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2025
💢 為什麼會肩胛骨內側痛?
── 從「姿勢」到「壓力」,你的身體其實一直在提醒你
你是否常感覺背部靠近肩胛骨內側的位置又緊又酸?
有時一整天坐在電腦前、滑手機太久、或是壓力大時,背後就會「卡卡」或隱隱作痛。
這不只是姿勢問題,更反映出身體穩定系統的失衡。
🦴 一、肩胛骨內側痛的常見原因
姿勢不良與久坐疲勞
長時間圓肩、頭前傾會讓肩胛骨內側的肌肉(如菱形肌、提肩胛肌)持續拉扯,導致肌肉緊繃與發炎。
肌肉失衡與動作代償
當胸前肌群過於緊繃、背部穩定肌無力時,肩胛骨就無法穩定滑動,造成局部肌肉過勞與酸痛。
呼吸與壓力因素
長期緊張或焦慮造成淺呼吸,讓上背肌群長期維持在「半出力」狀態,疼痛難以放鬆。
肩關節活動受限
若肩關節活動角度不足(如五十肩初期或夾擠症候群),肩胛骨會被迫代償,增加內側肌群的負擔。
💆 二、如何知道自己有這個問題?
背部靠近肩胛骨與脊椎之間「酸、緊、卡」
越久坐越明顯,常伴隨肩頸僵硬
抬手、深呼吸、轉身時會拉扯痛
有時甚至痛到睡覺翻身也不舒服
🌿 三、在【福安聯合治療所】我們怎麼處理?
在福安,我們不只「治療疼痛」,而是找出造成疼痛的根源。
由物理治療師進行完整的姿勢與動作分析後,會依個人狀況整合以下治療方式:
深層手法治療
放鬆肩胛內側深層緊繃的菱形肌、提肩胛肌與筋膜張力,改善「卡卡」感。
動作控制與肌力訓練
透過彈力帶與姿勢控制訓練,強化下斜方肌、前鋸肌等穩定肌群,讓肩胛骨重新「學會」正確動作。
姿勢與呼吸重建
教導患者調整呼吸模式與核心啟動,減少壓力型肩背痛。
整合式治療建議
若疼痛與工作姿勢、生活壓力或頸椎問題相關,我們會搭配運動治療、嬋柔訓練或能量平衡課程,幫助身體重新找到協調。
💪 四、日常保養小技巧
每坐 30~60 分鐘起身活動
伸展胸前與上背,避免長期圓肩
保持螢幕與視線同高
❤️ 給你的提醒
肩胛骨內側痛不是「年紀大」或「姿勢不好」的專利,
而是身體在提醒你該重新調整動作與生活節奏。
透過專業評估、手法放鬆與個別化訓練,大多數人都能在短時間內明顯改善。
🏥 福安聯合治療所
我們相信,治療不只是減痛,更是找回身體的平衡與控制。
👉 想了解你的肩胛穩定狀況,歡迎預約物理治療師進行姿勢與肌肉分析,讓你的背重新「鬆」回來!
#桃園物理治療 #福安聯合治療所 #物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