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2025
【永旭小學堂👨🏫】如何診斷小兒氣喘
「醫生啊,您為甚麼說我的孩子是氣喘呢」
咳嗽是基層診所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症狀,沒有之一,不管成人還是小孩都是如此。
臨床上,根據國際胸腔科學會(ACCP,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與歐洲呼吸學會(ERS)等主要指引的標準,
👨⚕️慢性咳嗽( Chronic Cough)是指成人咳嗽持續超過8週,兒童咳嗽持續超過4週以上。
【慢性咳嗽的成因:成人】
① 上呼吸道咳嗽症候群(UACS,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舊稱鼻涕倒流症候群 Postnasal drip syndrome)
② 氣喘,包含咳嗽變異型氣喘(Cough Variant Asthma)
③ 胃食道逆流(GERD)
④ 使用ACEI類降壓藥物(例如captopril、enalapril)
⑤ 其他少見原因: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癌、間質性肺病等
【慢性咳嗽的成因:兒童】
① 病毒感染後咳嗽(最常見)
② 氣喘
③ 過敏性鼻炎
④ 支氣管炎、吸入異物等
不管成人或是孩童,慢性咳嗽的診斷一定不可忽略氣喘,而咳嗽也有可能是氣喘主要或是唯一的臨床症狀。
在診間,常常會遇到父母或是病患本身不解,為何醫師會說我的寶貝是氣喘呢❓
在進入AI時代的現在,診斷氣喘是不是會有更精準的方式,而不會造成我的孩子接受無謂的治療呢❓
根據 2025年 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診療指引,診斷氣喘主要是依據:
① 曾有典型氣喘發作的症狀,包含喘鳴(Wheezing)、呼吸困難 (Difficult Breathing)、感覺胸悶(A feeling of tightness in the chest)以及咳嗽(Cough)。
② Variable expiratory airflow,指的是呼氣過程中的氣流速度(airflow)會隨時間、環境或治療而變化,出現可逆性或波動性的氣道阻塞,而這正是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不同之處。
氣喘的身體檢查常常是正常的,而喘鳴在氣喘發作時常常可被聽見,尤其是患者用力呼氣的時候。
🌟氣喘氣流變異的臨床測量方式,可用
① 肺功能檢查(主要在醫學中心或是地區醫院檢測)
② 尖峰呼氣流速計(一般診所即可檢測)
臨床上,我們會先確認病患的症狀
👉有無呼吸困難,胸悶或是咳嗽等症狀(符合其中兩項以上即可)。
👉身體檢查時,確認有無喘鳴。
👉確認家族過敏病史,以及患者過往是否有因為氣喘住院或是急診治療的病史。
若是高度符合氣喘的診斷,建議可接受肺功能或是尖峰呼吸流速計的檢查,最低年齡六歲以上可以施作。
若是無法施作,且不符合其他久咳或是喘鳴的診斷,則可以給予吸入型類固醇治療,後續1~3個月後評估治療的效果。
若是未滿六歲,也可以給予白三烯素抑制劑 (原廠藥品名: 欣流) 作為替代的療法。
⭐等到小病患可以配合檢查時,還是建議施予肺功能或是尖峰呼吸流速計檢查追蹤。
在台灣,氣喘是兒童第二名的慢性疾病(第一名是兒童肥胖),但是真正接受適當藥物長期控制治療的比例不到 1/3。
其實只要經過適當並且嚴謹的診斷流程,再加上肺功能以及尖峰呼吸流速計的檢測,我們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疑似氣喘的患者,給予適當的治療和追蹤後,相信可以給予這些因為久咳,而常常徘徊於不同診所間的患者(其中大多數為兒童),最精準且適當的治療。
#永旭小學堂 #氣喘診斷 #小兒氣喘 #肺功能檢查 #尖峰呼吸流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