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夢境生命的轉變
夢境的意識生命
過去,我們的夢境雜亂無章,如今開始出現連貫性,不同景象的轉換間變得有條理可循,如同意識清醒時的想法與概念一般。由此,我們開始觀察到夢境的法則、原由與結果。
同時,夢中的內容也會改變。原本我們的夢境會與白天的生活相呼應,或僅止於以不同方式表現周遭事物與身體狀況,但現在,將會看見來自未知世界的景象。
然而,初期的夢境整體而言沒什麽不司,也就是說,與意識清醒時相比,夢境會以象徵性的方法來呈現。只要是嚴謹的夢境研究,都能證實這種明確的象徵特性。舉例來說,我們可能夢見自己抓到可怕的怪獸,而且抓在手上的感覺令人不快,但清醒之後,卻發現自己正抓著棉被的一角。夢境表現出這般體驗,只不過是象徵性地傳達,並非原汁原味地演出。
抑或者夢見自己正驚恐地逃離尾隨者,醒來後卻發現自己是在沉睡時心悸發作。同樣的,如果我們入睡時,胃裡裝著沉重又難以消化的食物,也可能造成令人焦慮的夢境。在我們睡眠時,周遭所發生的事件可能會象徵性地反映到夢境中。鐘聲可能帶來士兵隨著鼓聲行軍的景象,又或者椅子倒下的聲音,反映在夢中,可能象徵性地成為戲劇裡的槍響。
一旦乙太體開始發展,我們所體驗到較有條理、結構清晰的夢境,仍然會保持這番象徵性的表現方式,但已不再只是反映與周遭環境或身體現象有關的事件。隨著源於現實世界的夢境越來越有規律,它們開始混雜著來自異界事物的景象。
自此開始,我們將經歷意識清醒時所未曾擁有的體驗。但我們不該認為,真正的神秘主義者在體驗過如此的夢境後,會將其視為邁入高等境界的證明。這種夢境體驗,不過是靈修至較高層次的初期徵兆罷了。
精修的進一步成果很快就會顯現,夢中的景象不再無法透過理智引導,而是如同意識清醒時的念頭與感覺一般,可以透過心智解析出條理與法則。藉此,清醒狀態與夢境意識之間的差異將逐漸消失,我們開始能在夢境中保持清醒的知覺,也開始覺得自己能夠掌握意象的表現。
當我們作夢時,正處在與身體所感覺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世界,但只要靈性器官尚未發展完成,就只能塑造出模糊的世界觀,在此之前,夢境樣貌只能以最稚嫩雙眼所能見的感官印象來表現。因此,一般只能在此異界中看見日常生活的景象與反映,而我們所見,正是由於靈魂將白天的感覺畫在夢境景物之中。
換言之,必須了解,除了日常生活的意識之外,我們也在此夢境異界中引導著意識的生命。我們將自身的感知或思維刻畫在另一個世界,但只有在靈感蓮花發展成熟後,才能看見這些印記。
當然,這些蓮花一直都在我們身上,不過只是尚未成熟的枝莖,如此狀態的蓮花所帶來的印象過於微弱,所以我們在清醒時並沒有知覺。就如同星光與強烈的日光相較之下太過微弱,所以在白天無法看見星辰;同理,身體感官所帶來的強大印象,也會凌駕於靈性世界的微弱印象。
當我們在睡眠時關上外在感官的大門,靈性世界的印象便恣意浮現,因此我們可察覺另一個世界的體驗,也就是作夢。起初,這等體驗當然僅限於感覺意識所烙印在靈性世界的影像。只有透過孕育靈感蓮花,才能夠將不屬於現實世界的景象也刻畫在夢境之中。也只有在乙太體的發展下,我們才得以完整感受到由不同世界所刻下的印記。於是,與新世界的聯繫與溝通就此展開。
成為漫游者
我們如今必須利用秘修訓練的指引達成兩項任務。
首先,我們要盡可能有意識地觀察夢境中所見事物,就像清醒時注目眼前事物那般。其次,當我們掌握到這項能力時,就必須將觀察夢境的意識帶入平日的清醒狀態中。也就是說,我們要將靈性印象的專注力鍛錬純熟,使靈性印象不至於因為物質印象而消失,而是讓兩種感知印象得以同時並存。
一旦發展出如此能力,前面所描述的景象就會出現在靈性之眼前。我們從此當能明白,現實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來自靈性世界,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高等自我。
接下來,我們要「成長」為高等自我。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將其視為真正的生物,並且奉之為自身行為的圭臬。這表示,我們要讓自己沉浸在這種想法與感受中,僅將自己的肉身與以往所稱的「自己」,當成體現高等自我的工具。藉此,我們開始與低層自我發展出某種關係,如同感官世界之人看待日常用品與車輛一樣。即便我們可能會說「我要開車」或「我去旅行」,但我們不會將汽車當作自身的一部分,所以對於精修有成的人而言,「我走過這扇門」的意思,便代表「我帶著身體經過這扇門」。
我們必須習慣這種想法,這代表永遠不會失去自己在物質現實中的根據,也必不可讓任何與感官世界疏遠或脫節的感受產生。而為了避免成為虚幻或盲信的僕從,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不可讓高等意識的體驗耗盡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生命能量,而是要使其更為富饒。
一旦開始活在高等自我之中,或即使尚在尋求高等意識的過程之中,我們不只可學會如何喚醒心臓部位靈感器官知覺中的靈性力量,更能學會如何利用粒子流動來控制力量。這股感知力包含了高等現實的粒子流束,其流出自心臟旁的這副靈性器官,並帶著閃耀的光輝,流過轉動的靈感蓮花與成熟乙太體的諸多脈絡,再流入周遭的靈性世界,使其在我們的靈性之眼前顯現,如同陽光照射在物體上,使肉眼得以望見。
心臟旁的靈性器官感知力從何而來,只能透過內修來逐漸明瞭。
直到我們能指引這副感知器官透過乙太體流入外在世界,藉以照耀現實事物之後,才能清楚看見靈性世界的物體與生物。也自此開始,只有當自己將靈性光芒照在靈性世界中的物體上,才能完美地意識到其存在。
事實上,孕育出此感知器官的「我」並非居於肉身之內,而是在肉身之外,正如先前所述。心臟只是我們從外在點亮靈性器官之光的位置,如果我們想在其他部位點亮這副靈性器官,則藉此所生的靈性感知力將與物質世界無從聯繫。但身為人類,我們的職責是將高等的靈象現實與物質世界建立連結,畢竟人類是精神穿透物質國度的途徑,而心臟正是高等自我善用感官自我的樞紐。
經過此番秘修後,我們對於靈性世界一切事物的感受,將變得與其他人對物質世界的感官不同。仰頼物質感官之人仍然覺得自己處在感官世界的某個地點,其所感知到的物體都位在「外部」。而經過靈修的我們,如今覺得自己與所感知的靈性物體「合而為一」,好似位在物體的「内部」一般。
換言之,我們在靈性空間中四處漫遊,居無定所,靈性科學因此將精修至這等境界之人稱為「漫遊者」(Wanderers)。
看見萬物的靈性力量
然而,如果維持在「漫遊者」的階段,會發現我們無法真正定義靈性空間中的任何物體。的確,就像在物質空間中對物體與地點下定義時,會先找出基準點一樣,假如我們想要靈性空間中界定任何事物,也必須從建立相似的基準點開始。因此,我們必須在另一個世界中找到某個地方,徹底探索一番,並且從精神上佔據此地,接著就地建立起靈性的居所,再由此展開一切的發展。如同我們在物質世界中,也是從原生地的思維與信仰觀點來看待事物。例如,柏林居民對於倫敦的看法,必然與紐約客不同。
物貿界的家園與靈性居所之間存在著極大差異。我們無法左右自己的出生地,只能在成長過程中對於各種思想與信仰照單全收,我們的種種體驗將無可避免地受其色彩所渲染。
但是靈性居所不同,我們是以自我意識創造出自己的靈性家園,因此,由此而生的所有觀點,都是出於全然清晰的自由意志。在靈性科學的語言中,創造靈性家園的過程稱為「築舍」(Building a Hut)。
在此階段,靈性感知力起初受限於物質世界在靈性世界的對應,亦即在所謂星界的體現。這個世界包含的一切事物,其本質相似於人類的直覺、感受、欲望與情欲。
事實上,我們在物質環境中的感官物體,都具有某些與人類靈魂特質相關連的靈性力量。例如,使水晶成形的力量,在洞見之人的高等視野中看來,就如同人類所擁有的直覺力,而類似的力量也使植物得以透過本身的導管汲取汁液,進而使花朵盛開、使種子迸出新芽。
物質界的物體具有肉眼能看見的形狀與顏色,同樣的,在修成靈性感知的人眼中,超感官力量也具有形狀與顏色。例如,在達到此境界後,我們不僅能看見水晶與植物的形體,更能看見其所蘊藏的靈性力量。好比我們在物質界看見桌椅那般明確,現在也能看見人類與動物的直覺力,這不僅單純的外顯於行為上,更直接顯現出形體。如此由直覺、本能、欲望與情欲所構成的世界,構成了圍繞在所有人類與動物身旁的星雲(astral cloud),或稱為氣場(aura)。
此外,在成為洞見之人後,也能感知幾乎(或完全)隱蔽於感官之外的微妙事物。舉例而言,假如在兩間房内分別聚集著專注於低層事物以及懷抱崇高抱負的兩種人群,我們即能注意到兩者在星界氣場上的差別。就拿舞廳與醫院來說,不僅物質現實上的氣氛不同,靈性氛圍也會有所差異。同理,商業中心所在的城市與大學城也不會有相同的氣場。剛開始,我們對於這種差異的洞察力相當微弱,就如同在開始內修之前,我們對夢境的意識遠比清醒時的意識還要微弱。然而,我們也會逐漸精熟,進而使這項能力完全覺醒。
視野達到此等境界的洞見之人,其所獲得最強大的能力,在於看見人類與動物的直覺與情欲所產生的星界對應效應(astral counter effect)。充滿愛的行為與出於僧恨的行為,表現出的星界現象也不同。無意義的欲望會催生出醜陋的星界映象,而崇高理想的感受,則會孕育出美妙的形象。這些星界映像在物質生命界僅模糊可見,因為物質界的生活會削弱星界映像的強度。
例如,對於事物的欲望,除了會形成欲望本身的星界映像以外,也會在星界產生對應體。假如取得期望中的物體並滿足了欲望(或至少存在滿足欲望的可能性),則欲望的星界對應體將會(在當下)變得微弱。在欲望者死後,星界對應體便會達到最大強度。此時,帶有其本質的靈魂仍然抱持相同欲望,但期望中的物體及滿足欲望所必須的器官已然消失,所以欲望將永遠無法獲得滿足。
例如,假如我們在生前縱溺於感官享受,在死後仍然會渴望感官嗜好的樂趣,但已無法再滿足渴望,因為樂事已然消逝。最後,欲望形成極為強大的星界對應體,不斷折磨著我們的靈魂。如此,由低層靈魂特質對應體在我們死後所經歷的體驗,稱為「靈魂國度的體驗」,或者更精確地說,「欲望國度的體驗」,只有當靈魂淨化自己對物質界的所有欲望後才會消失。也唯有至此,靈魂才能躍升至高等國度,也就是靈性世界。
雖然星界對應體在物質生活中顯得微弱,但仍然存在,而且構成我們的欲望世界,並伴隨我們度過一生,就像彗星的彗核永遠拖著彗尾一樣。此在洞見之人修至特定境界後的感知力下,將無所遁形。
對於達到本章所述靈修境界的學徒,此番體驗將塑造出他們的內在生命。而為了獲得更高等的靈性體驗,我們必須由此階段繼續向上精修。
人類的生命具有三種不同狀態:清醒狀態、有夢睡眠狀態、無夢睡眠狀態。如果要更清楚一個人如何才能夠更深入洞悉靈性世界,就必須了解,探尋高等知識之人的這三種狀態,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萝境中的洞察力
我們為了獲得此番洞見而展開訓練前,意識不斷受到睡眠週期而中斷,在這些間隔時段中,我們的靈魂對於外界或本身都毫無所知。然而,由外在世界或身體狀況所引發的夢境,會在無意識的茫茫大海中升起。
一般而言,我們單純將作夢視為睡眠的體現,因此只概略區分出兩種意識狀態:睡眠狀態與清醒狀態。不過在秘修科學中,作夢狀態是具有其特殊重要性的存在,因此會從其他兩種狀態中獨立出來。
先前章節描述過,在探尋高等知識的路上,我們會經歷夢境生命的改變。改變後,我們不會再作沒有意義、沒有條理與沒有連貫性的夢,並且開始塑造出益發規律、有法則可循,又連貫一氣的夢境。
隨著修練的更加精進,新生的夢境不再只是感官現實與內在真實的體現,而且更能顯露出描繪高等現實的真相。感官世界讓我們的周遭遍佈了秘密與謎團,同時也揭露了高等現實隱藏於其中的部分影響力。但只要我們的感知力仍然受限於感官,就無法透徹理解這些影響背後的成因,而這些成因透過夢境所發展而來的狀態部分顯露於眼前,且不是靜止的狀態。
當然,我們不能將這番情景視為真實的知識,除非在清醒狀態也見到相同景象。然而,只要透過長時間的鍛鍊,同樣也能達成這等境界。也就是說,當我們足夠精進時,便能將原本在夢境中所塑造的狀態帶入到清醒的意識之中,使得感官世界又增添了新的事物,這就好比天生眼盲的我們,經過成功的手術後,發現世界因為眼前所見的景像而變得更加豐富。
當我們以上述方式獲得洞察之力時也一樣,能看見周遭的世界充滿新的特質、新的事物與新的生物機體。爾後,我們不再需要等待夢境升起,便可在適當時機自行轉換為高等感知狀態。事實上,這種狀態對我們變得相當重要,就好像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覺知的價值遠大於被動感知。可以說,身為秘修學徒的我們,一旦開啟靈魂的感覺器官,將因此窺見原本隱藏在身體感官之外的真相。
然而,這種狀態只是邁向更高等知識的過渡時期。隨著繼續實踐鍛錬,必將發現上述的徹底轉變並不限於夢境之中,更會延伸至以往所認為不會作夢的深層睡眠狀態。起初我們只會注意到,過去在深層睡眠中的無意識狀態,偶爾會受到獨立的意識體驗所干擾,這代表先前一無所知的感知力,已開始從全然的黑暗之中浮現。
要描繪這種體驗並不容易,我們的語言是以物質世界的用途為導向,無法精確描繪不屬於物質世界的事物。儘管如此,在此還是必須透過文字來描述高等境界,不過只能盡量用比喻的方式來作說明,畢竟宇宙中的萬物是互有關連的。
確實,高等境界與物質界的事物及生物機體密切相關,只要有心,我們還是能透過物質界的文字來認識高等境界。但要謹記在心,對於超感官世界的描述中,有絕大部分都是屬於比喻與象徵性的說法。
因此,普通語言只能使用在一部分的秘修訓練中,至於其他部分,則會學習象徵性的表達方式,這是我們躍升至高等境界後自然習得的能力。我們將在鍛鍊過程中學會這種語言,但不代表無法透過書中所用的通俗描述,來體驗高等境界。
從深層睡眠的無意識之海中最先獨立浮現的體驗,可以理解為「聽覺」,或者將其描述成可以感知的音調與文字。好比與普通的感官體驗相較之下,我們會將夢中的事物描述為「視覺」一樣,深層睡眠中的體驗可以比擬成耳朵所接收的印象(在此附帶說明,靈性世界中的視覺能力層次高於聽覺能力,亦即在靈性世界中,顏色的層次高於聲音與文字,但秘修學徒在此率先感知到的,並非較高層次的顏色,而是較低層次的聲音。原因在於,整體的鍛鍊發展使得我們具備了在睡眠夢境中看見顏色的能力,但如果尚未能在深層睡眠中感知高等境界顯露的體驗,那麽初期在深層境界中便只能感知到聲音與文字,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躍升感知到顏色與形體)。
一旦注意到這等深層睡眠的體驗,接下來的任務,便是盡可能維持清晰與鮮明的體驗。起初當然會相當困難,因為在這種狀態下所感知的體驗極度模糊,因此在清醒後,或許只知道自己經歷了某些體驗,但卻記不得確切的內容。
在此早期階段最重要的,應該是保持沉著冷靜。我們不能有片刻失去耐心或心思躁動,因為這會帶來有害的後果,不僅無法加快鍛錬的發展,更會拖遲並阻礙修行。換言之,我們必須沉著地接納自己所迎來的成果,而且不能揠苗助長。只要在睡眠體驗中有片刻的空窗期,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而此刻必將到來。以強迫的手段或許能暫時帶來高等境界的體驗,但或許也將換來長時間的空白。然而,只要我們保持沉著冷靜,終將獲得恆久穩定的感知力。
一旦習得睡眠感知的能力,並能夠使睡眠中的體驗清晰、鮮明地留存在意識之中,我們就能開始專注於體驗的内容,也會發現自己能夠在一定的準確度上區別兩種體驗。
第一種體驗不同於以往所知的任何事物,起初能使我們感到愉悅與振奮,但此刻應該先將其置於一旁。事實上,這種體驗正是在宣告我們即將邁入高等靈性境界。
第二種體驗能顯露出靈性境界與我們生活世界所存在的關連。我們可以發現,這等體驗不只能表現日常生活的反映,也能指出平常在生活中試圖掌握卻無法掌握的事物。我們在白天會思考周圍的世界,透過在內心描繪出的景象了解事物間的關連,並且在各種概念的協助下,嘗試理解感官的知覺。第二種體驗指的就是這等景象與概念。
原本朦朧的模糊概念,如今變得宏亮又生動,有如物質世界的聲音與文字一般。我們將發現,自己能夠將日常生活與在睡眠中接收自高等境界的體驗相互連結。以往只能空想的事物,現在則好似物質世界中的感官體驗,變得鮮明又富有意義。我們了解,在這仰賴感官的世界中,各種事物其實比我們所感知的更加深奥,萬物都是靈性世界的體現與產物,只是我們以往未能看透事物的真相,而如今,開始從四面八方傳來迴響。
在專注與冥思中獲取靈性之力
其實很容易明白,如同只有在物質感官健全發展的前提下,我們才能準確觀察世界一樣,也只有在新生的靈魂感知器官健全發展的前提下,高等感知力才能對我們有所助益。如前所述,我們必須透過實踐秘修訓練中的特定課題,才能孕育這種高等感官。
當然,這些課題包含專注與冥思。專注,代表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心與宇宙奧秘有關的景象與想法上。冥思,代表依循指引,讓自己沉浸在念想之中,我們透過專注與靜心冥思來鍛鍊靈魂,也培育靈魂的感知器官。將自己投身於專注與冥思的課題,便能協助靈魂在身體中成長,如同胚胎在母體子宮中成長一般。睡眠中所獨自浮現的體驗(如前所述),表示獲得自在的靈魂即將誕生,因為我們在內心深處播下的種子已然成長茁壯,使靈魂成為全新的生命。
因此,我們必須相當謹慎,確保在專注與冥思時以正確的方式付出心力,也必須精確觀察自己的努力,因為這是掌管高等人類靈魂萌芽與茁壯的法則,當高等靈魂誕生時,必須是擁有和諧與健全架構的生物機體。
倘若我們未能謹慎依循指引,將無法孕育出具有內在條理的真實靈性生物,只會造成有如靈性層面的流產,斷送其性命。
為什麽高等靈魂必須在深層睡眠中誕生?答案其實很明確,如此細緻又脆弱的靈性生物缺乏抵抗能力,無法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存活,因為艱苦又嚴酷的生存考驗會淹沒並壓垮高等靈魂,而肉身的活動也會掩蓋過靈魂的活躍。然而,在睡眠之中,當肉身與其仰賴感官所進行的活動進入休眠,我們即可感受到高等靈魂原本細緻又微弱的活動。
在此必須再次強調,我們不能將如此的睡眠體驗視為完全真切的知識,除非我們能將新生的高等靈魂體驗帶進清醒時的意識之中。一旦達到此種境界,我們就能在日常生活的體驗中感知靈性世界的特質。也就是說,我們的靈魂能夠領會周遭環境中的聲音、文字與奧秘。我們必須了解,在此階段的秘修訓練中,我們的體驗受限於獨立的靈性體驗,在某種程度上,是與外界隔絕的。因此,我們必須避免透過這種體驗來構築龐大的知識體系,因為這只會在靈性世界中摻入各種虛幻的景象與念頭,由此塑造而成的世界,可能與真正的靈性世界毫無關連。
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自律。最好的方式,就是更加深入了解每一次的體驗,同時等待下次的新體驗自然來臨,使其與過去的已知體驗相互整合。
也就是說,透過目前所獲得的靈性世界之力,並持續實踐適當的鍛鍊,會發現自己在深層睡眠期間的體驗將不斷延伸。隨著無意識狀態中浮現越來越多的體驗,無意識睡眠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原本各自獨立的體驗,彼此之間的關連,在不受到以往浸淫於感官世界的心智妄加猜測與論斷干擾下,也將隨之相互連結整合。所以很顯然的,我們應避免將感官世界的思維方式套用在高等體驗之上,而且要越少越好。
隨著依循這等指引,在尋求高等知識的路上,當可更加接近將無意識睡眠狀態轉換為完全有意識狀態的階段。隨後,我們在睡眠之中所體驗到的世界,也能有如清醒時那樣真實。無需多言,我們在睡眠時所體驗的真實感,當然與身體的感官知覺不同,然而,如果我們要常保踏實並避免落入虛無的夢幻之中,就必須學習如何將睡眠的高等體驗與周遭的日常感官體驗相互連結。儘管如此,睡眠時所體驗的世界對我們,依然是嶄新的啟示。
對於在睡眠中產生意識的修行階段,秘修科學稱之為「意識的連貫性(或不連貫性)」(continuity [or unbrokenness] of consciousness) 。
修行至此階段之人,其感知與體驗將不再受到「身體在休息,靈魂無法接收感官印象」的週期所干擾,亦即達到意識不受中斷的境界。
出自《秘修學徒的高等靈性修練法門》by Rudolf Steiner
寶藏石光 Light of Treasure Stone
靈魂藥局藥師 Soul Pharmacy
狂愛自性之光 From Tracy's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