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2025
大師跟妹妹都是曾是皮膚乾癢的苦主,大師比較不嚴重,但一到冬天整個小腿會乾到一直脫皮,滿地屑屑,需要不斷擦乳液才會比較好;妹妹比較嚴重,先天異位性皮膚炎,冬天皮膚癢起來更可怕,手腳四肢全爛掉,流湯流血,血肉模糊的,那種晚上癢到沒有辦法睡,洗澡總是痛著洗,傷口永遠不會好的苦,誰能懂?
嚴重到連西藥類固醇都沒用的
所以我很努力研究過皮膚病的處方用藥
想當然,2隻現在皮膚病都好了
妹妹也不再抓出傷口了
看到大家許願想看處方分析
今天來教大家皮膚病必用的藥材
❤️4000人食療x養生交流群👉🏻 https://lihi2.com/SE8pa
🔺根治皮膚癢,必須學用桂枝!
後世派中醫不用桂枝,因為他們說太溫了
所以皮膚病他們只會用清熱藥
這有一個問題
有的正氣很足,清了熱
皮膚紅腫熱癢會退,但正氣也虛了
變成排軟散便、手腳變冷⋯
這都是正氣虛掉的表現
只是病人有的只看皮膚好了,當然沒問題
但醫聖張仲照的《傷寒雜病論》不是這麼用的
這中醫第一部辨症用方的醫書
它教我們用桂枝去強陽分
尤其「太陽病」(皮膚屬表,皮膚生病就是太陽病)
打開古書原文,不難發現太陽病的處方
7成以上都是含桂枝的處方
整部原文著作有70多個桂枝處方
我教學統稱 #桂枝類方
也就是說
‼️皮膚病,8-9成是桂枝類方裡選出自己體質方治療‼️
(剩下1-2成非常非常少見的三陰病體質)
⚠️注意⚠️
以下內容為古中醫專業辨症內容,很多專有名詞、腹診望診、病症確診症狀,都必須先上過 #初級入門古中醫課 才會看懂,各位沒上過課看不懂,又想搞懂的話,請到這先報名初級課補一下基礎喔!
課程優惠發簡章👉🏻 https://lin.ee/el7V5bt
🔺那70幾個桂枝類方,怎麼選呢?
我在課程中,先把70幾個桂枝方分成5大類:
✅桂芍劑—能出汗的表虛
✅麻桂劑—無汗惡寒的表虛
✅苓桂劑—水道系統異常的水症+心力虛表裡症
✅桂附劑—心力虛表裡症+裡陰寒症
✅桂龍牡劑—心力虛表裡症+腎精外洩症
因為70幾個處方裡面,「只會有1個是100分」符合自己體質,也只有找到這種100分的個人體質方,才不容易造成像一般中西醫治標是產生的副作用問題
為了能系統跟簡化找體質方的步驟,我們第一步,先確認有沒有心臟力量虛弱的原文表現,有的話,先確認需要用桂枝,下一步,就可以確定5大類方中,自己體質又同時偏向哪一系列的主治症了
❤️舉個例子:
大師以前的體質是小便會澀痛、腹診有輸尿管停水,加上腎區壓痛及汗多,同時有心臟力量虛弱症的表裡症(詳如課程教學),所以他選用的是「苓桂劑」系列的苓桂x甘湯
妹妹的體質呢,先天最嚴重是皮膚炎、手腳(表)乾癢紅腫熱,夏天發熱汗多,冬天又手腳冰冷,這種就是心臟力量虛弱,表現在出汗表虛上,所以選的是「桂芍劑」系列的桂枝xx湯
🔔提醒🔔
各位有沒有發現,一樣皮膚病,光選用的系列方向就可以不一樣了,更別說接下來同個系列中找最適合處方?
🔺最終的治病體質方,「主症」決定一切
上面寫的5大類方,比較是「符合體質偏向」
系列選好後,同個系列下會有5-10多個處方
而同系的各方差異,就只剩「主症」了
這裡要特別提醒
‼️主症不等於不適症‼️
比如來看皮膚病的,很多人習慣就一直跟醫生講自己皮膚如何如何
但如果決定為「表虛用桂芍劑系列」
下面每個方的差異主症可能是:
桂枝加黃耆👉🏻虛勞、發熱汗多
桂枝加附子湯👉🏻大汗不止、小便不利、關節問題
桂枝加葛根湯👉🏻頭頸肩緊酸痛、腹瀉傾向
以上先舉3個例子,各位看,光這三個的主症差異就不一樣,如果病人沒有辦法說出這些關鍵字,更何況桂芍劑10多個方,主症都不同,都可以治皮膚癢的同時,醫生要怎麼去選出最適合你的體質處方去做治療呢?
如果上過初級課,同學應該知道接下來要針對10多個系列方中,每個主症都評估「嚴重程度」、「發作頻率」以及對處方「做排序」
(這邊可能要上初級課才聽懂,沒上過課沒聽懂是正常的喔)
可是如果沒有上過課的病人,我們很常會看到他們說不出這一些主症,更別說要說出頻率跟嚴重程度了。
病人常常講不出主症,問嚴重程度答不出來,這樣找不到最適合的體質方,只是浪費大家時間。這也是我為什麼目前看診,會以學生介紹來的優先,實在不希望大家花錢來看病卻治不了本
當病人說不清楚,說不明白,最有效簡單的方法就是針對他不舒服的地方開治標藥,也就是皮膚癢,就開針對皮膚止癢性熱的藥
所以有時候真的不怪現在的醫生常常開治標藥,副作用出現又一直加疊藥上去,尋找體質根本的體質方,其實是需要上過課,有點sense 的,需要時間觀察記錄的
相反的,一旦你懂了這個找體質方的邏輯,像我幫妹妹這種類固醇都治不了的嚴重異膚,在桂芍系列中,針對她會胸悶痛的症狀,用桂枝xx湯,她的皮膚病不但好了,連同精神體力、怕熱又怕冷的問題,體質連帶所有問題也就一起好了
這就是「治本」,不是看皮膚病治皮膚,而是皮膚癢我們往深一層找到「心臟力量管皮膚」,再往心臟力量虛的這個深一層的問題,再挖更深找出心臟力量跟什麼系統問題(如小便問題就是水道系統異常的苓桂劑)。
往往這樣的看診模式需要大量「整體十問四診」,而不是皮膚病看看皮膚就好,還要知道胃口,知道大小便,知道睡眠狀況精神體力,知道月經狀況其他頭脹頭暈,噁心口臭口苦⋯等等的所有症狀
唯有把身體全盤的了解,你才能說你開出來的處方是符合整體體質考量過的治本體質方。
因為處方分析需要上過 #初級入門中醫課
有基礎才好講到處方辨症,也考量粉專常有看到處方名也不辨症就用用看的人
所以我會把大師跟妹妹確切治療的處方名字,放在學生群,這邊就不對外公開了
這裡主要還是希望各位了解辯證的邏輯,盡量不要什麼病,就一直跟醫生講那個病,你們在挑選醫師的時候,也要注意醫生有沒有去詢問你病以外的其他部分,也就是你整體的看診跟食物他的詳細度夠不夠
再說一次,我以前常提醒的
一個真的會想幫你找出問題根本的醫師,他更會去問一些跟你現在在看的並不相關的事情
例如你看皮膚病,他問你睡眠,問你大小便,問你月經狀況
不相干的內容問得越多,通常代表這個醫生在了解你的整體體質,這樣子的醫生就更不會著重在治標喔!
當然,如果你一直看醫生都看不好,很可能是你看診陳述前,沒講到系列各方主症的關鍵症狀。
這部分建議真的要先上過 #初級入門的古中醫課程,前兩天才有一個新同學在學生群說,他上了課以後,跟醫生比較知道該怎麼說以後,沒想到醫生改了處方,才兩包藥,效果非常快的好了(他的分享我放留言)
所以不要以為專業醫師才要上初級中醫課,為了自己跟家人不要白花錢花時間長年吃錯藥,你更該上 #初級入門古中醫課 及早守護自己跟家人的健康吧!
————
❤️Podcast 週五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 👉🏻 https://lihi2.com/4cVVf
❤️4000人食療x養生交流群👉🏻 https://lihi2.com/SE8pa
❤️看診預約、課程優惠 👉🏻 https://lin.ee/el7V5bt
#經方 #張仲景 #醫聖 #傷寒 #客曦 #熬米糊 #無麩質 #米饅頭 #米鬆餅 #中醫 #食療 #養生 #保健 #線上課程 #傷寒論 #倪海廈 #金匱要略 #古中醫 #體質方 #保養 #免疫力 #健康 #俏女巫 #明心中藥行 #俏女巫的古中藥秘方 #孔慧妍 #醫案 #醫療 #美國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