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25
🌟糖尿病神經病變:當糖份「悄悄傷到神經」🌟
撰文|陳敏玲內科診所 柯幸君主治醫師
一、成因:血糖太高,神經慢慢受損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 DN)是一種代謝性、多因性神經損傷,主要是因為長期的高血糖會讓血管內皮受損、血流變差,神經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與養分;再加上高血糖引起的代謝產物(如糖化終產物)會直接傷害神經細胞引起慢性發炎,使得「糖尿病神經病變」逐漸形成。這是糖尿病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慢性併發症之一。
二、症狀:從腳開始的「麻、痛、燙」到感覺喪失
糖尿病神經病變包含多種亞型,以遠端對稱性感覺多發性神經病變最常見,約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 50% 以上。通常症狀先從雙腳開始,因為距離心臟最遠、血流最容易受影響。
主要臨床症狀與分類如下:
(一)感覺神經異常
✅正性感覺症狀:麻、刺痛、灼熱、針刺感、異常痛覺。
✅負性感覺症狀:感覺遲鈍、失溫覺、足底無感。
✅典型分佈:由足趾開始向上擴展呈「手套-襪套分佈」。
(二)運動神經異常
✅足踝伸展無力、肌肉萎縮、步態不穩、跌倒風險增加。
(三)自主神經病變
✅心血管系統:姿勢性低血壓、心率變異降低、靜息心搏過速。
✅胃腸道:早飽、噁心、便秘或腹瀉。
✅泌尿生殖系統:膀胱排空不全、勃起功能障礙。
✅汗腺與體溫調節異常:足部乾裂、出汗不均。
三、臨床檢查與評估:別只量血糖,也要「量神經」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診斷需依據臨床症狀、理學檢查與輔助檢查整合判定。
(一)床邊感覺測試:最簡便的初篩工具,建議每年例行評估。
1️⃣10g單絲觸覺檢查(Monofilament test):用細線輕觸腳底,看是否有感覺,主要評估壓力覺。
2️⃣128Hz音叉震動測試:檢查對震動覺的敏感度。
3️⃣足部檢查:觀察皮膚乾裂、傷口、變形或潰瘍。
(二)儀器輔助檢查
1️⃣神經傳導檢查(Nerve conduction study, NCV):用儀器測量神經傳導速度的電生理檢查,為確診與分型的黃金診斷標準。
2️⃣定量感覺測試(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QST):評估痛覺與溫覺的閾值,為研究與臨床的進階應用。
3️⃣自主神經功能測試:包含心率變異度、血壓反應、胃排空測試等測試,主要用來評估自主神經受損範圍。
四、治療:血糖控制是「根本」,藥物輔助是「幫手」
(一)病因控制
✅嚴格血糖控制
研究證實,穩定血糖可降低神經病變發生率與惡化風險。建議糖化血色素(HbA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