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樹漢方藥舖

杏樹漢方藥舖 這裡沒有華佗,也沒有扁鵲
只有一棵愛嘮叨的杏樹🌳

「不奢望桃李滿天下,只求杏林春暖健康幸福。」
中醫的浪漫,不來體驗一下嗎✨

天氣明顯轉涼,原來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在上週已經悄悄到來!​它正是深秋轉冬的關鍵節氣,此時的涼感已經透著幾分寒意,因此會使氣溫明顯降低,在高海拔或寒冷地區,甚至開始見到露水凝結成霜,體現出「陰氣漸盛、陽氣漸衰」的自然現象,也是...
29/10/2025

天氣明顯轉涼,原來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在上週已經悄悄到來!

它正是深秋轉冬的關鍵節氣,此時的涼感已經透著幾分寒意,因此會使氣溫明顯降低,在高海拔或寒冷地區,甚至開始見到露水凝結成霜,體現出「陰氣漸盛、陽氣漸衰」的自然現象,也是象徵萬物即將由秋之收斂轉換至冬之閉藏。

此時節帶來的寒意,往往容易悄然影響我們的 #呼吸道、 #心腦血管、 #胃腸道 及 #骨關節 等各個層面;例如:驟降的冷空氣會刺激呼吸道粘膜而形成咳嗽、誘發氣喘;也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風險;也可能使腸胃道血流減少而影響蠕動、造成腹脹、便秘等問題;也會使血液循環減慢,令肌肉、韌帶隨之僵硬以及潤滑不足而形成痠痛等。

因此,在這個由秋入冬之際,自然界的規律開始步入陰盛陽藏的模式,我們不但應該提升基本的保暖意識,更應該因應著節氣轉換,適時的儲備能量以供入冬所需。

「沒錯,現在可以開始進補了~~」

但切記,以 #平補為主, #溫補為輔。

因為目前仍是深秋微寒,尚未進入嚴冬酷寒,因此只需以平和、潤燥為先,我們可以先選擇喝 #四神湯平補,與深秋漸漸「收」入進體內的陽氣二者均勢交融,便可達理想的平衡之態;如果此刻的平補是添柴的概念,那麼入冬後的溫補就是加旺火的概念;所以此時的平補其實也是為入冬後的溫補預作鋪陳。真正入冬後才是比較適合羊肉爐和薑母鴨的溫補時機。

從平補到溫補,進階式的養生,「順時、循序、漸進」的調和氣血,才是陰陽平衡的固本之法。

(看更多什麼是「平補」和「溫補」: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KeQ7homd8/)

#節氣 #中醫養生 #霜降
#杏樹漢方藥舖 #夫子
#三重中醫 #六福堂 #中醫診所
#杏林春暖健康幸福

 #這個秋天,天氣熱 —— 更要小心溫差!時序進入十月!目前已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寒露」。​通常,此時夜裡的水氣較以往的白露時節越加寒涼,相較於白露、秋分時節的「涼」,此時便是進一步轉「寒」,因此寒露也是秋季的另一個「由收轉藏」轉折,寓意將...
11/10/2025

#這個秋天,天氣熱 —— 更要小心溫差!
時序進入十月!目前已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寒露」。

通常,此時夜裡的水氣較以往的白露時節越加寒涼,相較於白露、秋分時節的「涼」,此時便是進一步轉「寒」,因此寒露也是秋季的另一個「由收轉藏」轉折,寓意將正式邁入深秋。

雖然!現在每日白天高達30度的氣溫,實在很難感受到上述的「涼」「寒」之秋,但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就很容易疏忽早晚的低溫,反而更容易受寒氣侵襲身體,造成風寒感冒。

深秋之後,早晚皆能明顯感到涼意,這是自然界陰氣逐漸轉增的現象,與此同時,陽氣相對也開始「由收轉藏」來積蓄能量,為日後的嚴冬、酷寒預作準備;此刻更應該順應自然節奏,早晚適時保暖、入夜後盡早休息、避免過多的生冷飲食,以免寒涼傷了脾胃陽氣而出現消化系統方面的症狀;侵襲肺的正氣而出現感冒、流感、皮膚的症狀;損害心陽之氣而出現血壓、血管、風濕、關節等症。

深秋後的節氣養生,大致建議可從飲食、起居、運動、情志、防病等面向來進行:

● #飲食:以潤燥、養陰、顧護肺胃為原則;百合、梨子、蓮子、山藥、木耳、蜂蜜等,都是合宜的食物。

● #起居:早睡早起、注意溫差為原則;同時也應保持通風,必要時予以適當的曬背、穿襪、泡腳都可護養元氣。

● #運動:以動靜結合、緩和為原則,但仍需注意適度鍛煉、避免大汗;太極、八段錦、散步、瑜伽等皆宜。

● #情志: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緒低落為原則;可透過親近自然、曬太陽來增強陽氣、淡化秋鬱;靜坐、音樂、遠眺皆有助於養心寧神、益身心。

● #防病:以順時養氣、防寒、防燥、防感冒為原則;適當保暖、盡早休息,偶可稍用補血、養氣之品,如紅棗、枸杞、桂圓等物以鞏固體質。

#節氣 #中醫養生 #寒露
#杏樹漢方藥舖 #夫子
#杏林春暖健康幸福

「秋分」已至,部分人需留意「秋燥」。​現在已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秋分」時期,它可謂是辨別晝夜、認識陰陽的最佳特色節氣。因為這天正是白晝與黑夜等長的日子,俗稱晝夜平分;也可大致理解為陰陽平衡之日。​而一旦秋分過後,白晝就逐漸縮短,夜晚也相對拉...
28/09/2025

「秋分」已至,部分人需留意「秋燥」。

現在已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秋分」時期,它可謂是辨別晝夜、認識陰陽的最佳特色節氣。
因為這天正是白晝與黑夜等長的日子,俗稱晝夜平分;也可大致理解為陰陽平衡之日。

而一旦秋分過後,白晝就逐漸縮短,夜晚也相對拉長;在往後晝短、夜長的變化當中,甚至能更加意象化的理解中醫所謂的秋收,其實也就是「陽氣收斂、陰氣增長」的自然現象了。

因此,秋分也正是自然界裡「由陽轉陰」的關鍵節點,入秋後的季節特色,由此更加明顯。

「秋燥」 #身體各方面容易乾燥的人 需多加注意!

既然陰氣會漸漸趨於主導,往後就越加容易感受涼意與燥氣的同時並存,進而影響到我們的呼吸系統,出現 #鼻乾、 #咽喉乾、 #乾咳等症;以及皮膚系統,出現 #皮膚乾燥、 #乾癢等症。

若秋燥現象嚴重時,可適時諮詢漢方藥舖,我們可以給予專業的客製化養生、食補建議🔎https://lin.ee/HqmNrTp

生活作息在總體方面也應該要盡量中和、持平來均衡自然之變:

●盡量減少高強度的運動:讓身體隨著陽氣收斂的概念

●提早入睡:來順應陰氣的生長滋養

●飲食:注意清淡、少油少辛辣並避免過度寒涼

●適當的呼吸吐納:可以更好的調和肺氣

●多曬太陽:可以緩和入秋後的陽消陰長,令心情得以舒展

●多到戶外觀賞自然秋景:可保持心境開朗

●避免涼燥襲擾:更是不可輕忽的入秋養生之要

總而言之,秋分的到來,說明夏意已初退,秋意逐漸濃,只要緩緩的融合這個夏秋轉折、陰陽轉換的自然節點,便可為入秋後的收斂穩定基礎,以備即將到來的深秋、嚴冬預作準備。


#節氣 #中醫養生 #秋分
#杏樹漢方藥舖 #夫子
#三重中醫 #六福堂 #中醫診所
#杏林春暖健康幸福

此時節氣:「白露」​目前已迎來了秋季第三個節氣「白露」,此時雖仍處於夏秋交接的過渡期,但秋季的特色也已經逐漸清晰,就如一道分水嶺,讓我們在清晨、夜間之際,便微微感受到秋意漸濃、涼意漸起。​此時太陽直射的位置已經逐漸南移,不但日照的時間縮短了...
11/09/2025

此時節氣:「白露」

目前已迎來了秋季第三個節氣「白露」,此時雖仍處於夏秋交接的過渡期,但秋季的特色也已經逐漸清晰,就如一道分水嶺,讓我們在清晨、夜間之際,便微微感受到秋意漸濃、涼意漸起。

此時太陽直射的位置已經逐漸南移,不但日照的時間縮短了,就連強度也減弱了,所以熱度其實已經在減退,只是幅度不大,尤其在白天仍有陽光直射的情況下,感受差異並不明顯;但是到了夜裡,涼意逐漸增強,不但能消散白天的餘熱,還能使空氣中的水氣凝結成露。

而在這個夏秋交接的過渡期裡,所出現的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形成露水凝結的「白露」節氣現象,正是陽氣收斂、陰氣漸盛的直接體現,中醫故而用「收」來囊括秋季的特性,因此白露的到來,不但是秋意的顯現,也是季節變換、人體養生的一個重要結點。

所以當太陽下山、地表溫度下降、夜裡遇冷凝結成露時,其實正是陰氣漸生、濕氣凝聚之時,此時對於胃腸道素來就敏感不適的人,往往較容易出現腸胃不適、腹瀉等問題。

而當太陽升起、地表溫度上升而蒸發了夜裡凝聚的水氣時,正是陽氣升發、燥氣顯現之時,此時對於上呼吸道、皮膚素來敏感不適的人,往往較容易出現咽喉乾燥、皮膚乾癢等問題。

因此在這段氣候由熱轉涼、溫差變化逐漸明顯的期間裡,對於以下體質的人,往往就容易有較明顯的感受:

➊ 陽虛體質:手腳容易涼冷、畏寒、疲倦等
➋ 陰虛體質:常覺口舌咽乾、心煩、怕熱、盜汗等
➌ 痰濕體質:體態偏胖、易汗出、沉重、疲倦、腸胃不適等
➍ 氣虛體質:疲倦、氣短、抵抗力弱、常感冒者

但只要謹記日常作息方面:

早睡早起擁有充足的精神、順應寒熱變化並適時的增減衣物;飲食上除了均衡飲食,也可稍微增加清潤之品,如銀耳、雪梨、蜂蜜、白蘿蔔、蓮藕等「 #白色食材 」,以圖時節養生,但一定避免刺激性的油炸、辛辣、生冷等物;適當運動增強體能向來是四季養生的不二原則,但強度上也應該隨著秋收的節奏而略減,並及時擦乾汗水、保持充足的水分來供給身體所需,就是在夏秋轉換的過渡期裡,最合宜的保養之道。

除此之外,此時也正是青少年轉骨的好時機,因為白露節氣所體現的陽氣「收」斂,正好可以讓發育期的孩子順勢來吸收這些養分,不但有助於強化臟腑功能以及骨骼發育,同時也是為未來冬季的潛「藏」預作準備,一旦在秋收、冬藏的階段儲備了充足的能量,來年便有更豐厚的基礎能順應春「生」、夏「長」的成長趨勢;而且入秋後氣候宜人,消化功能也漸佳,適當的平補益氣、健脾潤肺正合時宜,因此善用天時之利來助調養之勢,便是中醫素來強調天人合一的深遠寓意。


#節氣 #中醫養生
#杏樹漢方藥舖 #夫子
#三重中醫 #六福堂 #中醫診所
#杏林春暖健康幸福

「身為總是在職場與家庭來回奔波的女性,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正視身體訊息、關愛自己了呢?」​今年7月的夏季尾聲,杏樹漢方藥舖再度與 MKM 彩妝學院 攜手合作,出動一場美學任務!​藍新資訊一年一度的「女性主管研討會」籌辦小組,很貼心的安排了美學課...
03/09/2025

「身為總是在職場與家庭來回奔波的女性,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正視身體訊息、關愛自己了呢?」

今年7月的夏季尾聲,杏樹漢方藥舖再度與 MKM 彩妝學院 攜手合作,出動一場美學任務!

藍新資訊一年一度的「女性主管研討會」籌辦小組,很貼心的安排了美學課程環節,讓現場將近20位女性主管暫時脫離工作與生活中的瑣事,沈浸在夏季漢方養顏X職場彩妝的美學時光中。

#順應自然的健康之道
夫子老師強調可以試著在日常作息和飲食中,觀察身體狀況、順應時令而為,去達到「內部調理」,就能進而影響外在「精神、肌膚、眼神」的變化。

#穴道按摩 美麗事半功倍!
手把手傳授顏部穴位按摩技巧,帶著大家親自按按看,去觀察穴位的感受。回去之後每天按著按著,好氣色來得自然而然~~

按出天生好氣色之後,緊接著就是彩妝教學環節。學員專注於 Minnie 老師示範彩妝手法,大家看著同事從素顏到完妝,發現原來化妝不是改變容貌,是為了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從日常作息的察覺、飲食的儀式感、享受每天保養時刻的按摩放鬆,到為自己化上適合妝容;其實「養生」與「彩妝」可以是忙碌生活中的獨處片刻、關愛自身的過程。

請記得,一向認真付出的你,值得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善待自己的身體,擁有健康與美麗。

—---

​「您也對漢方美顏有興趣嗎?」
漢方健康講座|企業福委、異業合作、品牌 VIP 活動
歡迎洽詢官方 Line:https://lin.ee/HqmNrTp

#中醫養生 #漢方生活 #漢方美顏 #身心療癒
#杏樹漢方藥舖 #夫子

昨日開始節氣:「處暑」​終於送走了悶熱難耐的三伏天,迎來了秋天第二個節氣「處暑」,它象徵著暑氣的高溫到此為止,秋季的涼意即將起頭,夏秋交替正式開始,只是這個過渡期的氣溫下降較為緩慢,因此白天仍有秋老虎的暑熱,入夜後才開始偶感微涼。​而在這段...
24/08/2025

昨日開始節氣:「處暑」

終於送走了悶熱難耐的三伏天,迎來了秋天第二個節氣「處暑」,它象徵著暑氣的高溫到此為止,秋季的涼意即將起頭,夏秋交替正式開始,只是這個過渡期的氣溫下降較為緩慢,因此白天仍有秋老虎的暑熱,入夜後才開始偶感微涼。

而在這段過渡期裡,白天未盡的暑熱銜接了夜裡初起的乾涼,開始讓人感受忽熱忽涼,甚至可能同時會出現暑熱的濕重疲倦、以及秋燥的咽乾口渴,二者交替的體感矛盾。

此時的養生原則應該 #不局限於祛濕或潤燥,而是本著因人而異、兼顧平衡的原則來微調:

● 若見白天高溫下出現的悶熱、汗出、疲倦、胃悶胃脹感,便可適時的給予祛濕清熱,例如冬瓜、薏苡仁、綠豆湯、赤小豆等,同時也應盡量避免辛辣、燒烤、油炸、甜食等物以免助濕化熱;

● 若見夜裡微涼出現的咽乾、咽癢、皮膚乾、便秘者,便可適時的給予養陰潤燥,例如梨子、百合、蜂蜜、蓮藕等,當然也應盡量避免辛辣、寒涼、利尿等物以免過度涼燥而愈加不適。

● 若同時兼見暑熱與乾涼情況,則祛濕與潤燥便可並行,午後來份祛濕之品,晚間來點潤燥之物,既能排除夏季餘濕,也能為日後漸起的秋燥做準備。

此外,生活及作息上也可隨著節氣轉換的步調,來場天人合一的順勢養生,例如輕快走路、太極來伸展筋骨、調和氣息,也是很好的選擇;而且剛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高溫季節,消耗了不少元氣,若能有個良好的睡眠及充分的休息,便可提供身體更好的復原條件,而子時(晚上11點-凌晨1點)及午時(上午11點-下午1點)的時間段,正是調和陰陽、養精蓄銳的好時機喔。

當然如果有秋燥、秋乏的症狀,也可以按按穴位保健!

👃迎香穴:鼻翼外緣、眼珠中心點下法令紋處。能保持鼻腔濕潤、緩解鼻塞。
🤚合谷穴:拇指與食指間虎口位置。有助改善口乾、便秘與鼻子不適。

總而言之,處暑雖還留著夏日餘溫,但陽氣正在慢慢收斂,陰氣悄悄增長。趁這個時節好好養肺、防燥、補足元氣,便可一起精神滿滿地迎接涼爽的秋天喔。

#節氣 #中醫養生
#杏樹漢方藥舖 #夫子
#三重中醫 #六福堂 #中醫診所
#杏林春暖健康幸福

想不到吧!明明還那麼熱,居然已經進入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此時仍屬於三伏天的中伏時節,氣候延續了盛夏的濕、悶、熱感,待立秋過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才開始進入末伏,因此目前正值「暑氣未消,秋意未顯」的交接期,常被稱作「秋...
07/08/2025

想不到吧!明明還那麼熱,居然已經進入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

此時仍屬於三伏天的中伏時節,氣候延續了盛夏的濕、悶、熱感,待立秋過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才開始進入末伏,因此目前正值「暑氣未消,秋意未顯」的交接期,常被稱作「秋老虎」。

但雖然還沒開始出現早晚溫差,也已經進入陽氣外放與內收的過渡期了,儘管還不宜溫補,但適度的清補、健脾、去濕,卻正合時宜,例如:家喻戶曉的四神湯、薏仁紅豆湯、綠豆薏仁湯等等,先調理脾胃,去除末伏時節的暑濕,便可以為後續的進補打下基礎。

此外,飲食上也可以開始攝取白色的潤燥食材,如:白木耳、山藥、白蘿蔔,即能養陰、健脾、又可消食理氣;也應適當減少強度過高、過強的鍛煉,以符合陽氣、能量即將內收、內養的自然節奏;保持舒適、內斂的心態,避免煩躁影響入秋的靜心;適當的溫水泡腳是促進循環、放鬆心態的不錯選擇。

這是一個氣候與情緒都逐漸內斂的轉折點。暑熱未消,燥邪漸起,養生也該跟著節氣步調慢慢調整。面對「萬物漸收」的時節,盡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讓生活的轉變也多點從容與喜悅。

#節氣 #中醫養生 #立秋
#杏樹漢方藥舖 #夫子
#三重中醫 #六福堂 #中醫診所
#杏林春暖健康幸福

今日開始節氣:「大暑」​在日益高溫的日子裡終於迎來了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它不但延續了夏至、小暑的陽光,更累積了這段時間以來所吸收的熱能,因此此時的地表蓄熱程度可謂達到一年當中的最高峰。​此時,陽光持續熾熱,儲存的大量熱能即使到了夜間...
22/07/2025

今日開始節氣:「大暑」

在日益高溫的日子裡終於迎來了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它不但延續了夏至、小暑的陽光,更累積了這段時間以來所吸收的熱能,因此此時的地表蓄熱程度可謂達到一年當中的最高峰。

此時,陽光持續熾熱,儲存的大量熱能即使到了夜間也不容易降溫;湖泊、河流經日曬而蒸發、植被植物因散熱而釋出水氣、土壤內因高溫而向外釋放水分、再兼颱風季節、及午後雷陣雨都帶來了大量水氣,提升了空氣中的濕度,以致於濕氣滯留、濕熱交錯,悶熱難耐、汗出不暢、潮濕難乾、黴菌滋生等現象。

此時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時段,正是陽光熱能旺盛之時,建議可順應天時的能量,適時的 #曬背15分鐘,來為身體儲備陽氣,以利時節養生,但切記曬背只需感覺舒服、背部微熱為原則,意在讓陽氣進入身體,將濕氣透出為主,便是吸收陽氣之象,也是效果最好之時,無需刻意延長時間。

除此以外,更可透過中醫的 #三伏貼 來進行冬病夏治,借天時的陽光熱能,合併中藥的溫經、活血、逐水之用,共同透過特定穴位來促進氣血運行,排出潛伏體內的寒濕之氣,對於每逢秋冬之際便容易發作的慢性疾病,例如:氣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關節炎、原發性痛經、手腳冰涼等情況,都是最佳的調理時機。(夏季三伏貼詳情:https://reurl.cc/lQrVMY)

飲食方面,建議均衡攝取可幫助「 #清暑利濕、 #養心健脾」的時令食材,像是冬瓜、薏苡仁、綠豆、仙草、苦瓜、蓮子、百合等等予以適當消暑祛濕;同時也把握「 清涼不寒涼」的原則,適當補充充足的水分,以應身體處於盛夏之所需。

夏季的挑戰不只酷熱濕悶,更要留意能量消耗,依飲食順時而養,同時把握中醫結合節氣的養生智慧,輔以曬背和天灸療法,方能為即將陸續到來的秋冬季節,打下更穩健的體質基礎。


#節氣 #中醫養生
#杏樹漢方藥舖 #夫子
#三重中醫 #六福堂 #中醫診所
#杏林春暖健康幸福

Address

三重區正義北路223號2樓
Xinbei
241

Opening Hours

Monday 10:30 - 18:30
Tuesday 10:30 - 18:30
Wednesday 10:30 - 18:30
Thursday 10:30 - 18:30
Friday 10:30 - 18: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杏樹漢方藥舖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杏樹漢方藥舖: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