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 門診預約 || 可私訊詢問或直接與診所聯繫
越診所 (減重 功能醫學)

|| 合作、演講邀約 || 請私訊 我相信 許多因生活型態造成的慢性疾病
在初期 是有機會逆轉的

我希望可以幫助人們
早期發現 並改善身體的失衡
啟動自癒力
養成不易生病的體質

不只用醫美改善輪廓或膚況
而是真正
由內而外的容光煥發

食物噪音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大腦訊號太吵。把腦中的吃東西衝動調成靜音,你才聽得到真正的飽足感。感謝《潮健康》專訪全文解析在這裡👇 https://pse.is/8c69at
13/11/2025

食物噪音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大腦訊號太吵。
把腦中的吃東西衝動調成靜音,你才聽得到真正的飽足感。

感謝《潮健康》專訪
全文解析在這裡👇 https://pse.is/8c69at

【 #潮享瘦】吃完還想吃🍰你可能被「食物噪音」干擾了📣
吃完晚餐還想吃點心
吃多怕胖,不吃好空虛🥹
其實~這種狀態在科學上有名字
叫做「 #食物噪音」( )!
 
 
🎧 .嘴饞
越診所院長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解釋👇
 
🔹 #食物噪音(Food Noise)
持續、難控制的侵入性思緒,不針對特定食物,像噪音一樣干擾大腦
如:「等一下吃啥?」、「我吃這個健康嗎?」、「還是明天再吃?」
 
🔹 #嘴饞(Craving)
強烈渴望特定食物
如:半夜滑到炸雞影片,想衝去買炸雞🍗
 
 
最近天氣轉涼、年底聚會多,更容易有 #享樂型飢餓
👉就是飽了還想繼續吃, #食物噪音 越來越大
 
 
📖該怎麼關掉 #食物噪音?
#陳君琳醫師 認為減重不能只看結果,失敗就認為是意志不堅
可以從「影響因子」下手,從源頭改變反應鏈,例如:
 
✅有睡眠充足
✅管理壓力
✅使用GLP-1類腸泌素藥物( )
 
 
#陳君琳醫師 呼籲,關鍵還是在健康的生活型態
GLP-1類腸泌素藥物 ( )只是輔助工具
 
 
📌怎麼「關掉」食物噪音?
📌聚餐用這4招降低「食物噪音」?
📌減重藥物還能保護器官?
 
留言區看完整文章⬇️

現在頻道改成每週三晚上七點上片喲來看看怎麼補充身體的 🚒🚒 滅火隊資源 🧯🧯https://youtu.be/RAlUnr9MMB4
29/10/2025

現在頻道改成每週三晚上七點上片喲
來看看怎麼補充
身體的 🚒🚒 滅火隊資源 🧯🧯

https://youtu.be/RAlUnr9MMB4

28/10/2025
受高中好友邀請到麻醉科醫學會全國年會演講到底一位家醫科醫師可以去麻醉科醫學會講什麼呢?噹噹噹~ 分享「自媒體經營之道」!樂見越來越多專業學會開始重視媒體經營畢竟專業與用心還是要讓民眾感受得到才能夠真正找出有需求、能夠理解專業的價值、期待我們...
25/10/2025

受高中好友邀請到麻醉科醫學會全國年會演講
到底一位家醫科醫師
可以去麻醉科醫學會講什麼呢?
噹噹噹~ 分享「自媒體經營之道」!

樂見越來越多專業學會開始重視媒體經營
畢竟專業與用心
還是要讓民眾感受得到
才能夠真正找出有需求、能夠理解專業的價值、期待我們解決問題的人
創造價值,並獲得對應的收入
才是真正永續經營之道
才不會抱持著理想,最後卻 burn out

謝謝蘇妙佩秘書長
讓我繼家醫科、皮膚科、肥胖科、功能醫學年會之後,又跨界參加別人家年會了,感受不同的氛圍跟生態 好好玩

從上次整理簡報內容到真正上台
又解鎖了幾個電視節目跟雜誌
包含 Vogue 跟 Tatler
真的是自媒體奇幻旅程

茲茲醫師-蕭伶茲的放鬆瘦聊天室是優秀的馬偕家醫科學妹,認真細心的暖心女醫。很多時候醫師看到身體的問題,最近端的原因一定是生理變化的結果,所謂的病生理 pathophysiology。但複雜的慢性疾病,底層的 root cause (根本原因...
12/10/2025

茲茲醫師-蕭伶茲的放鬆瘦聊天室是優秀的馬偕家醫科學妹,認真細心的暖心女醫。

很多時候醫師看到身體的問題,
最近端的原因一定是生理變化的結果,所謂的病生理 pathophysiology。

但複雜的慢性疾病,底層的 root cause (根本原因) 往往卻不是那麼簡單,而是身心靈社會環境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

願身為醫者,我們都能夠溫柔地抽絲剝繭,去釐清每一位個案身體狀況背後的故事。

我喜歡 陳敬智 中醫師 這段話:功能醫學的定位:「圍繞著『病人生活』而衍伸出來的醫學。」並非取代主流醫療,而是成為「加值服務」。不只處理「症狀」這個結果,更要回到「生活」找出導致身體失衡的原因。有趣的是,這和中醫平衡協調的想法殊途同歸。用現...
12/10/2025

我喜歡 陳敬智 中醫師 這段話:

功能醫學的定位:「圍繞著『病人生活』而衍伸出來的醫學。」並非取代主流醫療,而是成為「加值服務」。不只處理「症狀」這個結果,更要回到「生活」找出導致身體失衡的原因。

有趣的是,這和中醫平衡協調的想法殊途同歸。

用現代科學的語言,重新詮釋了整體醫療的完整概念:

「人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非零件的總和。」

10/10/2025
謝謝帥氣中醫院長 guodawei_00的心得分享也讓我一窺中醫理論的博大精深萬法歸宗,其實到最後都會變成一套看待生命看待萬物的哲學(但是「君臨天下、所願皆成」是什麼啦,不愧是主持人怎麼想的出來 😆)
08/10/2025

謝謝帥氣中醫院長 guodawei_00的心得分享
也讓我一窺中醫理論的博大精深
萬法歸宗,其實到最後都會變成一套看待生命看待萬物的哲學

(但是「君臨天下、所願皆成」是什麼啦,不愧是主持人怎麼想的出來 😆)

感謝高高醫師的分享這次是我完全 unbiased 的減重藥物平衡報導與經驗分享,各有優點、都很有效,也都有機會在停藥後復胖。 除非!在使用藥物的期間,留意營養、保留肌肉、處理壓力與致胖因子⋯ 而這才是減重醫師的終極價值!同時也感謝 功能醫學...
08/10/2025

感謝高高醫師的分享
這次是我完全 unbiased 的減重藥物平衡報導與經驗分享,各有優點、都很有效,也都有機會在停藥後復胖。

除非!在使用藥物的期間,留意營養、保留肌肉、處理壓力與致胖因子⋯ 而這才是減重醫師的終極價值!

同時也感謝 功能醫學教育中心 ifectw_official 挑食營養師洪凱西精美的製圖,把環境毒素整理的一目瞭然!

徐醫師說:皮膚,是身體代謝的鏡子。無法同意更多了!
08/10/2025

徐醫師說:皮膚,是身體代謝的鏡子。

無法同意更多了!

🌕【醫師手記|中秋夜裡的醫師會議:從肥胖到代謝,從倦怠到覺醒】

中秋連假的晚上八點,當多數人圍著烤肉與家人團聚時,
一群醫師卻在線上開會,一直開到十一點。
不是為了學分,也不是義務,而是一種對醫療的熱情——
那種「想再理解深一點」的執念。

這場由 張益豪醫師/耳鼻喉專科免疫與營養學.嗅覺味覺五官大使白袍人生學院白袍人生學院主辦,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主講的功能醫學研討課,
從肥胖談到代謝、從賀爾蒙講到環境毒素,
讓人深刻感受到:醫學的未來,不只是開藥,而是「整合」。



🧠 一、肥胖與代謝的核心:訊號錯亂,而非意志薄弱

過去我們總把體重問題歸咎於飲食與運動不足,
但功能醫學提醒我們——肥胖是「細胞代謝被誤導」的結果。

賀爾蒙之間的失衡(胰島素、皮質醇、甲狀腺素、性荷爾蒙)
再加上壓力、睡眠不足、腸道菌相變化與環境荷爾蒙干擾,
讓身體誤以為自己處於飢荒狀態,於是開始囤積脂肪。

陳醫師的一句話特別打動我:
「減重最重要的,是讓身體放下戒心。」

當我們的身體覺得安全,
它才會願意釋放那些一直防衛著的能量。
這讓我想起許多臨床上「越焦慮越減不下來」的案例——
情緒、壓力與代謝,其實從來就不分家。



🧬 二、從賀爾蒙到毒素:現代人的「慢性失衡」

課程中提到,肥胖的根因往往來自四個層面:
1️⃣ 賀爾蒙失衡
2️⃣ 細胞能量代謝下降
3️⃣ 腸道健康受損
4️⃣ 環境毒素干擾

我們每天接觸的塑化劑、重金屬、農藥、人工香料、電子產品,
都可能在無形中改變荷爾蒙訊號,干擾身體節奏。

陳醫師引用了一句話:「We are what we eat, drink, breathe, touch, and what we cannot eliminate.」

真正的健康,不只是吃對,而是能「排得出去」。
能代謝、能釋放、能修復,
才是從根本恢復平衡的起點。



🩺 三、小徐醫師觀點:皮膚,是身體代謝的鏡子

聽著這些內容,我不斷想到診間裡那些反覆皮膚問題的病人。
皮膚,其實是身體最大的排毒器官。
當身體的代謝與排毒系統被壓力或毒素干擾,
皮膚往往最先替身體「發聲」。

痘痘、脂漏、濕疹、慢性蕁麻疹,
有時不是單一皮膚病,而是身體在說:「我負荷太重了。」
整合醫學讓我們重新理解——
皮膚問題的背後,是生理、心理與環境的交響曲。



🌱 四、讓醫學重新回到「全人」的初心

這堂課像一扇被打開的窗,
讓我重新看見醫師這份工作的意義:
不只是治療,更是陪伴人回到健康的節奏。

未來,我希望在皮膚醫學的基礎上,
導入更多整合醫學的思維——
從飲食、睡眠、壓力管理,到荷爾蒙與腸道健康,
幫助患者找回「身心的和諧」。

因為醫療的終點,從來不是治病,
而是讓人重新安心地活在自己的身體裡。

原來歐醫師有這麼一段心路歷程經過 rest and reset 難怪上次在肥胖醫學研究會演講上遇到覺得歐醫師狀態非常好!面對生活中拋來的各樣挑戰聆聽身體的聲音,順勢而為不時地調整自己的狀態找到生活跟工作的最佳平衡環境污染影響兒童健康是很嚴重...
06/10/2025

原來歐醫師有這麼一段心路歷程
經過 rest and reset
難怪上次在肥胖醫學研究會演講上遇到
覺得歐醫師狀態非常好!

面對生活中拋來的各樣挑戰
聆聽身體的聲音,順勢而為
不時地調整自己的狀態
找到生活跟工作的最佳平衡

環境污染影響兒童健康是很嚴重的議題
開心許多兒科醫師開始投入預防功能醫學的領域
還沒出現疾病的時候,搶先守護兒童的健康

【每個人都值得更超前部署的健康策略】

去年歐醫師發現自己
經歷了多年的「過勞*」生活型態
於是決定離職、重新開始

(*或者我們可以說「 #腎上腺疲勞」)

調降工作量
增加營養攝取
調整身體的狀況
甚至減少運動量*
順應自然生理時鐘的節奏

(*過勞的時候反而不適合過多的運動)

目前已經脫離安眠藥*的協助
自然入睡的日子增加很多、
被陽光自然喚醒幾乎是日常

(*曾經整整一年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現在我不敢說自己已經達到work-life balance
但我明顯感覺到不一樣了
身體的聲音需要緩下來、耐心傾聽

就連周遭朋友、同事都能感受到我的變化
她們說我恢復了「活力」、「正能量外溢」
也變得「溫暖」、『給人穩定安心的感覺』

我特別喜歡這句『給人穩定安心的感覺』
因為那是身為兒科醫師的我
希望帶給家長們的
在育兒路上陪伴大家🤗

所以
發生了什麼事
讓我覺察到自己狀態不對呢?

因為我發現自己在門診再也笑不出來
而且是面對很熟悉、會聊天的小朋友&家長
我用盡全力也只剩「應付」的心情

那種感覺很糟
我自己都討厭自己了🥲

當時恰好認識了 #功能醫學
用另一個角度切入自己的身心狀態
抽絲剝繭,找到疾病/症狀(illness)的根源
進而從根本著手,調理、治療、滋養自己

昨晚線上課程*時
陳君琳醫師提到
這也可以說是”cause root medicine”
我非常認同

(*白袍人生學院的課程,感謝 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歐瀚文醫師 功能醫學 兩位前輩的分享)

身歷其境的我
回顧這一段經歷發現
這不就是我們兒科醫學很強調的嗎!

其實醫生更希望大家不要生病
兒科醫師們更想做的
跟各位家長一樣,是讓孩子健康成長

「關鍵1000天」已經被倡導了10年
核心概念就是
「在出生之前,孩子的健康已然開始成形」

這1000天包括了在母體內胎兒時期的270天,及出生後2年的730天。從古人說的「三歲看老」大概可以理解,因為這期間發生的事會大大影響一個人這輩子的「健康存摺」。

有些人的起點
就是別人的終點

有的人體質好不容易烙賽
有的人卻相反、腸胃弱易生病

有些人沒有過敏
有些人天天在跟過敏、蕁麻疹奮戰

有人喝水都胖
有人恰恰相反瘦竹竿

這些「體質」差異其實很大部分在
關鍵1000天就埋下伏筆
對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

所謂functional medicine
追求的是一種超前部署的概念

好比颱風來臨前
大家都會收起懸掛物、貼玻璃
地震頻繁的區域
居民平日就有防災演習

在疾病發生前
我們能不能做些預防措施?
例如打疫苗、戒菸、不喝酒
這類都是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行為

又如今天是中秋節🌝
大家都會在報章媒體看到
各類專家文章呼籲

教大家「聰明吃、少發胖」的技巧
這也是一種預防措施
傷害無法避免,那就減災吧!

其實我做減重這些年來發現
藥物固然大有幫助
實際上仍然要回歸根本
才不會復胖

『減肥是徒弟,維持才是師傅。』

不復胖,要從根本體質調理
而這就是 cause root medicine

除了重要的熱量赤字之外

巨量營養素的比例
微量營養素的細調
搭配順暢的新陳代謝
排毒(detox)有時也會需要

在功能醫學領域中講求全人照護
不只是解除症狀而已

我們講求營養均衡、運動適量、壓力可管理
我們注重腸道調理、毒物*排除、荷爾蒙正常運作、腸腦軸的優化等等

(*例如環境荷爾蒙、黴菌等)

一個人的健康
除了生命最初1000天的影響巨大
後天的環境、營養、生活型態也很重要唷😃

💟工商時間💟

現代高度工業化、都市化的外在環境
幾乎很少人是完全健康的
可以說95%的人不是亞健康,就是疾病狀態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替自己的健康把關
日常生活接觸到許多便利的產品
其中我自己會特別挑剔的是清潔用品

尤其是每天接觸皮膚的
很多不必要添加的成分往往就是致敏原!

歐醫師的閨蜜常常要買東西前喜歡
“consult Emily”
『Emily認證表示過敏人友善!』
我快被她們笑死😆😆😆

這次推薦一個我私下會開團的好物
我自己壓力太大的時候頭皮會「造反」
脂漏性皮膚炎特別愛在頭皮搞怪🤪

感謝頭皮救星decent Rossi 洗髮粉~
溫和清潔的同時,不傷害(do no harm)
而且環保♻️這點深得我心

後來陸續也用了Rossi家的洗顏慕思、不流淚卸妝水、臉部保濕精華,都是我們敏感肌(我還有酒糟肌)友善的好物🥰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唷~

照片:選粉絲喜歡空中系列照,我想說要展現秀髮找了背面的截圖。

謝謝陳醫師的分享!功能醫學強調身體的健康來自於體內各大系統的順暢協作,跟中醫調理的概念不謀而合期待未來多多交流!
06/10/2025

謝謝陳醫師的分享!
功能醫學強調身體的健康來自於體內各大系統的順暢協作,跟中醫調理的概念不謀而合
期待未來多多交流!

你覺得自己健康程度如何呢?

有時我們感覺沒有明顯的生病,但卻總覺得哪裡不太對
偶爾情緒低落、消化不良、免疫力差
偶爾覺得累疲勞、皮膚狀況不佳、代謝緩慢
就算去檢查,報告也一切正常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亞健康」狀態喔!

昨天和白袍人生學院的夥伴們一起上了整整三小時的功能醫學課程,對功能醫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亞健康的人佔75%

在歐瀚文醫師的介紹下發現真正健康的人只有約 5%,被診斷出疾病的有 20% ,而剩下75% 的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

功能醫學就是針對這些「還沒生病,但已經失衡」的身體去調整的一門學問。它以各專科醫學為基礎主軸,再以病人為核心找出失衡的地方,去做補充和延伸(和中醫所講求的陰陽平衡,中庸之道不謀而合)

▋功能醫學幫忙瘦身不復胖

適逢中秋節,陳君琳醫師也幫大家補充了功能醫學在瘦身方面的看法,讓大家有更多切入點可以去幫患者做思考

功能醫學認為影響肥胖的因子

1.荷爾蒙(皮質醇/胰島素/雌激素/睪固酮/甲狀腺素)
2.粒線體的健康(許多人卡重的可能原因)
3.腸道健康(腸道發炎⮕身體壓力上升⮕嘴饞)
4.環境毒素(Obesogen:環境的肥胖因子會干擾體內荷爾蒙,進而影響身體的體重設定點失常)

解決方法
1.減少暴露
2.解毒(肝臟/腎臟/二便/流汗)

▋減重最重要的是讓身體放心

這是今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脂肪是我們的身體儲備,只有讓身體放心,庫存才能夠安心的卸除,這之中要考慮營養均衡/減少身體發炎/荷爾蒙健康/毒素的減少/睡眠充足/心理壓力釋放...等,每個個體的因素不同,因此個人化的醫療肯定是未來的趨勢。

今天除了開啟功能醫學的認識,也發現中醫和功能醫學的相似性,可融合性,期待未來能夠給患者更多元的選擇以及更豐富的治療,幫助大家長壽且健康。

✨感謝篝火計畫的講者以及主持人✨
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歐瀚文醫師 功能醫學
張益豪醫師/耳鼻喉專科免疫與營養學.嗅覺味覺五官大使白袍人生學院

Address

中山區
Taipei
104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2:30
Tuesday 10: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陳君琳醫師的纖美筆記: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