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2025
🌛關於失眠 那些你越努力就越無效的事💤
撰文/ 蔡仁愷 諮商心理師/藥師
有沒有發現, 人生中最容易「越用力越失敗」的事,
除了談戀愛, 就是睡覺。
你越想睡, 大腦就越清醒,
你越告訴自己「不行, 我明天一定要精神好」,
結果隔天早上最清醒的時刻,就是鬧鐘響的那一刻。
睡眠不是要「努力做到」,而是「讓它發生」
我們常以為睡眠像交報告,只要提早準備、早點上床就能搞定。
但事實上,睡眠比較像植物——你不能拉著它快點長,只能「創造它長得起來
的環境」。
所以,與其問「怎麼讓自己睡著?」
不如問:「我是不是把睡眠搞得太複雜了?」
⭕️三個常見的「睡眠陷阱」
➡️早睡陷阱:
想說提早上床比較健康,結果九點就窩進被窩,
十點開始懷疑人生,十一點開始滑手機,
十二點覺得乾脆明天再開始早睡。
➡️咖啡報復陷阱:
早上精神差,下午靠咖啡續命,
結果晚上又睡不著,
隔天更累、更需要咖啡,
這就是經典的「咖啡報復循環」。
➡️完美睡眠陷阱:
你上網查一堆助眠技巧:冥想、香氛、睡前拉筋、白噪音...
結果變成一整套「睡前 SOP」,
搞得像要辦儀式一樣,壓力更大。
想睡得好,請先「別那麼想睡」
聽起來很矛盾,但失眠治療的第一步就是放下「非得睡好不可」的焦慮。
當你願意把睡眠交還給身體,大腦反而能鬆手。
幾個小技巧,可以從今晚開始:
1. 有睡意再上床——床是給睡意,不是給焦慮用的。
2. 固定起床時間——讓身體知道什麼時候該開機。
3. 睡前半小時降速——不要滑手機挑戰人性極限。
4. 接受「今天睡不好也沒關係」——沒睡好會累,但不會毀滅。
睡眠是一段關係,不是一場考試
失眠的人,常常對睡眠太執著—太想控制、太怕失敗。
但睡眠最討厭被逼迫,它只在你不監督它時,才願意靠近你。
在講座裡,我想陪你重新整理這段「關係」:
把睡不著的夜晚,從「戰場」變成「觀察實驗」。
學會理解身體的節奏、鬆開焦慮的手,
讓睡眠重新變回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你不需要更努力入睡,
你只需要少一點努力,
多一點信任。
👍推薦課程:
👨🏫 名稱:「入睡困難者」請進!心理師陪你打破睡眠迷思,重建與睡眠的關係
📅 日期:114/11/22 (六)
⏰ 時間:18:00-19:00
💵 費用:單人400元 / 雙人700元
🏠 主辦:覓心理諮商所 (新北府衛心字第 XY31170047 號/ 新北市林口區仁愛二路 77 號 1 樓)
💻 進行方式:線上(Google Meet/課前寄送連結)
🔗 立即報名:https://miiclinics.com/
👩🏫 活動帶領人:
由專業藥師及心理師蔡仁愷(諮心字005066號/藥師證照 藥字042995號)
帶領本次課程,結合睡眠科學與心理學,幫助你重建與睡眠的健康關係。
#睡眠 #心理師 #覓心理 #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