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斯宇中醫師

楊斯宇中醫師 藥師中醫師

28/10/2025

代班公告
11/6晚診
11/7午診

關於膝關節抽水
21/10/2025

關於膝關節抽水

今天,一位國手因比賽受傷來就診。

他的膝蓋明顯腫脹,積液鼓起,走起路來有種脹痛感。

小姊姊坐在診間問我:「醫師,我是不是要去抽水?」

這問題,我曾經也深信不疑。

還記得在復健科跟診的時候,薛惠升醫師也曾經問過我同樣的問題:「關節積水要不要抽?」

當時我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要啊!膝蓋腫起來一定要把水抽掉,不然會延緩復原。」

結果當然是被狠狠地罵了一頓。

薛醫師那時講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醫療決策,重點不在於能不能做,而是為什麼要做。

每一個操作都該有目的…

是為了診斷?治療?還是緩解症狀?

如果沒有清楚的目的,這個操作就只是多餘的處置。」

那一刻,我才理解抽水不是因為「有水」而是因為「有需要」。

當然,積水抽不抽,看的是「目的」不是「習慣」

膝關節積液的處理原則,可以分為三種常見的情境:

1️⃣. 為了緩解疼痛與腫脹:

當積液造成明顯壓迫、疼痛或行動受限,抽取部分積液可以減輕症狀,屬於治療性目的。

2️⃣. 為了排除感染或出血:

若懷疑膿性關節炎或關節內出血(例如外傷後、凝血異常者),抽水可作為診斷與治療兼具的操作。

3️⃣. 為了施打藥物前的準備:

若需關節內注射(如:玻尿酸、PRP…等),而積液過多可能影響藥物分佈,則會先移除部分積液再注射。

🤔🤔🤔那什麼時候「不用抽」?

如果積液只是輕度、沒有明顯疼痛、活動仍可進行,通常不需要立即抽水。

畢竟,關節穿刺是一種侵入性操作,會帶來感染或出血的風險。

若沒有明確的診斷或治療價值,過早抽水反而可能刺激滑膜,使積液更快再度累積。

特別是在運動員常見的非嚴重創傷性積液中,只要結構未受損、沒有持續性發炎,透過休息、熱敷、加壓與抬高等保守治療,身體往往能在數天到數週內自行吸收。

不過,即使不痛,醫師仍可能因以下兩種情況建議抽水:

✅. 積液量過多,導致活動受限或關節明顯緊繃。

✅. 懷疑潛在疾病,例如: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或感染,此時抽出的關節液可送驗分析,協助早期診斷。

在醫學上,能做不代表該做,對於膝蓋積水也是如此。

抽水,不是因為我們看到了積液;而是因為我們清楚知道這個動作能帶來什麼益處。

#褚衍強中醫師 #膝蓋積水
#水腫 #膝關節 #跑步 #馬拉松 #關節炎

假日進修青光眼 #東門中西醫座談
19/10/2025

假日進修
青光眼

#東門中西醫座談

29/09/2025

中秋節10/6
下午休診
10月其餘連假
皆正常看診

假日進修乾燥症
28/09/2025

假日進修
乾燥症

假日進修What's Up Anatomy 什麼什麼解剖課
20/09/2025

假日進修
What's Up Anatomy 什麼什麼解剖課

20/09/2025

利尿劑⋯有可能傷害你的聽力?

#利尿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利尿劑似乎有很多壞處,例如多尿讓你半夜一直起來尿尿睡不著,或是在有些人的觀念裡似乎會傷害腎臟(?),但是你知道嗎?太大量的利尿劑也會損傷你的聽力喔!

▋什麼是利尿劑

利尿劑,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藥物,我們常用來治療難治性高血壓(refractory hypertension),或是心臟衰竭或是腎臟病的水腫,利尿劑可以幫助幫助這些病人排出多餘的水分和鹽分,減輕身體負擔。

其中一類最常用的就是以環利尿劑(如furosemide)為例,它們作用於腎臟亨利氏環(loop of Henle),抑制鈉和氯的再吸收,讓水分跟鹽分從尿中排出掉!

▋為什麼利尿劑會影響聽力

這類利尿劑會讓腎小管排出鈉及鉀離子以外,也會干擾一些其他器官,例如干擾內耳的電解質平衡,特別是影響耳蝸(cochlea)中的鉀離子濃度。

內耳的毛細胞依賴穩定的電解質環境來傳導聲音信號,當利尿劑快速或大劑量使用時,可能導致內耳液體成分改變,影響毛細胞功能,進而引發暫時性或永久性聽力損失、耳鳴或眩暈。

另外高劑量這類利尿劑可能通過血流直接影響內耳的微循環,或引發低血壓導致內耳供血不足,進一步加劇耳毒性(ototoxicity)!

▋耳毒性會有哪些症狀?

耳毒性的表現主要會影響聽力和平衡感,常見的症狀包括:

1. 聽力受損或聽力下降: 這是最主要的症狀,可能發生在單耳或雙耳,範圍從輕微到嚴重,甚至是永久性的聽力喪失。

2. 耳鳴: 耳朵裡會出現鈴聲、嗡嗡聲、嘶嘶聲或高頻率的聲音,即使在安靜的環境下也可能持續存在。

3. 眩暈或頭暈: 內耳前庭功能受損會影響平衡,導致頭暈、眩暈或感覺不穩,甚至可能伴隨噁心和嘔吐。

4. 耳內壓力或悶脹感: 感覺耳朵內部有脹滿感或壓力,但與感冒引起的耳脹感不同。

▋哪些人比較需要擔心併用利尿劑會造成聽力損傷?

1. 腎臟病病人: 腎臟負責代謝和排泄Furosemide,腎臟功能不好會導致藥物半衰期延長,血漿濃度累積,增加內耳毒性風險。

2. 併用其他耳毒性藥物者

1)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gentamicin、tobramycin):這些藥物本身具耳毒性,與Furosemide合用會產生協同作用,損害內耳毛細胞。
2) 化療藥物(如cisplatin)
3)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
4) 萬古黴素(Vancomycin)

3. 低蛋白血症或營養不良患:Furosemide高度與血漿白蛋白結合,低蛋白血症(如肝硬化、腎病症候群)會增加游離型藥物濃度,提升毒性風險。

4. 老年:老年人腎功能自然下降,而且本身聽力系統可能就有些障礙,藥內耳毛細胞對毒性更敏感!

▋是不是吃一點利尿劑就會造成聽力損傷呢?

當然不是,一般人使用這類利尿劑的劑量非常低,幾乎不大會影響,而耳毒性風險與劑量、給藥速度和患者狀況有關。

例如,快速靜脈注射furosemide或與其他耳毒性藥物(如氨基糖苷aminoglycoside類抗生素)合用,會顯著增加風險。

而腎臟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受到影響,因為藥物代謝減慢,可能在體內積聚。為降低風險,醫生通常會控制劑量、監測電解質和腎功能,並避免快速給藥。

如果是相對確切的數值的話,單次靜脈快速注射超過 80 mg ,口服劑量超過200mg以上,每日總劑量接近或超過 600 mg 時,聽力下降和耳鳴的風險明顯提高!

而以我們醫院為例,furosemide口服劑量一顆40mg,口服一天五顆以上耳毒性風險稍微增加;靜脈注射的furosemide 20mg,則是單次注射4只以上比較會造成傷害!

▋小總結

1. 利尿劑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傷害聽力,特別是環利尿劑如furosemide。

2. 它會影響內耳電解質平衡,導致聽力受損、耳鳴或眩暈。雖然正常劑量通常安全,但腎臟病、同時服用其他耳毒性藥物、低蛋白血症及老年患者風險較高。

3. 單次大劑量(靜脈注射超過80毫克或口服超過200毫克)會顯著增加聽力受損的風險。

最後提醒,臨床上使用利尿劑常常是有必要的(necessary),例如嚴重肺水腫(pulmonary edema) 已經呼吸困難時,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利尿劑去挽救生命,而使用藥物本身並沒有對錯,另一方面,在心衰竭(heart failure)或是腎臟病的人如果有腳水腫或肺水腫問題的話,最好能減少水分攝取,這樣就可以減少大量利尿劑的使用!

這篇文章主要是提醒太大量利尿劑使用可能會造成耳毒性,並非宣揚利尿劑的壞處,如果大家有疑問最好跟自己的主治醫師討論喔!

#聽力
#耳毒性
#引人入腎
#醫學白話文

假日進修胸椎評估What's Up Anatomy 什麼什麼解剖課
13/09/2025

假日進修
胸椎評估

What's Up Anatomy 什麼什麼解剖課

門診時間更動造成不便 敬請見諒
11/09/2025

門診時間更動
造成不便 敬請見諒

把握轉骨時間
08/09/2025

把握轉骨時間

【白露轉骨】
準備好轉骨了嗎?
9/7白露開始
是傳統轉骨開始的時機點。
轉骨不單純長高而已,連同皮膚、呼吸道、腸胃等問題都要一起處理,長高才會更有效,未來可以有更加穩定的身體。

先說重點
不一定要吃轉骨方
但是一定要做的長高六步驟
1.9點~10點睡,迎接11點的生長激素狂潮
2.少吃甜食,一吃甜食就停長兩小時。
3.營養均衡,適度補充蛋白質。
(不要蛋白粉,臨床上很多吃蛋白粉後長痘痘的患者)
4.適量補充含鈣食品,有研究顯示含鈣營養品反而減少身高
5.適量補充含鋅食物,如糙米、海鮮、蛋黃、芝麻
6.每天運動30分鐘,至少離地十公分跳繩500下,曬太陽15分鐘以上

轉骨水藥
可以錦上添花
更能雪中送炭
#使用時機
女孩10足歲後開始用
男孩12足歲後開始用
最重要的是先照骨齡

通常我是只開一個月
1.避免過早發育
2.在適度時機點刺激一下
一年四季都要喝轉骨方
太痛苦了

轉骨簡單Q&A
如果需要更詳細的討論
請來門診喔

Q1. 孩子身高成長,每年長高幾公分才算正常呢?

A: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標準。雖然身高發展可至25歲,但臨床觀察上,青春期的衝刺階段是關鍵!

通則 (4歲至青春期前): 每年穩定成長 4 - 6 公分。

👦 男孩的成長衝刺期:

13歲 (巔峰): 每年可長 8 - 10 公分
14歲: 每年可長 6 - 8 公分
15歲: 每年可長 4 - 6 公分
16歲: 每年可長 2 - 4 公分
17歲: 每年可長約 2 公分
約18歲後 生長趨於緩和並逐漸停止。

👧 女孩的成長衝刺期:

11歲 (巔峰): 每年可長約 8 公分
12歲: 每年可長 6 - 8 公分
13歲: 每年可長 4 - 6 公分
14歲: 每年可長 2 - 4 公分
15歲: 每年可長約 2 公分

約16歲後 生長趨於緩和並逐漸停止。

Q2. 男孩、女孩轉骨調理的黃金時期是何時?

A:
把握黃金時機,事半功倍!千萬別等到月經初潮或夢遺才開始,那時生長速度的高峰期已過,效果會大打折扣。

關鍵指標:

👦 男孩: 喉結開始發育、聲音出現變化(變聲)。
👧 女孩: 胸部開始有發育感、乳暈或乳頭變大。

黃金年齡區間:

👧 女孩: 約 10 - 12 足歲
👦 男孩: 約 12 - 14 足歲

一旦出現以上信號,就是諮詢中醫師,開始進行轉骨調理的最佳時機!

Q3. 甚麼是「轉骨方」呢?

A:
「轉骨方」並不是單一的祕方,而是一種個人化的中醫調理概念。

它的核心目標是在孩子進入第二性徵、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由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透過適合體質的中藥材,來調理臟腑、補養氣血。

簡單來說,轉骨方就是客製化的成長輔助方案,幫助孩子:

改善體質
增強氣血循環
抓住成長潛力

最終達到身高理想、發育完善的雙重目標。

Q4. 轉骨方如何使用?療程需要多久?

A:
我們的調理方式講求精準與全面,為每個孩子量身訂製專屬方案。
調理原則:

👦 男生: 加強補氣,著重筋骨肌肉的茁壯。
👧 女生: 加強補血,兼顧氣血調和與未來經期順暢。

本院特色療法:
以客製化水藥為核心,精準調理全身臟腑氣血。
搭配針灸為輔助,刺激穴位,加強療效。
同時處理過敏等慢性問題,掃除成長障礙。

療程時間:
水藥療程通常以 14天 為一個週期。

之後會根據孩子的生長狀況與體質變化,由中醫師評估,隨時調整處方,以達到最佳效果。

Q5. 使用轉骨方有什麼禁忌嗎?

A:
轉骨調理,時機最重要!用對是助力,用錯反而是阻力。

最大禁忌:過早使用!
在第二性徵尚未出現前,絕對不宜使用轉骨方,否則可能導致性早熟,反而壓縮了整體的成長期,如同「揠苗助長」。

正確做法:先調理,後轉骨
如果孩子有過敏(如鼻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等慢性問題,可以先調理體質。
將身體調整到穩定狀態,移除這些阻礙成長的柵欄,待發育時機一到,轉骨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Q6. 哪個季節最適合使用轉骨方?

A:
傳統上,有兩個季節被認為是調理的良機:

春天 (驚蟄): 陽氣生發,萬物生長,充滿生命力,順應天時有助發育。
秋天 (白露): 氣候轉涼,陽氣內收,此時調補氣血,能為身體儲備充足的成長能量。

但是,臨床上的觀點是:
「時機比時節更重要!」
只要孩子的年齡和生理發展進入了快速成長期(女孩10-12歲,男孩12-14歲),經過合格中醫師的專業診斷,確認體質適合,任何季節都是調理的好時機!

Q7. 除了遺傳,後天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身高?

A:
父母身高是基礎,但後天的努力絕對能突破極限!把握三大關鍵,就能為身高加分:

睡眠:品質與時間
黃金分泌期: 生長激素在夜晚11點至半夜3點分泌最旺盛,是白天的3倍以上!
行動方案: 堅持每晚 10點前 上床睡覺,確保進入深度睡眠。

運動: 適度刺激生長板的垂直跳躍運動最有效率,例如「跳繩」。
行動方案: 每天早、中、晚各跳繩 100次,每次跳躍盡量離地10公分以上。

營養:均衡與關鍵
鈣質來源: 牛奶、優格、小魚乾、豆腐、深綠色蔬菜。
鋅質來源: 海鮮(牡蠣、蝦)、肉類、堅果。
優質蛋白質: 雞蛋是便宜又高效的營養來源!

Q8. 服用中藥之外,需要搭配其他方式嗎?

A:
是的!多管齊下,效果加乘。

對於不害怕針灸的孩子,我們強烈建議採用「針藥並用」的綜合療法。

中藥(水藥): 由內而外,全面調理體質、補充氣血。
針灸: 從外部特定穴位(如百會、足三里、湧泉穴等)給予精準刺激,疏通經絡,激發身體的成長潛能。

透過內服外治的結合,可以讓藥效更好地被吸收利用,使身高成長更加迅速、顯著!

Q9. 大人還來得及服用轉骨方嗎?

A:
理論上,人體的骨骼在25歲前都還有最後的生長空間,所以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但是,必須有務實的期待!

「轉骨方」的效果與生長板的活躍程度密切相關。一旦過了青春期的成長巔峰,效果就會大幅遞減。

男孩: 約 17歲 以後
女孩: 約 16歲 以後

在此年齡之後服用轉骨方,雖然仍可幫助調理氣血、改善體質,但對於身高的助益,已遠不如在黃金巔峰期時來得明顯。

最後結論真的是
長高需把握時機!
但是不喝水藥也不強迫
用針灸刺激也行喔

【門診時間】
#照境中醫診所
(營業時間才有人接電話和回LINE)
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101巷1弄1號
02 8797 8007
週一早診09-11:45
週二早診09-11:45 ,晚診18-20:45
週三早診09-11:45 #自費午診約診
週四早診09-11:45
週五 #自費早診約診,健保晚診18-20:45
週六早診09--11:45

【治療項目】
皮膚疾患|癌後補養|中風調理|酸麻痹痛
兒少發育|婦科孕產|內科雜症|極細眼針

假日進修引體向上動作分析What's Up Anatomy 什麼什麼解剖課
30/08/2025

假日進修
引體向上動作分析

What's Up Anatomy 什麼什麼解剖課

第一學期僅有一門課可以修連seminar也跟門診衝堂直接宣布延畢⋯之後門診時間應會有調整造成不便 敬請見諒
28/08/2025

第一學期僅有一門課可以修
連seminar也跟門診衝堂
直接宣布延畢⋯
之後門診時間應會有調整
造成不便 敬請見諒

Address

撫遠街346號
Taipei
346

Telephone

+886227651125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楊斯宇中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