能降到最低。

#和信癌百科
#乳癌篇
#化學治療
#和信醫院
#以病人為中心
#陳智文

【靈性關懷 × 生命思維|伸出你溫暖的手,生命會更有意義】最動人的時刻,往往不是來自語言,而是靜靜的陪伴。當病友與家屬面對病痛與別離,陪伴不只是安慰,更是一種靈性的同行,使人得以在脆弱中被理解,在告別中感受愛的延續。本週五(11/7)上午八...
05/11/2025

【靈性關懷 × 生命思維|伸出你溫暖的手,生命會更有意義】

最動人的時刻,往往不是來自語言,而是靜靜的陪伴。

當病友與家屬面對病痛與別離,陪伴不只是安慰,更是一種靈性的同行,使人得以在脆弱中被理解,在告別中感受愛的延續。

本週五(11/7)上午八點,和信院會邀請長年深耕靈性關懷的盧俊義牧師,以「伸出你溫暖的手,生命會更有意義」為題,分享他近二十年在和信醫院的陪伴經驗。從祈禱、傾聽到靜默守候,他以一個又一個真實故事,引領我們思索:當醫療的盡頭不再只是治療的終點,何謂真正的陪伴?而我們又能為彼此留下什麼?

盧牧師畢業於台南神學院,曾在台東關山、嘉義西門、台北東門等教會牧會,並於多所神學院授課。自2006年起,他在和信醫院擔任宗教師,以誠摯的信仰與深厚的關懷,陪伴無數病友與家屬走過生命最後的旅程。

當醫療的專業與靈性的力量相遇,陪伴不再只是職責,而是一份理解生命、接納無常的修練。

院會將同步於和信Facebook粉絲專頁直播,邀請您線上參與,一同傾聽、感受,讓這份靜默的溫度,成為我們面對生命時最深的力量。

#和信醫院
#以病人為中心
#盧俊義

【十一月肺癌關注月|理解疾病,從呼吸開始】每年十一月,是提醒社會重新關注呼吸與健康的時節。衛福部統計顯示,肺癌長年穩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顯示防治挑戰仍未鬆動。這種疾病常在早期無明顯症狀,當出現咳嗽、胸悶或呼吸困難等變化時,病情往往已進入較複...
03/11/2025

【十一月肺癌關注月|理解疾病,從呼吸開始】

每年十一月,是提醒社會重新關注呼吸與健康的時節。衛福部統計顯示,肺癌長年穩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顯示防治挑戰仍未鬆動。這種疾病常在早期無明顯症狀,當出現咳嗽、胸悶或呼吸困難等變化時,病情往往已進入較複雜的階段。

為深化對肺癌的理解,和信醫療團隊推出系列專文【肺癌治療藍圖:全面解析】,以臨床經驗與科學實證為基礎,從病理、診斷到治療與照護,勾勒出完整的醫療視野,將於肺癌關注月期間陸續發布。

首篇《肺癌簡介、常見症狀與診斷》說明了疾病如何在細胞層次開始變化---當肺部細胞的DNA突變,原本受控的生長節律被打亂,異常增生逐漸侵蝕健康組織。除了吸菸這一主要危險因子外,氡氣、石棉、空氣污染、放射治療史與家族病史等因素,也都可能提高罹病風險;肺癌早期多半無聲無息,持續咳嗽、咳血、胸痛或聲音沙啞,則是需提高警覺的信號。

對於高風險族群(50至80歲且具有吸菸史者),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早一步診斷,往往意味著多一份治療的可能與生活的主動權。

在面對癌症的長程照護中,知識的累積即是防線的建立。理解疾病的起點,是邁向更穩定與安心生活的第一步。

閱讀完整內容:https://www.kfsyscc.org/cancer_knowledge_detail/lungesophageal/113

#和信醫院
#肺癌治療藍圖
#以病人為中心
#癌症預防
#肺癌

【記憶力變差,是時間的流轉,還是治療的痕跡?】記憶力的減退,對多數人而言是自然的生理變化;但對部分癌症病友來說,這份模糊感,卻可能來得更早。部分病友在化學治療期間或結束後,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閱讀理解與數字運算能力變差等情況,俗...
02/11/2025

【記憶力變差,是時間的流轉,還是治療的痕跡?】

記憶力的減退,對多數人而言是自然的生理變化;但對部分癌症病友來說,這份模糊感,卻可能來得更早。

部分病友在化學治療期間或結束後,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閱讀理解與數字運算能力變差等情況,俗稱「化療腦(chemobrain)」,一種化療後常見的神經認知變化。

多數病友的症狀僅持續一段短暫時間,即能隨著身體恢復而逐漸改善;但也有少部分病友,這份「腦中的霧」會停留得更久,影響生活的節奏與自信。

造成記憶與專注力下降的原因並不單一,癌症本身、治療過程(如手術與麻醉、放射線、抗荷爾蒙治療)、以及更年期、壓力、焦慮、睡眠不足、疼痛或用藥,都可能成為干擾思緒的無形力量。若感覺思考變得遲緩,與醫師討論,是理解自身狀況的第一步。

雖然目前尚無標準治療方案,但一些調整能讓生活重新聚焦:

✅維持規律運動與健康飲食,讓身體循環順暢、思緒更清晰
✅保持充足睡眠,讓大腦有修復與整理的時間
✅透過拼圖、動腦遊戲或學習新事物,讓思考保持活性
✅使用記事本或手機記錄待辦事項,替自己建立外在記憶
✅一次專注做一件事,在整潔安靜的環境中工作
✅告訴家人你的狀況,讓他們在需要時協助與陪伴
✅面對偶爾的遺忘,試著以平常心對待

若記憶力的變化影響到生活品質,請與主治醫師討論,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對症處理。

記憶的模糊,不一定是退化的象徵;有時,它只是身體在恢復過程中留下的溫柔訊號。

#和信醫院
#化療腦
#長期追蹤
#癌症治療
#以病人為中心

【乳癌術後運動指南|在節制與堅持之間,找回身體的自由】手術結束後,許多人最先面對的,不是疼痛,而是「我還能做什麼?」乳癌治療帶來的不只是身體的改變,還有對動作的遲疑與不安。余本隆醫師提醒,術後能不能運動,關鍵不在於身體的限制,而是如何找到安...
30/10/2025

【乳癌術後運動指南|在節制與堅持之間,找回身體的自由】

手術結束後,許多人最先面對的,不是疼痛,而是「我還能做什麼?」

乳癌治療帶來的不只是身體的改變,還有對動作的遲疑與不安。余本隆醫師提醒,術後能不能運動,關鍵不在於身體的限制,而是如何找到安全的節奏。

若手術清除了腋下淋巴結,手臂的淋巴回流會受影響;過度出力、提重物或局部感染,都可能增加水腫風險。

因此,余醫師建議,病友應學會「傾聽身體」:

✅逐步調整強度,定期測量雙側手臂周長
✅避免單手長時間用力,或讓患側手臂進行抽血、打針、量血壓
✅從緩和運動開始:瑜珈、太極、伸展訓練皆可,但務必熱身並觀察身體反應

「不要因為乳癌而放棄運動,」余醫師說,運動不只是復健,也是一種重新找回生活主導權的過程。

當你能再次舉起手臂、平穩呼吸,那份穩定與力量,就是康復最真實的樣貌。

#和信醫院
#乳癌照護
#以病人為中心
#病人安全
#余本隆

【從和信出發的改革|乳癌論質計酬全國推動】內政部最新公布的簡易生命表顯示,癌症仍是影響國人壽命的首要死因,其中乳癌為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即使長期推動篩檢,死亡率仍持續上升。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健保已將多項乳癌新藥納入給付,但監測發現各...
29/10/2025

【從和信出發的改革|乳癌論質計酬全國推動】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簡易生命表顯示,癌症仍是影響國人壽命的首要死因,其中乳癌為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即使長期推動篩檢,死亡率仍持續上升。

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健保已將多項乳癌新藥納入給付,但監測發現各醫學中心間在治療品質與存活率上仍存在落差。為此,衛福部將於115年第一季推動「乳癌論質計酬(Pay for Performance, P4P)」方案,依據治療成效、復發率與五年存活率等指標給予差異化獎勵,期望以制度導向促進醫療品質提升,扭轉乳癌死亡率上升的趨勢。

事實上,這項政策的起點正源於和信。

早在1996年,黃達夫教授便率先提出以「品質」為核心的給付制度構想,並由和信團隊完成乳癌照護成本與臨床品質研究。2001年,和信在健保署支持下正式試辦「乳癌論質計酬制度」,成為全台首家以治療成果為導向的醫療支付模式。

多年來,和信乳癌團隊依循多專科整合與精準用藥原則,病友五年存活率達91%,優於台灣平均值(86%)與醫學中心平均(87%),證實「做對」比「做多」更能創造醫療價值。

當國家即將推動乳癌論質計酬制度的全國性實施,這場以病人為中心的改革,正從和信出發,走向更廣的未來。

#和信醫院
#論質計酬
#乳癌照護
#醫療品質
#以病人為中心

【醫療保健】乳癌論質計酬擬115年第1季上路 初步鎖定2類醫院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台灣乳癌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盤點近二年國內的乳癌用藥不僅跟上國際指引,且健保針對乳癌用藥幾乎有給付,進一步監測不同醫學中心間,治療乳癌患者的品質與存活率,發現存在落差,因此衛福部決定明年起推動「論質計酬」(P4P,Pay for Performance)方案,治療乳癌的效果愈好,就給予更好的給付。

石崇良說,參與該計畫的醫院,需要先通過癌症品質認證,每年治療乳癌個案數為五十例以上,監測治標包含化療低次數但高劑量、乳癌復發率、五年存活率等監測其品質。

他強調「乳癌的死亡率一直在增加,要扭轉必須要祭出手段與方案」,而「論質計酬」方案,第一階段將先蒐集各醫院相關資料,第二階段會根據相關指標改善程度,給予做得好或是進步醫院獎勵,預計明年第一季上路,先找七十家醫院執行。
-
本文節錄自中央社報導

28/10/2025

【重陽敬老 × 無菸同行|愛,可以從呼吸開始】

家裡的味道,浸著歲月的香氣,一呼一吸之間,都是生活的印記。

有人記得清晨茶香的溫潤,也有人記得客廳裡,那一縷習慣的菸氣。

那是時間留下的痕跡,也是陪伴最深的氣息。

當兒孫在身邊,笑聲盈滿空間,漸漸開始明白,健康與愛,都藏在最平凡的一次呼吸裡。

吸菸與多種癌症相關,肺癌、口腔癌、膀胱癌,都可能在不經意間潛伏;而二手菸、三手菸,也讓家人的呼吸多了一份負擔。

戒菸或許艱難,但願意改變的心,能讓家的味道重新變得清新。

這個重陽節,讓我們以一份溫柔的堅持,讓愛,從呼吸開始蔓延。

#和信醫院
#以病人為中心
#重陽節
#癌症預防

【面對癌症資訊洪流|從不安到信任的第一步】確診癌症後,許多病友與家屬會立刻上網搜尋治療方法,希望掌握更多資訊,卻可能陷入真假難辨的訊息之中。根據《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研究,美國社群媒體上最受關注的癌症文章中,有三分之一含有錯誤或潛在有害內容...
27/10/2025

【面對癌症資訊洪流|從不安到信任的第一步】

確診癌症後,許多病友與家屬會立刻上網搜尋治療方法,希望掌握更多資訊,卻可能陷入真假難辨的訊息之中。根據《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研究,美國社群媒體上最受關注的癌症文章中,有三分之一含有錯誤或潛在有害內容。這些看似專業或帶有「奇蹟療法」字眼的文章,常缺乏科學依據,甚至可能讓病友錯過有效的治療時機。

臨床上不乏病友帶著網路上流傳的療法或保健資訊前來諮詢,期盼獲得醫師的肯定。此舉無疑出於對自身或家人健康的關心,卻也反映出被資訊淹沒的焦慮。當錯誤訊息以「關心」或「奇蹟」為名傳播,判斷與信任就成了治療旅程中最艱難的課題。

弗洛拉醫師(Daniel Flora)提醒,錯誤資訊常以專業包裝呈現,引用片段化或缺乏脈絡的資料,甚至帶有商業目的。要降低誤導風險,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

✅記錄網路上看到的疑問,回診時與醫師討論
✅優先參考可信、以證據為基礎的來源,例如衛福部或專科醫院的衛教資訊
✅對「保證療效」、「祕密療法」或利用恐懼推銷的訊息保持懷疑
✅若內容讓人焦慮或動搖對醫療團隊的信任,更應停下來確認真偽

網路資訊的取得比以往更容易,但真正能結合經驗與實證、釐清疑惑的,仍是臨床醫師與團隊。

和信醫療團隊將持續以專業與陪伴為核心,幫助病友面對每個選擇與挑戰,讓正確的資訊成為最有力的支持。

#和信醫院
#癌症衛教
#以病人為中心
#病人安全

【國際觀點|RadComp試驗與質子治療的臨床思考】在ASTRO 2025年年會上,RadComp Consortium公布三期隨機試驗結果(NCT02603341),比較非轉移性乳癌病友接受全面淋巴區放射治療時,質子與光子兩種方式的影響。...
27/10/2025

【國際觀點|RadComp試驗與質子治療的臨床思考】

在ASTRO 2025年年會上,RadComp Consortium公布三期隨機試驗結果(NCT02603341),比較非轉移性乳癌病友接受全面淋巴區放射治療時,質子與光子兩種方式的影響。研究納入1,239位病友,以多項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量表評估治療後狀況。

結果顯示:治療後六個月的生活品質在兩組間並無顯著差異。雖光子組在「呼吸急促」項目略佔優勢,但統計上不具顯著性;質子組的滿意度與推薦意願較高,但研究者提醒,此結果可能受非盲性設計影響。整體而言,質子治療尚未展現明確優於光子的短期臨床差異。

科技的價值,應以實證為衡量;質子治療在特定族群(如兒童或鄰近重要器官的腫瘤)具明確意義,但若缺乏可靠對照試驗的支持,就不應以「高端」或「必然更好」作為推動理由。放射治療的關鍵在於「為誰有效、為何採用」,而非僅僅是技術的更替。

我們堅持,每一項治療選擇都應建立在科學證據與臨床經驗之上,並以病友長期福祉為核心。這是和信對放射治療的態度:尊重創新,也尊重證據。

#和信醫院
#以病人為中心
#實證醫學
#質子治療
#乳癌治療
#放射治療

Large phase III trial shows patients report excellent outcomes after eith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 favoring protons

Address

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Taipei
11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和信醫院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和信醫院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