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果園丁育兒手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樹果園丁育兒手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合作邀約請洽 好食課 service.kol@learneating.com

園丁醫師蔡昕育,是小兒科與兒童消化學次專科醫師,也是小樹松果兩個男孩的媽媽。種樹養果後才知道養小孩是兒科醫師真正的修煉!和你聊聊育兒路上的大小事和分享兒童健康知識,讓我們一起當育兒路上的好夥伴吧!

很精實地上了一整天課,補充各種疫苗最新update,謝謝感染科的前輩們幫我們讀書😀中間還坐計程車到社子島,看小樹人生第一次站上棒球場打球。雖然沒打到但勇敢揮棒就是第一步了,被電爆也是一種學習啊啊啊啊啊~~之後再坐車回台大醫院趕下半場的課,超...
08/11/2025

很精實地上了一整天課,補充各種疫苗最新update,謝謝感染科的前輩們幫我們讀書😀

中間還坐計程車到社子島,看小樹人生第一次站上棒球場打球。雖然沒打到但勇敢揮棒就是第一步了,被電爆也是一種學習啊啊啊啊啊~~

之後再坐車回台大醫院趕下半場的課,超充實的啦!

#疫苗高峰會
#城市盃少棒

🌱 #媒體識讀教育 從小開始----芬蘭給我們的啟發🌱​我是1980年代出生的。我們的童年沒有電腦、手機和網路,所謂的媒體資訊來源就是電視節目、報紙和書籍;網路和電腦的普及已經是我時代的事了!不過即使我們已經在相對成熟的年齡才接受網際網路的...
07/11/2025

🌱 #媒體識讀教育 從小開始----芬蘭給我們的啟發🌱

我是1980年代出生的。我們的童年沒有電腦、手機和網路,所謂的媒體資訊來源就是電視節目、報紙和書籍;網路和電腦的普及已經是我時代的事了!不過即使我們已經在相對成熟的年齡才接受網際網路的洗禮,還是常常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和自制力來面對網路媒體的衝擊。

那現在的孩子怎麼辦呢?他們出生在人手一支手機的時代,隨時都可以行動上網、刷社群,還得面對大量AI生成的影音資訊。在這個資訊量大爆炸的世界,雖然知識的取得變得更容易,可是資訊的流通那麼快速、且人人都可以是媒體製作者,中間跳過了很多傳統媒體設下的剎車和審查機制,使得每個人都可能是 #錯假訊息、 #不當訊息 和 #詐騙 的直接受害者。

既然孩子們不可避免地生活在這樣複雜的網路環境,我們與其擔心他們受騙受傷害,不如幫他們準備好需要的技能。

我前幾天在Podcast上聽到, #芬蘭 從幼兒園開始就導入「媒體識讀」的教育,融入各個學科的學習當中。孩子們會學習如何辨識不同媒體形式(例如:新聞、影片、遊戲、社群貼文),思考這是誰製作的、目的為何,以及如何安全、倫理地參與網路世界。利用實例的討論和引導,讓孩子從小學習如何辨識媒體訊息及負責任地使用媒體,我覺得芬蘭的媒體識讀教育是很有遠見的作法,也很值得台灣的教育體系借鏡。。

除了學校的課程安排可以著力更多,我們身為家長,也可以在生活中參與孩子的媒體使用,從家庭開始親子共學,和孩子一起增進媒體識讀的能力。

例如樹果兄弟小時候最容易被五彩繽紛的兒童廣告吸引,那種在幼兒節目中間插入的玩具、零食廣告都非常誘人,他們看完就會說:「我也要買那個!」我就花了不少時間讓他們了解,廣告的推銷方式就是為了要讓你想買,但商品實際上不一定像廣告上拍得那麼美好,而且我們還是要想想看這樣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五顏六色的糖果是不是對身體不好。他們長大一點,我也給他們看過網紅修圖前和修圖後的照片,讓他們了解眼見不一定為憑,螢幕上的帥哥美女,現實生活中可能只是隔壁的大叔大媽哦!

給孩子的媒體識讀教育可以從家庭生活中做起,多一點警覺和思辨,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聰明的媒體使用者!

小寶寶到兒科診所打預防針或是看診的時候,醫師常常會用手指在頭頂摸一摸,到底是在摸什麼呢?真的不是阿姨無聊給人家亂摸頭啦🤔!我們是在檢查寶寶的「 #囟門」有沒有問題哦!🧠 什麼是囟門寶寶頭頂前方有一個摸起來軟軟的地方,有時會看到跳動,這個就是...
01/11/2025

小寶寶到兒科診所打預防針或是看診的時候,醫師常常會用手指在頭頂摸一摸,到底是在摸什麼呢?真的不是阿姨無聊給人家亂摸頭啦🤔!我們是在檢查寶寶的「 #囟門」有沒有問題哦!

🧠 什麼是囟門
寶寶頭頂前方有一個摸起來軟軟的地方,有時會看到跳動,這個就是前囟門。寶寶的顱骨由多片骨頭組合而成,由於嬰兒出生時頭骨需具彈性以通過產道、而且腦部在出生後仍需快速生長,這些縫隙可以讓頭骨有形變和擴張的能力。囟門就是嬰兒頭骨尚未完全癒合的區域,在顱骨之間由結締組織膜連接。

ℹ️ 常見的囟門有兩個:
👉 前囟門:位於頭頂正中菱形區,兩額骨與兩頂骨交界處,是最大也最明顯的囟門。
👉 後囟門:位於後腦枕骨與頂骨交界處,呈三角形,較小。

🕒 囟門何時關閉
👉 後囟門:通常在出生後 6〜8週(約2個月內) 閉合。
👉 前囟門:約在 12〜18個月 間閉合,最遲可到 24個月。
若關閉太早或太晚,可能與頭顱或發育異常有關,需兒科醫師評估。

📏 囟門的大小
前囟門在出生時的平均大小約 1~3個指幅寬
👉 囟門過大或閉合延遲:可能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顱內壓升高或水腦症(腦積水)、遺傳性骨骼疾病等有關
👉 囟門過小或過早閉合:顱縫早閉症可能導致頭型異常、腦部受壓迫,也可能因為腦部發育不良引起

⚠️ 囟門的突起與凹陷
囟門的張力與形狀可反映嬰兒的顱內壓變化與水分狀態。
👉 囟門明顯鼓起:寶寶在平靜、半坐臥狀態下囟門持續鼓起,可能代表顱內壓升高(如腦膜炎、腦水腫、腦出血…)
👉 囟門凹陷:常見於水份狀況不足,例如因腹瀉、嘔吐導致的脫水,或是長期營養不良

以前阿公阿嬤都說寶寶的囟門不能亂給人家摸(聽說是氣會被吸走?) 不過小小的囟門可以提供這麼重要的健康訊息,爸爸媽媽還是時不時摸一下比較好啦!

週末整理電腦資料夾的時候,偶然打開小樹🌲嬰幼兒時期的影片。看著他翻身翻不過去森氣氣、第一次吃副食品的微妙表情、搖搖晃晃學走路、牙牙學語、K兒歌轉圈圈、幫剛出生的弟弟搖搖椅、拉貓咪尾巴被貓拳伺候…….,生活中的小趣事好像還歷歷在目,竟然一晃眼...
29/10/2025

週末整理電腦資料夾的時候,偶然打開小樹🌲嬰幼兒時期的影片。看著他翻身翻不過去森氣氣、第一次吃副食品的微妙表情、搖搖晃晃學走路、牙牙學語、K兒歌轉圈圈、幫剛出生的弟弟搖搖椅、拉貓咪尾巴被貓拳伺候…….,生活中的小趣事好像還歷歷在目,竟然一晃眼就是九年了!然後突然想到,再過九年,小樹就成年了,頓時有點五味雜陳的感覺🥹。

孩子默默地長大,我們也默默地變老。你們開始回嘴、反抗、有了主見,開始在意朋友;只想打電動、不想讀書、不想練琴;在家裡大開運動會,又常結黨營私欺負媽媽,只是說謊的技巧還不到位……。你們總是能把我氣得跳腳,但晚上睡覺前又要討抱抱,抱著媽媽親到臉上都口水才罷休😘。這時我才想起,你們曾經是那個可愛的小寶寶,而且不管你們如何無賴,我都一直愛著你們;而雖然我常暴走理智斷線,你們也總是原諒我、無條件接納媽媽並不完美。

你們長大得太快了,而我希望能給你們足夠的能量來面對這個世界。所以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 你們的到來曾讓我們那麼期待和喜悅
❤️ 你們帶給這個家無限的歡樂和愛
❤️ 因為你們,我們學著做一個更好的人
❤️ 好的關係能解決任何問題,所以再怎麼生氣,我都不要說出傷害關係的話語
❤️ 你們不是我們的延伸,我願意支持你但不應該控制你的人生
❤️ 時間過得很快,我會盡可能跟上你們的成長來調整我自己
❤️ 我希望你們放心飛,累了會想回來休息,而不是頭也不回地逃走

記得你們初來到這世界,我們看著你們的臉龐,只希望你們能健康、平安、快樂地長大。我希望我能一直記得這個最初的願望🌱。

23/10/2025

雖然非洲豬瘟不會傳染人類,但希望大規模撲殺不要發生🥹
天佑台灣能順利度過這一關。🐷

🌱我家有蟲蟲大軍?可能是「丘疹性蕁麻疹」🌱​一歲多的寶寶來到門診。媽媽提到小朋友最近1~2週身上常常會長紅紅的疹子,看起來像是蚊蟲叿咬的包,而且相當癢,使得小朋友晚上都睡不好覺。每顆疹子大概會出現幾天然後好轉,可是其它地方又會陸續長出新的。...
22/10/2025

🌱我家有蟲蟲大軍?可能是「丘疹性蕁麻疹」🌱

一歲多的寶寶來到門診。媽媽提到小朋友最近1~2週身上常常會長紅紅的疹子,看起來像是蚊蟲叿咬的包,而且相當癢,使得小朋友晚上都睡不好覺。每顆疹子大概會出現幾天然後好轉,可是其它地方又會陸續長出新的。家長擔心是床墊不乾淨,連床墊都換過了還是沒有改善。

檢查以後發現,這些突起的丘疹主要長在四肢和臉上,而軀幹只有少數幾顆。有些新的疹子偏紅色,而已經痊癒的疹子則有深色色素沉澱。同住的家人都沒有類似的現象,因此懷疑可能是「丘疹性蕁麻疹」。

ℹ️ #丘疹性蕁麻疹 是一種對昆蟲叮咬產生的 #皮膚過敏反應,常見於兒童,不過對昆蟲叮咬敏感的成人也可能發生。當受到蚊子、跳蚤、螞蟻、臭蟲等叮咬後,除了叮咬部位的紅腫以外,其它部位的皮膚也會出現一顆顆會養的紅疹。由於疹子大多都在四肢和臉部等暴露處,而且會聚集出現,看起來很像被蟲蟲大軍攻擊的「紅豆冰」。

👩‍🔬 臨床特徵
• 叮咬後數小時至數天出現紅色丘疹或水泡,強烈搔癢。
• 皮疹多呈成群分布,常見於四肢暴露處(手臂、腿部、臉部)。
• 可見「新舊疹並存」:新的紅丘疹與舊的結痂同時存在。
• 抓破後容易繼發感染或留下色素沉著。

💊 治療與照護
1. 緩解症狀:可以使用外用抗組織胺乳膏或類固醇軟膏減輕癢感。如果症狀嚴重,可以考慮使用口服抗組織胺藥物。
2. 防蟲與防蛟是最好的預防方法囉!

20/10/2025

小樹昨天體驗完鼻噴式流感疫苗,驚訝地問了一句:蛤?結束了哦?那我明年也可以用這個嗎?🤣🤣🤣

馬蜂🐝在我家陽台的小板凳下方築巢,發現牠們的時候,三隻成蜂受驚嚇飛走了,摘下蜂巢發現一個是空的、一個裡面還有各種年齡的小朋友!本來用塑膠袋裝著,等著給樹果兄弟回家看看再丟棄,沒想到當天晚上有一隻成蜂羽化了!我把剛羽化的蜂放到陽台,一會牠就不...
16/10/2025

馬蜂🐝在我家陽台的小板凳下方築巢,發現牠們的時候,三隻成蜂受驚嚇飛走了,摘下蜂巢發現一個是空的、一個裡面還有各種年齡的小朋友!

本來用塑膠袋裝著,等著給樹果兄弟回家看看再丟棄,沒想到當天晚上有一隻成蜂羽化了!我把剛羽化的蜂放到陽台,一會牠就不見了。對於拆了牠們的家感到有點抱歉,於是我將有小朋友的蜂巢放到透明罐子裡,看看已結蛹的蜂有沒有機會登大人。

㊙️問了ChatGPT關於馬蜂的知識,才知道牠們是我們城市中常見的鄰居,一般性情溫馴、較少主動攻擊人。牠們的窩是紙做的,工蜂會用植物纖維製造紙漿,糊成六角型的巢室。牠們的幼蟲以蛋白質為主食,成蟲則需要較多糖份,所以會吃花蜜水果等,不過牠們不會製造蜂蜜。

剛羽化的成蜂會留在窩中照顧幼蟲,一個沒有蜂后的窩,工蜂也可能餵養特定幼蟲成下一代的蜂后。有趣的是,幼蟲吃了工蜂給的蟲蟲大餐,會分泌糖蜜回饋給工蜂,一種繳保姆費的概念吧!😀

昨晚和今天早上,又有兩隻工蜂成功羽化了,先羽化的那隻還去幫後羽化的梳理翅膀。查了資料才發現,失去蜂巢的落單工蜂可能活不久,所以我先把這兩隻留下來,看能不能幫忙育兒。

那些肥滋滋的小朋友看到有大姊姊都開心了起來,大姊姊們用腳輕撫幼蟲,牠們就在巢穴裡扭來扭去。我給牠們放一些蜂蜜和貓咪吃的肉泥在罐子裡,小朋友們會不會活,接下來就看工蜂的造化了!有新蜂后成功羽化的話,一家人就可以一起野放另覓新家,那我就結案啦!

很難得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馬蜂窩,了解牠們羽化的過程和與生具來的社交行為。樹果兄弟盯著罐子就能觀察好久,也算是一種奇特的邂逅吧!

小樹和松果小時候,我們夫妻倆若是帶孩子出去吃飯,都是以又貴又難吃的親子餐廳為首選。如果是一般的餐廳,就得選擇夠吵、又有足夠空間遛小孩的,賣場的美食街就是很不錯的選擇。在孩子5歲以前,我們很難兩個人同時從容吃完飯,總有一人得要跟著早早就吃飽的...
12/10/2025

小樹和松果小時候,我們夫妻倆若是帶孩子出去吃飯,都是以又貴又難吃的親子餐廳為首選。如果是一般的餐廳,就得選擇夠吵、又有足夠空間遛小孩的,賣場的美食街就是很不錯的選擇。在孩子5歲以前,我們很難兩個人同時從容吃完飯,總有一人得要跟著早早就吃飽的小孩到處跑,高級餐館更是不用想。現在孩子大了,我們在餐廳輕鬆吃飯的時候,如果遇到哭鬧尖叫的嬰幼兒和狼狽的父母,也會儘量忽略,或是在對到眼的時候給他們一個理解的眼神和微笑。

身為嬰幼兒的爸爸媽媽,一定比任何人都怕孩子哭鬧吵到別人,如果有選擇,我們也很希望能在專屬於親子的空間,專心育兒、讓孩子盡情玩耍,哭鬧尖叫也不必擔心別人的異樣眼光。

我認為高鐵的「寧靜車廂」,出發點應該是乘客間互相尊重,而不是排擠特定族群。刻意地大聲講電話、追劇不用耳機音量又開很大、還有咆哮別的乘客就是不寧靜的表現;但是鄰座睡覺打呼特大聲,或是嬰幼兒無法安撫地哭鬧,應該就不在刻意影響他人的範疇。普設「寧靜車廂」除了造成誤解和針對,也造成帶孩子搭高鐵的父母莫大的壓力。我覺得高鐵可以針對特別需要安靜的乘客設專屬的「寧靜車廂」,同理,也希望高鐵也可以設「親子車廂」友善帶孩子的家庭,因為孩子也是乘客,他們和需要安靜的乘客一樣應該被公平對待。我相信沒有一個家長會故意放任孩子吵到其他乘客,如果我帶幼兒上車,「親子車廂」一定是首選的啊!拜託高鐵快設吧!🙏

#不要求像歐洲鐵路有溜滑梯但至少不會害怕被厭童者攻擊

週四煮飯日🍲飯菜上桌後覺得今晚的菜色特別色彩繽紛🌈,隨手拍一下照留念。晚飯時,松果說:「馬麻,以後我要開一間餐廳。」「然後,我要雇用妳當我的員工,因為我覺得妳飯煮得滿不錯的。👌🏻」完全是霸總松果的style,但也表示了他對晚飯滿意就是了🤣🤣...
09/10/2025

週四煮飯日🍲

飯菜上桌後覺得今晚的菜色特別色彩繽紛🌈,隨手拍一下照留念。

晚飯時,松果說:「馬麻,以後我要開一間餐廳。」「然後,我要雇用妳當我的員工,因為我覺得妳飯煮得滿不錯的。👌🏻」

完全是霸總松果的style,但也表示了他對晚飯滿意就是了🤣🤣🤣

🥦今晚的蔬菜超多樣:
彩椒、杏鮑菇、荷葉白菜、玉米筍、白蘿蔔、櫛瓜、蕃茄,還有蕃薯飯。

有時我也不太了解為什麼小樹和松果能接受諸如彩椒之類小朋友鄙棄的蔬菜,也願意吃五穀豆子飯。也許道理和對付偏挑食幼兒的那套一樣:不管孩子吃不吃,這些食物還是要不斷出現在他的餐盤裡,而且大人也要一起吃,重複出現十次以後,有很大機會他們就會吃了😁(當然對付大孩子無效)

#吃飽吃好迎戰連假上班

小樹在學校上課好像每天都超歡樂,連閩南語課本的食物貼紙都能拿來玩🤣是說媽媽我覺得挺有創意的,還幫蔬菜人的🐤畫了馬賽克..... #小孩的腦洞真的無極限
02/10/2025

小樹在學校上課好像每天都超歡樂,連閩南語課本的食物貼紙都能拿來玩🤣

是說媽媽我覺得挺有創意的,還幫蔬菜人的🐤畫了馬賽克.....

#小孩的腦洞真的無極限

01/10/2025

今天是公費流感開打第一天,也是公費抗流感藥物擴大使用對象的第一天。今天又開出好幾份流感藥物,所以大家流感疫苗趕快打起來,預防接種是阻斷流感傳播最好的方法囉!💪🏻💪🏻💪🏻

#今年打流感疫苗的人很多唷
#希望疫情趕快壓下來

Address

八德區和義街15號1樓
Taoyüan
334

Telephone

+88633761123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樹果園丁育兒手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