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湯弟的中醫筆記

阿湯弟的中醫筆記 湯詠舜中醫師,幫你維修身體的醫師
處理運動傷害外,腰酸、膝蓋痛、筋骨酸痛問題也都歡迎

『一週落枕未癒,肩頸僵硬到無法轉頭的案例』昨天一位初診患者前來就診,主訴為『持續超過一週的落枕與肩頸僵硬』。他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好好休息,讓原本只是輕微的轉頭疼痛,逐漸發展到整個頭頸部幾乎無法轉動。由於工作中長時間使用右手,現在連輕微動作都會...
09/11/2025

『一週落枕未癒,肩頸僵硬到無法轉頭的案例』

昨天一位初診患者前來就診,主訴為『持續超過一週的落枕與肩頸僵硬』。他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好好休息,讓原本只是輕微的轉頭疼痛,逐漸發展到整個頭頸部幾乎無法轉動。由於工作中長時間使用右手,現在連輕微動作都會牽扯到右側肩膀,導致明顯的不適與痠痛。

# 檢查與治療過程

檢查後發現,患者因長期聳肩、右手負重,右側肩頸肌群嚴重緊繃且活動度受限;同時胸椎排列出現了側彎徵象。
一般治療時,我們會從末梢(手指)逐步往上進行,但此案『肩膀張力最為明顯』,因此先稍稍鬆解手臂後就直接對肩部進行治療。當針尖輕觸肩部肌群時,患者立即出現明顯痠痛感。隨著治療進行,原本緊結成一團的肌群逐漸放鬆、重新恢復可以分層活動的狀態。接著再回來放鬆手臂肌群、輕搖肱骨與肋骨,右側原本一動即痛的情況明顯改善。最後再順著脊椎與肋骨調整,整個上半身與頸部活動度都顯著提升。

# 治療觀點:越急性的肩頸痛,更要越輕柔地去放鬆他

對於急性發炎期的肩頸疼痛或落枕,若用力過大反而會引發受傷肌肉的防衛性收縮,使疼痛惡化。
治療應如「撥洋蔥」般一層層引導肌肉放鬆,讓張力逐步釋放。
這樣不僅疼痛會穩定減輕,活動度也能更自然恢復。

#湯詠舜中醫師 #台北結構治療 #落枕 #針灸 #徒手治療 #肩頸痠痛 #上背痛 #忠孝昌盛堂 #師大昌盛堂

久違的演講!歡迎有興趣的大家一起來聽聽看,理解結構治療中的人體變化😚主辦單位:台灣結構治療醫學會時間:中華民國114年12月14日(星期日)上午09:00~下午17:00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6F  (601會議室)報名連結:htt...
05/11/2025

久違的演講!歡迎有興趣的大家一起來聽聽看,理解結構治療中的人體變化😚

主辦單位:台灣結構治療醫學會
時間:中華民國114年12月14日(星期日)上午09:00~下午17:00
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6F (601會議室)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K9tYS3yD6QjeFWcW8

並於三天內完成繳費,主辦單位發送”完成報名”訊息至mail信箱,才是報名成功。*如已額滿表單關閉後切勿自行匯款* 醫學會洽詢專線:0963-438969

2. 匯款資訊:合作金庫銀行 五洲分行(銀行代碼006) 帳號: 0411-871-002240

戶名:台灣結構治療醫學會
3. 請上課學員加入課程Line社群,有任何疑問可至Line發問。
午餐請自理,會場僅提供礦泉水,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課後不接受退費或取消* (報名QR Code) (Line社群)
4. 課程當天請於報到時領取繳費收據及入場識別證貼紙,並將貼紙貼於身上明顯處,以便工作人員查檢。(識別證為出入場證明請妥善保存)
5. 課程中嚴禁錄影及拍照,敬請務必配合!其他上課相關規定公告於 Line社群及會場,請務必遵守!
6. 在校學生資格限中醫系含學士後不含碩博士班學生,請於現場出示學生證;報名相關規定請參閱google報名表單。

『肚子對身體的影響』近期我從與多位學長姐請益、實際跟診學習,以及在診間親自治療的經驗中,重新認識到一個重要概念:『肚子(前後軸)對肩膀及骨盆都可能產生顯著影響』。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案例一:30多歲男性,主訴打完羽球及上班後肩頸酸痛,同時...
03/09/2025

『肚子對身體的影響』

近期我從與多位學長姐請益、實際跟診學習,以及在診間親自治療的經驗中,重新認識到一個重要概念:『肚子(前後軸)對肩膀及骨盆都可能產生顯著影響』。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案例一:30多歲男性,主訴打完羽球及上班後肩頸酸痛,同時坐姿時不自覺身體前傾。

初聞此主訴,我直覺反應是:「啊!一定是羽球打過頭了!」立刻想治療他的上肢。然而觸診時發現,雖然上肢確有需要處理的部分,但軀幹部分卻有更明顯向下繃住整個肩頸的張力。往下一摸,肚子明顯繃緊且有輕微壓痛。於是我先請患者平躺,放鬆腹部肌群後再請他起身,患者立即感到肩膀輕鬆許多,前傾姿勢也明顯改善。此時再來處理雙手問題就容易多了。
治療過程中,得知患者為素食者且有脹氣問題,因此另外開藥調整消化功能。

案例二:50多歲女性,主訴雙側五十肩,目前沾黏已有明顯進步,但某些動作仍感緊繃疼痛。

這位患者已治療一段時間,幾乎要脫離五十肩的範疇了。某次治療後,她表示右手搭左肩或左手搭右肩的疼痛已改善,抬舉範圍及扣內衣的動作角度也大幅增加。但她提到一個動作仍有問題:雙手交扣置於臀部上方往後伸展時會疼痛。再次觸診發現,上肢雖已鬆開不少,但腹部仍有明顯緊繃感。最後收尾處理腹部後,患者此動作的疼痛隨即消失,整體站姿也更加輕鬆而不前傾。

從這些案例中,我開始關注到某些孕產婦的手麻、板機指伴隨脹氣的情況。除了處理上肢外,還需觀察肋骨動態是否被腹部變化影響,導致症狀反覆出現。我們常習慣從四肢肌肉使用角度思考問題,但實際上更需回歸軀幹影響的考量。當然,除了外科(針灸)治療外,有時透過藥物解決消化不良、脹氣引起的腹部張力過大,也是很好的治療方法。

感謝提供建議的老師與學姊們!
#湯詠舜中醫師 #忠孝昌盛堂 #師大昌盛堂 #結構治療 #肩頸酸痛 #下背痛 #消化不良

『看診時間異動!』暫停週五晚上師大特約門診週五下午一般門診由忠孝改至師大昌盛堂#湯詠舜中醫師 #忠孝昌盛堂 #師大昌盛堂  #結構治療
27/08/2025

『看診時間異動!』
暫停週五晚上師大特約門診
週五下午一般門診由忠孝改至師大昌盛堂

#湯詠舜中醫師 #忠孝昌盛堂 #師大昌盛堂 #結構治療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小時候很常被爸媽提醒:『不要彎腰駝背,要抬頭挺胸』、『不要翹腳』、『不要三七步』等等。那麼,什麼才是真正好的坐姿和站姿呢?『抬頭挺胸』聽起來簡單,但許多人不小心做成了『挺腰抬頭』,反而對身體造成更大負擔。過度挺腰會形成類似...
20/08/2025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小時候很常被爸媽提醒:『不要彎腰駝背,要抬頭挺胸』、『不要翹腳』、『不要三七步』等等。那麼,什麼才是真正好的坐姿和站姿呢?

『抬頭挺胸』聽起來簡單,但許多人不小心做成了『挺腰抬頭』,反而對身體造成更大負擔。過度挺腰會形成類似骨盆前傾的姿勢,給腰椎帶來過度壓力;而單純抬頭,則容易變成仰頭折頸椎,無法有效減少對大椎(頸胸椎交界,也就是容易出現富貴包的位置)的壓力。

正確的站姿應該怎麼做呢?建議站立時將重心放在湧泉(足心附近)位置,同時將薦椎、尾椎稍微往下放,避免翹臀姿勢,以免過度彎折腰椎。頭部方面,應微微收下巴,想像頭頂略後方有一根線向上拉著,這樣就不會過度抬頭。另外,也要注意避免聳肩習慣,練習放鬆肩膀,減少肩頸僵硬。

坐姿又該注意什麼呢?首先建議不要翹腳或盤腿,因為長時間固定一隻腳在上會導致骨盆歪斜。坐椅子時,大腿與小腿應盡量保持90度角,避免勾著椅子或雙腿併攏,這些不良姿勢都容易因肌肉張力不均而造成股骨偏轉,長期下來會影響髖關節和股骨的位置。

這些都是日常中的小姿勢,但正因為它們是我們長期在做的事,持之以恆地做好這些細節,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會產生如複利般的正面影響。不妨試著實踐看看吧!

#湯詠舜中醫師 #忠孝昌盛堂 #師大昌盛堂 #結構治療 #骨盆前傾 #富貴包

骨盆對肩膀的影響肩膀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關節。肩膀痛的成因多元,可能源自手部使用不當,也可能是骨盆、下肢的歪斜影響肋骨,導致活動角度受限。早期會做一些簡單分類,例如前側疼痛多與手有關,後側疼痛則與腳有關;手背翻掌受限通常與橫軸問題相關,單純後背...
12/08/2025

骨盆對肩膀的影響

肩膀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關節。肩膀痛的成因多元,可能源自手部使用不當,也可能是骨盆、下肢的歪斜影響肋骨,導致活動角度受限。早期會做一些簡單分類,例如前側疼痛多與手有關,後側疼痛則與腳有關;手背翻掌受限通常與橫軸問題相關,單純後背角度受限則多與縱軸相關。隨著臨床經驗增加,我逐漸能透過調整橫軸(上肢)或縱軸(下肢)的張力來找出疼痛原因,也能藉由望診做更精確的推理。今天治療時收到一個很有趣的回饋,特此記錄。

患者這次就診主訴為「腰背不適」及「下段肋骨的扭旋感」。觸診時雖發現上肢也有些問題,但判斷主要問題來自下肢,因此優先處理縱軸部分。在趴姿治療時,無論是透過手法讓下肢到骨盆的連線更明確,或是在針灸時微調下肢擺位讓每針都能盡可能鬆開一個較大的勢,患者都給了令人欣喜的回饋:「醫師,我感覺在處理腳的時候,頂著肩膀的某種東西鬆開了,整個肩膀有往下掉的感覺。」調整完縱軸起身後,不僅腰背變的順暢、下肋扭旋感減輕,左肩膀原本受限、疼痛的角度也明顯改善。

一直以來,在處理肩膀問題時都會同時考慮上肢及下肢對肩膀的影響,或說治療時會盡量看遠,觀察肩關節、肋骨及胸廓在過程中的變化。但能在治療中聽到患者的直接體感回饋仍然非常令人鼓舞。平時我們也可以多留意自己的身體運用方式,或許會有意外的發現!

#湯詠舜中醫師 #忠孝昌盛堂 #師大昌盛堂 #結構治療 #肩膀痛 #肩周炎 #肩膀滑囊炎 #五十肩

『縱軸一與三的說明』上一篇稍微分享了做橫軸一式與二式時的注意事項,這篇來跟大家聊聊關於縱軸一式與三式的部分。誰會建議做縱軸三式呢?通常遇到站姿不良、脊椎、椎間盤問題、很常低頭、下背痛的患者都很建議!透過做縱軸三式不只說可以動開脊椎,還可以增...
06/08/2025

『縱軸一與三的說明』

上一篇稍微分享了做橫軸一式與二式時的注意事項,這篇來跟大家聊聊關於縱軸一式與三式的部分。
誰會建議做縱軸三式呢?通常遇到站姿不良、脊椎、椎間盤問題、很常低頭、下背痛的患者都很建議!透過做縱軸三式不只說可以動開脊椎,還可以增進對身體的覺察,不容易讓自己維持在對脊椎有負擔的站姿或坐姿。

- 縱軸一式:鬆解整個脊椎

重點:雙腳平行與肩同寬,這樣在操作時,某種程度會讓整個下肢跟著脊椎活動時有拉伸的感覺。開始時牙齒不可咬著。脊椎下彎過程中膝蓋要打直,往後頂。最後抬頭時不可用力,頭是被脊椎撐起來的。

一開始在操作時或許無法很明確的一節節脊椎分開活動,但可以先以三節一段為目標,做熟了之後再慢慢細分。但一樣記得不要過度用力,要有一節節鬆鬆的滑開、疊起來的感覺。過程中如果覺得卡住了,也可以在那個姿勢停一下再繼續往下執行。

- 縱軸三式:動開脊椎還有解開上段肋骨

重點:牙齒不要咬著,自然呼吸即可。都是以屁股-肚子-頭的順序去做動作。重心一直要落在坐骨上面。

比起一式,三式對頸椎段有更強的感受性。

對於低頭族而言,縱軸三式真的是很好的鍛鍊!受到現代人工作姿勢影響,大家很常卡在頸椎、胸椎的交界處。慢慢操作縱軸三式去恢復該處動態,可以很好的改善體態及僵硬感。

操作時間上,兩者每天操作約10-20分都可以。

影片來源:

https://drlinweb.blogspot.com/2019/06/blog-post_4.html

#湯詠舜中醫師 #師大昌盛堂 #忠孝昌盛堂 #結構治療 #縱軸三式 #橫軸三式

『橫軸一式與二式的說明』平常在診間大家常會問的問題就是:『醫師,請問我回家可以做什麼運動來幫助恢復?』而上半身的問題譬如肩頸酸痛、網球肘、手痛等等,通常都會建議可以練習老師分享的橫軸一式與二式。但診間節奏較快,很難一一觀察大家做的如何,故稍...
30/07/2025

『橫軸一式與二式的說明』

平常在診間大家常會問的問題就是:『醫師,請問我回家可以做什麼運動來幫助恢復?』而上半身的問題譬如肩頸酸痛、網球肘、手痛等等,通常都會建議可以練習老師分享的橫軸一式與二式。但診間節奏較快,很難一一觀察大家做的如何,故稍微分享一下要點。

。橫軸一式:鬆開下臂與手指的肌肉僵硬

重點:手指要用力張開,多數人的問題是:『手指沒有用力張開,變成很像在運動暖身時的活動手腕。』手指有用力張開才會有從手指連接到下臂肌肉的串聯性,再透過轉動手腕去做手指及肌肉的鬆解。還有要完全的彎到底以及伸到底(背屈以及屈曲)。旋繞到伸屈肌筋膜張力對稱後,手指才會鬆開。

『手指要用力伸直』

。橫軸二式:鬆開手臂跟肩膀之間僵硬的肌肉

前式:手指頭用力伸直張開,兩手臂反向旋繞,頭跟著往上抬的該側轉動。手指頭要用力張開才能延伸上去把上背肌肉鬆解開。

在做前式時,要感覺到從胸大、上臂、下臂、到手指會有依序串連攤開的感覺,有點像是把整個上肢的屈肌面、伸肌面分別打開,攤開所有緊縮的肌肉。

後式:手指頭伸直但不要過度用力。不可以超過45度。頭用眼睛餘光看到就好。這樣當肌肉都不會卡住時,才可以讓微循環鬆開,氣才能真正流通。

後式很老實的講,目前體會不深,之後有更多心得再跟大家分享。但比起前式,更著重整體一起連動貫串的感覺。

不論哪一式,重點都是在做的過程中去感受身體的流動。不論是感受串聯性,或是覺得有某些筋被拉到的感覺都好。重點是『做對』而不是做多。既是放鬆,同時也增加對自己身體的覺察,之後也會在不同情境下有意識的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的姿勢或動作。

操作時間上.建議可以在睡前各做5-10分鐘,鬆開肩頸後對睡眠也會很有幫助。

。附上示範影片:

https://drlinweb.blogspot.com/2019/06/blog-post_4.html

#湯詠舜中醫師 #忠孝昌盛堂 #師大昌盛堂 #結構治療 #橫軸三式

『膝關節角度受限與骨架調整』最近治療了一個跳躍後落地,半月板輕微損傷合併膝關節屈伸活動度受限的案例,突然有了一個有趣的感受。以前上課時,老師會說重點是『勢順可動』,譬如說膝蓋內外側肌腱要可動,腳掌內外側足弓皆可動、轉動脛腓骨或橈尺骨時上面的...
22/07/2025

『膝關節角度受限與骨架調整』

最近治療了一個跳躍後落地,半月板輕微損傷合併膝關節屈伸活動度受限的案例,突然有了一個有趣的感受。以前上課時,老師會說重點是『勢順可動』,譬如說膝蓋內外側肌腱要可動,腳掌內外側足弓皆可動、轉動脛腓骨或橈尺骨時上面的肌肉都可以跟著轉動沒有阻力等等。重點在確認張力均等,肌肉、肌腱、關節的可動以及勢的順接。但最近除了這件事情外,會覺得在可動時,骨架會要有點像是『漂浮』在肌肉之中,並不是真的漂浮,但因為周圍張力的均等,骨架會可以在肌肉中自由轉動。

在治療這個膝關節急性受傷案例時,就有點像是在尋找誰卡住了整個從足弓到骨盆的連貫可動性,由表入裡一層層的鬆開,讓骨架漸漸的(目前主要關注的是股骨、脛腓骨)不受牽扯,有可以在股二頭、股四頭、腓骨長短、脛前肌的包覆下有自由轉動而無明顯偏轉的感覺,讓大腿骨、小腿骨可以漂浮在肌群中。隨著骨架動態改善,還可以發現說整個腳的力線也變的較為順接,原本腫脹的膝關節也漸漸開始鬆動,膝蓋可以彎曲的角度開始增加。

讓骨架漂浮肌肉之中其實跟老師平常所說的勢順可動,其實應該是同一件事情,都是在讓身體活動時不會明顯受到阻力牽扯。而當骨架可以完整的漂浮在肌肉中去運動,也會有很好的身體彈性及耐用度,不論日常使用或是運動競技上都會好用許多。

#湯詠舜中醫師 #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 #師大昌盛堂中醫診所 #結構治療 #膝關節 #半月板損傷

Address

松江路277號2樓
Taipei
10407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阿湯弟的中醫筆記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阿湯弟的中醫筆記: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