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杏物理治療所Genesis Physical Therapy

健杏物理治療所Genesis Physical Therapy We are a gender-inclusive physical therapy clinic. We provide person-centered and science-supported services.

We help people with painful s*x,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or to enjoy pleasure again.
我們提供性別友善、多元性別的物理治療,幫助漏尿、性行為疼痛、骨盆底肌問題的人再次享受生活!

性別肯認手術的復原,沒那麼簡單變性手術或性別重置手術是過去不正確的用語。性腺摘除和重建手術是法律用語。性別肯認手術才是認同尊重性別的用語。這不是隨便想跳進去又可以跳出來的決定,要有相當的心理、身體、經濟條件。之前的文章有說過,最好在手術前開...
14/11/2025

性別肯認手術的復原,沒那麼簡單

變性手術或性別重置手術是過去不正確的用語。性腺摘除和重建手術是法律用語。

性別肯認手術才是認同尊重性別的用語。
這不是隨便想跳進去又可以跳出來的決定,要有相當的心理、身體、經濟條件。

之前的文章有說過,最好在手術前開始物理治療,復原的效果會比較快也比較好,控制疼痛的程度也比較容易。

那麼,物理治療怎麼做呢?

[手術前]
認識身體:骨盆底肌肉的解剖位置、構造和功能。

呼吸訓練:幫助放鬆,有助於減少疼痛、幫助睡眠、減少腹部壓力。

骨盆底肌的收縮與放鬆訓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少腫脹疼痛,改善漏尿。

轉位:生活中移動和出力的注意事項,減少過度用力傷口繃開的風險。

瞭解疼痛:透過衛教瞭解疼痛不只是傷口問題,和我們的擔憂、壓力、睡眠都有關。

[手術後要確認什麼呢?]
1.傷口滲液和疼痛程
2.尿管移除後是否能自主排尿
3.陰道深度、寬度

[物理治療這邊開始]
手術完沒有嚴重併發症就可以開始物理治療了,一開始以保護傷口、減少疼痛、儘早下床活動為目標。

所以手術前教的這時候就派上用場,指導安全起身、下床,不要讓腹部和陰部過度受力。
物理治療開始的時間,最晚最好不要超過手術後6週才開始。

那總共要多久呢?基本上12週過後,傷口內外已癒合,照顧技巧也學會了,體力也逐漸恢復生活水準,就可以達到目標,自己維持擴張,後續再3, 6, 12個月追蹤,但如果還有持續的骨盆底肌肉失調或症狀,就建議繼續物理治療。

骨盆底肌訓練:
尿管拔除後開始進行,通常是手術後一週。
練習在上廁所時放鬆、活動時和身體協調維持穩定也避免失禁、還有性行為的控制。

上廁所:
尿尿和排便的用力習慣和姿勢需要訓練。
疤痕
檢查疤痕的感覺和延展性,衣服或桌椅碰觸時是不是有疼痛、麻刺等感覺異常、性行為和活動會不會太緊繃。

擴張:
一開始比較辛苦的就是擴張,可能會因為插入擴張棒時拉扯傷口,或是因為太急要達到深度和寬度而疼痛。

最不容易長期做到的也是擴張的習慣,惰性起來就會不想,這樣可能導致新的人工陰道又狹窄萎縮,嚴重的話擴張也來不及,只能再手術重建或是就變成零深度。

[結論]
沒那麼簡單 就能去愛 別的全不看
變得實際 也許好也許壞各一半
不愛孤單 一久也習慣
不用擔心誰 也不用被誰管

幸福沒有那麼容易 才會特別讓人著迷

參考文獻
1.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perioperative pelvic FLOor physical therapy to current standard of care in transgender Women undergoing vaginoplasty for gendER affirmation: the FLOWER Trial.
2.Pelvic floor physical therapy for AMAB persons undergoing gender-affirming vaginoplasty

#性別友善 #性別平等 #性別認同 #性別不安 #性別不明 #性別友善 #跨性別 #多元性別 #男跨女 #跨女 #女跨男 #跨男 #雙性人 #間性者 #荷爾蒙療法 *x #變性手術 #變性

下背痛的迷思,沒效又傷害是的,迷思又來了,標題直接用迷思告訴您老年人下背痛的十大迷思。下背痛俗稱腰痛,從腰痛到薦髂關節到屁股都算是下背痛的範圍,有些人會合併腿麻等坐骨神經痛現象。這篇研究前幾天發表在2025年脊骨神經醫學與徒手治療期刊 (C...
12/11/2025

下背痛的迷思,沒效又傷害

是的,迷思又來了,標題直接用迷思告訴您老年人下背痛的十大迷思。
下背痛俗稱腰痛,從腰痛到薦髂關節到屁股都算是下背痛的範圍,有些人會合併腿麻等坐骨神經痛現象。

這篇研究前幾天發表在2025年脊骨神經醫學與徒手治療期刊 (Chiropractic & Manual Therapies),作者Dr. Ammendolia有超過40年的臨床、研究、教學經驗,是西奈山醫院脊椎中心的領導人,任職於外科部、麻醉部、疼痛醫學部。
(既然作者的臨床和研究經驗如此豐富,又發表在整脊和徒手治療的期刊,質疑科學的人有哪裡還不能接受呢?)

下背痛十大迷思與真相,一一用實證醫學告訴您

迷思1. 隨著年齡增長,背痛是不可避免的。
真相:背痛雖常見,但並非必然;盛行率在60歲後趨於穩定。關鍵是排除高危險問題。

迷思2. 老年人背痛通常表示嚴重疾病。
真相:感染、腫瘤、骨折等嚴重疾病的比例低於5%;大多數背痛不是組織受傷造成。

迷思3. 50歲以上成人若有下背痛,一定需要影像檢查。
真相: 若無警訊症狀,安排影像檢查反而弊大於利,會增加擔憂,讓復原更糟。

迷思4. 讓疼痛引導你,避免提重物、扭轉或彎腰。
真相:活動有助於康復;不活動反而會使情況惡化。活動中出現疼痛通常不會造成傷害,漸進式活動反而可以增加結構韌性和體能,更能對抗腰痛發生。而且。抗拒活動才會增加疼痛、造成僵硬、讓體力變差。

迷思 5. 老年人背痛應該臥床休息。
真相:臥床休息可能對背痛造成更多傷害,除了肌肉骨質流失,還有壓瘡、血栓風險,還會造成認知退化。

迷思 6. 藥物應為首選治療方式。
真相:建議以非藥物治療作為第一線治療。先前幾篇文章已經表示很多止痛藥沒有比安慰劑有效,反而造成更多副作用,提高老人跌倒、腸胃出血風險。

迷思 7. 手術對以背部為主的原發性背痛有效。
真相:對於沒有坐骨神經痛或周邊神經壓迫的症狀,不建議以手術治療原發性背部為主的疼痛,可能弊大於利。只有神經壓迫、腫瘤、感染才會建議手術,對退化性脊椎問題的人,骨刺和狹窄這些影像發現和疼痛的關聯性很低,而且手術的效果不佳,還要面對手術的併發症,像是失血、傷口疼痛、臥床衰退、感染。

迷思 8. 老年人的慢性下背痛一定是結構性損傷造成的。
真相:結構改變與背痛的關聯性低,心理社會因素扮演重要角色,包含擔憂害怕、心理壓力、活動的動機低落,更能預期長期的改善程度。

迷思 9. 注射、電燒與神經阻斷療法非常有效。
真相:之前寫過綜合80篇研究的文章,比較各種麻醉止痛藥或類固醇注射的效益,和安慰劑差不多,且在老年人中副作用風險較高,花錢又傷身。

迷思 10. 椎間盤突出是老年人腿痛的常見原因。
真相:椎間盤突出或水分變少,是無症狀的人也常見的發現,隨著年紀而升高,許多關節也是類似,是巧合的發現,並無法解釋疼痛;臨床症狀像是神經的機械敏感性或是神經學症狀 (失禁、感覺喪失、肌力喪失、反射異常) 比影像檢查更具診斷價值。

[結論]
不只年長者,其實很多年輕人也是相同的概念,所以不要只把下背痛當成核心無力、姿勢不良、骨刺、椎間盤突出這些單純的結構因素了!

***話還沒說完,這篇研究雖然提出了觀念和解釋都符合實證醫學,但是裡面引用的文獻,有一半來源是錯誤的!所以讀科學文章千萬不要只讀標題或結論,要有正確評讀文獻的能力。***

參考文獻
Ten myths of back pain in older adults that can lead to ineffective and harmful care.
Translation under CC-BY 4.0

#椎間盤 #椎間盤突出 #骨刺 #坐骨神經痛 #腰痛 #背痛 #腰椎 #下背痛 #腰酸背痛 #腰痠背痛 #滑脫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復健 #復健科 #神經外科 #脊椎 #慢性疼痛 #核心無力 #核心肌群 #核心訓練 #核心運動 #姿勢不良 #姿勢矯正 #徒手治療 #整復 #整脊 #整骨 #筋膜

又硬又軟?不夠硬是有些男性的困擾,但是硬到痛也是很折磨人。有一種特別的問題叫做Hard Flaccid Syndrome,日文稱為弛緩時硬陰莖症候群,也就是休息的時候,是處於半硬的狀態,但勃起時沒有辦法維持全硬,龜頭仍然是軟的,呈現一個矛盾...
11/11/2025

又硬又軟?

不夠硬是有些男性的困擾,但是硬到痛也是很折磨人。
有一種特別的問題叫做Hard Flaccid Syndrome,日文稱為弛緩時硬陰莖症候群,也就是休息的時候,是處於半硬的狀態,但勃起時沒有辦法維持全硬,龜頭仍然是軟的,呈現一個矛盾的存在。有些人觸碰時會覺得疼痛僵硬,甚至有整根陰莖回縮的現象。

有這個問題的人,還會合併勃起功能障礙、感覺異常、骨盆底肌失能、生殖器疼痛、龜頭冰冷麻痺感、射精後疼痛、焦慮壓力、便祕、尿流變細等現象,睡覺和起床時的勃起也會減少。這些情緒的壓力也會造成失眠、性欲減低,讓性功能有更受影響。

不過目前發生的原因還不明確,大部分的抽血、驗尿、超音波檢查都是正常,有些人外觀上或觸碰時會覺得陰莖腫脹,近5年來才有相關的醫學報導,大多只有個案報告。有學者認為來自交感神經的異常活化,或者是外力傷害骨盆的神經血管造成發炎反應,也就是拉扯或擠壓過度,常見於趴著壓床自慰、試圖用手或工具增大拉長、過度重訓。因為會陰神經和陰莖神經的刺激,會加深骨盆底肌的用力收縮,就會有持續的緊繃感,特別是陰莖根部。

這個問題該怎麼處理呢?基本上還是因人而異,不過骨盆的問題最有效的還是多管齊下的綜合處理,不是只靠壯陽藥或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也不是只有靠心理諮商,也不是只有徒手按摩,因為有研究發現只靠吃壯陽藥和打震波沒什麼效果。所以更重要的是要搭配行為訓練、壓力調整、飲食、睡眠、運動。

結論
性行為的問題不是只有身體或心理二分,面對這些千萬不要覺得尷尬或自卑,早期尋求適當的協助,才能達到最有效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Hard-flaccid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etio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2. Hard flaccid syndrome state of current knowledge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泌尿科 #性功能 #性生活 #性行為 #性愛
#骨盆底肌 #骨盆底肌筋膜炎 #骨盆底肌肉筋膜炎
#頻尿 #攝護腺 #攝護腺肥大 #前列腺 #膀胱炎 #骨盆腔發炎 #攝護腺炎 *x
#性功能障礙 #勃起 #不舉 #勃起功能障礙 #頻尿
#性交疼痛 #性行為疼痛 #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

婦癌影響性功能-下集上集提到罹患婦癌還有癌症治療的人有很高比例的性功能障礙,所以不只男性,女性也會發生。手術切除、化療、放療都可能會影響到性生活,造成性欲減低和性行為疼痛。怎麼改善呢?☢️放療皮膚炎皮膚可能會腫癢或乾裂,常用的蘆薈或金盞花膏...
08/11/2025

婦癌影響性功能-下集

上集提到罹患婦癌還有癌症治療的人有很高比例的性功能障礙,所以不只男性,女性也會發生。

手術切除、化療、放療都可能會影響到性生活,造成性欲減低和性行為疼痛。怎麼改善呢?

☢️放療皮膚炎
皮膚可能會腫癢或乾裂,常用的蘆薈或金盞花膏雖然可以舒緩刺癢的情形,不過對修復皮膚的效果有限。

-可以短暫使用類固醇藥膏,但避免長期使用造成皮膚變薄或其他副作用。

🥵血管舒縮症狀
-熱潮紅和燥熱是常見的更年期症狀,也會造成失眠和情緒不佳。

-對於非荷爾蒙敏感的婦癌症類型,則最有效就是透過荷爾蒙替代療法來補充。

-之前的文章有提過,即使是荷爾蒙敏感的乳癌,使用局部的陰道動情素或是DHEA藥膏,可以安全有效的改善陰道環境,而不會明顯改變血液內的賀爾蒙濃度產生全身作用。

-不過對於荷爾蒙敏感的婦癌,目前還不建議補充全身性的雄性激素和雌激素,主因是雖然對非罹癌者有效,但缺乏對婦癌病人的安全性和效果的研究。

💦陰道乾澀
-平時使用保濕劑來維持滋潤和酸鹼值,或是在性行為時使用短效的潤滑液。建議使用水性的無香精成分,避免造成皮膚刺激或是陰道酸鹼性改變。

-情趣玩具:透過性刺激來增加周邊血流還有敏感度,對放鬆、滋潤、性愉悅都有效果。平時也可以自己使用。
這是真的,科學證實,想知道可以另外寫幾篇介紹情趣用品的功效。

-至於之前就寫了好幾篇文章警告過大家的陰道雷射和電波,專家也表示缺乏足夠科學證據,而且要當心熱能造成的疤痕、狹窄、纖維化!
自稱有效的廠商請提出科學證據吧!

📛陰道狹窄、疼痛
放射治療會形成疤痕破壞彈性,而更年期的症狀也會讓陰道變短。有幾個改善方式
-擴張棒:漸進式增加深度和尺寸,可以自己或伴侶操作。

-非插入式的性行為:不是只有插入才是性接觸,也不是只有高潮才是好的性。愛撫、擁抱都是性行為的正戲。

-骨盆物理治療:科學證實可以放鬆改善性交疼痛,也可以透過訓練提升性生活滿意度、減少漏尿、改善脫垂。

🫶[結論]
之前的文章也介紹過愛愛會痛的多種原因,還有乳癌相關的疼痛,其中之一就是性行為疼痛。

性行為不要只是無痛而已,更重要的是愉悅,無論是自己或是有伴侶。

不過改善的重點是要有耐心,通常不是幾次就見效。目標是享受性愛而不是達到完全無痛。

參考文獻
1. Neshe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s*xual dysfunction in gynecological cancer patients. Sexual Medicine

2. Del Pup et al.. Approach to s*xual dysfunction in women with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婦癌 #子宮頸癌 #乳癌 #外陰 #私密處 #更年期 #陰道癌 #卵巢癌 #外陰癌 #子宮內膜癌 #婦產科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骨盆底肌 #骨盆底肌炎 #骨盆底肌筋膜炎 #骨盆底肌肉筋膜炎
#漏尿 #骨盆腔發炎 #性功能障礙 #性交疼痛 #性行為疼痛 #外陰前庭炎 #陰道痙攣 #會陰神經痛 #性功能 #性能力 #性生活 #性行為 #性愛

婦癌影響性功能-上集之前介紹過婦癌包含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根據調查發現高達90%罹患婦癌的人都會有性功能障礙,高出一般女性的40%很多。雖然多數醫療人員認同性生活的重要性,但是但是,同時大多也會選擇忽略,這是因為醫...
07/11/2025

婦癌影響性功能-上集

之前介紹過婦癌包含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根據調查發現高達90%罹患婦癌的人都會有性功能障礙,高出一般女性的40%很多。

雖然多數醫療人員認同性生活的重要性,但是但是,同時大多也會選擇忽略,這是因為醫師看診時間有限、文化或信仰因素、覺得尷尬、沒有受過相關訓練、缺乏資源。

根據美國癌症中心的醫療指引,在確診癌症、治療過程、治療完成、後續追蹤之中,都必須評估民眾的性健康。所以歐洲性醫學學會組成專家會議,建立了醫學指引發表在性醫學期刊上,根據實證醫學提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1. 身體、心理、社會功能,這些都會讓性行為的意願和次數減低,所以建議要多專業團隊一起協助:
確診癌症對很多人還有家庭都是重大的打擊,等待檢查報告還有治療的過程和結果也會影響情緒,加上治療造成的身體變化、和伴侶的照顧角色和親密關係改變、經濟壓力等綜合因素,所以除了醫師,個管師、社工、治療師、病友團體或民間基金會也都能提供身體狀況以外的協助。

2. 憂鬱/焦慮、擔心復發、性行為疼痛都會降低性欲:
性欲和性行為的次數都會減低,有吃抗憂鬱藥的人更容易出現性欲低下的副作用。

3. 手術、化療、放療會影響賀爾蒙、血管、神經功能,造成性行為疼痛、高潮困難、缺乏性欲:
雌激素低下會導致陰道和陰唇萎縮、潤滑和彈性變差,也會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風險;手術和放療可能傷到會陰神經和骨盆神經,造成漏尿、滲便、子宮脫垂,或是陰部的感覺喪失、缺乏潤滑、淋巴水腫;化療也會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容易麻刺痛。這些都會引起疼痛和潤滑不足。

4. 醫療造成的卵巢早衰會比自然停經的女性更容易出現性功能障礙:
手術切除子宮卵巢還有服用抗荷爾蒙藥物,會讓身體的睪固酮、雌激素濃度下降,這些激素都和性欲有關。骨盆腔的放療也會造成陰道內壁和外陰纖維化,讓性交變得疼痛。更年期的症狀不只是熱潮紅,還有失眠、關節疼痛、焦慮、陰道炎、陰道乾澀。這些綜合因素就會造成女性的性功能障礙。

[結論]
既然婦癌對性生活的影響這麼大,民眾沒有開口不代表沒有這些問題和需求,往往是不知道要問誰、怕開口很尷尬、怕提了被指責。

有些人是寧願維持性生活而不要承受癌症治療的副作用,選擇暫緩癌症治療。

所以醫療人員應該用尊重、同理的態度主動詢問民眾,提供正確的資訊。

怎麼改善罹癌後的性生活呢?下一集告訴您

參考文獻
Neshe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s*xual dysfunction in gynecological cancer patients. Sexual Medicine

#婦癌 #子宮頸癌 #乳癌 #外陰 #私密處 #更年期 #陰道癌 #卵巢癌 #外陰癌 #子宮內膜癌 #婦產科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骨盆底肌 #骨盆底肌炎 #骨盆底肌筋膜炎 #骨盆底肌肉筋膜炎
#漏尿 #骨盆腔發炎 #性功能障礙 #性交疼痛 #性行為疼痛 #外陰前庭炎 #陰道痙攣 #會陰神經痛 #性功能 #性能力 #性生活 #性行為 #性愛

腰痛,這樣做才有效,那樣做沒效還更慘下背痛、腰痛和坐骨神經痛是令人困擾的問題,因為會嚴重影響生活和睡眠,另一個困擾就是民間充斥著錯誤無效的偏方,就連醫療人員都還在堅持錯誤的治療,打假實在很困擾。說真話擋人財路會被攻擊,不過有實證醫學支持不怕...
05/11/2025

腰痛,這樣做才有效,那樣做沒效還更慘

下背痛、腰痛和坐骨神經痛是令人困擾的問題,因為會嚴重影響生活和睡眠,另一個困擾就是民間充斥著錯誤無效的偏方,就連醫療人員都還在堅持錯誤的治療,打假實在很困擾。
說真話擋人財路會被攻擊,不過有實證醫學支持不怕事。那些網紅個人神奇的成功經驗,無法被實驗支持。

醫學領域排名世界前10的醫學期刊BMJ前幾天刊登了一篇研究,還有考科藍系統性文獻回顧資料庫,依據統合分析各種急性下背痛和慢性下背痛有效和有害的治療方式 (見下圖),提供民眾參考。
依科學證據分成有療效、療效未知、無效,還有無害、害處未知、有害。

衛教:有效。告訴民眾下背痛很少是嚴重疾病,會隨時間改善。保持活動可以幫助復元,避免完全休息不動。

主動訓練:有效。之前介紹的"跟著國際大師治腰痛"系列,全部上榜,包含疼痛重新處理療法 (Pain Reprocessing Therapy, PRT)、認知功能療法(Cognitive functional therapy, CFT)、漸進式感覺動作訓練 (Graded Sensorimotor Retraining)。改善慢性疼痛、提升生活品質的效果可以維持好幾年。
關鍵都是:破除痛=發炎受傷的誤解+放鬆+漸進式活動回復生活+壓力情緒管理。不需要高級的儀器和徒手技術,只要願意試著做,整合身心生活。詳情可以看之前的文章。

針灸:短期可能有效,但是缺乏長期效果。要小心疼痛感染、氣胸、流血、暈針等風險,雖然比例不到萬分之一。

熱敷:可能有效。簡單省錢方便,自己在家敷就好,不用花錢和時間在拉腰之前熱敷,因為

拉腰牽引:沒效+有害,和假的拉腰比起來,浪費時間拉腰可能讓神經學症狀惡化。但是醫師不相信,健保的復健還是每天大排長龍。

按摩:有短暫止痛效果,對功能的改善也是短暫。有可能按完更痛!。

整脊:和假裝整脊 (擺位) 相比有短暫止痛效果,和其他治療相比效果差不多,對於生活功能沒什麼幫助。科學研究顯示大多來自預期作用,而不是真的復位,無論是整復、正骨、正脊、脊椎鬆動術、結構調理,換名稱和說詞改變不了事實。要小心可能會因為技術不當或不適合整脊,造成腦血管或骨折問題。

雷射:對疼痛比假的雷射有效,但是對功能改善不大。

治療用超音波:不只對下背痛無效,對其他關節肌肉問題也是沒效,但是醫師還是照樣開,尤其是足底筋膜炎。

電療:缺乏證據支持療效,電的時候舒服,電完就沒效了,新機器也不會比較厲害,所以只有短暫效果。難怪醫師表示要每天來電。

鞋墊:無論是特製鞋墊、客製鞋墊、足弓墊、矯正鞋墊,手作和大眾尺寸都沒有足夠科學證據顯示有效。

自然醫學homeopathy:缺乏嚴謹研究證實效果,號稱什麼都有對應元素可以治,不過拿不出足夠研究數據,而且是反對科學實證和疫苗最大宗。

各種止痛藥物:除了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肌肉鬆弛劑可以短暫止痛,其他的藥物幾乎都是沒效+有害。常見的副作用包含噁心、疲倦、腸胃不適,越強的止痛藥副作用也越大。

另外,衛教、走路、運動都可以預防下背痛復發,至於鞋墊和人因工程則是缺乏預防效果。

[結論]
被動的治療幾乎都只有短暫止痛效果,主動的方式比較能長期止痛和促進生活功能。
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傳說了,有效的治療必須禁得起實驗證明。
以上的內容醫療人員不需要參考,因為這些科學證實已久,要選擇不相信繼續做錯下去,還是改變態度提供真正有幫助的服務呢?

參考文獻
1. Management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without drugs
Jones et al., BMJ 2025;391:e086052
2. Non-pharmacological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s for low back pain in adults: an overview of Cochrane reviews

#椎間盤 #椎間盤突出 #骨刺 #坐骨神經痛 #腰痛 #背痛 #腰椎 #下背痛 #腰酸背痛 #腰痠背痛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復健 #復健科 #神經外科 #脊椎 #骨盆 #慢性疼痛
#核心無力 #核心肌群 #核心訓練 #核心運動 #姿勢不良 #姿勢矯正 #整復 #徒手治療 #實證醫學 #整脊 #鞋墊

Tramadol 止痛沒效又傷身!止痛藥是全世界最常吃的藥之一,有時候一般的消炎止痛藥效果不好,就需要強力的止痛藥,但止痛藥或許不太能止痛!Tramadol是一種鴉片類止痛藥,會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屬於管制藥品,有注射液或口服錠的形式,...
03/11/2025

Tramadol 止痛沒效又傷身!

止痛藥是全世界最常吃的藥之一,有時候一般的消炎止痛藥效果不好,就需要強力的止痛藥,但止痛藥或許不太能止痛!

Tramadol是一種鴉片類止痛藥,會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屬於管制藥品,有注射液或口服錠的形式,核准的適應症是「中度至嚴重性的急慢性疼痛」。
副作用包含發汗、眩暈、嘔吐、口乾、疲勞,不宜用於憂鬱、成癮、酗酒的人,可能會增加呼吸抑制等影響生命安全的風險,所以衛福部也呼籲過要審慎使用。

這麼強的止痛藥,到底止痛的效果好不好呢?

根據2025年發表在BMJ實證醫學期刊的回顧研究,包含19篇超過6500病人的研究,針對慢性疼痛的問題包含退化性膝關節炎、下背痛、癌症疼痛、帶狀皰疹、髖關節炎、神經痛、纖維肌痛症、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洗腎。

結果發現和假的安慰劑相比,疼痛下降改善不到10分中的1分,也就是止痛效果微乎其微...
而且會增加噁心、暈眩、便祕、嗜睡、疲倦、口乾舌燥、失眠的風險,幾乎每10人至少就會有1人出現不良副作用。
更嚴重的是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更是比不用高達2倍。

[結論]
作者表示Tramadol的傷害超過對止痛的效果,得不償失。
需要更安全而且符合科學的止痛方式。

止痛還有什麼方法,下一集告訴您!

參考文獻
Tramadol versus placebo for chronic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慢性疼痛 #退化性膝關節炎 #下背痛 #腰痛 #腰酸背痛 #腰痠背痛 #癌症疼痛 #帶狀皰疹 #髖關節炎 #神經痛 #纖維肌痛症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洗腎 #止痛藥 #疼痛 #消炎止痛藥 #副作用

昨日健杏物理治療所受到邀請,到台灣治療型訓練醫學學會,分享‘’疼痛的全思與迷思‘’。醫學和科學對疼痛的處理,20年前就已經不再是消炎止痛、組織修復的結構觀念而已,更要在乎民眾對疼痛的看法,關注民眾的生活型態,幫助民眾回到原本有困難的活動,而...
02/11/2025

昨日健杏物理治療所受到邀請,到台灣治療型訓練醫學學會,分享‘’疼痛的全思與迷思‘’。

醫學和科學對疼痛的處理,20年前就已經不再是消炎止痛、組織修復的結構觀念而已,更要在乎民眾對疼痛的看法,關注民眾的生活型態,幫助民眾回到原本有困難的活動,而不是限制痛就不要動,或是要練好核心、呼吸、姿勢、關節排列才能動,不必要的說詞反而會加深擔憂退化。

現在的智慧生活早已離開舊時代,您的健康和醫療是否也要跟上時代呢?

#椎間盤突出 #骨刺 #坐骨神經痛 #腰痛 #背痛 #頸椎 #腰椎 #下背痛 #腰酸背痛 #腰痠背痛 #物理治療 #復健 #疼痛 #止痛 #慢性疼痛 #關節痛
#核心無力 #核心訓練 #核心運動 #姿勢不良 #姿勢矯正

腰痛,不要只靠徒手治療下背痛俗稱腰痛,會讓人坐立難安,連躺著都不舒服。長期的腰痛會產生中樞神經敏感化和周邊神經敏感化的現象,也就是對於不痛的觸碰也會有過度反應的疼痛放大現象,甚至其他的身體部位也在痛,因為是綜合性的多處影響,往往局部的藥膏貼...
31/10/2025

腰痛,不要只靠徒手治療

下背痛俗稱腰痛,會讓人坐立難安,連躺著都不舒服。長期的腰痛會產生中樞神經敏感化和周邊神經敏感化的現象,也就是對於不痛的觸碰也會有過度反應的疼痛放大現象,甚至其他的身體部位也在痛,因為是綜合性的多處影響,往往局部的藥膏貼布或是止痛藥都難以有效緩和疼痛。

針對腰痠背痛的治療,之前說過打針注射沒有效,拉腰牽引沒有效,超音波沒有效,護腰沒有效。
試過了這些健保的復健,有些人會轉向自費的治療,覺得徒手治療比較高級,但是徒手治療有比較厲害嗎?
徒手治療有各種門派手法,包含按摩、經絡、筋膜、正骨、整脊、關節鬆動術,號稱可以打破筋膜沾黏、把錯位的關節復位、推開氣結。不論理論是什麼,這些禁得起科學考驗嗎?

對於腰痛整脊的治療,將近250人的文獻回顧發現,和其他的處理方式相比 (運動、假裝整脊),不管是腰椎還是骨盆整脊,對中樞神經敏感化都只有微乎其微的效果,對周邊神經敏感化則是有正有負。

另一篇發表在美國物理治療期刊PTJ的文獻回顧發現,22篇總共超過500人的研究,發現無論是針對健康人或是有肌肉骨骼關節疼痛的人,針對脖子痛、下背痛腰痛、肩夾擠症候群、頸椎鞭甩症候群、類風溼性關節炎、顳顎關節障礙,進行整脊或脊椎關節鬆動術,對當個部位還有其他身體部位的壓痛忍受程度,都沒有比假裝治療或不整脊有效,效果是微乎其微。

[結論]
長痛不如短痛,但是短效不如長效。
尋求神奇的治療不如尋求符合科學實證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No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an immediate hypoalgesic effect of spinal manual therapy on pressure pain thresholds in asymptomatic and chronic pain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 Efficacy of manual therapy on central sensitization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椎間盤突出 #骨刺 #坐骨神經痛 #腰痛 #背痛 #頸椎 #腰椎 #下背痛 #腰酸背痛 #腰痠背痛 #物理治療 #骨盆 #慢性疼痛 #顳顎關節 #整復 #整脊 #徒手治療 #推拿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這樣吃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的不只是子宮和骨盆,對腸胃道的消化系統也會造成不舒服,許多人和大腸激躁症會有相同的症狀,像是肚子痛、內臟過敏、拉肚子或便秘、脹氣、排便疼痛、解便困難。所以有時候在正確診斷上也會變得困難,往往要將近...
26/10/2025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這樣吃

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的不只是子宮和骨盆,對腸胃道的消化系統也會造成不舒服,許多人和大腸激躁症會有相同的症狀,像是肚子痛、內臟過敏、拉肚子或便秘、脹氣、排便疼痛、解便困難。所以有時候在正確診斷上也會變得困難,往往要將近10年。
不過研究發現,有腸躁症的人如果合併出現性行為疼痛、經期的時候排便症狀變嚴重、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家族史、轉移痛,那同時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機率就比較高。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處理沒這麼簡單,有些人即使子宮切除了還是有其他的症狀,或是還是會再復發。顯示需要多層面的處理,不是只有看子宮而已。

低腹敏食物 (low FODMAP) 已經被證實可以改善腸躁症的症狀,那對於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是不是也有效果呢?

一項研究發現透過維持4週每天5克以下的低腹敏飲食,可以有效改善便秘、性行為疼痛、心情、工作和生活品質、骨盆疼痛。不過因為參與者的意願不高,只有一半的人完成了飲食計畫,而且花了整整14週才達到飲食建議。可見改變個人信念和原有的生活習慣並不容易。

另一個團隊的科學研究發現經過有大腸激躁症的人經過4週的低腹敏飲食,結果看改善超過50%腸胃道症狀的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有72%,而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則是49%。
他們也依著月經週期的時間,交互比較不同的飲食方式,發現透過4週的低腹敏的飲食,60%的人在肚子痛、糞便形狀、生活品質上的進步,都比依照政府常規的飲食建議指引 (26%) 還好。

哪些是低腹敏食物呢?
豆腐蛋、柑橘鳳梨奇異果、蘿蔔黃瓜、小麥製品、南瓜子、黑巧克力

哪些是高腹敏食物呢?
牛奶優格、黃豆扁豆、蘋果桃子芒果、洋蔥豌豆、糖漿蜂蜜、加工肉品、腰果

[結論]
以上是常見的,沒有全部列出。每項食物的成分和對每個人的反應也不同,並非要完全忌口的意思,而是可以依照自己的社交、休假、食物反應來選擇。
同時也再次顯示,骨盆疼痛不是單純筋膜、肌瘤這些組織的問題,需要多管齊下一起評估和處理。

參考文獻
1. Effects of a low-FODMAP diet o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2. Clinical Trial: Effect of a 28-Day Low FODMAP Diet o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Endometriosis (EndoFOD)—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rossover Feeding Study
3. Endometriosis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pecific symptomatic and demographic profile, and response to the low FODMAP diet

#外陰前庭炎 #骨盆底肌肉筋膜炎 #骨盆底筋膜炎 #骨盆底肌炎 #會陰神經痛 #性行為疼痛 #性交疼痛 #骨盆腔發炎 #間質性膀胱炎 #經痛 #生理痛
#頻尿 #膀胱炎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腺肌症 #性行為 #骨盆底肌 #大腸激躁症 #腸躁症 #便祕 #婦產科 #脹氣

男跨女,連細胞一起跨!今天10/24是跨性別遊行,近期大家對變男變女是不是這麼容易議論紛紛,外表打扮改變,或是要摘除性腺器官手術,還是荷爾蒙療法就足夠?究竟性別變更是不是可逆的,科學告訴您(性別變更是內政部的用語,這裡沒有要爭辯性別認同的意...
24/10/2025

男跨女,連細胞一起跨!

今天10/24是跨性別遊行,近期大家對變男變女是不是這麼容易議論紛紛,外表打扮改變,或是要摘除性腺器官手術,還是荷爾蒙療法就足夠?

究竟性別變更是不是可逆的,科學告訴您
(性別變更是內政部的用語,這裡沒有要爭辯性別認同的意思)

知名生物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在10/20刊登了一篇研究,由小兒科、新陳代謝科、分子醫學科、基因遺傳科的學者共同發表,抽取了40位男跨女身上超過5000個血漿蛋白質體的成分進行分析,她們都有服用超過6個月的雌激素和抗雄性激素,也就是gender-affirming hormone therapy (GAHT),台灣習慣稱為HRT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不過醫學上很容易和更年期的荷爾蒙療法HRT混淆。

他們發現
-睪固酮濃度明顯地降低
-精子形成相關的蛋白質體也明顯地降低,主要也來自睪固酮濃度的降低。
-瘦體素 (脂肪細胞分泌的賀爾蒙) 改變了乳房和身體脂肪的分佈。
-約80%達到目標雌激素濃度,雄性激素下降則是45-100%之間。
-1.7-4.6%之間的蛋白質體改變了,而且和順性別生理女性

他們同時比對大型基因資料庫的生理女性和生理男性和性別最相關的100種蛋白質,發現抗雄性激素改變了18種雄性生殖相關的蛋白質,而其他81種非生殖相關的蛋白質,則轉換成偏向女性的形式。這樣的效果就和停經女性接受荷爾蒙療法的變化類似。

這樣的改變對健康有什麼影響呢?會增加肌肉流失、氣喘、過敏性鼻炎、自體免疫疾病、骨質疏鬆、不孕症的風險,不過對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有保護效果。

[結論]

有些人認為停藥後這些效果是可逆的,不過男跨女的荷爾蒙療法會讓睪丸體積縮小25-50%,影響到精子功能。

而這篇研究系列也看到這個影響是到細胞層級的,您說沒有從骨子裡改變嗎!

所以考慮荷爾蒙療法的人需要審慎考慮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參考文獻
Plasma proteome adaptations during feminizing gender-affirming hormone therapy

#性別友善 #性別平等 #性別認同 #性別不安 #性別不明 #性別友善 #跨性別 #多元性別 #男跨女 #跨女 #女跨男 #跨男 #雙性人 #間性者 #荷爾蒙療法 *x

做錯了,小心腰痛越治越嚴重腰痛的問題令人煎熬,有時候坐立難安,連躺著都不舒服。大部分閃到腰都會自行改善,但有些人會演變成持續的腰痛,嚴重影響到生活,所以大家都會希望趕快治好,但您知道嗎?醫錯了反而會讓腰痛更難好!一項科學研究發表在頂尖的美國...
21/10/2025

做錯了,小心腰痛越治越嚴重

腰痛的問題令人煎熬,有時候坐立難安,連躺著都不舒服。大部分閃到腰都會自行改善,但有些人會演變成持續的腰痛,嚴重影響到生活,所以大家都會希望趕快治好,但您知道嗎?醫錯了反而會讓腰痛更難好!

一項科學研究發表在頂尖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Netw Open,研究團隊集合了物理治療師、脊骨神經、醫師(復健科、精神科、疼痛科、家醫),橫跨77個醫療院所,學者來自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杜克大學、匹茲堡大學,收集了超過5000位民眾因為下背痛求醫的資料。
(先幫大家查證清楚,不要再批評作者背景、期刊的來歷名不見經傳了)

學者依據發表於國際期刊的超過15篇以上歐美亞澳的下背痛醫學指引作為參考,看哪些人接受過不符合醫學指引的檢查和治療,還有演變成長期腰痛的預測因素。
結果顯示約30%的人在急性發作的6個月後還有持續背痛,其中將近一半的人都有接受到不符合實證醫學的處理方式。
那會怎麼樣?根據統計從急性腰痛變成慢性腰痛的風險大幅提升
一項不符合醫療指引,風險1.39倍
二項不符合醫療指引,風險1.88倍
三項不符合醫療指引,風險2.16倍

哪些是不符合醫療指引的做法 (除非懷疑感染、腫瘤、骨折):
1. 開立鴉片類、抗癲癇、類固醇藥物
2. 影像檢查,包含X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MRI都算
3. 4週內轉診到骨科、神經科、復健科,進行後續精密檢查
4. 打針注射
5. 手術

除此之外,肥胖、抽菸、焦慮憂鬱、嚴重失能的人都比較會變成慢性的腰痛。

什麼才是符合醫療指引的做法:
1. 衛教民眾,急性腰痛大多不是危急病症,6週內會逐漸緩解。
2. 保持活動,不要過度臥床休息。
3. 非藥物的保守治療。
4. 運動治療。
5. 考量心理社會層面因素。

[結論]
之前的文章告訴過大家腰痛不需要常規照X光或MRI,有些人是痛到沒辦法躺著做完檢查的。之前的文章也指出主動的處理方式也比只做被動的徒手、儀器有效。
背痛就醫不一定都要做抽血和影像檢查,也不一定都要拿藥吃,這些有可能反而加重病情。做越多事的不代表醫療人員越厲害或是越照顧您,提供符合實證醫學又能傾聽民眾聲音的才是真正的良醫。

參考文獻
1.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ansition From Acute to Chronic Low Back Pain in US Patients Seeking Primary Care
2.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in primary care: an updated overview.
3.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low back pain in primary care: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椎間盤 #椎間盤突出 #骨刺 #坐骨神經痛 #腰痛 #背痛 #腰椎 #下背痛 #腰酸背痛 #腰痠背痛 #滑脫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復健 #復健科 #神經外科 #脊椎 #骨盆 #慢性疼痛 #核心無力 #核心肌群 #核心訓練 #核心運動 #姿勢不良 #姿勢矯正 #整復 #徒手治療

Address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135-1號3樓
Taipei
10491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8:00
Tuesday 09:00 - 18:00
Wednesday 09:00 - 18:00
Thursday 09:00 - 20:30
Friday 09:00 - 18:00

Telephone

+88698108101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健杏物理治療所Genesis Physical Therapy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