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 Acupuncture & Herbs

AAA Acupuncture & Herbs Pain & Stress Relief; Auto Injury; Work Injury; Neck Pain; Shoulder Pain; Lower Back Pain; Sciatica; Dr. Jack Chung, DAOM, L.Ac.

Pain Management; Car accident; Sport injury; Work injury; Workout injury;
Common orthopedic disorders:
Neck pain; Back pain; Lower back pain; Shoulder pain; Arm pain; Wrist pain; Hand pain; Hip pain; Knee pain; Leg pain; Foot pain; Tennis elbow; Golfer's elbow; Muscle sprains; Ligament strains; Sprains and strains of cervical; Sprains and strains of thoracic; Sprains and strains of lumbago; Sprains and strains of sacroiliac joint/hip; Sprains and strains of shoulder/elbow/wrist; Sprains and strains of knee and ankle; Frozen shoulder; Cervical spondylosis; Subacromial bursitis; Subdeltoid bursitis; Biceps tendon injury; Supraspinatus tendinitis; Coracoid inflammation; Sciatica; Fibromyalgia; Osteoarthritis;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orders of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Trigeminal nerve pain; Bell's palsy; Phantom limb;
Nerve root and plexus disorders: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Pronator syndrome; Radial tunnel syndrome;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Tarsal tunnel syndrome; Piriformis syndrome.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Sleep disorders; Insomnia; Cerebral degenerations & Dementia; Autism; Alzheimer's; Parkinson's disease;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Huntington's chorea; Restless legs; Headache; Migraine; Epilepsy. Mental disorders:
Anxiety; Depression; Hysteria / Conversion disorder;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 Schizophrenic disorders.

12/22/2021

太阳与少阳并病,
-=-=-=-=-= -=-=-=- -0=-=-=-=
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
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
(Cupping!!) (放血治营)(按痛立消, 营卫调和)

12/08/2021

防治要点
老年震颤麻痹主要病本在风,病位在肝,故以祛风柔肝为主要治疗大法;同时注意补肾阴,健脾阳,祛痰燥湿,活血化瘀,在具体用药上应注意祛风疏肝并举,补脾肾、通血脉并用,使补而不滞,疏而不泻。

人体年过50,气血渐亏,筋脉易失荣养,对于未患本病的中老年人,平时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维生素类药物,或每日饮少量低度果酒,可以起到软化血管,疏通经络的作用,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一个有效措施。同时,再配合适当的健身运动,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此外,患者如发作频繁用头针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
可选运动区及其前方1.5cm的平行线即舞蹈震颤控制区,
-------------------------------------
单侧病变针对侧,双侧病变针两侧。每天针1次,15次为一疗程。

可间隔3~5天再行第2疗程。

12/02/2021

6.外用膏药或喷雾剂

(1)麝香心绞痛膏采用麝香、牙皂、白芷等药制成。每次两张,分别贴于心前区痛处及心俞穴(第五胸椎左侧4.8cm处),24小时更

换1次。

(2)冠心止痛膏(邓铁涛教授方)主要药物:蒲黄、五灵脂、冰片、细辛、荜拨等。外贴穴位,膻中、虚里、心虚等任选一穴,交替使用。

(3)宽胸气雾剂由细辛、良姜、荜拨、檀香、冰片组成。喷雾缓解心绞痛。亦可定期喷雾,防止发作。

12/02/2021

7.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依辨证选穴并选择手法。

主穴:膻中透鸠尾、内关、足三里。

配穴:通里、神门、曲池、间使、乳根、命门。

针刺膻中、内关留针20分钟,捻转3~5分钟,可缓解心绞痛。

(2)耳针疗法:

主穴:心、皮质下、神门、肾。

配穴:枕、额、肾上腺素等。可埋针,每日更换1次。

常用的中药止痛剂有下列各种,可根据病人病情及效果选用,有:口服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宽胸丸、心痛丸、速效救心丸、益心丸、麝香含片、心宝丸等。

04/08/2021

附一:
口腔溃疡多数是由寒火引起的,是吃了太多寒冷食物或受了凉。
不能再吃寒冷东西,上药店买两根艾条,用四分之一根艾条的量,弄碎后用滚开的水冲化。
再用温水泡脚最好泡到身上发汗, 这样就能将寒火引下来,同时还能驱寒。
然后注意少吃寒凉的东西, 多吃补血补肾的食物, 每天用温水泡脚,这样你的口腔溃疡就永远不会再犯。
有的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是因为身体亏虚和寒湿较重,
这种人舌苔多数发白,
这时一是要在饮食上戒掉所有寒凉,
二是用艾叶煮水泡脚,我照她写的用最简单的方法治好了我的脚寒,而且最近降温我都没再犯。

脚寒可以试试在臀部拔罐, 最重要是打针的部位, 我是把整个臀部都拔上了, 大概用了五个罐, 只用了十二分钟我就拔出了两个泡,两边都要拔。当晚睡觉脚就放外面睡的 ,感觉好热, 只一次 就再没犯过 。
打通臀部的经络是治疗腰腿痛妇科病的根本。
这里其实并没有主要的经络经过, 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因为小时候经常打针, 所以臀部有硬结,所以作者就在皮肤上涂了一些润滑油,上了一个打火罐咬牙推越慢越疼, 咬牙快推, 走了一百下,全是黑紫的疙瘩。走完好痛,但站起来两条腿却是从未有过的轻便, 以前有膝关节积水, 虽消了水肿, 但走路仍不是很轻松,以前走路多了腰会发酸,这次以后腰不舒服的现象也没有了。我是用的刮痧油, 实在坚持不了走罐的剧痛, 我直接拔的。
治疗后会有些累,建议病人多吃些海虾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补血补肾的, 双足底颜色呈泛黄色,提示机体脾功能先天或后天不足, 表现为免疫力低下, 机体易疲劳、 困顿, 易患感冒;双足底呈绿黄色,且色素沉着,提示机体肝胆器官患病征兆

02/15/2021

殳××,男,40岁。初诊1999年9月11日。

主诉:项背部痛二月余。

现病史;二月前始感项背部酸痛,三周前感右手食指发麻,经服药治疗未见效。现感项背及左臂酸痛,右手发麻。

舌质暗红、苔薄、脉细。

检查:颈居中,生理曲度变平直,颈活动向前32°,向后10°,向右20°,向左15°,C4棘突右偏且压痛,右肩胛骨内侧缘压痛,颈臂牵拉试验阴性,霍夫曼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外院MRI示C5-6椎简盘突出,C6-7椎间盘膨隆。X线片示颈生理曲度平直。

辨证:气血不足、痹阻经络。

治则: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治法:项背部及左上肢施滚法、按法、拿法、配合颈椎作屈伸、旋转、侧弯被动运动。拿肩井、肩(骨禺)yu、曲池、手三里等穴,搓肩背部及左上肢结束治疗。

诊断:中医:颈痹。证型:气血不足。

西医:颈椎病(神经根型)。

按:经2次治疗,颈项酸痛及活动时牵掣感减,5次治疗后手麻亦缓,经10次治疗,项背症状明显减轻而未继续治疗。

02/15/2021

胡××,女,49岁。初诊1999年7月21日。

主诉:右肩关节痛三个月。

现病史: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疼痛,后弯欠利,不能摸裤袋。

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弦。

检查:右肩无肿胀,结节间沟处及喙突处压痛,前上举160度,外展80度,后弯虎口平S1椎处(只能在右腋后线处),内收肘尖在右锁骨中线处。

辨证:气血不足,经络痹阻。

治则: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滑利关节。

治法:
1.仰卧位:
在右肩臂部施以(扌衮)法[搇法]
配合肩关节作外展、内旋、外旋及上举被动运动。

2.健侧卧位:
在右肩臂外侧施(扌衮)法[搇法],
配合作肩关节前上举被动运动时(扌衮)法[搇法]
施于腋后缘(肩胛骨外侧缘外)。

3.坐位:
右肩在外展位时滚三角肌前、中、后缘,
配合作肩关节内、外旋及上举、后弯被动活动。
拿三角肌,按肩(骨禺)yu、曲池、
拿手足里、合谷等穴。
搓肩部结束治疗。

诊断:中医:肩痹:气血不足。

西医:肩关节粘连证。

按:经三次治疗,右肩痛显减,活动改善,尤以后弯达L3椎处。经八治疗治疗,上举已趋正常,外展达90度,内收已在前正中线,后弯可达L1椎。此后因症状缓解,患者就诊断断续续而进展缓慢

02/15/2021

胡××,女,49岁。1999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腰痛二天。

现病史:昨天弯腰不慎致腰痛,当时即感腰部疼痛,不能伸直,卧床时翻身亦感困难。

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弦。

检查:脊柱居中,腰生理曲度消失变平直,L4-S2棘上压痛,无放射痛,腰后伸(+),直腿抬高均80度,余(-)。

辨证: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气血失和。

治则:行气活血,调补肝肾,濡养筋骨。

治法:1.患者俯卧:腰骶部施(扌衮)法[搇法]配合腰后伸被动运动。按肾俞、大肠俞 、腰阳关等穴。

2.患者侧卧位:施腰椎斜板被动运动。

3.患者仰卧:下肢向腹部作屈膝屈髋被动运动,然后作伸腿被动活动2-3次。最后拿委中、承山穴结束治疗。

诊断:中医:腰痛:气滞血瘀。

西医:腰椎骨关节炎。

按:该患者经首次治疗后,腰痛即明显减轻,活动改善。经3次治疗,腰痛症状已基本消失而愈。

02/15/2021

陈××,男,46岁。初诊1994年8月4日。

方诉:腰及后下肢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自进入暑天一月来每天下班回家后在浴盆中冷水浸泡1小时,出水后再躺竹椅休息。3天前患者泡冷水后推躺椅致腰部疼痛,并影响右下肢,腰部疼痛剧烈,不能活动,坐、立亦感困难。

舌质暗红,苔薄白而腻,脉弦紧。

检查:脊柱居中,腰生理曲度变平直,扶入诊室,腰活动不能配合,L4~S1棘上及右侧L5-S1棘旁压痛,伴向右下肢放射痛,叩击腰部亦有放射痛,腰部骶棘肌张力增高,腰后伸试验(+),直腿抬高:右30度,拉氏征(+),右80度,右拇趾(足石)zhi屈肌力稍弱,右踝反射减弱。

腰椎CT片示L5~S1椎间盘向右后方轻度突出,L4~5椎间盘膨出。

辨证:寒湿入络,气血瘀滞,经络不通。

治则: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和络止痛。

治法:1.20%甘露醇200ml静脉加压滴注。

2.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

3.腰臀部及右下肢施以(扌衮)法[搇法]、按法、拿法配合腰后伸被动活动,腰部斜扳被动活动。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大肠俞、环跳、秩边、季中、承山、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诊断:中医:腰痛:寒湿阻络。

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

医嘱:1.需保暖,避寒湿。

2.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练。

按:该患者因入夏后每天浸泡在冷水中1小时消暑,日久致寒湿入络,经络痹阻,气血瘀滞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后水肿导致腰腿痛,由于就诊及时,给予脱水消肿,活血化瘀的甘露醇、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后,再每天进行腰及右下肢推拿治疗予以温经散寒,疏通经络,二天后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并可下床活动,共连续治疗七天,症状基本消失而愈。

02/15/2021

高××,男,65岁。初诊1999年5月24日。

主诉:右侧肢体活动欠利5月余。

现病史:去年底因高血压脑溢血昏迷,经送上海长征医院开颅抢救,去除血块后留下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经高压氧及康复治疗,效不显。现感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步履乏力易绊跌,需别人扶持方能行走,语言不清,舌右偏红,面少津,苔薄,脉弦,检查:血压145/90mnHg,神清,语言不清。右肩三角肌萎缩,上肢不能上举、外展、内收及后弯等活动,作上述活动时肩部疼痛剧烈。右腕,指关节呈屈曲痉挛,手腕不能背屈,动则痛甚。右髋、膝、踝关节较僵,伸屈活动阻力较大,右足呈轻度内翻下垂畸形,行走呈划圈样步态。

辨证:肝肾亏虚,风中经络,气血不通。

治则:行气活血,疏经通络,调补肝肾。

治法:1.患者俯卧位:在脊柱(督脉)及膀胱经施以(扌衮)法[搇法]、按法。然后在患肩后外侧施以(扌衮)法[搇法],配合外展及侧上举被动运动。再在下肢施(扌衮)法[搇法],配合膝、踝关节作屈伸被动运动。

2.患者仰卧位:在患侧肩、臂、时、腕、指关节处施以(扌衮)法[搇法],配合肩关节作外展、上举、内收等被动运动。患侧上臂、前臂及时、腕关节施(扌衮)法[搇法]后配合作时、腕关节伸屈被动运动。各指关节施以(扌衮)法[搇法]、捻法,配合屈伸被动运动。按肩(骨禺)yu、肩俞,拿曲池、合谷、手三里等穴。在患侧下肢前外侧施以(扌衮)法[搇法]、按法、拿法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被动运动。取穴:髀关、风市、伏兔、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悬钟、太冲等。

3.指导患者作自主性功能锻练:如肩关节可拉滑轮、以健肢带动患肢作上举、外展等运动。下肢锻练可扶固定物进行站立,以防跌倒造成新的损伤。锻练下肢力量,早期以站立为主,随着下肢力量的增加,可以作下蹲起立运动,次数可随体力情况增减。

诊断:中医:偏瘫:风中经络,气血不通。

西医:中风后遗症。

按:该患者脑溢血中风,虽经开颅抢救脱险,留下半身不遂后遗症,又经高压氧及理疗等康复治疗,症状改善不显。
来我处推拿治疗10次后,言语较前清晰,患上肢作前上举时前臂可以过颈部,行走时下肢力量较前增加,步态较前稳定。20次治疗后,右上肢上举运动前臂已过鼻尖,并可单独行走,不需扶持。30次治疗后手已能高举过头顶,活动时肩关节、腕关节的疼痛亦有明显减轻。其他各关节的功能亦得到改善。

02/15/2021

案一、包××,女,48岁。初诊1999年2月22日。

主诉:嘴歪、右眼闭不拢十个月。

现病史:
去年5月突感嘴向左歪,右眼闭不拢,即刻在美国当地进行治疗。

经服激素类药物及理疗,症状未见好转。

现感神疲乏力,失眠,嘴歪身左侧,右眼闭不拢,吃东西食物滞留在颊齿间。

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少力。

检查:神萎、懒言,口歪向左侧,右眼闭不拢,右侧额纹,

鼻唇沟消失,吹口哨漏气,不能鼓腮,右侧翳风穴,风池穴压痛。

辨证:风中络脉,营气不运,肌肤麻木不仁。

治则:活血祛风,调和营卫。

治法:1.患者仰卧于床,医者施揉法、按法于患侧颜面部,以印堂、阳白、鱼腰、太阳、四白、睛明、迎香、人中、地仓、承浆、颊车等穴为主,往返3~5遍。

2.患者取坐位,按翳风(双)、风池(双)、曲池(双)、合谷(双)、按足三里(双)。

诊断:中医、中风、风中络脉、营气不运。

西医:面神经麻痹。

按:丁季峰老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经验是要抓住发病的早期阶段,该患者虽然早期在美国以服激素、理疗治疗,但收效甚微。其在美国的职业为大学教授,该病久治不愈,对她的心理影响较大。后经家属联系,邀其回国治疗。该病虽然耽误了治疗的有效期,但是仍按丁老的治疗经验诊治,经过精心的推拿治疗,

10次后患者睡眠改善,右眼在睡眠时已能闭拢,但闭不紧。

经20次治疗,嘴歪亦改善,食物滞留颊齿间日益减少。

其经50余次治疗,右眼已完全闭拢,嘴歪明显好转,仅在大笑时稍向左歪。

患者已于8月中旬重返美国讲台。返美时已神清气爽,红光满面,与初来时不可相比。

Address

Union City, CA
9458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AAA Acupuncture & Herbs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