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堂中醫診所

昌盛堂中醫診所 昌盛堂中醫診所
讓更多人接觸到中醫的好,讓更多人投入中醫的世界,這也是我們取名昌盛堂的緣故。

總院長 劉佳祐
忠孝昌盛堂院長 林立涵
師大昌盛堂院長 江姿慧
竹北昌盛堂院長 陳貽嬋

 #竹北昌盛堂何志宏醫師 11/12午晚診 受颱風影響休診。該時段已預約的患者,會逐位通知協助改期,如造成不便請多包涵🙏
12/11/2025


#竹北昌盛堂
何志宏醫師 11/12午晚診 受颱風影響休診。
該時段已預約的患者,會逐位通知協助改期,如造成不便請多包涵🙏

立冬前最該做的準備:別等冷風來才養生 https://bit.ly/3WGNZCA-作者: 昌盛堂中醫 張益安中醫師 (https://reurl.cc/Ln8VY7)每年十一月初,當氣溫開始明顯轉涼,節氣也悄悄走到「立冬」。古人說:「立,...
06/11/2025

立冬前最該做的準備:別等冷風來才養生
https://bit.ly/3WGNZCA
-
作者: 昌盛堂中醫 張益安中醫師 (https://reurl.cc/Ln8VY7)

每年十一月初,當氣溫開始明顯轉涼,節氣也悄悄走到「立冬」。古人說:「立,建始也;冬,終也。」代表著一年時序進入收尾階段,天地陽氣潛藏、萬物閉藏,是自然界進入「養藏」的重要時刻。

一、 #立冬的象徵意義: #閉藏養精的開始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
這是調養人體陽氣、滋養腎氣的黃金時期。若秋天代表收斂,那麼冬天就是「藏」的極致 — 藏精養氣、靜養身心。
此時若仍勞心過度、夜睡晚起,就容易損傷腎陽與陽氣根本,導致手腳冰冷、疲倦嗜睡、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二、 #為什麼要在冬天前提前調整身體
人體的調整有其「慣性」與「節奏」。若等到真正寒流報到才想「補」,往往來不及。
立冬前的一至兩週,是預先「固護陽氣、調整作息」的最佳時機。
中醫講:「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冬天的寒氣旺盛,會損耗人體維持生理機能運作的能量(即陽氣),降低人體的抵抗力,等到春天季節轉換之時就容易出現感冒、鼻過敏、氣喘等病症。

三、 #立冬前常見的不適: #小心季節交替的訊號
在立冬前,雖然氣溫仍有起伏,但身體已經開始感受到「寒意漸增」的變化。這時,一些秋末冬初常見的不適可能浮現:

• 呼吸道敏感: 舊有的過敏或氣喘可能加劇,容易出現乾咳、鼻塞或清晨打噴嚏。
• 手腳冰冷: 這是陽氣開始向內收斂的徵兆,若本身氣血不足,手腳末梢的循環會更差。
• 疲倦與情緒低落: 日照時間縮短,加上身體在努力適應寒冷,有些人會感覺精神不濟、提不起勁,甚至有輕微的「季節性情緒失調」。
• 皮膚乾燥、搔癢: 雖然秋燥已緩解,但冬季的風寒也容易讓皮膚失去水分和油分,變得緊繃、乾癢。

這些都是身體提醒我們「該進補、該調整」的信號。

四、 #飲食調養: #從溫潤中培藏陽氣
立冬後飲食宜少辛多甘、溫潤為主,避免過於燥熱或寒涼。

#推薦食材與重點
• 溫補養腎: 推薦攝取如黑芝麻、核桃、枸杞、羊肉、栗子等。這些食材有助於固本培元,強壯腰膝。
• 潤肺益氣: 可以多吃百合、山藥、蓮子、銀耳、豬肺湯等,幫助滋養陰液,補益肺氣。
• 健脾護胃: 選擇南瓜、紅棗、薑湯、糯米粥,能夠溫中暖胃,幫助消化。

#簡易補氣暖身茶飲
【補氣暖身茶】:
準備紅棗 2 枚、枸杞 10 顆、黃耆 2 片、黨參 2 片
加水 500c.c 小火煮 10 分鐘,溫服即可。此方能補氣養血、暖身提神,紅棗、黨參、黃耆皆能補中益氣、扶正固表,特別適合氣虛易倦、手足冰冷者,是入冬前調理氣血的好選擇。

*此茶飲屬日常保健用途,體質虛弱者可諮詢中醫師後再行加減用藥

五、 #作息與保暖習慣:提前建立「藏」的節奏
順應立冬前的養生主軸「藏」,我們的生活應做出以下調整:
1. #作息:寧靜內斂,早睡晚起
• 開始練習早睡: 讓作息跟隨日照縮短的規律,盡量在晚上 11 點前就寢,以涵養人體陽氣。
• 減少劇烈運動: 運動的強度和時間都應適度縮減,以微微出汗為宜。過度流汗會耗損陽氣,與「冬藏」的原則相悖。

2. #重點保暖區:顧好「三處」與「兩足」
保暖是冬季養生的第一要務,提前建立習慣才能避免寒邪入侵。

重點保暖三處:
• 頭頸部: 頭部是「諸陽之會」,寒氣容易從此處侵入。外出時,圍巾、帽子不可少,避免冷風直吹頸部與後腦。
• 背部(命門): 背部是陽氣匯集之處,建議睡前可以熱敷或輕揉腰部,或穿著背心保護。
• 腹部(丹田): 腹部是脾胃與生殖系統所在,保持溫暖能幫助消化與氣血循環。
養護關鍵兩足:
• 腳部: 腳底有許多重要經絡,素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稱。請務必換上厚襪或保暖鞋,絕不讓雙腳直接踩在地板或受寒。

3. #溫熱泡腳習慣
每天睡前半小時用溫熱水泡腳 15-20 分鐘,水溫以自己感覺舒適為準(約 40-45°C)。泡腳能幫助氣血下行,引熱歸元,是迎接冬季最簡單卻有效的養生法。

#幫助迎接冬季的簡單小保養
1. 按摩「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腳底,是腎經的起始穴。睡前泡腳後,用拇指輕揉湧泉穴,能幫助引火下行、滋陰補腎,強化身體「藏精」的能力。

2. 練習靜心與內觀
情緒的波動也會消耗體內的陽氣。立冬前,給自己留出時間練習靜坐、冥想或腹式呼吸,讓心神和緩下來,與大自然的「閉藏」同步,安靜地迎接冬季的到來。

提前為身體裝備好禦寒與儲備的能量,我們就能更從容、健康地度過寒冷的季節!

🌿 結語:順應天時,才能健康過冬
立冬是「養藏」的開端,不只是補身體,更是調節生活步調的時刻。
順應節氣、提早準備,讓身體的陽氣在冬日裡得以安穩收藏。當你在寒風中依然氣色紅潤、精神飽滿時,那就是「立冬養生」最好的證明。

#立冬養生 #手腳冰冷 #陽氣不足 #補氣養腎 #中醫養生
#昌盛堂中醫 #暖身茶飲 #泡腳 #藏陽氣 #季節交替保養

從口蹄疫到非洲豬瘟,我們的身體也需要「免疫防線」https://bit.ly/4qC5MIE-最近新聞傳出非洲豬瘟確診案例,讓不少人回想起當年口蹄疫造成的巨大衝擊。那段時間,全台豬農人心惶惶,損失難以估算,如今疫情再現,大家自然會緊張起來。...
03/11/2025

從口蹄疫到非洲豬瘟,我們的身體也需要「免疫防線」
https://bit.ly/4qC5MIE
-
最近新聞傳出非洲豬瘟確診案例,讓不少人回想起當年口蹄疫造成的巨大衝擊。那段時間,全台豬農人心惶惶,損失難以估算,如今疫情再現,大家自然會緊張起來。
但別擔心,也有人問:「那我們吃豬肉會不會被傳染?」

👉 答案是不會!

非洲豬瘟病毒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即使誤食受感染的豬肉,人體的胃酸酸度極高(pH值約1.5~3.5),足以在短時間內破壞病毒,使它失去活性,無法在體內生存或繁殖。

反而是感染的豬隻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血痢等症狀,並經由排泄物傳播病毒。

🐖從這次事件也提醒我們:不只是養豬要防疫,人也要守好自己的「健康防線」。
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防疫部隊,天天在對抗外來的細菌與病毒。如果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飲食失衡或長期睡眠不足,這道防線也會被削弱。

想讓防線更堅固,可以從三個方向著手👇
1️⃣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維生素C,讓免疫細胞維持活力。
2️⃣ 好好睡覺:睡眠是身體修復的黃金時段。
3️⃣ 放鬆心情:壓力過大會讓免疫力下滑,適時放慢步調、做點深呼吸,也是一種養生。

🌱防疫不只是一場戰役,更是日常的習慣。
當社會努力防堵豬瘟時,我們也別忘了強化自己的免疫防線,讓身體隨時保持「備戰」狀態。

#昌盛堂中醫 #非洲豬瘟不會傳染人 #免疫力防線 #健康習慣 #日常防疫 #穩固防線從自己開始

濕、熱、痰、瘀才是毒!中醫「排毒」全攻略:吃對食物、按對穴位,告別慢性疲勞https://bit.ly/3L76Xzr-作者:師大昌盛堂中醫診所 陳學莆中醫師 (https://reurl.cc/pYaq5Z)「體內有毒」常被現代人掛在嘴邊...
25/10/2025

濕、熱、痰、瘀才是毒!中醫「排毒」全攻略:吃對食物、按對穴位,告別慢性疲勞
https://bit.ly/3L76Xzr
-
作者:師大昌盛堂中醫診所 陳學莆中醫師 (https://reurl.cc/pYaq5Z)

「體內有毒」常被現代人掛在嘴邊,但究竟何謂「毒」?毒在中醫理論中,並非單純的化學物質,而是指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後所累積的不良產物,可能表現為濕、熱、痰、瘀等病理狀態,可能反應在皮膚狀態、腸胃機能甚至慢性疲勞。若不及時調理,容易造成代謝緩慢、氣血不暢,進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毒素的來源多樣,常見包括飲食、環境與作息失衡。其中,飲食是最直接的影響因素。以花生與堅果為例:
• 毒素來源:這類食物若保存不當,容易受到黃麴黴菌污染,產生黃麴毒素。此毒素屬於強烈的致癌物,即使食物外觀未必出現發霉,也可能潛藏危險。

• 避免方式:選購時應挑選新鮮產品,避免購買長期存放或來源不明的堅果類;開封後宜冷藏保存,並於短期內食用完畢。

其他常見的毒素來源像是二手煙、廚房油煙、裝潢材料釋放的甲醛等;潮濕環境,浴室、臥室的黴菌;塑膠容器使用可能釋放的塑化劑等。皆是造成體內負擔的重要因素。


中醫理論中,所謂「毒」並非單一實體,而是以下幾種病理狀態的總稱:
• 濕濁:脾胃運化失常,水液停聚,表現為身體沉重、舌苔厚膩。
• 火熱:陰陽失衡,火熱內生,常見口渴、口臭、便秘。
• 瘀血:血行不暢,氣機受阻,導致膚色暗沉、疼痛或經血不暢。
• 痰濕互結:多見於代謝緩慢或體質肥胖者,表現為倦怠、胸悶、痰多。
因而出現各種症狀,包括疲倦、消化不良(包含便秘或腹瀉、打嗝或脹氣、矢氣多、口氣重)、皮膚問題(痤瘡、濕疹、皮膚晦暗、長斑)、情緒波動、水腫等。
因此,治療原則著重在健脾祛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使氣血津液得以正常運行。


生活中有許多食物都能夠達到排毒的效果,下面舉出幾個不只是常見的食材同時也是中藥材的例子
#綠豆,清熱解毒,適合體內火氣偏盛者。
#牛蒡,除了可以去除身體的毒素,利於發汗、幫助排尿以及促進肝臟功能
#紫蘇,能解魚蟹毒,所以烹煮海鮮時,常會加入紫蘇。還能用於食魚蟹後引起的吐瀉腹痛。

而以下四大類食物則應該在生活中避免攝入過多,
#加工食品:泡麵、罐頭等,含過多色素、香料、不新鮮的油脂、糖分、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等
#醃漬品:加入過多的鹽與糖,會讓體內累積較多代謝性毒素。
油炸食品:油炸物易使人體產生過多自由基,對身體有害。
#紅肉:紅肉的油脂易使人體產生過多自由基;而添加亞硝酸鹽的紅肉加工品,如培根、香腸等,更容易致癌。


#曲池穴
位置:手肘輕輕彎曲時,手肘關節側面肌肉凸起最高的地方。
功效:與新陳代謝有密切關係,具清肺腸之熱及消炎作用,也是皮膚問題常用的穴位。

#天樞穴
位置:位在肚臍兩側旁開約三指(2寸)
功效:透過促進腸道蠕動達到通調腸道,改善便秘和腹瀉的現象

#築賓穴
位置:內踝尖上5寸,太溪與陰谷的連線上,腓腸肌肌腹內下方凹陷處。
功效:內部毒素有瘀血、痰濕、寒氣、食積、氣鬱、上火等,這些毒素都可以運用築賓穴祛除


身體主要透過排汗、排尿與排便3大機制來排毒,因此確保這3項機能保持順暢運行就能達到無毒一身輕的狀態。
以排汗而言,建議適度的運動以及補充水分來增加排汗量。
排尿與排便的暢通可以透過飲食的調整來達成,例如:藉由蔬菜水果來攝取足夠的纖維素來幫助蠕動,促進排便。
而正常排尿頻率應在每天5~7次,如果是超過8次,或每次間隔沒有超過2小時,就可以視為「頻尿」,反而需要多加注意;不過隨著水份攝取的量不同,間隔與頻率同樣也會有所差異。
那麼良好的排便狀況,頻率則從一天三次到一週三次都算正常,糞便的顏色應該是淺褐色或褐色,並且呈現柔軟、長條狀。

「排毒」在中醫的觀點,並非追求快速或單一的方法,而是透過 飲食調養、穴位按摩與生活習慣 的長期積累,使臟腑功能恢復平衡。當氣血運行通暢、水濕代謝正常時,體內自有調節與清理的能力。真正的養生之道,不在於短期解方,而在於日常點滴的累積與堅持
-
#昌盛堂中醫 #陳學莆中醫師
#中醫排毒 #濕氣重 #火氣大 #痰瘀體質 #昌盛堂中醫
#食療養生 #穴位按摩 #體質調理 #排毒養生 #慢性疲勞 #氣血循環

診所休診:師大診所 11/3 診所休診📍松江診所:吳修安醫師: 11/7、8、11/14、11/21、11/25~29 請假休診施堯鈞醫師: 11/1 請假休診鄭天麗醫師: 11/29 請假休診📍忠孝診所:陳品克醫師: 11/29 請假休診...
22/10/2025


診所休診:
師大診所 11/3 診所休診


📍松江診所:
吳修安醫師: 11/7、8、11/14、11/21、11/25~29 請假休診
施堯鈞醫師: 11/1 請假休診
鄭天麗醫師: 11/29 請假休診

📍忠孝診所:
陳品克醫師: 11/29 請假休診
蕭子瑜醫師: 11/15、18 請假休診

📍竹北診所:
江姿慧醫師: 11/15 請假休診

小心越補越上火!霜降養生指南:3 個NG行為與溫潤食譜https://bit.ly/42RGNHh-作者: 昌盛堂中醫 鄭天麗中醫師(https://reurl.cc/bW8ZOv)霜降到了,大家常說「一補過冬」,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如...
18/10/2025

小心越補越上火!霜降養生指南:3 個NG行為與溫潤食譜
https://bit.ly/42RGNHh
-
作者: 昌盛堂中醫 鄭天麗中醫師(https://reurl.cc/bW8ZOv)

霜降到了,大家常說「一補過冬」,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如果補錯、補過頭,反而會讓身體不舒服,甚至「越補越上火」。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霜降節氣為什麼要進補、怎麼補才對,以及日常有哪些簡單安全的方法,讓你養生不踩雷。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八個節氣,通常落在10月23日前後,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顧名思義,霜降的意思是「氣溫低到會結霜」,北方地區甚至已經看到白霜了,南方雖然還沒到那麼冷,但早晚溫差變大,氣候偏乾,風也比之前更烈。
對我們的身體來說,這段時間陽氣慢慢收斂,陰氣逐漸增長,人體的代謝會比夏天慢,皮膚開始變得乾燥起疹子,喉嚨有點乾癢,甚至有人開始咳嗽,形成惱人的燥咳。這也是為什麼在中醫理論裡,霜降是「滋陰潛陽」的好時機,幫身體做好「過冬準備」。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霜降要進補?」其實這個觀念來自《黃帝內經》:「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秋天屬收斂,到了霜降更明顯,所以此時進補,是為了「補足陽氣、滋養陰液」,讓冬天不容易手腳冰冷,抵抗力也會比較好。
再簡單講,就是現在養好底子,冬天才不會那麼辛苦。所以習俗的「一補過冬」,並不是叫你一口氣吃很多麻辣火鍋或羊肉爐,而是要順應時節,辨識自己的體質,在霜降季節溫和調養。


常聽到有人說:「我吃完補品,喉嚨痛、口臭、長痘痘,還便秘!」其實問題出在「補錯」或「補過頭」。

第一, #體質不符。
如果你本來就屬於陰虛火旺、容易口乾舌燥,還猛吃麻辣鍋、羊肉爐、鹿茸藥酒,肯定更燥熱。這樣的體質應該要偏向滋陰潤燥,而不是狂補溫熱食材。

第二, #吃太多太快。
有人一到霜降就把開始大量進補,燉一大鍋藥膳雞湯,結果三天兩頭喝個不停,脾胃負擔太重,消化不良、腹脹就開始出現。

第三, #食材選錯。
很多人以為進補就要大口吃燒烤、喝藥酒,這完全是反效果,因為這些東西屬燥熱,秋冬燥氣本來就重,結果「火上加火」,變成發炎火氣王,讓身體更不舒服。
所以,進補一定要「看體質、看份量、看食材」。


霜降的重點是「平補」,也就是溫和、不偏寒熱,盡量選擇滋陰潤燥、健脾益氣、稍微溫補的食材。

✔ #滋陰潤燥類:
百合、銀耳、蓮子、山藥、枸杞、梨子、蘋果,這些都能幫助潤肺、緩解黏膜、皮膚或呼吸道乾燥。
✔ #健脾益氣類:
小米、南瓜、黃豆、紅棗、桂圓,對於氣血虛容易疲倦的人很適合。
✔ #溫補不燥類:
羊肉、牛肉(適量)、黑芝麻(適量)、核桃。
✔ #常用藥材搭配:
黨參、黃耆(補氣)、麥冬、玉竹(潤燥)、當歸(補血,量不宜太多)。


其實不需要大魚大肉,平常的飲食稍微調整,就能達到溫和進補的效果,以下幾個方法給你參考:(以下皆為一人份做法)

1. #藥膳粥
✔ 百合蓮子小米粥:
百合10克、蓮子15克、小米50克,大火沸後轉小火燉煮30分鐘,潤肺安神、養陰清燥,能改善睡眠跟緩和焦慮。

2. #清燉湯品
✔ 山藥枸杞雞湯:
山藥50克、枸杞10克、雞肉60克,適量的鹽, 以 500 c.c水清燉,不加過多辛香料,補脾益氣又不油膩。

3. #溫飲茶
✔ 玉竹麥冬茶:
玉竹10克、麥冬10克、枸杞5克,用溫水600 c.c.沖泡,潤燥生津,呼吸道保健,秋天喝剛剛好。

4. #三個日常不要
❌ 不空腹吃補品(容易傷胃)。
❌ 不暴飲暴食(脾胃會罷工)。
❌ 不搭配大量酒精(助火上身)。

霜降進補,其實是一種「跟著自然走」的智慧。不是補得越多越好,而是補得剛剛好。這個節氣要學會「順時養生」,潤燥養陰、健脾益氣、適度溫補,這樣才能在霜降真正養出健康底子,舒適地為冬天做好準備。

#昌盛堂中醫 #鄭天麗中醫師
#霜降養生 #秋冬進補 #中醫調理 #潤燥食療 #藥膳補身 #季節養生 #體質調養 #立冬前調補 #中醫不燥補

秋天必吃的四種當季水果,養生又對味https://bit.ly/3VRXjTJ-秋天一到,天氣轉涼,空氣變得乾燥,不少人會覺得喉嚨乾、皮膚癢,甚至容易便秘。其實只要挑對「當季水果」,不僅能補充營養,還能順應時節養生。今天就來介紹四種秋天必吃...
15/10/2025

秋天必吃的四種當季水果,養生又對味
https://bit.ly/3VRXjTJ
-
秋天一到,天氣轉涼,空氣變得乾燥,不少人會覺得喉嚨乾、皮膚癢,甚至容易便秘。其實只要挑對「當季水果」,不僅能補充營養,還能順應時節養生。今天就來介紹四種秋天必吃的水果:柿子、葡萄柚、芭樂和梨子,讓你健康又對味!

1️⃣ #柿子 – 潤肺止渴、解秋燥
柿子是秋天最應景的水果,香甜軟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與膳食纖維,不僅能促進腸胃蠕動,還能維護眼睛健康。尤其在秋燥時,吃柿子能幫助緩解乾燥不適。

👉 小提醒:柿子空腹吃容易引起胃部不適,最好在飯後食用。

2️⃣ #葡萄柚 – 代謝好幫手,但要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葡萄柚酸甜清爽,富含維生素C與鉀,能增強免疫力、維持血壓平衡,是秋冬常見的健康水果。但它也有個「隱藏版地雷」——葡萄柚可能和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葡萄柚中的類黃酮會抑制肝臟代謝藥物,使藥物濃度在體內升高,嚴重甚至可能中毒。這對正在服用藥物的人特別重要。

👉 建議:若想吃葡萄柚,最好與藥物錯開 1.5 小時,避免影響藥效。

3️⃣ #芭樂 – 高纖維、高維生素C
芭樂的營養價值極高,維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 8 倍,甚至比香蕉、鳳梨、西瓜還高出數十倍,能幫助提高免疫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還能保持血管彈性。

芭樂也有「止瀉、止癢」的效果,特別適合腸胃蠕動過快、容易腹瀉的人食用;對於青春痘、粉刺或慢性腸炎也有幫助。秋天講究「多吃點酸味水果」,番石榴的酸甘滋味,正好能調和身體,幫助抵禦秋燥。

👉 小提醒:番石榴纖維豐富,吃的同時要記得補充水分,避免腸胃負擔。

4️⃣ 梨子 – 潤肺生津、止咳化痰
梨子在秋季水果裡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水分含量高,熱量低,還富含鉀和膳食纖維,既能補充水分,又能幫助腸道健康。

秋天常見的咳嗽、喉嚨乾癢、燥熱口渴,都可以透過吃梨子獲得緩解。傳統上還有人會把梨子蒸熟,加入少許冰糖,製成「冰糖燉梨」,作為潤肺止咳的簡單家庭食療。

👉 小提醒:梨子性偏涼,體質偏寒或容易腹瀉的人建議適量食用。

秋天水果不僅美味,也符合時節養生需求。柿子能幫助解燥,葡萄柚能維持代謝但要注意藥物交互作用,芭樂富含維生素C與纖維,能提升免疫力,而梨子更是潤肺止咳的經典水果。

掌握當季水果的智慧,讓我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顧好健康,迎接一個清爽舒心的秋天!

#昌盛堂中醫
#秋天養生 #當季水果 #柿子 #葡萄柚 #番石榴 #梨子 #健康飲食 #秋天保健

每天一杯咖啡才能續命?中醫師:小心越喝越累,4種疲勞體質這樣調https://bit.ly/4o7m89Z-作者: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 湯詠舜中醫師(https://reurl.cc/RkYKvx)現代人的早晨往往從一杯咖啡開始。沒有咖啡的提...
11/10/2025

每天一杯咖啡才能續命?中醫師:小心越喝越累,4種疲勞體質這樣調
https://bit.ly/4o7m89Z
-
作者: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 湯詠舜中醫師(https://reurl.cc/RkYKvx)

現代人的早晨往往從一杯咖啡開始。沒有咖啡的提神醒腦,很多人可能一整天都難以專注,提不起勁。一天一杯咖啡尚可接受,但有些人已經發展到沒有咖啡因就無法專注的程度,不僅每天攝入的咖啡因含量超標,在沒喝咖啡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頭痛、嗜睡、情緒低落等症狀。那麼,咖啡究竟對人體有好處還是壞處呢?

「咖啡性平,深度烘焙後偏溫,具有提神醒腦、健胃、利尿等作用。」咖啡確實有諸多好處:能提神、提高代謝、燃燒脂肪,還可預防阿茲海默症、心臟病等疾病。但若過量飲用,或對某些特定族群而言,卻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例如:

#腸躁症 #胃食道逆流患者:咖啡因促進胃酸分泌,空腹飲用更易造成腸胃不適、胃食道逆流。它還會刺激腸道收縮,對腸道蠕動節律異常的腸躁症患者影響尤為明顯。

#睡眠障礙者: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提升腎上腺素分泌,同時阻斷促進睡眠的受體。本就不易入睡或淺眠的人,會更難獲得良好睡眠。睡眠質量差則容易引發焦慮、暴躁、情緒低落等問題。青少年更需注意,充足的睡眠對發育成長至關重要。

#頻尿患者:咖啡中的成分會促進排尿,若本就有夜尿、頻尿問題,更需留意咖啡對泌尿系統的影響。

#偏頭痛患者:咖啡會促進血管收縮,若有偏頭痛症狀,需注意飲用後是否加劇不適。

【除了咖啡,還有哪些提神方法?】
從中醫角度看,維持良好作息,讓身體充分獲得睡眠與滋養最為重要。檢視自己的睡眠是否在「入睡時間」或「睡眠深度」上有問題,提高睡眠品質;午間進行不超過30分鐘的小睡可有效提振精神。

運動與補水也很重要:
健康成人應保持定期身體活動,每週至少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或結合兩者,以及每週至少2天的中等或更高強度肌力訓練。充分補水也能維持良好代謝。

【中藥調理疲勞體質:4種常見類型】
#痰濕過多:
常喝飲料、長期過勞、缺乏運動導致。
症狀:四肢沉重、無力、水腫、舌苔厚。
處方: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等健脾除濕。

#肝鬱氣滯:
壓力大、工時長、情緒波動大常見。
症狀:胸悶、易怒、失眠等。
處方:柴胡疏肝湯、四逆散等疏肝解鬱。

#陰虛發熱:
熬夜、應酬後常見。
症狀:口乾、腰酸、頭暈耳鳴。
處方: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滋補肝腎。

#脾腎陽虛:
缺乏運動、嗜冷飲。
症狀:四肢冰冷、嗜睡、容易疲勞。
處方:右歸丸、八味地黃丸等調理。

此外,「姿勢不良、身體緊繃」也會造成疲勞。這種情況應搭配結構治療、針灸、按摩放鬆或改善姿勢,比咖啡或食療更有效。

咖啡確有多種益處,但不代表適合所有人。如同大多數食物:適量有益,過量有害。
應根據自身狀況評估,避免添加過多糖分或其他添加物,才能最大化享受咖啡對健康的益處。
-
#昌盛堂中醫 #湯詠舜中醫師
#咖啡提神 #慢性疲勞 #中醫調理 #提神不靠咖啡 #中藥茶飲 #補氣養陰 #昌盛堂中醫 #湯詠舜醫師 #肝鬱氣滯 #痰濕體質 #補陽氣 #提神飲品 #健康生活

 #昌盛堂企業講座 你有這樣的煩惱嗎?每到季節轉換、壓力山大,體重就悄悄上升,精神也跟著溜滑梯... 😫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昌盛堂中醫  #陳煜豐醫師,這次受邀到知名的上市櫃公司,和辛苦的上班族們分享【入秋養生吃不胖】的秘訣!👨‍⚕️✨陳...
07/10/2025

#昌盛堂企業講座

你有這樣的煩惱嗎?每到季節轉換、壓力山大,體重就悄悄上升,精神也跟著溜滑梯... 😫

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昌盛堂中醫 #陳煜豐醫師,這次受邀到知名的上市櫃公司,和辛苦的上班族們分享【入秋養生吃不胖】的秘訣!👨‍⚕️✨

陳醫師一針見血指出,上班族肥胖的元兇不只熱量,更是體內的**「濕氣」和「氣滯」**在作祟!

✨ #講座精華:三招搞定辦公室肥胖 ✨

✅ 三種體質調養法:
你是脾胃虛寒,還是濕熱、氣滯?搞懂體質才能對症下藥,輕鬆甩油!

✅ 辦公室也能做的穴道保健:
免工具!辦公室動動手指按對穴位 (例如足三里、中脘),就能調理脾胃、趕走疲勞。

✅ 聰明擇食技巧:
告別讓你水腫的地雷食物,選擇幫助身體「除濕」、代謝UP的好食材!

這只是我們眾多企業合作案例的其中一場。昌盛堂致力於將中醫生活化,我們非常樂意將專業的健康知識帶給更多企業與機構!
-
#昌盛堂中醫 #企業講座 #員工健康 #中醫食療 #入秋養生 #吃不胖 #辦公室養生 #穴道按摩 #上市櫃公司指定

【中秋月圓🌕養生好時節】秋意漸濃,丹桂飄香,又是一年團圓時。昌盛堂中醫診所 祝您與摯愛親友,中秋佳節愉快,平安健康!中秋時節,氣候轉涼,天地間的「燥氣」也逐漸明顯。這正是中醫理論中「秋燥傷肺」的時節,提醒我們該滋陰潤肺了。在與家人享用月餅、...
05/10/2025

【中秋月圓🌕養生好時節】

秋意漸濃,丹桂飄香,又是一年團圓時。
昌盛堂中醫診所 祝您與摯愛親友,中秋佳節愉快,平安健康!

中秋時節,氣候轉涼,天地間的「燥氣」也逐漸明顯。這正是中醫理論中「秋燥傷肺」的時節,提醒我們該滋陰潤肺了。在與家人享用月餅、烤肉等美食的同時,不妨搭配一些當令的養生食材:

🍐 潤燥首選・ #水梨: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 開胃理氣・ #柚子:幫助消化、解膩助食。
⚪️ 滋陰聖品・ #百合/ #銀耳:煮成甜湯,是秋日最溫柔的滋補。

月圓人團圓,健康是最好的思念。
佳節期間,別忘了溫柔提醒家人,美食淺嚐即止,多補充水分,一同度過一個清爽無負擔的中秋夜。
-
#昌盛堂中醫 #中秋節 #秋季養生 #潤肺防燥 #節氣食療 #昌盛堂關心您 #平安健康

 #松江昌盛堂 劉佳祐院長 10/15 早診, 請假休診。吳修安醫師 10/3 晚診及10/4, 請假休診。 #竹北昌盛堂 李翊醫師 10/21 請假休診該時段已預約的患者,會逐位通知協助改期,如造成不便請多包涵🙏
03/10/2025


#松江昌盛堂
劉佳祐院長 10/15 早診, 請假休診。
吳修安醫師 10/3 晚診及10/4, 請假休診。

#竹北昌盛堂
李翊醫師 10/21 請假休診

該時段已預約的患者,會逐位通知協助改期,如造成不便請多包涵🙏

昌盛堂  #劉佳祐院長 受邀參與第21屆 ICOM 東洋醫學國際學術會議,擔任 402B 會議廳主持人,與來自海內外的醫學專家進行交流。上午場由多位日本醫師分享臨床經驗,特別有趣的是,日本雖無中醫師制度,但  #西醫使用漢方的比例極高,尤其...
27/09/2025

昌盛堂 #劉佳祐院長 受邀參與第21屆 ICOM 東洋醫學國際學術會議,擔任 402B 會議廳主持人,與來自海內外的醫學專家進行交流。

上午場由多位日本醫師分享臨床經驗,特別有趣的是,日本雖無中醫師制度,但 #西醫使用漢方的比例極高,尤其在婦科與兒科領域,充分展現 #漢方在跨專業臨床中的實用性。

下午場則由台灣學者接力分享🇹🇼:
✦ 傷科醫學會理事長 黃蕙棻教授,分享傷科女醫師的臨床狀況與困境
✦ 台北榮總 張清貿主任,帶來多年乾燥症的豐富研究

此次論壇也獲得各界重視,開幕很驚喜看到總統親臨致詞,令人倍感榮幸與鼓舞。
-
昌盛堂將持續投入中醫臨床與學術實務的雙向精進,與國內外專家共同見證東洋醫學的現代價值與發展。

Address

松江路277號2樓
Taipei
10483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1:30
Tuesday 10:00 - 21:30
Wednesday 10:00 - 21:30
Thursday 10:00 - 21:30
Friday 10:00 - 21:30
Saturday 10:00 - 17:30
Sunday 10:00 - 13:00

Telephone

+88622518393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昌盛堂中醫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昌盛堂中醫診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