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2025
『童行。起源』
很多韓劇都有這個經典情節:
財閥會長坐在皮椅上,拍著桌子說:
「公司就像我的親兒子,怎麼可能交給好吃懶做的兒子?」
以前看還會覺得浮誇,最近卻意外有點懂。
不是因為我有個沒用的兒子。
是因為——
我突然多了一個「孩子」。
10 月底還在裝櫃子買玩具,11 月就正式迎來第一批個案的
「童行心理諮商所」,
正式向大家打招呼啦!
這是陪伴心理體系的「第三家」,也是第一次離開大安總部,往更遠的地方開枝散葉。
這種感覺就像家裡那個長大離巢的大兒子:
明明知道他該出去闖一闖了,但他偶爾還是會回家蹭飯、問問爸媽:「欸這個怎麼做?」
然後再拍拍屁股自信滿滿地走出去。
童行,就是那個要去闖天下、偶爾會回家蹭飯的大兒子。
開一間諮商所,不是拼拼裝潢、放張沙發就能開始了。(其實也可以啦)
中間有太多需要靠經驗、眼光、現實判斷來做的決策。
所以我真的、真的很感謝
會長老爸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從選址、動線、空間安全,到行政、人力、法規,他每一項都親自帶著看、帶著做。
那種「不用多說你就懂」的陪伴,
真的像是心理專業界的老爸,
手把手帶著孩子學走路。
然後還要特別感謝
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
以及棠爸的育兒隨筆。
兩位的一系列幫忙,不管是組裝櫃子、捐玩具、買測驗、借兒子等等,都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開幕後,人事行政、空間調整、備品採買,一件接著一件處理。
而今天童行正式
多了一台咖啡機。
沒錯,就是棠爸夢想中
「要把休息室打造成咖啡廳」 的那台。
他超認真,
連豆子怎麼烘、咖啡香味會不會壓掉諮商室精油味、
來談的爸媽喜不喜歡美式還是拿鐵都在研究。
所以以後來童行,
不只可以讓孩子找到安全、讓自己獲得支持,
還可以聞到咖啡香。
童行對我來說不是「事業拓點」,
而是心理工作者這條路上,
又一個願意跟我一起並肩的孩子。
希望未來的每一位爸媽、孩子、老師、上班族,
走進童行時,都能感覺到:
「啊……我終於找到一個可以放下防備的地方。」
童行心理諮商所,
很高興從今天起,
正式加入我們想陪伴你、支持你、與你一起走一段路的大家庭。
來喝咖啡喔 ☕️🌿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 台北心理諮商 陪伴心理體系
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
棠爸的育兒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