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2025
【冬令前哨站|黑色入腎,但別一股腦補!】
入冬後想護腎補陽,很多人直覺「吃黑就對了」。
中醫觀點更重視「先辨體質→再選黑食材→小量、長期、清淡烹調」,
這樣才補得剛剛好、不上火也不負擔。
✔先辨體質(簡易自查)
陽虛型:怕冷、手腳冰、精神疲倦
——宜少量溫補,搭薑、紅棗提陽。
陰虛型:口乾咽燥、心煩易熱、睡不安
——忌大火猛補,走「潤而不滯」。
痰濕型:胃口差、易水腫、舌苔厚膩
——先健脾祛濕,黑色食材不求多、求精。
血瘀型:肩頸僵硬、易瘀青、經色暗
——輔以活血食材與規律運動,勿油炸重鹹。
✔再選黑食材(示範清單)
黑芝麻:潤燥養血、滋養髮膚。建議1–2茶匙/天,可灑粥/優格。
黑豆:補腎健脾、利水。可黑豆茶或與薑片同燉。
黑米:富花青素、養血補氣。與白米1:2混煮,口感與負擔更剛好。
黑木耳:潤肺生津、助腸道。清燙拌醋/蒸煮最好。
✔小量、長期、清淡烹調
「掌心量、慢慢補」:每餐不超過一掌心的黑色食材,每週2–4次循序漸進。
烹調三原則:少油、少糖、少鹽;以蒸、煮、燉、拌為主,避油炸燒烤。
一日清淡範例
早餐:黑芝麻山藥糊(芝麻粉1茶匙+山藥泥)
午餐:黑米三穀飯(黑米:白米=1:2)+清燉黑豆薑片雞
晚餐:紫菜豆腐湯+涼拌黑木耳陳醋
✔食用叮嚀
分量比種類更重要;黑芝麻、黑棗熱量/糖分高,控制份量。
體質未明、大補易上火:
先從每次一小把、連續2–3週觀察身體反應再調整。
冬天補腎不求快,求穩。
找回自己的節奏與體質平衡。
黑色食材就能成為你溫柔而踏實的後盾。
✦歡迎詢問中醫診所
#永和 #仁聿中醫診所:(02)-29270888
#永和 #泉安堂中醫診所 :(02)2920-7377
#板橋 #仁心中醫診所 :(02)2966-5049
#金門 #卓家老舖中醫診所:(082)355-009
#卓家老舖 #中醫論 #中醫師
#黑色入腎 #中醫食療 #補而不膩 #清淡慢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